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中国经济人]中国经济100人名单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2009年12月,美国《时代》周刊意外地将“中国工人”评选为年度人物的第二位,尽管这本西方主流周刊肯定了千万中国工人群体对经济复苏做出的贡献,但在《时代》的镜头中,身穿旧工作服、目光暗淡、面容憔悴的女工群像,却再一次迎合了西方价值观对中国经济建立在“血汗工厂”上的评价,贴上了充满偏见的标签。
  这个令人五味杂陈的评选结果,又一次证明即使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西方主流媒体仍难轻易放弃固有的立场。此时正是新华社对外小分队调研接近尾声时,我们意识到,突破外媒对中国新闻“标签化”的报道,还原“中国故事”的真实面貌,是作为一名新华社对外记者的责任。  2009年11月底,和新华社对外部经济室副主任林建杨、浙江分社对外室副主任章苒、山东分社对外室副主任刘宝森一起,我们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从调研伊始,我们就尝试有针对性地就外媒报道中一些看似公允实则偏颇的“标签化”报道做出回应。
  比如,我们采访了青岛港码头上的搬运工,这位靠体力为生的码头工人在经济最低潮的时期没有陷入生活的困境,他并没有成为外媒描述的失业潮中悲惨的一员,反而加了薪,此时他正为所工作的码头日益繁忙起来而感到由衷地高兴。
  还比如,我们采访了浙江大唐镇以织袜为业的农民工和中小企业主,他们也并没有像外媒常描述的“比蚂蚁还勤劳,比工蜂所得还少”,在出口升温的同时,他们并不忧心收入和保障,而是时刻担心来自欧美的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工作。我们把这些真实的细节和有人情味的故事都写进了稿子里。  如果说一些西方媒体在涉及中国经济的报道中,对农民工贴上的标签是“勤劳”、“低微的收入”、“没有保障的辛酸生活”,那么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大胆“走出去”并购海外公司的中国企业,在部分西方媒体眼中又成为财大气粗、一掷千金的“闯入者”甚至粗鲁的暴发户形象,“红色的中国龙”张牙舞爪,到处并购。而当时正值吉利沃尔沃收购案沸沸扬扬之时,一些西方媒体更借此频频发出猜测、质疑的声音。
  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成为小分队调研无法绕过去的话题。在浙江,林建杨和章苒成功地采访到了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随后我和章苒又采访了一家收购海外品牌的中型民营企业福建双飞日化。李书福非常详细地阐述了吉利在这场并购案中的深远意图:吉利收购绝非为了炒作,而是看准了沃尔沃所持有的符合未来中国产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吉利不会介入沃尔沃现有的研发和管理团队,而会充分尊重对方的企业文化和现有的经营理念。  而在对福建双飞日化董事长李振辉的采访中,则更让我们了解到一个中型民营企业作为海外收购者的复杂心态。这家公司最大的海外客户在金融危机中破产,当时客户欠双飞的货款达150万美元,李振辉告诉我们,其实当时他们的第一方案是讨回欠款,在追讨不成的情况下,才收购自己代工了五年的两个海外品牌,以期望保留销售渠道,降低损失。对于他来说,这场收购绝对是一次意外事件,是危机中的变通之策,但收购却实实在在带来了效益和机遇,让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利润翻了几番,更让他国际化的梦想提速了3年。意外、被动、不自信,但又能临危决断、抓住机遇、勇于开拓,这就是生于草根的中国民营企业在2009年危机所带来的海外收购机遇面前的真实状态。  我们在采访后发现,民营企业的看似“意外”收购背后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然,无论是李书福的雄心勃勃,还是李振辉的忐忑不安,都反映的是搭载在中国这列高速行驶的经济列车上的企业家们的复杂心态。我们把这些故事组织成稿件,加入表现人物特点的直接引语和富有人情味的细节,最终形成了《2009中国民企海外并购“被崛起”之惑》,成为对外报道“去标签化”的有益尝试。
  (作者系新华社福建分社对外室记者,图片由新华社对外小分队提供)
  责编:谭 震

相关热词搜索:经济人 中国 还原 还原中国经济人 中国经济人 中国经济人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