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学十四讲》连载之三|交流学讲章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编者按:“交流学”和“传播学”英译为同一个词“communication”,把中国学术界盛行的“传播学”转换为“交流学”,是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的一项开创。由吴建民先生主编的《交流学十四讲》,与通常意义上的传播学内容有所不同,它包含了许多对外交往和交流实践当中的成功个案,是一批中国外交精英人物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对于今天从事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经常与国外政府机构、传媒等打交道的人员,是一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书。本刊特选取其中部分章节,以飨广大读者。
跨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原始部族之间、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往等等都是跨文化的。之所以要单独讲述这个问题,是为了提高我们对文化内涵的认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从而使我们在一些外事场合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能比较顺利地克服各类障碍,把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对方并达到交流的目的。
一、文化和文化差异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在给文化下定义之前,先举几个实例》。
◎ 访友
我去朋友家做客,进门后主人会做四件事。他会说,“林老师,你好。”(有时也称林先生、林教授、林老。十年前,他会说“林局长”。同志、师傅、老师这类称谓的变化,反映了价值观的变化。)他会跟我握手(这是从西方学来的礼节,传统是作揖)。坐下后,他会给我倒茶,喝不喝随便(这是中国的传统,究竟有几千年历史,我没有考证)。告别时,他送我出门,会说:“慢走,慢走。”我会说:“留步。”可以说,一次短短的访问,三种文化因素,即传统的、西方的和解放后的,统统在我和朋友身上表现出来。
如果在美国或西欧,我去拜会朋友,必须事先约好日期和时间(即使是好朋友,不打招呼,临时到人家家中串门也是犯忌的),准时或稍晚几分钟到达(太早和太晚到达都是不礼貌的)。入座后主人会问我喝茶还是咖啡,我可以要也可以不要,但要了后就应该喝,多喝少喝随便,但不喝是不礼貌的。见面和告别时,我与主人会握手,有时还会拥抱等。看来,中西两种文化的风俗习惯明显不同。
◎ 表扬与送礼
中国人称赞美国人,人家会面带笑容,说:“Thank you.”美国人称赞中国人,我们往往会做谦虚状,说:“哪里,哪里。”中国人送美国人一件礼物,人家会当场把礼物打开,对它赞扬一番。美国人送中国人礼物,我们会说“谢谢”,但大多会把礼物放在一边,继续谈话。这些差异反映了习惯和观念的不同,有时会引起误解(如美国人会以为我们认为他的赞扬不恰当,因而感到尴尬),也就是交流中的误差。
◎ 饮食
现在,我们对不同国家各色的烹饪已经习以为常了。但人们对与自己不同的饮食习惯仍然会不以为然。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印度人、阿拉伯人,还有我们新疆少数民族兄弟用手,西方人用刀叉。这种区别说不上谁比谁先进。但在20世纪40年代,当我在印度同学面前用筷子吃饭时,他们都取笑我,我虽然没有笑他们,但心里觉得这些同学怎么是怪怪的。当时西方人更认为用手抓饭不卫生,太落后了。另外,西方人不喜欢吃饭时发出声音或大声喧哗,认为这是没有教养的表现。我们中国人喜欢劝酒,而西方人饮酒时是自便的,我们当主人时要注意。
◎ 唠家常
我们中国人交朋友喜欢问长问短,以表示关心。如,问对方的年龄大小,是否已婚,有没有孩子,做什么工作,收入多少等。在西方人心目中,这些都属于自己的隐私,别人是问不得的。
◎ 写信
我们写地址由大到小,从国家城市街道楼门到个人的姓名。西方人正相反。这个现象与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方式不同有关。前者想问题习惯从一般到具体,后者想问题习惯从具体到一般。
以上数例说明,我们中国人与外国人进行一般的交往时,且不说思想交流, 首先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跨文化障碍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文化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200余种,但其核心内容基本一致。从广义说,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说,文化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文化是个复杂的整体,其构成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所有其他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掌握的能力和形成的习惯。文明常与广义的文化通用,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史学和哲学早就在使用“文明”这个词,如世界四大文明等。19世纪,最早是人类学家在研究世界各地的民族和部落时,开始使用“文化”这个概念。之后,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纷纷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并不断将文化的外延推而广之。20世纪50年代,跨文化研究。作为独立的学科崭露头角。直到今天,文化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什么茶文化、酒文化、企业文化,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制度、政治与法律、家庭观念、习俗、道德、宗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语言等等。相当一部分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影响着我们。所以可以说,我们生活在文化之中,它像空气一样,平常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实际上你却须臾离不开它。
三、在对外交往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文化排他倾向
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文化天经地义是最好的,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外来文化产生一种轻视甚至敌视的情绪,这类倾向叫民族中心主义。如,解放前,汉语中有许多对少数民族的称谓是犬字旁的。解放后,它们一律被废除了。
强国或强势民族容易犯这种毛病。如,美国历史上既有光明的一面,又有黑暗的一面。历史上,印第安人、黑人、亚裔人都受过非人的待遇,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自由和平等可言,印第安人曾被大批屠杀,人口从200万下降到不足10万人,现大都居住在保留地。
弱国和弱小民族,特别是殖民地和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知识界,则容易犯文化自卑的毛病,具体表现为:不加分析,一概否定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当然,也有人从民族虚无主义跳到另一个极端,即排外主义,盲目反对西方和其他外来文化,对其先进和落后,有益和有害部分不加区分,一概否定。这种思潮是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所谓“原教旨主义”的根源之一,也是国际恐怖主义的思想温床。我个人认为,鲁迅的“拿来主义”才是一种可取的积极态度。
关于文化,我认为有五点值得注意。
1. 各国的文化差别和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地理环境、民族构成和所使用的语言等有关。人们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交友、媒体和社会影响等因素,逐步吸收文化营养,形成一整套思维方式、观点和看法以及奋斗目标,这些是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
2. 东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渊源。如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哲学、文学和法学思想以及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受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实证科学的熏陶,与东方文化传统存在巨大区别。但同样是欧洲,英、法、德各国的文化也各有特色。南欧、北欧与西欧国家又不尽相同,西欧与美国文化更有显著的差异。最近,由于法、德等许多欧洲国家政府和人民反对美国政府在伊拉克的种种做法,西方报刊上出现许多关于欧美文明在宗教、战争与和平乃至人权方面文化差异的评论,值得我们注意。至于东方各文化圈之间的差别更是人所共知。
3. 一般说,一个国家的文化虽为它的成员所共有,但也并非绝对统一。同一国家内,不同民族和地区,不同的阶层,甚至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亚文化。此外,文化还有高雅和通俗之分等等。
4. 同一文化完全可能产生不同甚至对立的意识形态,有主流的,即占主导地位的,也有非主流的。近代西方出现了不同的思潮、学说和主义,这些都传到东方,传到中国,有的在当地找到合适的文化土壤,生根发芽,成长壮大。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能在中国发挥作用,是因为它:
――与中国文化有相通之处。《礼记》中记载有世界大同的理想,康有为著有《大同书》,孙中山曾提出“天下为公”,毛泽东则提出“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思想。
――一旦结合中国实际,能够解决困扰几代中国人的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而不是僵死的教条。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会接受它,信仰它。由此可以看到,当我们强调各文化之间的差异时,应该注意不要忽略它们的共同性和互通性,避免从无视文化差异的一个极端跳到认为文化差异必然会引起双方冲突的另一极端。
5. 文化本身有继承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发展时快时慢。中国封建文化延续几千年,属于所谓“超稳定型”。然而近百年中国文化却变化多端,令人眼花缭乱。当今世界,科技与生产力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人员往来频繁,信息传递以分秒计,各种文化相互撞击、彼此渗透,文化传播和融合也在加速、扩大,各类文化均在发展变化,只是速度不同而已。
用英文总结以上所说:
What is culture and what are its implications?
It is coherent,learned, and shared.
It performs three functions:
――ranks what is important,
――furnishes attitudes,
――directs behavior.
When you first come across another culture, especially when you have not familiarized yourself with it, your usual typical reaction to that culture is: assumption of superiority. Generally, you tend to believe in the universality of your own culture. This is known as ethnocentrism.
Although Marxism as an ideology originally sprang from Western culture, it was domesticated in the course of its introduction to China, and has developed deep roots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soil.
责编:冬 冰
相关热词搜索:之三 连载 交流 《交流学十四讲》连载之三 交流学十四讲 交流学十四讲 pdf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