中美文化ppt
发布时间:2017-02-1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中美文化ppt篇一: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由于居住环境、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发展等的不同,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规范,这就是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必然反映在各自的日常交际中,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表达方法,而同样一个表达方法也会传递着截然不同的语言内涵。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 日常交际是使用最为普遍的语言行为之一,这种语言行为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现模式和内容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中所传导的语言内涵,就会运用不得体,达不到交际的目的,甚至会引起误会,乃至反感。本文就日常交际中的打招呼、称呼、饮食文化、称赞别人等一些方面体现的文化差别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使人们提高对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的敏感性,以便更好地用英语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流。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语言内涵
【Abstract】:Culture is a social as well as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It is the product of creation in the long history. As the differences of living environment, value concept, social customs, religion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etc. Each nationality has formed its own cultural norms, which is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must be reflected in their daily communication. In the other word,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expressions, but the same
expressions can pass the distinct language connotations. In Sino-U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aily communicative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language behaviors. It has special
performance mode and content, and distinc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nationality.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se language connotations in cultural differences, it will use unsuitable and can’t reach the aim of communication, even can cause misunderstanding, and even resentment. In this paper, it
analyzes and compares with greeting in everyday communication, call, food culture, praise others and some aspect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purpose is to make people enhanced sensitivit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study, and to communicate and express ideas in-depth, flexibly, appropriately and effectively.
【Key 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 daily communication, language connotations
1.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美有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社会的发展将各个不同的国家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一个企业如果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质量,而且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
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美国人眼中,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美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面临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在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将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对待。
2.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
2.1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差异
中国自古讲究礼仪,言语当中多是体现自谦和敬人。在听到别人赞扬时,中国人一般表示用谦词来表示谦虚。中国人在交谈中必须使用称谓,以示对对方的尊敬。美国人讲究平等,在美国晚辈可以直呼长辈和上司的名字。对于别人的赞扬,美国人则会表示感谢,接受赞扬。
非语言行为上的差异很大,仅列举以下两例就可见一斑:(1)目不转睛地看。中国人以此表示好奇或惊讶,美国人认为这是不礼貌、使人发窘的行为。(2)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中国人对此反感,美国人以此表示叫别人过来。
2.2思维方式差异
中美思维差异主要体现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的对立上。中国文化侧重整体思维,整体思维就是按照整体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世间万物,分析问题总是从事物的总体出发,注重思考整体事物整体功能、复杂关系和运行过程,而不注重事物的内部结构。美国人侧重个体思维方式,它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在简单的要素,逐个地进行研究。
2.3价值观差异
中美价值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立上。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念是集体主义,它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因此中国人以和为贵,并非常重视特定集体的利益或价值。美国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即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其主要内容是相信个人价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
2.4 生活差异
2.41打招呼的差异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 ,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比如:问对方"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 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 do you do?(您好?)、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How are you doing?(你最近好吗)。 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还有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
2.42称呼的差异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 。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
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比如:Mr. Smith、Mrs.Smith、Miss Alice等。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用“老师 、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 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g(张老师)、engineer 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 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2.43饮食的差异
在请客吃饭时,主人会问是否要再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先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如果与美国人交往时也这样说,对方就不会坚持再劝你,很可能你都吃不饱。按照美国人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在美国有人邀请是件高兴的事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会乐意接受,一般不会无故推辞,并且会表示感谢“Thank you very much for inviting me to your dinner party.”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交往中的含蓄和美人直率的不同。
2.44送礼的差异
送礼和受礼在不同的国度也有不同的社会规范。中国人将心意表达同送礼物的轻重相联系。礼物的轻重表示心意的轻重、与受礼人的关系密切程度有关。中国人送礼,即使礼品很贵重,还要说“礼物微薄,不成敬意”、“略表心意,敬请笑纳”。而美国人即使送一个小小的相册也会说
“Here is a beautiful album, I hope you like it.” 在接受礼物时,中国人表现得更含蓄,往往要推辞一番,并待客人走后才打开;美国人收到礼物不推辞,并当面打开加以赞扬,表示衷心的感谢。
2.45称赞别人的差异
不同文化衍生不同的礼俗规范。称赞别人是融洽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被频繁应用于语言交际中。但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夸赞的反应方式是不同的。美国人对频频出现的称赞语从肯定方面坦然接受,并感谢对方,如:“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 “You are a beautiful lady.”以“Thank you” 等作答。而中国人往往却做出自我否定或淡化赞扬的反应。如“过奖了”、“不敢当”“哪里哪里”、“彼此彼此”等,以示谦虚。
2.46介绍的差异
介绍不认识的人相互认识,中国人通常是“先重后轻”、“先长后幼”,先把年龄大或者是辈分长的人介绍给年龄轻或者是辈分低的人,先把那些社会地位较高或者是有较高专业资格的人士或社交场合的主人介绍给社会地位较低、资历较浅、学识较薄的人。而美国人的此项规则却是把“较不重要”的人介绍给“较重要”的人,身份较高、社会地位较重要的人应排到最后才介绍。如有女士,则先介绍女士,再介绍男士。
3文化差异的原因
3.1生存环境的差异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
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3.2语言文化的差异
在影响中美文化差异的众多因素之中,语言文化的差异是最显而易见的。语言,作为一种人们表达思想观点的工具,它不仅仅传达着我们的文化,同时也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表达描述的词为例,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表达大相径庭,体现了完全不同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人蔑视狗,因而有“走狗”“癞皮狗”“狗东西”“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等之说。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对狗的赞誉也屡见于习语和谚语中,并把人比作狗。例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
在语言沟通中,中国人比较含蓄、内敛,一般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需要聆听者"听者有心" ;美国人就比较直接,习惯只从字面上理解和传递信息
3.3性格特点和交际模式的差异
一、性格特点与交际模式的差异
由于中美两国人民在性格方面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差异,因而他们的交际模式也不尽相同:
第一.美国人较推崇个人主义,尤其在教育孩子方面,当孩子18岁时,父母们就会
鼓励他们去自食其力,例如打工赚取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等等,
努力锻炼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成人一适应社会;然而在中国,与个人主义相比较,家
庭观念显然更深入人心,大多数家庭都倾向于住在一起。在传统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
下。送年老的父母去养老院更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做法。
第二.除了个人主义,美国人十分重视隐私权。对他们来说,关于年龄,薪水,宗教信仰和婚姻状况等这些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个人隐私而不愿被人问及;但在中国,这
些却是朋友,同事之间聊天时再正常不过的话题。
第三.与美国人接触过或是看过美国电影,电视剧的人都知道,随意性是美国人性格上的重要特点之一。大多数的美国人都不喜欢过多的讲究繁文缛节,即使是在老板和
雇员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下级和上级之间也是如此,孩子和学生都可以对自己的
父母或教师直呼其名;而在中国,这样不拘礼的表现却是被视为极其不礼貌的,尤其
是在长辈和晚辈直接爱你,老师和学生之间。
第四.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化长久以来都把谦虚看成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美德,因此当听到对方称赞“你的英语说的很好”时,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谦虚的回应说:“不,不,我的英文说的很糟。”相反地,大多数美国人则会说:“谢谢。”在美国人看来,过度的谦虚就变成了虚伪。
3.4社会风俗的差异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中美双方也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以中美文化对待不同动物的态度为例,在大多数的中国习惯中,“狗”这个字都是贬义的,例如“狗仗人势”,“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等等;然而在美国文化中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狗市人类的最好的朋友,这种态度也体现在习惯语中,
例如“you are a lucky dog”意思就是你真幸运,因此当听到美国人这么说时,千万别生气,把人比作狗恰恰说明了他们与狗的亲密关系和对狗的喜爱。同样的,在谈及“猫头鹰”是也是如此,英语中习惯语中有这样一句话“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表明在美国文化中把其当成智慧的象征;然而,中国文化对待它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由于猫头鹰长的十分奇怪,叫声又很难听因而古时迷信的人称其为“恶呜”,说听见夜猫子叫不吉利,至今还留下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等迷信传说。
3.5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也是中美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这2000多个春夏秋冬里,其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人,更深深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对中国的语言词汇长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期中相当一部分的成语都是与佛教有关的,例如“半路出家”,“无蕴皆空”,“救人一命,声造七级浮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这些词语如果单单哦才能够字面上来译成英语的话,会让美国人无法理解。同样的,作为美国的主流宗教,基督教也深刻地植入到了美国文化之中,“绝大多是美国人相信的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有的上帝”,“1991年盖洛普民意调查现实,有一半美国人相信上帝大约在一万年前创造了人”。因此,在美国文化汇总,“上帝”(God)这个字代表了“佛”在中国的意义。一些习语和谚语也与这个上帝有关,如“god bless you(愿上帝保佑你)!”
3.6历史典故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枣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3.7肢体语言的差异
一向所体积的中美两国人民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其实在非语言交流中,其实在非语言交流中也存在着种种文化差异。首先,最明显的差异之一就是,在中国,我们不善于用肢体动作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与亲近,例如拥抱、亲吻。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经常被触摸和拥抱的小孩的心理素质要比缺乏被触摸和拥抱的健康得多,成人也是如此。身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有着口头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在美国文化力,父母和儿女直接爱你,兄弟姐妹直接,好友之间,从小到大都没有间断过拥抱和亲吻。其次,在美国,当人们相互交流时,互相注视着对方的眼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有句古话说:“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 in the eyes(永远不要相信一个不敢看着你眼睛的人)。”但是在中国却不需如此,甚至一些中国人为了表达他们的谦虚或尊敬而故意避免注视着对方的眼镜。再次,中美两国人民对于自己各自的空间距离都有着不同要求。多数美国人在交谈时都不愿意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电梯,公交或火车上,中国人可以容忍互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而美国人却无法忍受这样的身体接触,因此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上面,中国人要比美国人小的多,不仅如此,文化差异也体现在学校里,中国学生通常必须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以示尊重,而美国学生一般都坐着。 4商务英语学生应该如何克服中美文化日常交际的差异
4.1在基础课上扩充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无论英语专业侧重于什么专业方向,其课程设置的一个重心都是以提高英语实用能力为核心的英语基础课,例如精读和泛读等。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可谓琳琅满目且各有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
中美文化ppt篇二:中美社会与文化大纲
《中美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and Societies
课程负责人:宋力英 执笔人:刘研 编写日期:2012 年 5 月
课程编号:06010227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任选课
学时:34(理论34)学分:1.5
适用专业:英语
一、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中美社会与文化》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任选课。本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具备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掌握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本课程旨在从社会学角度对中美文化进行比较,从而促进学生对语言及文化的学习,为促进文化交流做贡献。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Chapter 1 Raising Cultural Awareness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features of culture, and grasp the symbol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Grasp the meaning and features of culture, symbol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2. Memorize important terms.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难点:cultural shock.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1. Presenting students with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on
PPT.
2. Learning quotations about culture.
3. Doing a survey on culture among students.
4. Helping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s.
(五)教学内容
1-1 Introduction
1-2 Warming Up
1-3 Brainstorm and Interview
1-4 Background Information
1-5 Supplementary Reading
1-6 A Mini Lecture --- Your Presentation
1-7 Further Development
1-8 Explore on Your Own
Chapter 2 Geography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Students should learn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geography, and grasp the major
mountains, rivers and cities.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Grasp the topographic features of America and China, and know about major mountains,
rivers and cities in the two countries.
2. Memorize important terms.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the topography of America and China.
难点:American topography.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1. Presenting students with the map and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and America
on PPT.
2. Learning quotations about geography.
3. Finishing the word bank about geography.
4. Helping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s.
(五)教学内容
2-1 Introduction
2-2 Warming Up
2-3 Brainstorm and Interview
2-4 Background Information
2-5 Supplementary Reading
2-6 A Mini Lecture --- Your Presentation
2-7 Further Development
2-8 Explore on Your Own
Chapter 3 History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Students should grasp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history and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history.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Understan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history, grasp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2. Memorize important terms.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histor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history.
难点:social revolutions or reforms.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1. Presenting stud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historical features of the two
countries on PPT.
2. Learning quotations about history.
3. Doing a survey on Chinese and American history among students.
4. Helping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s.
(五)教学内容
3-1 Introduction
3-2 Warming Up
3-3 Brainstorm and Interview
3-4 Background Information
3-5 Supplementary Reading
3-6 A Mini Lecture --- Your Presentation
3-7 Further Development
3-8 Explore on Your Own
Chapter 4 Values and Beliefs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values and belief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s and the reasons.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Grasp the basic Chinese and American values and beliefs and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them.
2.Memorize important terms.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values and beliefs.
难点: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values.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1. Presenting students with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values and beliefs on
PPT.
2. Learning quotations about beliefs.
3. Asking students to make a presentation on Chinese and American values.
4. Helping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s.
(五)教学内容
4-1 Introduction
4-2 Warming Up
4-3 Brainstorm and Interview
4-4 Background Information
4-5 Supplementary Reading
4-6 A Mini Lecture --- Your Presentation
4-7 Further Development
4-8 Explore on Your Own
Chapter 5 Ethnic and Racial Diversity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Students should grasp the ethnic groups or nationalities in China and America and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melting pot” and “salad bowl”.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Grasp the major ethnic groups or nationalities in China and America.
2. Memorize important terms.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major ethnic groups or nationalities in China and America.
难点:melting pot and salad bowl.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1. Presenting students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ethnic groups on PPT.
2. Learning quotations about race.
3. Doing a survey on Chinese nationalities among students.
4. Helping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s.
(五)教学内容
5-1 Introduction
5-2 Warming Up
5-3 Brainstorm and Interview
5-4 Background Information
5-5 Supplementary Reading
5-6 A Mini Lecture --- Your Presentation
5-7 Further Development
5-8 Explore on Your Own
Chapter 6 Education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Students should grasp the basic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system in China and America and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education in the two nations.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Grasp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know about famous
universities or colleges in these two countries.
2. Memorize important terms.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Chinese and American educational systems.
难点:the features of American education.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1. Presenting students with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education and
famous universities or colleges on PPT.
2. Learning quotations about culture.
3. Asking students to recall words or phrase about education.
4. Helping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s.
(五)教学内容
6-1 Introduction
6-2 Warming Up
6-3 Brainstorm and Interview
6-4 Background Information
6-5 Supplementary Reading
6-6 A Mini Lecture --- Your Presentation
6-7 Further Development
6-8 Explore on Your Own
Chapter 7 Food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and diets.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中美文化ppt篇三:中美日常生活里的文化差异
中美日常生活里的文化差异
中美日常生活里的文化差异(一)
来到西雅图不久,我就感受到了中美之间文化上的明显差异,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差异也处处可见,有些差异还挺有意思的。从今天开始,我将在博文中列举一些,可供国内的博友们增进对美国的了解。
一、打勾与打叉。我们填表时,都是在表示同意或赞成的栏目打“√ ”,在反对或不赞成的栏目打“ ×”。可是,在美国却是在赞同或认可的栏目里打“ ×”。关于这一点,我在飞往西雅图的客机上填写报关单时,就已深深感悟到了。这个报关单里有七、八个选择项目,比如你近期是否到过农场与牲畜有过密切接触,你是否携带了违禁的食品、种子和药品等等。在这些项目后面,都有是或否的选择项。你在填报时,一定要在自己认同的项目里画上“ ×”,这样才符合美国的入关申报要求。倘若习惯的打个“√ ”, 也许就会遇到麻烦的。后来在美国时间长了,发现凡是你认同的,都要打“ ×”。比如上超市结帐时,送货上门验货时等等,你认同了,就可打个“ ×”。你看,这老美和咱的习惯就是不一样,怪不得挺简单的事老是和咱们拧着劲儿,呵呵,敢情从打“√ ”还是打“ ×”这就是两拧了。
二、绿灯与白灯。在我们国内过人行道时,只要看到绿灯闪烁就可以通行了。大城市的人行道指示灯,还会有“小绿人”飞快地步行,那是催促行人加快脚步快速通行。当然,也有一些行人不走人行道,随意穿越马路或翻越路障的。在美国行人过马路是一定要走人行道的,如果随意穿行马路,后果将由行人全部承担,而且美国人过马路已经习惯于走人行道了,很少有随意穿行马路的。开车的司机们,除非遇到路边警示牌的提示,否则也没有防范不走人行道的行人的意识。在西雅图的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的提示牌,大多是提示注意穿越马路的黑熊、野鹿等野生动物的。因此,行人若是不走人行道是很容易出事故的。行人过人行道时也和我们国内不一样。一般在人行道的路口都设有一根立柱,上面设有按钮。行人要先选择自己要通过的方向按下按钮,等待可以通行的提示音响过以后,人行道上的红灯会变成白灯,灯里会有一个“小白人”闪烁,同时会显示通行的时间,一般都是18秒,也就是在灯光里先出现18这个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个递减,行人要在这18秒钟之内穿过人行道。不晓得人行道的灯光里为啥会出现个小白人,也许美国还是个以白人为主体的社会吧。
三、交人与交家。在国内投递物品时,一般都要交给本人,并由本人出示有效证件和签字;或者是将邮件包裹单交给本人,再由本人带有效证件到邮局去领取。美国却不是这样。刚到西雅图的一天清晨,我外出散步时发现,许多住家门前都放着纸箱或成卷的邮寄品。回来和女儿女婿提及此事,他们告诉我,那些东西都是速递公司或房主人购物的其他公司送来的,除非是特别贵重的物品,或者主人有特别要求的,一般都是送到家门口即可,也无需本人签字。这让我大惑不解,如此一来被人顺手牵羊怎么办?或者送来的物品不合格又如何投诉?女儿女婿又告诉我,美国的私人住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到人家院里偷东西,与入室抢劫是一个性质的;何况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一般都较高,犯不上
办这种不上算不道德又犯法的事,因此顺手牵羊的事是很少发生的。美国有名的购物公司,特别是网上的一些信誉高的购物公司一般是很讲诚信的,若有合理投诉就会产生不良记录,这种记录多了,公司就丧失了信誉,当然只有关门大吉了。因此,他们送来的物品是很遵守承诺的。对此,我还是将信将疑。可是过了不久,我发现女儿女婿买来的家用物品,也都是由购物公司送到家门口的,甚至一些比较贵重的物品也没用我们签字。往往是打开门才发现,然后把这些东西搬进屋里就是了。经过捡查或组装后,样样齐全,件件合格,这一点真的让人很感动。看来,在这方面咱们还是真有差距。
四、私人垃圾桶与公用垃圾桶。我国居民区内的垃圾桶一般都是公用的,常常是一栋楼房共用两到四个垃圾桶。近几年,垃圾也开始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了,并且要求居民自觉地将垃圾分类投入到不同的垃圾桶内。从结果看,虽然有进步,却远未达标。美国居民区的垃圾桶,除了公寓区外,一般都是属于私人家的。每家一般有3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是装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庭院垃圾的。最有意思的是,每家的垃圾桶平时是看不见的,每周规定一个垃圾回收日,头一天下午,家家户户就把垃圾桶搬出来了,摆在门前,成了一道特有的风景线。第二天,清运垃圾的人员驾车来回收了。3个垃圾桶分别由3辆车来回收,可能分属3个不同的公司。每辆车都由一人负责,也就是司机兼垃圾回收员。当然回收垃圾也自动化了,到时候回收员只要将垃圾桶推到合适的位置,垃圾清运车上就会伸出机械手,将垃圾桶里的垃圾到入车厢内。清运垃圾当然是要收费的,包括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如大小纸箱,甚至还要将上面缠着的胶带之类清理干净,如果不合格,也是要罚款的。看来,美国是很难产生发垃圾财的破烂王了。当然,这种垃圾管理办法责任分明,无论哪家违反规定乱装垃圾,一看便知。因此,家家户户对垃圾分类装桶都是很重视的,久而久之,也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了。我看这个思路,对咱们有关管理部门也许会有一些启发,当然全部照搬是不对的,必竟国情不同吗!
五、公交车与自行车。一天,女儿和女婿开车载着我们去超市,在路上看到一辆公交车的前面伸出一块探板,上面放着两辆自行车。在国外,经常可以看到自行车“骑在小轿车”的车棚上,公交车前驮着自行车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寻问了女儿才知道,在西雅图待长了,这种“奇景”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如今,美国人提倡低碳生活,外出也倡导骑自行车或做公交车。如果骑自行车的人外出骑累了,也可以就便搭上公交车。每辆公交车都配备了搭载自行车的装置,到时候人到公交车里面坐,自行车就可以在公交车前面站了。听了女儿的介绍,我又注意观察了一下,果不起然,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骑自行车的人,公交车前面也常常可以看到载有自行车。我们中国曾被称为世界第一自行车大国,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原来也是我国国民的主要出行工具。而今,买小轿车已经成了中国人的时尚和潮流,中国小轿车的销售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小轿车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也经常可以听到老百姓抱怨居民小区停车位不足了。当然,出行塞车,尾气污染等等,也是国内媒体不知疲倦的报道话题。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不到三十年的奋斗,中国普通公民就能够拥有小轿车,不能不说是一个梦幻般的变化。我记得一位朋友移居国外后,她嫁给老外时提的唯一要求就是给她买辆小轿车,这仅仅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事。不足二十年,小轿车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居民区里已经连成一片了,乃至各地政府又开始动员居民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了。这原本就是我国公民的主要出行方式,现在又成了美国和西欧一些发达国家的时尚,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由此我又想到,“文
革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原本比较配套,后来我们丢掉了,反倒被西方国家捡去了。结果到了今天,我们又来重新构建。看来学习先进,也要头脑清醒,既不要盲目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六、88与99。女儿和女婿带我们走进一家大超市,就像走进了一个大仓库。这里的货物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其摆放的方式也和仓库别无二致。如果说还有一点不同的话,就是每样商品的下面都有一个价格标签。我在这家大超市转了一大圈,从小轿车到大家电,从服装鞋帽到日用杂品,从动物食品到植物食品,看的我真是眼花撩乱。看来,这里除了军火、飞机和火车、轮船外,几乎全有了。转了半天,我忽然有了一个新发现,就是美国各类商品的尾数,几乎都是“99”,多到上百万零“99”美元,少到一美元零“99”美分,反正百分之九十九的美国商品价格尾数都是“99”,不是“99”美元,就是“99”美分。看来美国人偏爱“99”这个数字。这使我连想到咱们中国人,普遍都喜欢“88”,因为“8”与“发”是谐音。一度车牌号、手机号等等连着是“8”的。还得公开拍卖。似乎谁得到“88”,谁就保准能“发发”了。当然百货商场的商品以“88”为尾数的也就占主流了。不过,让我想不到的是老美居然对“99”这样感兴趣,莫不是想自己的生意能长长“久久”的兴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女儿,女儿笑着告诉我,美国人没有咱们那么多说道,他们这样定价,只是从消费心理学上来考虑的,因为只要差一元,或者差一分,就可以少进一位数。比如,你花
1.99美元买了1磅菜,也是花了1美元多买点菜,如果加上1美分,那可就是2美元了,无非如此。呵呵,老美可真逗,这种消费心理学好似“阿Q消费心理学”,用中国的成语来形容那就是自欺欺人,或者是掩耳盗铃。不过,老美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倒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许他们的历史太短了,也就没有那么多历史包袱,当然也少了不少历史说道。我们则不然,常常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连这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也让我们加上了许多说不清的含义······咳,真的很累人!
七、放家里与带身边。在超市里,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年轻的妈妈们把自己的小宝宝放到购物车里。购物车靠近推手这边特意设计了一个活动的小筐,小宝宝放在里面正合适。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又是一个开放国家,大超市往往也是美国人与外国人大聚会的地方。购物车里的小宝宝也是不同肤色、不同人种、不同国家的都有,不管是白色的、黑色的、还是黄色皮肤的小宝宝,一个个都那么可爱,成了超市里最耀眼的风景线。我在国内很少逛超市,尤其是大超市,还真没见过这样的情景。女儿告诉我,像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大超市里,这样的情景也是可以看到的。女儿还告诉我,美国的孩子从下生起直到成年前,必须在监护人的监护之下
。每个将要有婴儿出生的家庭,事先都要在私家车上给婴儿安装好特制的座椅,产妇出院后就要把婴儿放在专用座椅上带回家。在孩子特别需要监护的婴幼儿时期,是不准将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的。如果将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即使是邻居发现了,也有权将你告上法庭,你可能因此就会丧失监护权,并且还会受到其他处罚。女儿在讲这一段的时候,特别强调如果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我一听就明白这个丫头至今仍对小时候的事耿耿于怀。我记得那是女儿四、五岁的时候,她妈上班的地方远,每天都由我送女儿上幼儿园。有一段时间,我所在的单位工作特别忙,天天得加班。没办法,我只好把女儿先接回家,捧出她早已玩够了的一些玩具让她自己玩,然后把她反锁在屋里,我再去加班。有一天我加班回来,刚走到院子里就发现一地的碎玻璃,抬头一看家里的窗户漏了一个大窟窿,吓得我急忙打开门锁冲进门里,发现女儿一个人若无其事的玩得好好的,屋里反倒没有碎玻璃。这个案子很好破,一问女儿就如实交待了。原来她一个人玩的实在厌倦了,想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又出不去,就在屋里找了一个罐头瓶,把窗玻璃砸开了,可还是出不去,只好死心了。当时,听了女儿的讲述,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一次,我没有责怪女儿,而是紧紧地把她抱在了怀里。也许是有了这段经历的这个缘故吧,如今我对农民工留守儿童的新闻特别留心。每当看到或听到农民工留守儿童让人心酸的故事,我就特别难受。实实在在地说,咱们国家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还很大,为了谋生,许多农民工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外出打工。我们国家还难以制定一条监护人必须把孩子带身边的法规,让天下所有的孩子始终在父母的监护下成长。从带身边与留家里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咱们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国人那,仍需努力呀!
八、小球与大球。咱们中国人的精巧是举世公认的。比如魔术、杂技、尤其是武术,美国人也叫中国功夫,这些讲究技巧的咱们中国人总能拿第一。又比如打球,像乒乓球、羽毛球这些以技巧为主的小球,咱们中国人也玩的最好,几乎界界拿世界冠军,还常常包揽全部冠军。美国人在这方面不如咱们,不过他们的大球打得比咱们好。咱们中国人爱玩乒乓球,美国人最爱玩橄榄球,可见个头比咱们的大。另外,足球踢的也比咱们好,似乎每届世界杯都有份,这次又进了16强。当然,在世界上最有名的还是篮球了,尤其是美国的NBA篮球赛,在世界上名气很大,弄得许多人以为篮球就是美国的国球了。当然,他们的篮球的确玩得好,世界冠军的头衔好像常挂在他们头上。没到美国之前,我总觉得美国人会玩大球,主要原因是他们个头高、劲头大,来到这里之后,发现他们篮球的普及面还真是广。我女儿住的这个社区,几乎三分之一的家庭都有篮球架子,每当雨过天晴,或者下小雨的时候,你就能看到孩子们出来打篮球。有这么雄厚的群众基础,出现乔丹那样的篮球巨星也就不足为怪了。看来世间万物,事出必有事因。咱们要想打好大球,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当然,咱们也不是一定打不好大球,比如咱们的女排虽然有些起起伏伏,总的来说还是比美国女排强。用小球推动整个地球,更是咱们中国人的创举。想当年,咱们中国用乒乓外交敲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从而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时至今日人们谈论起来,也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高深智慧!
(待续)
相关热词搜索:中美 文化 ppt 中美文化差异ppt 中美文化对比ppt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