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情深促国防_鱼水情深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一 2008年9月1日,一名可爱的小女孩跨进了合肥42中的大门,身后送她上学的家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女孩名叫张欣儿,是该中学的初一新生,送她上学是她的爸爸张强――合肥警备区的一名干部。
“真没有想到,小孩能如愿以偿地到理想的学校上学!”张强充满感激地说。就在不久前,他还在为女儿的入学问题煞费脑筋。
张欣儿原系合肥师范附小的学生,小学毕业后面临着升入初中就读的问题。但是,因张强本人家住在合肥警备区机关宿舍,且在合肥未购置任何商品住房。按照有关部门要求,由于无法提供有关房产证、水电费等凭证(水电费为警备区内部凭证),就学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这可急坏了张强一家子。
情况反映到庐阳区人武部后,部领导和职能科对此特别重视,区委常委、人武部部长王辉同志亲自出面与区教育部门协调。考虑到部队的特殊情况,区教育局给予了充分的照顾和配合,终于解决了张强一家的后顾之忧。
张欣儿的入学经历只是庐阳区人武部近年来工作的一个缩影。数字表明,近几年来,为了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切实解决好部队干部的后顾之忧,该部依据相关政策,并积极协调区教育局、双拥办先后安排了460余名部队干部子女,上庐阳区条件最好的中小学读书,此举得到了驻军部队的高度赞扬。
二
“合肥是全省的省会,庐阳区又是地处合肥市的中心地带,庐阳区的部队干部子女就学工作搞好了,不但解决了部队干部的后顾之忧的问题,对于全市乃至全省都是有一定示范意义的。”
在解释庐阳为什么会下大力气解决部队干部子女的就学难问题时,区人武部政委彭建军同志这样说到。
为了重视和加强军人子女入学工作,人武部积极与教育、民政、人事等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强化监督和检查。确保部队干部子女入学问题落实到实处,并把此项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检查“双拥”工作重要条件,同时也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武部党委一班人更是把现役干部子女入学问题摆上了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来抓。并根据部队子女就学需求,结合区里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随军干部家属子女就学的实施意见》,切实解决好部队干部子女的就学问题。
对部队干部子女就学存在问题的,部党委一班人从来不怕困难、不怕麻烦,该协调的协调,该亲自上门的亲自上门,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办好为止。
这一点南门小学校长苏小宁感受颇深:“过去一看到人武部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想回避,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到他们是为部队建设动真情、办实事,为现役军人分忧解难,心里十分佩服,这几年来,我主动配和他们做好工作,先后在我校安置部队子女200余人。”
多年来实际工作,庐阳区人武部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他们对解决部队干部子女就学问题的方法的认识进行了归纳和升华,并将其总结为“四个纳入”,即: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纳入社会就业就学的轨道,纳入当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程,纳入双拥模范单位的评比。
三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各方最大限度地克服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但部队干部子女就学问题,还是与教育系统的相关政策存在着一些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户口不在本地的干部子女就学问题,一名干部调到一个地方工作,即使符合随军条件,家属户口一般也不会迁入爱人工作地,这就造成地方学校拒收的一个理由,要上就是高价生,但大部分干部不愿意或拿不出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借读费;二是干部子女就学条件和标准和学校有差距,干部子女大多想到一个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就学,但子女又不在就读学校的学区范围内,还有的由于各种原因,提供不出相关的资料。
针对这些情况,部党委明确提出:好事一定办实,实事一定办好!凡涉及军人子女就学,政策上只做“加法”不做“减法”。部党委积极解决干部子女自身条件与有关政策不适应的矛盾。人武部积极主动做工作,依据有关政策,协调区相关部门,尽量使部队干部子女能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对于户口不在本地需要缴纳高昂借读费的情况,做好协调工作,建议区相关部门考虑到部队干部家庭的实际困难,适当减少或免去一部分费用。
思路关系成败,心态决定状态。在庐阳区人武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努力下,军地合力解难题,迎难而上,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他们还注重协调教育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线作战部队现役干部子女入学择优定点就读、小升初加分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而彻底解决了军人的后顾之忧。
460余名的部队干部子女得以顺利就学的背后,凝聚了庐阳区人武部的辛勤和汗水,同时也融洽了军政、军民关系,鱼水情谊也变得更加地深厚和谐!■
相关热词搜索:鱼水情深 国防 鱼水情深促国防 军民鱼水情国防展板 鱼水情深的意思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