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应为民而生] 应为民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关键词】民生新闻 创新 本地化   电视民生新闻以其本土化、贴近性、低视角、平民化的特点,很快抓住了受众。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各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呈现井喷状态,笔者所在地市台就有了两档民生新闻。虽然民生新闻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在一窝蜂而上,缺少短期策划和长期规划的情况下,民生新闻发展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浪费各台人力资源和资金,难以保证节目的质量。主要表现在:
  1、节目内容家长里短,市井俚俗,奇闻怪事,鸡毛蒜皮,偏爱负面新闻,追求新闻快餐。
  现在的某些民生新闻栏目一味堆砌邻里纠纷、汽车相撞,物业管理等生活琐事,低估了受众的欣赏能力和精神需要,没有耐看点,容易在一段时间后使人产生厌倦。
  片面抢时效,个人观点居多,推理猜测多,深入调查和背景分析少,只报现象,对新闻背后的新闻置若罔闻,放弃了对新闻深层次的追究。
  将人的心理阴暗面放大,将生活中丑陋的一面在阳光下暴晒,追求感官刺激,漠视他人隐私。
  2、节目内容相近,模式克隆。以合肥为例,有《第一时间》《新闻第一线》《新闻故事会》《夜线60分》《直播合肥》等多档民生新闻栏目,这些栏目虽然在定位上略有差别,但在实际操作中内容难免雷同。同样,马鞍山市级台晚间有 《新闻夜空》《1818新看点》两档民生新闻,内容大同小异。
  鉴于此,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走到了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如何寻求突破,确实需要反思。有人把做民生新闻概括为“五度”――有追求民生新闻形式的“速度”,有追求民生新闻内在气质的“角度”、“广度”和“深度”,还有民生新闻采写与报道所体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概括成“温度”。观点很有见地,如何在这“五度”上下功夫,成为民生新闻能否增加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第一,注重深度挖掘,强化信息传达
  一个有“卖点”的传播产品,应该具有“好看”、“有用”、“重要”三个基本要素。“好看”是躯壳,“有用”和“重要”才是构成传媒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灵魂。记者在采写民生新闻时,不光要以平民视角看待问题,也要从政府角度审视和思考问题,找准政府与百姓、政策与事件的关联点,力争做到报道的深入和透彻,努力为受众提供重要的、有用的信息。
  节目内容要以平民视角来洞察百姓的生存状态,着眼于本地百姓的利益,使新闻内容植根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取之于民且用之于民。节目应以普通百姓为核心角色,以平凡事件为叙述主体,人物可以平凡得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过失,但是从他们对生活的困惑、无奈、抗争、奋斗中可以体味到大众的朴素情怀和坚强意志;事件也可以普通到涉及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但是从中可以看到事情背后与此相关的另外一些事情。在此基础之上,寻求节目内涵和表现手法上的新突破。只要做透做好,同样能够做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还可以实现新闻节目的低成本运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第二,反映百姓的实际生活,贴近百姓的实际需要
  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的本质和核心是密切联系群众。节目应贴近百姓的实际需要,反映百姓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事、烦心事,体贴百姓的冷暖,只要是与老百姓实际生活和实际需要相关的事,都应时时高度关注。
  2008年,全国地面频道服务帮忙类节目火爆,这也是为百姓服务的延伸。以下各档栏目都有不错的收视率,而且提升了频道的品牌价值。服务类节目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好看”“好用”“帮忙”,节目更注重故事化、亲和力和有效性;生活服务节目更注重趣味,帮助观众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节目如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的“生活帮”、安徽经视的“帮女郎帮你忙”、马鞍山电视台的“1818要帮你忙”等。
  第三,凸显栏目本地特色
  观众看电视新闻节目,由于地缘性和亲近性,有潜在的本地化需求。关于马鞍山的一条物价新闻远比外地大楼爆炸更能引起本地观众的兴趣。这也是这几年,方言新闻甚嚣尘上的原因,“本土话”在新闻中出现,让有声语言的表达更具表现力和粘合力,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栏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第四,民生新闻的多样化表达
  民生新闻的报道手法、编排模式逐渐多样化、多元化。只有丰富才不失新鲜,今年以来,马鞍山台创新民生新闻报道手法,比如《新闻夜空》的子板块《社区播报员》,让人耳目一新,《1818要帮你忙》也很受观众的欢迎。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新闻楼外楼”,是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与杭州交通918联手推出,街坊邻居大众评说新闻,每天晚上七点整,电视与电台同步直播。形式新颖,每期两位主持对阵,一位是主持,一位扮演嘉宾,就报道中的内容一正一反地评说,碰撞观点。又如,2008年吉林台都市频道推出《说实在的》,用东北话讲述新闻故事,与随后播出的成熟品牌新闻节目《守望都市》风格各异,连贯播出,收视相互促进。2009年推出的《新闻总动员》以幽默搞笑的真人秀为外包装,借三句半的形式播报各地新闻,收视率明显提升。南宁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 《新闻多看点》,梳理一天发生的新闻,从主持人、编辑的角度给出排行,虽然时间段不好,但却有很好的收视。
  第五,节目制作创新
  要用发展的观念经营民生新闻节目,当前的民生新闻在强调审美的同时,还应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说过,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未有过的组合。现在电视节目丰富,观众拥有内容选择权,催生了节目创新需求。
  1、收视率与节目制作创新
  了解频道定位,了解目标观众,是节目创新的第一步。针对特定频道创新的节目,需要符合频道的观众定位;针对全市场创新的节目,需要寻找符合节目观众定位的播出环境。调整节目创新的关注点,“收视最高的,不见得是最适合的”。
  2、收视率与节目制作创新
  了解观众节目收视习惯,寻求创新突破点。了解类型节目收视变化趋势,借上行发展类节目拓宽观众资源,借小众“冷门”类节目寻求差异化竞争机会。
  3、收视率与节目编排创新
  这主要取决于节目编排的目的、兼容性、习惯培养、控制观众流、可持续利用节目资源、拓宽诉求等几个方面。
  在新闻改革进程中,市场经济规则及其所蕴涵的消费主义倾向正悄然改变着新闻传播的传统理念。而民生新闻正是电视媒体树立市场意识、实践“三贴近”、满足受众需求的成功探索。我们期望,通过节目内容和形式创新,在强化外部包装、做好信息推销的同时,加强对民生新闻内在品质的培育,制作出深受群众喜爱、既叫座又叫好的节目,以精品战略推动新闻事业的不断繁荣与发展。
  (作者单位:马鞍山电视台)
  责任编辑: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为民 而生 民生 民生新闻应为民而生 民生新闻应为民而生pdf 党报民生新闻之我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