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美文

发布时间:2017-02-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鲁迅美文篇一:鲁迅文章赏析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中国文学园地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园地的杰作。鲁迅塑造的阿Q这一艺术形象,在中国早已是妇孺皆知,在世界也是公认的典型形象。

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一直用两手来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精神奴役就是用种种封建说教来毒害被统治者,使被统治者愚昧、麻木,做了奴隶而不知道自己的奴隶地位。这种精神奴役给被统治者造成的“内伤”是惊人的,封建毒素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许多人的灵魂之中,使他们成为畸形的人,任帝国主义宰割,任统治阶级蹂躏。中华民族后来已是集内忧外患于一身,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为了挽救中国危亡的局面,孙中山先生披荆斩棘,不屈不挠;辛亥革命者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革命先驱的救国热忱、献身精神,的确是可歌可泣的。但是辛亥革命终于失败了。这一是因为革命者对封建阶级采取了妥协的态度;二是因为革命者没有注意宣传、教育、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处在不觉悟的状态,没有起来支持和参加这场革命。所以,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依然如故,处在半封建半殖民的状态中。

鲁迅深切地感到,中国必须来一次彻底的变革,而变革要取得成功,则必须唤醒“昏睡”中的国民,改变他们的精神状态。所以,鲁迅一生以笔作刀,解剖中国社会,解剖国民的灵魂,对他们精神世界的落后面、消极面作彻底的暴露和无情的批判。对于被统治者,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写作《阿Q正传》就是要给被统治者以启蒙,让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看清自己身上恶劣的品性,从而摆脱精神上的枷锁,奋起抗争,去“制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所以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在《阿Q正传》中,正是通过阿Q这一艺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当时许多国民畸形的心态,无情地鞭挞了他们种种恶劣的品性。

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阶级压迫和剥削的赤贫、地地道道的农村无产者。他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被统治者剥夺得一无所有,连姓名、籍贯都很渺茫。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别人叫割麦便割麦,叫舂米便舂米,叫撑船便撑船。命运是够悲惨的。但令人痛心的是,他对来自统治者的欺压竟麻木健忘,以自欺来自慰。他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可在精神上却一次又一次地“胜利”。他因为说他也姓赵,被赵太爷叫去打了嘴巴。可挨打之后,他想的是:“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他想到赵太爷这么一个威风八面的人物现在竟成了他的儿子,便得意起来。一方面在现实中处处碰壁,饱尝辛酸,一方面又在幻想中自欺自慰,自傲自足,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个人身处奴隶地位,却这样心安意得,那他怎么会起来抗争?怎么会去改变自己的奴隶地位?鲁迅正是从阿Q实际的失败受辱和虚妄的胜利自傲这两个方面来描写他的性格的。在这里,悲惨和得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现实和幻想形成了尖锐的对立。阿Q越是获得精神胜利,我们越是感到悲哀,阿Q越是洋洋自得,我们越是感到痛心。

“精神胜利法”已成为阿Q性格的代名词,但“精神胜利法”并不是阿Q性格的全部内涵,阿Q还有其他种种恶劣的品性。

他欺软怕硬,狡滑无赖(转载于:wwW.zHaoQt.NEt 蒲 公 英 文 摘:鲁迅美文)。别人欺负了他,他无可奈何;受欺之后,他又去欺负弱小者,“口讷的他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以此发泄他被欺后的不平之气。所以他要调戏小尼姑,扭打小D。他偷尼姑庵的萝卜,被老尼姑发现了,死不认账,并耍起了无赖:“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

他盲目自大,狭隘保守。所有未庄人,他都不放在眼里,连赵太爷、钱太爷他也不格外的崇奉。未庄人少有进城的,他进了几回城,便更加自傲了,嘲笑未庄人没见识,没见过城里煎的鱼。他的名言是:“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他又狭隘保守。凡是不合乎未庄老例的,他都看不惯,说城里人不该把“长凳”叫成“条凳”,煎鱼时不该把葱叶切成了丝。

他假装正经,护卫道学。他仿佛是个“正人”,认为男人女人应该严守“大防”。看见一男一女在那儿说话,便认为是有勾当了,所以要怒目而视,甚至要躲在冷僻处朝他们扔小石头;看见女人一个人在外面走,便认为是在勾引男人。其实,他巴不得有女人勾引他,他还曾在戏台下的人丛中拧过一个女人的大腿哩。

他忌痛护短,以丑为美。他头上长有癞疮疤,颇为此而苦恼。而人们又偏偏爱拿他的癞疮疤寻开心,这时他竟又说“你还不配”,觉得自己头上的癞疮疤非同寻常,是高尚光荣的。他为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而自豪,因为状元也是“第一个”。

此外,他还有安于现状、趋时附势等等恶劣的品性。总之,阿Q就是这样一个畸形的人物,这样一个可悲的角色。

鲁迅刻画阿Q时,是用一个个喜剧性的外套包装着一个个悲剧性的故事。阿Q的遭遇是悲剧性的,他的结局是令人同情的。但这一切又是通过他日常生活中一系列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例如,他同小D扭打时,双方抓住对方的辫子,时进时退,显得那样滑稽可笑;他到尼姑庵偷萝卜,遭到大黑狗的追赶,吓得连滚带爬,显得那样狼狈不堪……所以人们在读《阿Q正传》时,常常被阿Q可笑的言行逗得忍俊不禁;可掩卷沉思,又不免悲从中来,为阿Q的不幸遭遇而唏嘘叹息。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阿Q被压迫者的地位、阿Q身上所具有的吃苦耐劳的品格以及他要通过革命来改变自己景况的愿望等等,无疑是“有价值的东西”。但他的欺软怕硬、狡猾无赖,他的盲目自大、狭隘保守,他的假装正经、护卫道学,他的忌痛护短、以丑为美等等,尤其是他的“精神胜利法”,这些都是恶劣的、“无价值的”。鲁迅把他“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把他“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在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相互映衬下展开艺术的描写,使作品读起来更加令人心酸,令人颤栗,同时也更能催人醒悟。

前边已经说过,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阿Q正传》就用活生生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这场革命是场失败的革命,反映了阿Q在这场革命中可悲的遭遇,令人心寒的结局。

革命党要进城了,举人老爷惶恐至极,深更半夜用船将家产偷偷运到未庄寄放在赵太爷家里。未庄人并不是由于革命党对他们的宣传、发动而知道革命党的,只不过是因举人老爷这件事才知道有革命党,才知道革命党要进城的。

不仅如此,未庄人还把革命党谣传成“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可见,他们把辛亥革命这样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误解成一幕“反清复明”的复辟闹剧了。

阿Q由于听信了统治阶级的宣传,一向对革命是“深恶痛绝”的,认为革命就是跟他过不去。但这次由于看到举人老爷对革命这样害怕,看到未庄人对革命如此慌张,才“神往”起革命来。他又是怎样理解这革命的呢?第一是杀“仇人”。而他的“仇人”不仅有赵太爷、假洋鬼子等,还有小D、王胡等同是被压迫者。第二是抢东西。他认为,革命就是“要什么就是什么”,他要把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等等统统搬到土谷祠来。第三是抢女人。革命了,女人可以由他挑,想要谁就是谁。

上述种种说明了什么呢?一方面固然说明包括阿Q在内的未庄人愚昧、落后,对革命缺乏起码的认识;另一方面正说明革命者没有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而是严重地脱离群众。广大人民群众不知道这场革命的对象、目的,不知道这场革命与他们的关系,那当然就谈不上起来支持和参加这场革命了。

赵秀才和假洋鬼本来是互不买账、“素不相能”的,在革命到来时,他们勾结到一起,到尼姑庵砸了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后,便宣布他们已经“革命”了,是“革命党”了,这反映了封建阶级对革命的投机。阿Q找假洋鬼子,想“投降”革命党,却被假洋鬼子赶了出来。革命党进城后,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举人老爷等等摇身一变都成了“革命党”。政权、军权仍落在封建阶级手里,作威作福的仍是这班人。辛亥革命给未庄带来的唯一变化是许多人将辫子盘了起来。赵秀才他盘而不剪,为的是有一天能放下来,阿Q盘起来,只不过是“学样”罢了。

赵家遭抢,说明辛亥革命后未庄的阶级矛盾依然存在。阿Q遭赵秀才的诬陷被当作抢劫犯抓了起来。革命前压迫他的是封建地主,革命中不准他革命的是封建地主,革命后审问他的仍是封建地主。最后,阿Q被枪决了,成了一具冤魂。看客们反认为枪毙了比不上杀头好看。鲁迅对辛亥革命前前后后的描写,不正说明辛亥革命是一场悲剧么?鲁迅对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遭遇和辛亥革命后的结局的描写,不正说明他死得可悲,至死都没有觉醒么?阿Q所处的时代已经一不去不复返了,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已是今非昔比了。读读《阿Q正传》,我们会越发感到我们是生活在美好幸福的时代。但我们仍应注意克服自身的缺点、弱点,仍应注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未来。

——《伤逝》赏析

《伤逝》写于1925年,是鲁迅唯一的一篇写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生活的小说,收入小说集《彷徨》之中,鲁迅用长篇抒情的手法将抒情、叙事、和人物心理描写在文中融汇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可以说《伤逝》是一首以男主人公的手记方式写成的悲情缱锩的悼亡诗、忏悔录。

作品分析:

主题:《伤逝》通过对主人 公子 君和涓生冲破阻力获得自主婚姻,婚后社会迫害的继续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到最后这自主婚姻的破灭的整个过程的深刻细致描绘,探讨了妇女解放和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问题。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五四”以后青年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伤逝》以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涓生 和子 君的恋爱及其破灭的过程。鲁迅以一般作为追求目标的自主婚姻的完成的喜剧性结局,作为自己所揭示的一出社会悲剧的出发点,并没有着重强调因外来的压力造成爱情悲剧,而是把描写重点放在悲剧双方本身的弱点,着重探究达到了婚姻自由是否就能永享幸福的问题,这正是其深刻之所在:当个性主义成为时代思潮,青年人纷纷仿效易卜生笔下的人物,走出家庭,追求婚姻自由时,鲁迅及时看到了个性主义的不足,提出了“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小说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考,明显受到了易卜生《娜拉》(今译《玩偶之家》)的影响。在鲁迅看来,“娜拉”反出家庭固然可喜,但出走之后的路,更值得人们关注。根据中国特定的时代历史背景,指出“经济权”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条件,“自由固不是钱能买到的,但是能够为钱而卖掉”,娜拉从家庭中出走之后,如果没有钱,等待她的就只有两条路“一是堕落,一是回来”。子君缺少的就正是这样一种经济权,她在家靠父,出嫁靠夫,虽然她和涓生有爱情,但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依附关系。当爱情死亡之后,她离开夫之家,就只能回到父之家,由于没有经济权,她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正是其悲剧的根源。通过这篇小说的创作,鲁迅形象地告诫了年轻人,即:任何高妙的理想,都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社会联系起来,只有成为自觉的追求者和奋斗者,才可能在严酷环境的压迫下,开辟出新的生路。在洋溢着理想与乐观的“五四”文学中,像《伤逝》这样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是空谷足音的。

人物形象:涓生、子君是一对生活在五四时期的知识青年,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在他们的身上烙有鲜明的印记。他们既受到西学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等新思想的影响,又背负着旧的封建传统观念和顽固势力的压迫,这使得他们的思想、性格明显地表现出复杂、矛盾的特征,坚强、无畏、抗争与软弱、退缩、妥协兼而有之。

子君是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女性的形象。她受过“五四”新思潮洗礼,接受了个性解放思想,勇敢地反叛封建家庭和传统礼教,与涓生热烈地相爱,面对封建旧势力的逼迫毫不退让,大胆地与涓生同居,表现出了五四新知识女性反抗封建传统、追求新生活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而她只是在婚姻自主的肤浅意义上理解。她又“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所追求的“爱”从骨子里仍然是中国传统女性所渴求的那种“归属”感,没有妇女要经济独立的思想,其反抗具有局限性。自由的婚姻是她的最高理想,当这个理想实现后,她所作的就是倾力维护它,并逐渐变得狭隘、庸俗,以致与涓生的爱情出现了裂痕。鲁迅为子君的“爱”下了“盲目的爱”的理解,认为她“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这是很耐人寻味的。鲁迅正是 通过子 君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势力对妇女的压迫的惨重,并深刻揭示了个性解放不是妇女解放的道路。这是子君形象的意义。

涓生是接受了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具有反封建思想、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的现代知识分子。一方面,具有敏锐的思想和自我审视的意识,既是旧时代的叛逆者,又是子君思想的启蒙者,以个性解放的思想,打开了子君的眼界,以自己的觉醒唤起了子君的觉醒,表现出了新生活的尝试者、开创者的敏锐的思想触角,面对失业的打击表现得也比子君镇定、坚强,奋力挣扎,力图“开一条新的路”。另一方面,又具有怯弱和自私的一面,是历史的中间物。虽然意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却没有作出什么切实的行动;虽然认识到: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却将导致挫折和失败的责任归之于了比他更怯弱的子君,虽然为了 “救出自己”而放弃了子君,但抛弃子君后仍然还是走投无路,并且还因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内心谴责和精神负担。鲁迅对涓生灵魂的解剖,掘入了”五四“退潮时期知识分子思想情绪的深层,深刻地揭示出他们的“自我”在困境中迅速失落的空虚和苦闷,揭示出了知识分子本身所具有的孤独感和绝望感和软弱性。

悲剧成因:概括起来,造成子君和涓生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客观的原因,即中国的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力量过于贫弱。五四时期虽然出现了新思想新文化,但是封建思想意识并不是即刻就被一扫而尽的,它仍然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思想、政治、经济、社会习惯等多方面结成“神圣同盟”,对叛逆者施行其惩罚。在广大的社会群众实现广泛的思想启蒙和广泛的社会解放之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想要离开社会解放而独立地实现他们的理想是不可能的。二是主观上的原因,即缺乏更开阔的眼界,不能开拓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 从子 君的角度来说,女性在追求婚恋幸福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获得人格上和经济地位上的独立,爱情才能有所附丽,否则美满的爱情只能是一种空幻的愿望。 从子 君和涓生两个人来说,由于他们把争取恋爱自由看作是了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缺乏更先进的理想和更宏大的目标,只能到小家庭中去寻找慰藉,这就使他们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了附丽,陷入了深刻的绝望和空虚之中。

艺术成就:

首先,采用了涓生手记的形式和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直抒胸臆,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诗体小说”的先河,具有浓重的抒情色彩。小说以第一人称写成,自始至终散发着往事不再的悔恨和悲哀,让涓生重新回到他 和子 君恋爱时的会馆的破屋子里去追思往事,亲手记录下他们从恋爱到感情破灭的一年的经历,倒叙追忆的悔恨和悲哀贯穿故事情节的全过程,使全篇笼罩着浓厚的悲剧抒情气氛,缠绵凄切,哀婉动人。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反复咏叹,层层递进等。其次,注重对人物心理世界的揭示。小说并不重在事件过程的叙述,集中笔墨关照的是对悲剧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揭示,着力挖掘、展示男女主人公内心丰富、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向往的激情、热恋的深情、新婚的喜悦、爱情危机时的痛苦、离异后的绝望、此起彼伏,汇成了一条情感的长流。对涓生,采取的是心灵自剖的方式细微地表现他的内心世界及其感情变化过程。对子君的心理描写,多通过神态、动作、细节描写,尤其是神态描写。第三,善于通过物象、细节的精心设计、安排来表现人物,深化题旨。油鸡和阿随的命运同子君感情变化的相互呼应,收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他们的出现,表现了子君婚后精神的空虚,他们的被逐杀的命运,也暗示了主人公的悲惨结局。子君离去时给涓生留下的盐、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和几十枚铜元,体现了她善良纯洁的心灵和对涓生始终如一的爱,同时也显示了他们的生活的清苦。第四,首尾呼应的结构方式。“会馆-吉兆胡同-会馆 ”这一生活环境的回复安排,暗示了涓生个人奋斗的归于失败;而小说的开头一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小说结尾的一段

鲁迅美文篇二:浅谈鲁迅散文

浅谈鲁迅散文 摘要:鲁迅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那么,作为鲁迅笔下一部分的散文,在其一生中有有着怎样的地位、特点?他的散文留给我们后人的又有哪些宝贵的财富呢? 关键字:鲁迅;散文;特点;影响

正文:

一、中国散文整体概述

在中国古代,散文是与韵文相对而言的,除了诗歌以外的作品几乎都可以归入它的范畴。如古代文体中的“记“,这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散文体裁,但与现代散文不同,记可以是抒情的,可以是议论的,甚至可以是说明性的(例如魏学洢的《核舟记》)。”五四“新文学运动期间,长期以来被排斥于正宗之外的小说与戏剧创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随着西方近代文艺理论的介绍,散文的概念也得到了新的确定,成为与诗歌、小说、话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中国现代散文就是在吸收外来思潮和接受固有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式丰富多样,举凡杂感、短评、随笔、速写、游记、书信、日记、报告、通讯、特写等等,都可以归入它的范畴。散文所具有的议论、抒情和叙事的因素往往融为一体,却也总有所不同。

现代散文定义(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

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而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兴起于“五四”时期散文的革故鼎新;新文学的散文始于文学革命,20年代便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报刊的繁盛,文学流派纷纷形成,许多知识分子走上十字街头,甚或走出国门,增加了阅历,扩大了眼界,西学东渐更新了知识和观念,这一切都造成了新文学运动中现代散文的繁荣,也决定了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是:

第一,五四运动对于“人”的观念的发现,影响于散文,便是表现个性,革新了散文的内容。郁达夫说传统的“散文之心”是“尊君、卫道、与孝亲”,现代散文是对传统的“散文之心”的背离。

第二,扩大了表现生活的范围。《人间世》发刊词曾有“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不可谈”的话,以幽默的语言道出了现代散文的这一特点。但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主流是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注,这是文学革命兴起后散文作家的共同特点。

第三,文体多样,表现自由,不拘一格。迁流曼延,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屈,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1】(课本P113加P123【3】)

第四,承受了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英国的小品,蒙田的随笔,尼采的箴言警句,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泰戈尔、厨川白村在20年代对中国散文的文体、风格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发生过影响。

第五,新文学运动初期和20年代现代散文,都表现着散文作者们的深厚的学养,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鲁迅式的杂文,周作人的小品,冰心、朱自清的文笔对后来散文的发展都发生过或仍在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鲁迅散文的特点

郁达夫曾对鲁迅和周作人的散文的风格作了比较:“鲁迅的文体简练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与此相反,周作人的文体,又来得舒徐自在,信笔所至,初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对,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两人文章里的幽默味,也各有不同的色彩:鲁迅的辛辣干脆,全近讽刺,周作人的是湛然和蔼,出诸反语。”其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和周作人两人的最丰富最伟大。”

鲁迅的散文分为两部分,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其散文诗集《野草》。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共10篇作品,以优美的文字、热烈而又深沉的感情回忆了作者从儿时到青年,辛亥革命时期的生活片段,侧面揭露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景象。作者在回忆保姆、父亲、老师和朋友逝去的同时,也对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辛辣的讽刺,爱憎分明,作品中流露着一位人间至爱者对于人生存的基本问题——爱与死的童年体验的回忆和成年以后的深沉思考。

《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

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

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呐喊》、《彷徨》更深邃、更神秘,也更美。它展示了一种接受者必须具有驰骋猜想力才能探寻的文学心理空间。 序论:

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

鲁迅美文篇三:经典美文摘抄

经典美文摘抄

1, 站在历史的踪迹中漫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成为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决不屈服;这是豪迈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之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2, 春雨,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你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杜甫描写你偷偷来到人间的佳句,春雨,你可知道农民是怎样的盼望你啊!春雷一响,你可来临了,悄悄的下着,雨丝如烟似粉。竹林里新拔节的翠竹,田野里的绿苗,还有那美丽的花朵,在水雾碎雨中,显得绿莹莹,细润润。柔情的春雨,你多么像一位天使,你拖着宽大的裙子,从山那边跑来,干涸的大地等待着你的拥抱,于是,你便用你那宽厚的裙摆笼罩着整个大地。

3, 我们带着使命来到这世上,我们的生命中跳跃着神圣的责任。从“天降大任于斯人,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中,我体会到了孟子的发奋;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千古名句中,我体会到了责任的深沉;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我体会到了天下儿女对母亲的拳拳之心;从鲁迅的一张小照上,我找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气魄。

3,

相关热词搜索:鲁迅 美文 鲁迅美文摘抄 鲁迅美文欣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