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台湾经济的缩影] 台湾王永庆

发布时间:2020-02-1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我感到非常悲恸,他的一生可以用艰苦卓绝四个字来形容。”台湾鸿海集团掌门郭台铭如此评价这位“台湾工业之父”。   “他的一生就是台湾经济的缩影。”王永庆传记作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副教授黄德海对记者表示,王永庆一手整合了台湾石化产业上下游链条,并发展到如今的电子材料、汽车、钢铁等诸多产业。
  作为一个被称为“经营之神”的著名企业家,王永庆还探出了一条民营企业跨国扩张的路。1980年,王永庆开始在美国投资石化业,而今其产业已经十分庞大,得州的卡洪县将每年的8月15日定为“王永庆日”。
  作为一个商人,他身上有哈默一样自如地游走于不同社会体制间的灵巧身段与开拓者的勇气。上世纪90年代起,他在中国国际环境不利的情势下,果断决定接触大陆,抛出重量级的“海沧计划”。此外,他还投资于以越南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
  作为台塑精神领袖的王永庆的离去,会对台塑王国在台湾岛内、美国与中国大陆的投资项目产生何种影响?记者根据对台塑宁波项目的长期观察,认为宁波大乙烯项目的未来尚难预料。
  的确,作为倾其一生形塑了一个产业的企业家,王永庆的离去将在一段时期内留下空白,无论是其家族成员,还是以石化为中心的多个产业的人们都需要时间来重新适应后王永庆时代的到来。
  
  经营圣经
  
  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的王永庆,原籍福建省安溪县。王永庆15岁辍学做学徒工,16岁时用父亲所借的200元自己开办了一家米店,靠用心和勤奋努力站稳了脚跟,之后又经营过碾米厂、砖瓦厂、木材行、生产PVC塑胶粉等,并在1954年筹资创办了台塑公司。
  创办台塑公司体现了王永庆过人的决断力。上世纪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当时台湾化学工业的企业家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产品,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而王永庆经过认真考察认为该行业在台湾有市场前景,于是大胆投资。
  从1954年到现在,王永庆创办台塑集团已经有54年历史,去年总产值5000亿人民币,占到台湾GNP的14%。现在台塑集团在台湾、大陆和美国都有庞大的布局。
  一般人都称王永庆为经营之神,黄德海表示,“我觉得说他是‘管理之神’更为准确。他创立了一整套核实的方式,比如绩效管理制度,吸纳西方先进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同时又融合个人的智慧。”
  1968年,王永庆成立了总管理处,后来又设立经理室。“他自己亲身推行午餐汇报会,探讨企业面临的问题。别的企业也有做这个的,但像他每周几次,甚至每天一次,有时候甚至礼拜天也要进行,这样坚持了30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黄德海表示。
  他说话很有霸气,比如他跟我说只要会做人做事就是合理化管理,没有东方式和西方式的管理。
  黄德海说,他很节俭,但绝对不抠门,在慈善事业上,回馈社会上,只要认为有意义都会去做。“汶川地震的时候,我正在台北王永庆办公室隔壁采访基金会的事情,他当天就宣布捐赠1亿元人民币,比大陆很多企业家做得好。”
  黄德海告诉记者,王永庆在福建漳州有个电厂,之前台湾方面不允许在大陆建电厂,刚开始电厂亏损,李登辉很得意地说,连王永庆都亏了,你们还要往大陆投资。但没多久,大陆电力缺乏,漳州电厂又活起来了,而且为福建的供电做了很大贡献。“电厂恰逢其时体现了王永庆具有前瞻的眼光,别人看不到的,他看到了。”
  “王永庆的前半生事业重心在台湾,后半生在大陆。他的历史几乎就是整个台湾经济的缩影。他几乎影响了整个石化行业,从单个企业到集团企业,再到改变台湾政策。吴伯雄评价王永庆见证台湾从农业时代进步到工商时代。”黄德海如此评价王永庆的企业家生涯。
  
  两岸活水
  
  王永庆还在沟通海峡两岸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德海表示,海基会的辜振甫去世后,台湾政界一直邀请王永庆出任会长,都被婉拒。虽然没有出任海基会会长职务,但是王永庆在两岸关系上也起到了和平使者的作用。1989年以后,国外对中国大陆进行封锁,王永庆偷偷跑到北京会见邓小平,后来被记者曝光,引起两岸巨大的反应,但也无形中带动了台商对大陆第一波投资。
  当时,岛内对台商赴大陆投资限制十分严格。王永庆偷跑去见北京高层后,台湾当局十分不满,李登辉多次要求彻查王永庆的产业。
  他一直主张两岸三通,要顺应潮流。“我们的研究包括岛内的研究都是认为他的政治观点十分明显,没有随着岛内政治风向倒来倒去,他支持国家统一,提出来类似共同市场的构想,还上万言书。”黄德海说。
  另外,王永庆在大陆的投资也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包括资金和土地。
  谁来接班?
  由于未雨绸缪,比较早在企业建立了完善的接班人制度,2006年完成平稳交棒, 王永庆虽突然去世应该不会对台塑集团的经营有不利影响。
  “我和王永庆在一起的时候,他都不会谈接班人这个事情”。黄德海对记者描述王永庆,“他的眼睛似乎有穿透力。”
  黄德海认为,以他的个性,对子女要求严格,孩子要出国念书,回来基层干起。现在的台塑已经算一个股份制企业,而不是简单的家族式企业,七人小组虽然大都是他的子女和女婿,但都十分优秀,实际上也是职业经理人。
  七人小组是指:台塑集团的总裁王文渊、副总裁王瑞华、台塑董事长李志村、南亚董事长吴钦仁、台塑石化董事长王文潮、台塑集团总管理处总经理杨兆麟和台塑生医董事长王瑞瑜。基本上是以王永庆的弟弟王永在的子女、王永庆的三房太太的子女及随王永庆创业的元老三大势力为主。
  王永庆生前曾担任台北世界贸易中心理事,世贸中心的一位代表告诉记者,据他了解,王永庆生前已经将遗产分配,本来是想交给他的弟弟王永在,因为他比较镇得住场子,但是王永在现在身体状况并不太好。
  该代表认为,第二代中,王雪红是比较厉害的,她负责电子产业,但台湾人不太愿意传家业给女儿。王永庆有三房,第三房李宝珠的孩子比较吃香。不过这2年,因为绯闻被排除出“7人决策小组”的长子王文洋也被叫回来,也许有培养他的意思。以前王文洋连王永庆的办公室都不让进,现在有和解的意思了。
  “今天台塑的股票跌停,显示投资人对王永庆家产争夺忧虑。”他说。
  
  遗恨宁波大乙烯或成绝响
  
  10月16日晨,浙江省台办宣传处处长章柏康告诉记者,今年5月6日曾亲来杭州、宁波等地作私人访问的王永庆,一直挂念规划投资上百亿的宁波大乙烯项目落实情况。这也是王生前最后一趟大陆行程。
  记者从浙江省发改委等部门获悉,目前宁波大乙烯项目尚未获得审批通。台塑迄今已在宁波投资逾100亿美元,但王永庆却有未解心结。
  1989年12月,王永庆意向投资70亿美元,在大陆兴建炼油与石化厂一贯化体系(上、中游)及电厂、船队与医院等项目。北京对此高度重视,计划在厦门海沧与漳州划拨15000公顷土地,并由国家有关部门出资3亿美元,与台塑联合设立石化专区。
  1990年起,王永庆两度考察海沧均遭岛内当局强力干预,他继而宣布将在台湾麦寮投资200多亿美元兴建石化专区。到1992年10月,国务院为推动“海沧计划”,停止了各省上报的14个轻油裂解厂计划项目,破例核准王永庆临时要求海沧产品全部内销的主张。然而,对岸再度阻止了王氏西进的计划。
  迫不得已,王永庆搁置厦门项目,转战宁波。2004年6月,他提出二期“大乙烯计划”,总投资额高达百亿美元。但由于环保审批和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这个大项目迟迟没有成行。
  去年12月底,由于受热电厂在内的一些环保及安全生产事故影响,宁波大乙烯计划的前期工作又一再延宕。
  就在宁波项目摇摆不定之际,温州方面向台塑伸出了橄榄枝。
  “台塑高层至少三次考察温州。”瓯江口开发建设总指挥部规划开发处汪秀永称,2006年11月至今,台塑与道达尔、中海油等企业对温州石化产业基地项目展开了激烈竞争。
  不过,台塑温州计划也没有获得有关方面的审核通过。
  追逐利润或许无可厚非,但在当下两岸特殊格局夹缝之中,王氏想要左右逢源实非易事。
  如今,王氏故去留下了巨大悬念:台塑宁波大乙烯项目何日才能揭幕?
  相对于台塑集团在进军大陆市场的石化、电厂事业上的顺风顺水,王永庆谋划了8年之久的医疗产业,在历经多次受挫之后终于在2008年中旬迈出历史性一步。这个时点,同时恰好位处中国医改方案公布的前夜。5月6日,总投资17.8亿元人民币的厦门长庚医院正式开业。“目前医院日就诊人数已达到400-500人,这个人数已稍稍超出我们的预期发展规划。”厦门长庚医院媒体负责人武伟对记者表示。
  厦门长庚医院是由王永庆投资设立、目前大陆最大的台资合作医院,也是台湾长庚医院在大陆设立的首家医院。
  厦门长庚医院行政中心总执行长潘延健回忆,王永庆对于厦门长庚医院的建设付诸多心力。建设之初,王永庆就反复嘱咐要先把员工宿舍楼盖好;医院开业之前,2006年11月,王永庆亲自从台北搭机到金门、循厦金海上“小三通”线路来到厦门,视察长庚医院的建设进展。2004年,王永庆重启在大陆投资医院计划,河南的洛阳和郑州也被列入计划。“目前洛阳和郑州的项目我们都递交了申请,目前还没有突破性进展。”在先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台塑长庚医院行政中心主任龚文华如是坦承。
  “王先生不幸过世,我们都很难过,但我想这不对台塑集团在昆山的投资产生影响”,昆山市台办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与诸多台企一样,台塑在昆山的项目发展良好”,昆山外经委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还将有增资扩股的计划,“不会因为王先生过世而产生影响。”
  (10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为该报记者)

相关热词搜索:台湾 缩影 经济 王永庆:台湾经济的缩影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故事 台湾经济的缩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