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叛逆到坚韧:“80后”媒介形象分析]80后叛逆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上世纪90年代末,“80后”这样的词汇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常常被贴上负面的标签,而在2008年我国发生了一系列大事件之后,对“80后”加以褒奖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运A用内容分析法得出,“80后”的媒介形象呈现出由叛逆逆转为坚韧不拔,即由批评逆转为赞扬的变化。
【关键词】“80后”媒介形象形象构建
近年来,新的网络词汇丰富着我们的生活。“80后”是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代名词。媒体早些年称这个群体为“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群体有了新的称呼:“鸟巢一代”,我们从媒体话语的变化可以看出“80后”内涵在媒体眼中的变化。
一、“80后”与媒介形象研究
“媒介形象”通常是指媒介的社会形象,是媒介根据自身文化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在社会和市场中刻意树立的,用以影响大众和表现自我的精神与物质的姿态和形象。一直以来,对“媒介形象”的研究贯穿多个学科和领域,受到了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的关注。许多新闻传播学者采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媒介对特定社会群体(主要是弱势群体或著名群体)的形象建构,此类研究“主要用来评估针对这些群体媒介政策的改变,推断媒介对群体改善形象这一要求的反应,或记录社会趋势”。美国学者李普曼对“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的提出,对我们研究“80后”的媒介形象有很大帮助。
“拟态环境”即信息环境,它不是现实环境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刻板印象”在李普曼看来,即个人既有的成见或头脑中的图像,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刻板印象是一种简化和类型化的认知方式,对某一群体中的个体认知忽略其个体差异,而把群体特征加诸于个体。综合“80后”的媒介形象变化,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当今传播环境中“80后”的媒介形象在大众头脑中形成了刻板印象,过于倡导这个群体的共性,即叛逆、自私,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在发生了一些事情之后,人们对这个群体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三重门》、《幻城》等一系列文学作品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由韩寒、郭敬明领军的80后写手们将“80后”这一群体带到了媒体和大众面前。大概从那时起,从文学领域起身的“80后”概念,慢慢延伸到了社会领域。同一时期,各大媒体开始频繁报道这一群体的事件,但大多都是对其的批评。明显地,这些负面报道使得这一群体被媒介塑造成了一种叛逆、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的形象,这是典型的刻板成见。在媒介放大了对“80后”反面报道之后,当代大学生在大众眼里就是一个放纵自己、毫无上进心的群体。然而“80后”在之后的一系列事件中的表现让媒体对这一群体有了新的报道。2008年汶川大地震,活跃着80后的身影,这让“80后”的媒介形象有了一个大的逆转。这样一个大的逆转,呈现了对“80后”形象的评价从“叛逆”到“坚韧”的变化。
二、“80后”的媒介形象
上面已经提到,“80后”的媒介形象总的来说是先抑后扬。在以韩寒等人打头的新晋小生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个问题少年,如韩寒曾因挂科七门而留级,在留级过程中再次挂科七门并最终在高一退学。这样的问题青年,本身骨子里就有着一种叛逆的味道,甚至违背了中国多年来的良好传统,那么媒体由于各种原因对他们生活的细致报道导致了大批少年去效仿和吹捧。这样一来,对当代年轻人的负面报道则越来越多,慢慢地,“80后”就被冠以张扬、自以为是等消极评价,“80后”的媒介形象在那个年代被贴上了这样或那样的反面标签。
这段时间里对“80后”的报道多为消极的或者负面的,当中更多的是关于“80后”年轻夫妻的问题,展现的是他们把儿女当负担,把婚姻当儿戏。如《80后夫妻,生了宝宝哪能当“甩手族”》一文中说,“曾经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的80后独生子女一代”,生下孩子之后无暇管教,往往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了培养孙子孙女,老年人“精疲力尽、有苦难言。”我们可以看出80后父母生了宝宝即奔赴自己的娱乐活动,完全放任孩子发展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他们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不愿为孩子多付出,一旦自己比夫妻的另一方付出得多了,就是吃了亏。显而易见,媒体是在批判这样一种行为,批判80后的自私、不负责任。又如《80后婚姻难题:如何帮他度过“断奶期”》一文,主要讲述的是80后的男士们,一生中需要经历三个“断奶期”,即“孩童时期”真正的断奶期、“新婚时期”长大成人的断奶期和“分居时期”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断奶期。同样的,我们清楚地看出文章的观点,即现在的80后是否真正“断了奶”,是否能离开父母独自生活,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文章最后总结,“一段婚姻,要经历很多考验和历练,唯有那些有爱情、有耐心、有宽容心、有智慧的伴侣”才能走向幸福的婚姻。言外之意,80后小夫妻仍不懂得如何经营婚姻,对于他们而言,懂得经营,才能如鱼得水。
这一时期,“80后”的媒介形象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但基本都是负面评价。
三、“80后”的媒介形象转变
转机在2008年。这一年可以说是可喜可悲,喜的是北京成为我国首个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为我国在世界的形象展现揭开了一个新的篇章。悲的是,这一年灾难不断,在藏独导致圣火传递受阻,尤其是汶川大地震时期,此前争议不断的“80后”给我们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对伤员的救援工作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一特殊时期,国内外媒体对其的报道也从以往的负面、消极转为正面、积极的态度,关键词由“缺乏责任感”“对人没有同情心”变为“有胆有识”“善良有爱心”。可以说,这一年的灾难,让“80后”的形象有了一个大逆转,从批判到赞扬的逆转。如《从抗震救灾中的“80后”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章是这样说的:汶川大地震后人们对“80后”的成熟表现进行了“积极的报道和宣传”,媒体“重新审视中国‘80后’的思想特点,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文中说,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样一个群体,在他们身上呈现的是一种“矛盾的思想特点”,既重视个性的释放,又不忘与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靠拢,表面上看他们追求的是功利,但实际上他们是走向了更崇高的一个层次。这种夸赞的语气我们在文中不只一次感受到。又如这样一篇报道,《知耻而后无敌:“80后”打工妹做了鞠萍姐姐的化妆师》《学校有群“80后”》。在这篇报道里,“80后”是以年轻教师的身份出现的,一个新时期的年轻教师, “敢想敢说敢干”,“活得潇潇洒洒”,羡煞旁人。工作中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让学生们上课认真听,不往地上扔纸,写字认真而有力,干活也“爽快麻利”,打字速度惊人,生活上也是对任何时尚的东西能讲得头头是道。总之,文章极力赞赏这样的“80后”青年教师。从这样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媒体对于“80后”这个群体的褒赏之意。
四、对“80后”媒介形象转变的思考
1、总的来说,“80后”的形象已经客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个群体的媒介形象有了一个从叛逆到坚韧的变化。具体地看,“80后”最早是指代以韩寒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作家,到如今则泛指1980年之后出生的人,同时,描绘其的词汇也由“自私叛逆”到“坚韧不拔”,从“垮掉的一代”到“鸟巢一代”。
2、有的报道在建构“80后”形象时带有刻板印象。“80后”这一被贴上标签的青年群体,经历了被社会看不起到逐渐认同的过程,“80后”作家被媒体报道为“另类”“没有责任心”的一代,经过媒体的报道后给人一种1980年后出生的这一代人都是这样叛逆和另类的印象。在2008年大事件中,媒体反映出人们的态度是“惊讶”,我们认识到,“80后”的形象应该被重新塑造,“80后”并不是众人所说的那样,自私自利,感情淡漠。
总而言之,曾经人们以固定的思维和框架去定位“80后”,他们大多以长者的身份出现,抱着传统的标准来看年轻人所做的事情,并且大多是以批判告终。而如今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应该清楚的是不能随意地给某一群体贴这样或那样的标签,打上这样那样的烙印,我们不能再用旧尺度来衡量他们的思想行为,不能再用旧眼光看待他们的生活方式。“80后”本来就是优秀的一代人,而不是一夜长大,他们之所以备受争议,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长者们的评价标准,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背景、发展模式来评价“80后”的;第二,“80后”的某些价值取向一时难以被他们接受;第三,由于被溺爱或管得过紧,许多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弱点让他们过于担忧。“80后”身上显现出的许多新的特质,说到底是改革开放的发展环境决定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观察他们,引导他们。
参考文献
①黄爱,《〈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分析》,《新闻界》,2009(5)
②李景、方蓝:《“80后”、“90后”的媒体形象呈现》,《新闻世界》,2010(1)
③廖婕,《论大众媒介对80后形象的再现与重构》,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④苏宝芳,《从抗震救灾中的“80后”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11)
⑤天凌、耿春彦,《80后夫妻,生了宝宝哪能当“甩手族”》,《家庭》
⑥王芳,《主流媒体上的“80后”形象研究》,《青年研究》,2009(3)
⑦王欣,《80后婚姻难题:如何帮他度过“断奶期”》,《幸福(情爱版)》
⑧杨云霞,《学校有群“80后”》,《教师博览》,2010(1)
⑨张有平、赵广平,《“80后”媒介形象研究初探》,《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报》,2008(6)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相关热词搜索:坚韧 媒介 叛逆 从叛逆到坚韧:“80后”媒介形象分析 从叛逆到坚韧 浅谈80后的媒介形象变化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