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报业的金融危机攻略:金融危机下购房攻略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金融危机始于美国,海外华文报业整合也以美国华文报纸首当其冲。 报纸瘦身节省成本 为因应广告不济,财务拮据,美国华文报纸不得不“瘦身”以节省成本。号称“北美最大”华文报纸的《世界日报》,也于2008年11月到12月,减少版面,由原来的50~60个版面锐减到40个;而《星岛日报》、《侨报》则将原先的版面横向缩小,减少版面容量,以减少开支。《星岛日报》海外业务董事总经理詹瑞庆称:“这样既方便了读者翻看,又节约了成本。”
相对于欧美,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报业虽然也在金融危机中备受煎熬,但却“有惊无险”,没有出现闭门歇业的现象。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文报纸,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广告投放减少、发行量减小、财务周转一时不继等问题,但各家报纸通过办报模式的调整,注重开拓新的市场,尤其是两地报纸着眼于年轻一代,获得了新的发展生机。
但菲律宾和印尼的华文报纸就相对艰难些。由于华文报纸的经营效益主要来源于商业广告,金融危机后企业经营范围收缩,所能提供的广告亦相应减少;过去提供资助的赞助商,因企业经营效益下滑,资金周转不继,减少或不再提供赞助。加上经济不景气时,华文报纸的另一大经济来源――华人社区“红白喜事”规模压缩,费用降低,致使当地华文报纸收入减少,再循环能力下降,经营出现困难。
由于金融危机对菲律宾的影响有限,该国经济也只是外贸出口和外来投资减少,金融活跃度减弱,用菲律宾《世界日报》总主笔侯培水的话说:“虽然说菲律宾经济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受到的损失不大,但是在大环境下,菲律宾华商也多少受到影响,商业活动收缩,希望通过节约费用以求自保。”
创立连横合作新模式
海外华文报业一般来说,经费有限,盈亏自负,规模相对较小,经营历史不是很长。在金融危机和后危机时期,各报都在积极探索化解危机的应对之策,其中最主要的是力、报模式的多样化。
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报纸,大多数都与其他地区的华文报纸有着一定的合作关系。例如,位于马来西亚东部沙巴地区的《亚洲时报》,是一家面向当地发行的家族式报纸,每天出40个版左右,发行量约为10000余份。该报除本地新闻外,还刊载一些临近地区如沙捞越、文莱等的新闻,以及亚洲和国际新闻。
金融危机发生后,该报为降低办报成本,采取连横办报的模式。该报社长张丹华介绍,该报主要编辑采写沙巴当地新闻,其它新闻都是与别的媒体合作完成。如《南洋商报》每日提供12个版面的马来西亚时政新闻、国际新闻、财经新闻及体育新闻等;香港《文汇报》提供8个新闻版,包含上海世博会专版、中国新闻等。此外《亚洲时报》还与香港《苹果日报》合作,直接从当天出版的《苹果日报》中摘取香港最新的娱乐新闻及图片。
这种不同地区之间的媒体合作,既是海外华文报业资源整合的方式之一,也为报业经营减少了办报的成本投入。从上述《亚洲时报》可以看出,该报每日实际编排只有20个版,除去广告外,实际编排只有10多个版。在金融危机时期,这种“简约”办报方式,成为海外华文报纸安度危机的最为主要的方式。可以说,合作已成为海外华文媒体发展壮大的最佳捷径之一,可以为新闻资源的挖掘与共享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有利于增强媒体影响力。
合作办报也为海外华文报纸的生存状况所使然。办报需要专业人才,但海外华文报纸往往受到经费限制,不可能用较高的薪酬雇用到专才,尤其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不可能在这方面有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报纸的采编质量。
这种状况在东南亚地区,除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外,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国际日报》的运作状况,尽管在印尼的华文媒体中算是发展得最好的,创刊两年后即达到收支平衡,目前发行量从创刊时的2000份增长到50000份,是印尼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但该报的采编人员明显老化,年轻编辑记者很少,人才断层问题十分突出。
即使在欧美地区也存在着上述问题。北美地区发行量较大的《世界日报》、《星岛日报》等,虽然有不少受过训练的采编人员,有助于报纸质量的提高,但总体看,这些华文报纸的编排和文字水平仍逊于国内的主流媒体。
如今,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海外华文报纸已经意识到上述问题对报纸质量和生存的影响,合作办报尤其是与内地媒体联手开始蔚成风气。《欧洲时报》总编辑梁源法说,进入21世纪后,面对资讯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实现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共谋发展,应该是海外华文媒体追求的共同目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新闻媒体的改革和版面技术的创新,可说均处于华文报业的领先地位。如果有效地借助中国大陆新闻媒体的力量,探索合作之路,未尝不是让海外华文报刊跃上一个新台阶的好办法。
基于如上认识,该报在金融危机之前就未雨绸缪,与上海《新民晚报》进行合作,在法国联合出版华文周刊《欧洲联合周报》,每期40个版面,由《新民晚报》负责选编有关中国和上海的新闻版面和相关副刊;该报负责选编欧洲和法国的当地新闻版面和侨社动态消息等。该周刊一经面世,就受到了欧洲各国华侨华人的欢迎,报纸销量不断攀升,使得该报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处之泰然。
面向年轻一代读者新主体
随着改革开放后留学潮的兴起,海外华人社会悄然发生结构性变化。海外华文报业的读者群体,正经历由老一代华侨华人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港台移民变为以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和华人新生代为主体的转型,在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上两代人也体现出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金融危机的发生及后危机时期的到来则加速着这一转型的进程。
泰国《新中原报》社长林宏说过:“最怕看到讣告。看到讣告就说明华文报纸的读者又少了一个。”这句话颇为感伤,但也道出了海外华文报纸面临的最大窘境――读者人数的减少。事实上,减少的只是老一代华侨华人,这是历史的自然进程,而大陆新移民和华人新生代仍是一个市场庞大的读者群体。只是这一群体成为华文报业的“拥趸”尚待发掘,这个市场的成熟亦有待培育。
从金融危机发生到后危机时期海外华文报业的转型看,这个读者群体正日益成为各报着力拓展的对象。
首先是“投其所好”,在报道内容上贴近大陆新移民和华人新生代的需求。根据一项调查:过去20多年里,旅居海外的华裔不断增加。仅美国就有240多万华人,其中多达82.9%的华人在家里讲华文。与老一代华侨华人一样,他们也对曾经生活过的故土难以释怀,与祖(籍)国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华人新生代则接受老一辈的文化传承,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从以往的不甚关心到开始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加上海外主流媒体对华人社区新闻鲜有提及,更不可能对社区日常事务进行详细报道,因此华文媒体就成为大陆新移民和华人新生代了解祖(籍)国情况和家乡信息,并从中获取与自身相关资讯的主要来源。
其次是“悦目赏心”,在报道形式上体现出年轻读者喜爱的娱乐化风格。不同于新闻内容的娱乐化,海外华文报纸的娱乐化是通过报纸版面的变革来实现的。这与金融危机后海外华文报纸逐渐将受众群体锁定为年轻读者相关,即在以新闻内容满足年轻人“胃口”的同时,更以版面编排上的革新吸引他们的“眼球”。
当然,娱乐化不能过度,更不能以追求娱乐为终极目的。从目前看,海外华文报纸这种倾向尚不明显。这与海外华文报纸的严肃办报态度有关,即力、报以不尚低俗为追求;也与读者群体的制约有关,即读报不以消闲为目的。
总而言之,经历了金融危机洗礼的海外华文报业,已经呈现出与以往不尽相同的发展业态。在“中国新闻”报道上,海外华文报业通过客观公正、视角独特的报道,扩大了“中国声音”在海外传播的力度,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进展顺利,海外华文报业以极大的热隋、对我友好的态度和独立的新闻立场,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向世界再现了中华民族患难与共、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和一个真实而生机勃勃的中国,在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报业 金融危机 海外 海外华文报业的金融危机攻略 美国报业危机 金融危机为华文报业 换脑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