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摘抄
发布时间:2017-02-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外国文学摘抄篇一:外国文学复习123
上 古 文 学
1、名词 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产生于氏族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份丰富的口头文化遗产。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半人半神的英雄传说,直接间接地反映了人类早期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他们改造自然的愿望。古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征,充满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人本主义倾向,不仅是欧洲文学的宝库,而且是欧洲文学的土壤。
2、单选多择,
奥林帕斯神统:神主(宙斯)、天后(赫拉)、爱与美之神(阿弗洛狄忒)、智慧女神(雅典娜)酒神(狄俄尼索斯)、太阳神(阿波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前者主人公是阿喀琉斯,后者是奥德修斯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塑造了马克思所谓的“哲学日历上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形象普罗米修斯。“戏剧艺术的荷马”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的《美狄亚》,最早表现了妇女解放思想。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希腊化时期新喜剧的代表是米南德,最早的文人史诗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中古文学
概述
单选多选 中古文学类型有,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教会文学
中世纪英雄史诗:盎格鲁 撒克逊的《贝奥武夫》,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中世纪城市文学代表是讽刺叙事诗《列那狐传奇》,列那狐是新兴市民阶层的代表。 名词:骑士文学
西欧中世纪随着骑士制度的产生,出现了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反映封建主阶级骑士阶层生活和理想的文学,一般采用传奇题材,以忠君、护教、行侠为内容,以英雄美人冒险恋爱为题材。骑士文学属于世俗文学,在肯定世俗爱情和现世生活方面具有反宗教、反禁欲主义的意义,有些骑士道德,如保卫国家,锄强扶弱,保护妇孺等,有符合人民愿望的一面。骑士文学题材多样,主要是传奇和抒情诗,传奇以亚瑟王与圆桌骑士故事影响最大,抒情诗以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最发达。骑士文学对以后欧美诗歌、小说创作影响很大。
近代文学——文艺复兴----17世纪
一、概述
名词: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力求把人从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人文主义提倡人性、人权,反对神性神权,歌颂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人性全面发展和个性解放,提倡理性,讲求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国家统
一。宣扬仁爱歌颂友谊爱情。人文主义思潮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人文主义文学成为了当时欧洲文学的主流,它以人的尘世生活为中心,以市民生活为重要描写对象。人文主义文学摒弃中世纪梦幻、象征的创作方法,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方法,真实描写现实生活。人文主义文学常常采用方言俗语进行写作,为各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二、各国文学
意大利
1、薄加丘代表作《十日谈》主题思想:暴露批判教会的虚伪,宣扬自然欲望的合理性,结
构上采用框形结构,
2、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抒情诗,意大利语,歌颂对劳拉的爱情,诗体上采用当时新型 的温柔新体
但丁《神曲》维吉尔引领但丁游历地狱练狱,贝阿特丽斯(或贝阿特丽采)引领游历天堂。 法国
人文主义代表是拉伯雷《巨人传》,思想:歌颂人的伟大,形式上采用民间艺术手法,夸张 西 班 牙
1、名词:
流浪汉小说16世纪在西班牙开始流行的多以流浪汉为主人公,以他们的生活为题材的新型小说。其基本特点是以流浪汉为主人公,多用自传体回忆录形式写成,一般通过流浪喊从贫困儿童成为狡猾骗子的变化过程,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罪恶,结构上以流浪汉的足迹为线索, 对社会作全景式的描写,刻画各阶层的人物;表现手法上多采用讽刺,表现平民对社会的看法。无名氏的《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汉译《小癞子 》)开了流浪汉小说的先河。 流浪汉小说对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
2、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是维加,代表作《羊泉村》
英 国
1、名词
大学才子派
十六世纪八十年代英国戏剧进入繁荣时期,出现了一群中产阶级出身,受过大学教育的戏剧家。他们都受到过人文主义思潮的熏陶,具有比较丰富的古典文学修养,史称大学才子。该文学流派主要包括马洛、李利、基德、格林等人。他们致力于英国戏剧改革,使戏剧题材不断扩大,技巧也更趋成熟,把戏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代表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阶段,构成了英国近代戏剧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莎士比亚取得巨大戏剧艺术成就准备了一定的历史条件。
大学才子主要作家可以多选题出现。
2、塞万提斯
简析唐吉诃德形象:堂吉诃德形象具有两重性,从表层看,他是一个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人,因其实小说想入非非,把其实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企图通过行侠仗义铲除人间不平。他沉浸于幻想,完全丧失对现实的感觉判断,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一路冲杀过去,结果四处碰壁,受尽嘲弄和伤害,成为滑稽可笑的人物。堂吉诃德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游侠冒险并不是追逐世俗利益而是为了骑士理想,他可笑的行为背后,有着高尚善良的动机。他的理想也表现了当时人文主义的观念。他热爱自由,憎恶奴役,主张人人平等,向往没有贫困,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为追求理想他毫不怯弱,永不退宿,勇于自我牺牲,总之,他身上体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莎士比亚
单选多选: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论述:试析哈姆莱特形象:哈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出身王室,又在德国人文主义思想中心威登堡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对世界,人,友谊,爱情有一套人文主义看法。可是戏一开场,他就陷于不幸之中,他心目中理想人的典范---父王突然死去,母亲不久又与重新登基的叔父结婚。坚贞的理想,忠诚的友谊等人文主义理想,一个接一个破灭了,使哈产生了强烈的幻灭情绪,当他知道叔父是毒害父亲的凶手时,又自觉地把为父复仇与重拯人文价值的时代重任联系起来。由于当时封建势力强大,对手又是奸诈,哈一再延宕复仇的动作,直到他中了奸王毒汁而牺牲,重整乾坤的任务也未完成。哈悲剧的根源:一方面反动势力强大,另一方面哈受到人文主义思想局限脱离群众,孤军奋战,最终抱恨死去,他的
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世界时代的悲剧
十七世纪文学
单选多选:古典主义悲剧代表作家包括高乃依、拉辛,古典主义理论和法则的确立者是布瓦洛,理论著作是《诗的艺术》;古典主义喜剧大师是莫里哀,《伪君子》塑造的典型是答尔丢夫,《悭吝人》的典型是阿巴贡。
简答
答尔丢夫形象:答是封建贵族和教会僧侣的代表,他原是外省的破落贵族,由于挥霍无度而荡尽家财,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冒充虔诚信士招摇撞骗,成为富商奥尔贡的上宾和精神导师,实际上是一个贪婪好色,狡诈狠毒的伪君子,他标榜自己是一个苦行者,实际上贪吃贪睡,把自己养的又肥又胖,满面油光,他表面对金钱毫不在意,当奥尔贡给钱时,他每次都说“一半已经太多”当面把钱施舍给穷人,但暗地里千方百计想占有奥尔贡的全部家产,他讲自己装扮成禁欲主义者,碰见穿低胸衣服的桃丽娜,忙拿出手帕让他遮住前胸,实际上他充满淫欲,既想占有玛丽亚娜,又对奥尔贡的后妻欧米尔的美色垂涎欲滴,无耻地勾引对方,当他的虚伪被揭穿后,便露出残的本相,忘恩负义的要置奥尔贡于死地,充分体现了伪善的危害性。通过这一形象,作者深刻揭露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已成为伪善的代名词。
名词三一律
"三一律"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古典主义者主认为,"三一律"原系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其实,这是对亚里士多德的曲解。""三一律"是十七世纪古典主义的产物,是当时法国宫廷中的文人学者根据路易十四的政治意图而制订出来的,最后总结性地反映在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的《诗艺》中。古典主义戏剧艺术的实践表明,"三一律"在政治上符合君主专制政体的要求,在艺术上既体现了时间和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但又存在人物性格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上绝对化、程式化等弱点,最终束缚了戏剧艺术的发展,为后人所摒弃。
十 八 世 纪 文 学
单选多选:
十八世纪启蒙文学的策源地和中心是法国,法国启蒙文学的代表有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其中卢梭的重返自然的思想,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的资产者形象是丹尼尔 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里塑造的鲁滨逊形象。英国代表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最高成就的是亨利 菲尔丁的《汤姆 琼斯》
德国 莱辛在美学理论、戏剧理论、戏剧创作等方面都为德国文学奠定了基础。他论戏剧诗与画分属时间、空间艺术的著作是《拉奥孔》,德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是《少年维特之烦恼》,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领袖和理论代表是克林格尔。德国第一步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是席勒的《阴谋与爱情》,
名词: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十八世纪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叶德国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第一次全国性文学运动,得名于剧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悲剧。当时德国一批初登文坛有反抗封建专制斗争精神的青年知识分子,受启蒙思潮的影响与鼓动,想在落后的德国掀起一场风暴,要求自己象狂飘一样冲破社会的黑暗,因而组织一个同名的社团。他们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要求摆脱封建传统偏见的束缚,主张个性解放,呼喊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并受卢梭"返归自然"的影响。狂飙突进运动的参加者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他们的反抗往往流于无政府的狂热情绪。但他们鲜明反封建激情,推动了德国民族文学发展.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作家作品包括歌德的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铁手骑士葛兹·封·柏里欣根》和席
勒的《阴谋与爱情》等。
论述题 试述《浮士德》的思想价值
在思想特征上,歌德运用了艺术象征的方式,通过魔鬼梅菲斯特和博士浮士德之间的赌赛,表现了人类社会特别是精神世界的矛盾运动形式及其发展演进过程。同时也给魔鬼与博士这两个形象赋予了特殊的内涵。
第一, 梅菲斯特形象:身为魔鬼,他不相信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认为人类必定堕落,
代表着“恶”,与上帝的“善”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这种描写暗示了歌德把宇宙
间的各种对立,社会上的各种矛盾,都抽象为道德上的善与恶的斗争,看成了
是受至善至恶所制约的过程,是至善至恶矛盾的反映。鬼的形象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作为“恶”的代表,与上帝构成矛盾的统一体,与上帝一起,将浮士德
作为赌赛的对象,在肯定与否定、至善与至恶的矛盾运动中,推动着浮士德一
生不断前进。并且,浮士德执着地追求真理,肯定实践的意义;而梅菲斯特则
嘲笑一切,否定人生价值。
第二, 二,浮士德精神:浮士德既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也是当时欧洲先进知识分
子的艺术反映。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已经成为文学界的专有名词,是“肯定”精
神的具体形态代表。他追求的是美的事物,不断探索人生的奥秘,向更高的灵
的境界飞升。他不满现状,渴望追求美好的理想,并不断赋之于行动,特别是
他从一生经历所得出的教训中,否定现实中一切的具体的丑恶的东西,批判中
世纪的僵死教条和精神束缚,批判市民社会的保守丑陋,揭露封建王朝的政治
腐败等等,都象征现实中某些先进人物的行为。
第三, 第三,除了梅菲斯特和浮士德这两个人物形象之外,《浮士德》的巨大思想价值
还体现在,歌德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浮士德几个阶段的追求,对文艺复兴至十
九世纪出三百年来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作了深刻的回顾和总结。
阴暗的书斋是中世纪精神牢笼的象征,浮士德从书斋中走出来,表示了作家对
中世纪思想体系的否定以及他要恢复人与自然联系的渴望,这是人文主义思想
家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社会反抗的叛逆精神的具体体现。浮士德对莱比锡
下层酒馆的放纵行为感到厌恶,放弃与情人的爱情生活,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
乐和迷离的情欲,这可以认为是对早期资产阶级“享乐人生”口号的否定,同时
也对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所作所为作了评判。特别是浮士德的爱情悲剧,反
映了他对安逸、闲适生活的否定,他有更高的理想追求。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单选多选,英国:湖畔派诗人包括华玆华斯、柯勒律治、骚赛。华玆华斯的《抒情歌谣集 序》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成为该派理论纲领。司各特是浪漫主义小说家和诗人,对欧洲文学影响最大的是历史小说,代表作是《艾凡赫》取材苏格兰历史。
法国 斯塔尔夫人在《论文学》、《论德国》两部著作里,倡导浪漫主义文学,并运用社学分析方法文学的发展。
名词
拜伦式英雄:拜伦在他的作品,特别是《东方叙事诗》中塑造了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形象,他们不满现实,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惜与命运抗争,最终一般都以失败,死亡告终,他们反对国家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但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他们追求个人自由,又把自己关闭在孤独高傲之中,这些形象都烙刻着拜伦的思想气质个性的印证,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骚塞。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关系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他们曾经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由是得名“湖畔
派”。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他们常常是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丑恶的城市文明。
问答题:《巴黎圣母院》艺术特色:《巴》是雨果浪漫主义代表作,体现了雨果浪漫主义文艺观。首先,作品充满激情,寄托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与真诚赞美。如艾丝美拉达的美,加西莫多的善良,都以强烈的感情夸张到极点,对丑恶的东西也浓墨重彩,对克洛德的伪善,凶残,对路易十一的阴险的描写,都饱含了悲愤的情绪。
其次,作品构思大胆,情节夸张,充满离奇的想象多变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雨果本人曾提出“如果说本书由什么特点,那就是想象多变”作品要每时每刻都造成意外,作品情节离奇多变,如艾丝美拉达小时候被偷,换上的正是加西莫多,后于加相遇并被加爱上,其母憎恨吉普赛人,诅咒艾的歌声,后发现是自己苦苦寻找的女儿,母女欢会又变成生死离别。作品在细节,场景,任务的塑造上也有许多艺术夸张。如耳聋的加在睡觉的时候能听到艾唱歌。奇迹王朝,老鼠洞等,更是作者新奇的艺术幻想。此外,加的外表丑,艾纯真的爱,都有明显的夸张的色彩。
第三是对照原则的广泛运用,通过多重对比性描写表达强烈的爱憎,在人物的对照上,如克洛德外表道貌岸然,实则衣冠禽兽,弗比斯是外表美,内心丑的典型,加外丑内美,艾内外皆美。人物命运上:艾内外皆美却惨遭迫害。情节上:作品写了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种法律。
十九世纪中后期文学
概述
简答题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强调反映当代生活,主张描写事物的本来面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张作品成为反映时代的镜子,反映广阔、具体的现实生活,深刻、有力地揭露社会矛盾。
(2)在创作思想上,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出发点。
人道主义曾经是人文主义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战斗旗帜,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赋予了它新的含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站在中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以人道主义思想观点看待一切社会现象,揭露地主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贪婪和凶残,也更能深切同情地位卑下、生活悲惨的劳动人民。文学作品的主题中出现了许多“小人物”,加强了文学同普通社会底层人的联系。
(3)创作方法上,要求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把典型人物的塑造放在首位,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决定性影响,力图把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作品不仅真实、具体,而且人物性格发展过程明晰,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同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从机械的唯物论出发,对历史的看法是唯心主义的,不能辩证地看待环境和人物的关系,不能显出人物对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
各国文学
单选多选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山之作是斯丹达尔的《红与黑》
论述题:结合时代背景和作品,分析人间喜剧中心图画
俄罗斯
名词:多余人形象:“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
外国文学摘抄篇二:《欧美小说选读》选读指导意见
《欧美小说选读》选读指导意见
高中教研室江志超
一、 关于语言知识积累
1、内容:包括语音、汉字、重要词语(包括成语)、重要句子、重要语段、文学常识(16篇)
2、处理方式:要求教师从文本中逐一筛选组编成卷,加强落实;或指导学生分组分配文本让其从中梳理相关知识点,加以整理,进行交流。
二、 关于文本鉴赏
(一)阅读方法指导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从三个反面入手:(1)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2)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3)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2、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小说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中心思想)服务的。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如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多次描写祝福的情景,并在写景时总是紧扣人物的思想感情来着笔,把写景和叙事揉和在一起,以揭示悲剧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对主题(中心思想)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分析环境描写,不应当孤立地进行,而应当与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当然,有时为了弄清小说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单独抽出环境描写来分析,但那要在分析了思想内容以后再进行。以上各点,并不是在阅读每篇小说时都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各篇小说的特点和读者自己的具体情况(如阅读目的、时间、水平等),可以有所侧重。
(二)重点文本(8篇)教学设计
1、选取精彩小说片断加强诵读,鼓励学生开展诵读竞赛。
2、介绍新闻报道的写法,参考文本,报道智利大地震。
3、依据文本,写一段文字,谈谈朱利安和简爱各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4、勾画出描写爱玛借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反复品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5、摘抄〈热爱生命〉〈道连葛雷的画像〉两个文本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片断,反复诵读品味。
三、 几点说明
1、要求重点高中必须处理完1—8个文本,普通高中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
2、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将文本内容整体优化,有重点的有指向的安排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
3、加强语言知识的提炼与夯实。
4、通过比较系统地选读,让学生对欧美小说从整体上有个大概的了解,并能初步形成对相关片段、文本独立鉴赏的能力。
外国文学摘抄篇三: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
荷马史诗:大约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之间,一位盲诗人荷马以短歌为基础,并加工整理,给后世留下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这两部史诗主要是歌颂特洛伊战争中的氏族部落首领的英雄事迹的短歌,他们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简答或论述
1.古希腊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
(1)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内容,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2)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3)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2.《俄狄浦斯王》的情节主题。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亚里士多德曾给予它很高的评价,称它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诗人通过这个悲惨的故事,表达了人与命运的冲突。具有坚强意志的英雄对无法抗拒的命运的斗争构成了尖锐的悲剧冲突。诗人相信命运和命运威力,但是,诗人的同情完全在俄狄浦斯一边,命运让这样一位有着过人毅力的英雄人物成为城邦的“罪人”,这只能说明命运是不合理的。这种对与命运抗争的英雄精神的肯定和在客观上对命运的合理性的怀疑,正是雅典奴隶主兴盛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即雅典自由民面对尖锐的社会矛盾,一方面相信自己的力量,一方面又感到惶惑的矛盾心理的表现。
3.简述阿基琉斯的形象。
①英雄阿基琉斯是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带有神话色彩。他是神与人之子,是一个非常骁勇又重视个人荣誉的将领。在战场上,他英勇无敌,但是他也有他任性固执的一面,而且他还很天真,重友情,热爱生活,并且富有同情心,而且他的身上充满了神话色彩。②他与联军统帅阿伽门农的争吵是出于正义,为了避免全军在瘟疫中毁灭,他请求阿伽门农送还日神祭师的女儿,阿伽门农当众辱骂了他,并声言将抢走他的女俘作为报复。为了部落利益,他把自己的女俘交给了阿伽门农。他一怒之下,退出战场,但仍忘不了部落,时时关心希腊军的胜败;在战船着火的紧急时刻,他亲自催送好友帕特洛克洛斯参战,当他得知战友被杀,战争已到了希腊人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悲痛欲绝,深悔自己的愤怒,毅然抛弃旧怨,坚决出战,终于扭转战局。他从发怒到息怒,从退出战场到重新参战,最终以部落的集体利益为重。他的行动体现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显示了他部落英雄的特色。③阿伽门农凭借个人权势,无理夺去阿基琉斯的战俘,是使得希腊联军节节败退的根源,而阿基琉斯急躁任性,拒绝参战,而且固执己见,不接受阿伽门农赔礼谢罪,则又使希腊联军遭受到更大的创伤。
4.为什么索福克勒斯被称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是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①他在悲剧中加入了第三个演员加强了戏剧动作和对话,使对话在戏剧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②打破了“三部曲”的形式,使剧情更加集中。③在艺术上利用了戏剧结构的倒叙手法,使剧情环环相连。④他把人物放在尖锐的冲突中并通过人物对比方法加以塑造,特别是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
5.为什么称埃斯库罗斯是“悲剧之父”?
①首创了“三部曲”这种形式。②他把演员从一个人变为两个人。③增加了服装、背景和道具。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名词解释
骑士文学:欧洲中世纪的世俗主义文学,盛行于12、13世纪,分骑士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主题是歌颂骑士之爱,代表作《破晓歌》。叙事诗出现在法国北方,主题是歌颂骑士的征战、冒险、建功立业。由于骑士生活在统治者的下层,了解民生疾苦,仗义行侠,追求尘世爱情生活,有突破禁欲主义束缚的要求。因此,骑士文学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对欧洲后世抒情诗和长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城市文学:欧洲中世纪随着城市的出现,市民力量的壮大,在与城市主斗争中产生的文学样式。其特征为现实性、民主性、讽刺性。内容主要是歌颂市民阶级的机智和狡猾,讽刺专横的贵族、贪婪的教士和凶暴的骑士。因此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倾向,代表作法国的叙事诗《列那狐传奇》。
简答或论述
但丁思想的两重性对《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
1.但丁思想的两重性表现在他的身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教神学思想和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准确地指出了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两重性表现在他对少女贝阿特丽采的爱情是一种近乎骑士式的精神之爱,带有神秘色彩。但在《新生》中,他对纯洁爱情的歌颂,反映了摆脱禁欲主义束缚的愿望。但丁思想的两重性在对他创作《神曲》的内容和艺术上都有一定的影响。
2.思想内容上,在《神曲》里边,黑暗的森林象征着意大利的现实,三头野兽象征着阻碍人们走向光明的邪恶势力,维吉尔象征理性,贝阿特丽采象征信仰人类必须经过地狱的苦难,炼狱的考验才能到达天堂。
①在对待爱情上,但丁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思想。比如在对因爱而被惨杀的情侣弗兰采斯卡和保罗的描写中,就明显地违反了宗教的观点,对他们争取恋爱自由的精神,表现了深切的同情。从资产阶级上看,他按照宗教神学思想,把他们打入地狱,但从人文主义上看,他又同情怜悯他们,是人文主义和禁欲主义结合。
②在对待知识分子上,但丁把维赫等知识分子打入地狱,说他们是异教徒,按照宗教神学思想,说明但丁有浓厚的封建主义思想,但是把他们放在地狱的第一层,又说明资产阶级尊重理性,尊重知识。
③在对待教会上,他把教皇放在地狱里,并且指责他,他批判教会,又不否定宗教本身,因此他不是想推翻教会,只是想澄清。
④在对待封建统治者上,但丁是毫不留情的批判,并不是为了推翻封建统治,而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封建统治。
3.艺术创作上①《神曲》表现出了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色,
②③
以序曲为例谈谈《神曲》的主题
《神曲》中表现了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的明显烙印,包含着不少神学和烦琐哲学的知识,神秘色彩浓厚。但是,《神曲》决不是一部宣扬死后善恶报应、鼓吹来世主义和赎罪思想的宗教作品。但丁创作这部作品,目的是为了给人类指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途径。对迷路、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描写,象征着人类经过迷惘和错误,经过苦难和考验走向光明与至善的历程。书中很多寓意的形象都是由作品的基本思想所决定的。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堂吉诃德形象分析
这是一个矛盾复杂的人物形象,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事一个疯子形象。
①首先,他是一个幻想狂,因为他读了大量的骑士小说,甘于幻想,脱离实际。他心目中的
理想世界是黄金盛世。
②其次,堂吉诃德是一个智者,因为他有崇高的理想,善良的愿望,走遍天下,打尽天下不平之事,一心一意做好事,不怕牺牲的精神,面对困难,从不后退。
③他又是一个悲剧人物,是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
哈姆莱特形象分析及其悲剧意义
⑴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在大学里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他同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一样,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比如“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①首先哈姆莱特是一个快乐的王子。根据奥菲利亚对他的描述:“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 ②其次(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外国文学摘抄)他是一个忧郁的王子。这主要是因为父亲暴死,母亲改嫁,叔叔篡夺王位。理想和现实发生了矛盾,一个人文主义者所宝贵的生活理想,都开始破灭了,哈姆莱特陷入了精神危机。
③哈姆莱特又是一个延宕的王子,在这一切发生以后,几经思考,哈姆莱特得出的结论是要重整乾坤。
④最后,哈姆莱特是一个行动的王子。哈姆莱特被动应战,与敌同归于尽,至死未完成他重整乾坤的责任,并未解决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因此哈姆莱特至死也未摆脱忧郁的性格。 ⑵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①主观原因:哈姆莱特脱离群众,孤军奋战。
②客观原因:敌人过于强大,还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
③《哈姆莱特》是现实中的失败,道义上的胜利。它既是时代的悲剧,又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第四章17世纪文学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艺术成就
名词解释
古典主义:17世纪流行于欧洲,尤其是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法国的古典主义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它的首要特征是政治上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其次是思想上注重理性,当时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为古典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是模仿古代,重视格律,即创作上采用古典文学的题材和体制,学习古代的创作方法。让·拉辛的《昂朵马格》是法国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
三一律:17世纪古典主义剧作家提出的文学技艺,指戏剧创作必须遵从三个一的原则。三个一是指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单一:一出戏只演一件事(情节单线索),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一昼夜之内。它对整饬当时杂乱无章的戏剧创作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它太绝对化了,束缚了作家的创作自由。
简答或论述
《伪君子》主要人物答丢夫的形象及社会意义。
《伪君子》是莫里哀的代表作。莫里哀集中笔力塑造答丢夫的形象,逐层深入的揭露了这个伪善者的本质。首先,以简捷的笔法揭露了他的表里不一,言行不一致,指出这个声称“把世上一切都看成粪土不如”的骗子,贪吃贪喝又贪睡,从不拒绝世俗享受。继而通过他在桃丽娜面前耍手帕的行动,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好色的本性,然后从这里开刀让他自己逐层的剥下伪装。原来他打着宗教虔诚的幌子混进别人的家庭,目的却是霸占别人的妻女,夺取别人的财产。这是一个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欺骗和掠夺的恶棍。当他的假面具被撕破后,他的行动和奥尔恭一家所面临的灾难,更显示了这个伪善者的危害性,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通过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的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和贪婪,突
出地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名词解释
“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后期出现在德国的一场资产阶级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它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们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发扬文学的民族风格;他们反对封建束缚,强调“天才”,强烈地要求个性解放;他们还接受卢梭的“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狂飙突进”运动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它与启蒙运动的反封建精神一脉相承。中心在斯特拉斯堡,代表作家有赫尔德,歌德和席勒。
感伤主义文学:是出现在18世纪后期的一种文学思潮,又叫“主情主义”和“前浪漫主义”。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一种反应。他们面对产业革命后的社会现实,感到自己的生活和地位不稳。他们不满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暴虐,却又不理解社会变革的原因,产生了伤感的情绪。他们对于“理性”社会表示失望,转为崇尚感情。在创作上,强调感情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得名于斯特恩的《感伤旅行》。
哲理小说:是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家开创的一种新题材,以伏尔泰为代表。伏尔泰的哲理小说继承了拉伯雷的讽刺幽默传统,又吸取了英国斯威夫特的手法,将现实的题材、辛辣的讽刺、轻松的诙谐与嬉笑怒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伏尔泰哲理小说的独特风格。代表作品有《老实人》
简答或论述
《浮士德》的情节结构
《浮士德》是歌德以毕生心血来完成的一部杰作,取材于德国16世纪的民间小说。全剧可分为两个赌赛和五个悲剧。
①第一个赌赛:《天上序幕》是全剧的开端,在这一场中,歌德借用基督教的形象表现了全剧思想的总纲。魔鬼靡非斯特与天帝的争论和赌赛,引出了浮士德追求真理的生活历程,期间主要经过五个阶段:学者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改造大自然。
②第二个赌赛:浮士德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学者,他为了了解大自然的秘密一辈子博览群书,到了老年发现只是毫无用处,他想到自杀,这时靡非斯特答应做他的仆人,带他经历人生,条件是他一旦满足,灵魂归魔鬼所有。浮士德与他打赌,订立契约。学者生活结束。
这也是浮士德的第一个人生悲剧,说明将死的书本知识和经验教育不是启蒙思想家的理想境地。
③第二个悲剧:随后他们来到德国的一个小镇,浮士德与平民少女玛甘泪发生恋情。在魔鬼的诱惑下,浮士德放纵情欲,堕落的与魔鬼相仿,玛甘泪却为他付出了一切,陷入绝境。等到浮士德醒悟时,玛甘泪已经精神失常。结果浮士德在悔恨中结束了自己的爱情生活。
④第三个悲剧:随魔鬼来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宫,王朝荒淫腐败,浮士德获得皇帝的宠信,缓解了财政危机。皇帝异想天开,要求浮士德召来古希腊美女海伦以供观赏。当宫中出现海伦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幻影,浮士德对海伦一见倾心,帕里斯拥抱海伦时,浮士德妒意大发,用魔钥去触帕里斯,幻影立刻消失,浮士德昏倒在地,魔鬼驮起他溜出宫廷。浮士德政治生活结束,说明荣华富贵并非启蒙思想家的理想境界。
⑤第四个悲剧:官场黑暗令浮士德对政治大失所望, 使他转而追求古典美的宁静与和谐。浮士德做了中世纪某城堡的主人,海伦与浮士德结合,生下一子,名欧福良。他生来喜爱高飞,渴望战斗,听到远方自由的呼唤,他如闻号令,奋不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