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党、爱国、爱家乡的信念镌刻在黔北大地上:思念家乡的古诗100首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沿着长征的足迹,在每一个“四在农家”示范点,我们强烈感受到农民发自内心的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这样的热情,必将为“四在农家”活动的创建持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8月,玉米渐熟,水稻抽穗,烤烟出棚,知了正在枝头高吟浅唱。8月秋高气爽,记者行经余庆、湄潭、绥阳、桐梓、遵义,历程1000余公里。一路上风格迥异,错落有致,镶嵌于稻田,茶海,丛林,山丘,路边,七弯八岔的“黔北民居”;庭楼院落,小河悠悠,池塘掩映,修篁环绕,垂柳婆娑;屋前屋后,黄发垂髫,或嬉笑,或闲聊,或健身,或拾掇,怡然自得。
好一派黔北乡村景象!
与美景相衬的是黔北农民的精神风貌。
田家沟的“新民谣”
“一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受饥饿,现在奔小康!二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以前穿麻布,现在毛料裳!三谢共产党,住房把你想,以前茅草房,现在空调房……”
8月21日正午,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田家沟村民组的村民正排练自己创作的新民谣《十谢共产党!》
“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感恩。”田家沟的村民十分懂得“感恩”。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要写《十谢共产党!》民谣时,坐在记者身旁的村民胡绍兵抢着回答:
2006~5月,我们村民组搞四在农家创建时,政府不但无偿补助了每户农户7000块钱,另外还给每户提供了2万元2年的贴息贷款,让我们改造住房和生活环境,后来还为我们修了进村的水泥路,建起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活动场……我们的茶卖出去了,旅游搞起来了,大家都富了,日子也好过了,一细想:这不是党的惠民政策给咱们带来的好处!?
我们组长期来都有编民歌唱花灯的习惯,以往编唱都是《扯谎歌》、《薅秧歌》、《采茶歌》之类的。一想到身边的变化,一想到自己过的美日子,大家心里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党。我父亲提议,让大家编点颂党恩方面的民谣来演唱,这样更能表达对党的恩情的感谢。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和反复修改,于是,《十谢共产党!》就编出来了。
田家沟,湄潭县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寨,共42户人家216名村民,300余亩耕地。近年来,该村依托茶产业、辣椒、水稻种植、发展乡村旅游,人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在全县“四在农家”建设的号召下,全组42户人家就有30户参与了四在农家的创建。
高中文化的谭世才,今年49岁,是个脑筋灵光的人,―家种了5亩茶不说,又开了农家乐和乡村旅馆,一年的收入就10万元左右。他自豪地说,你别看我这小旅馆,从去年开业以来,已经接待过非洲、马来西亚、重庆、浙江、铜仁的客人,在你们来之前,我刚送走安顺的客人。
邓应民的“乡村作业”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邓应明,遵义县新民镇一位70岁的退休教师,听说村里要建农家书屋,他主动把家里的三间屋腾出来当“图书馆”,而且还担当起不拿一分工资的义务管理员。但他这个图书馆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借书看的人,都要接受“考试”,借书结束后要写一篇“乡村作业”――心得体会。
为方便图书的管理,电脑都没有碰过的他,硬是让自己的小孙子教他学打字,将图书目录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微机。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一个小时能够打200多字,基本能适应图书馆的工作了。
为更好地搞好图书工作,他完善了阅览室报刊管理制度、图书室工作制度、图书管理员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图书借阅。在空余时间,组织群众到家里来看光碟,学习农业适用技术,及时了解借阅对象的读书需求及意见要求,并向中、小学生和村民推荐好书,要求他们读完书后写心得体会和感受。
目前,这个“农家书屋”免费借阅者近5000余人次,借阅书籍突破万余册,归还率达到100%,收到读书心得1000余篇。
“农民书屋就是好,书中自有黄金宝;农民看了农技术书,生产提高粮丰收;学生看了作文书,学习提高知识丰;老年看了养生书,心情愉快使拳功;天天来把书来看,样样事情都精通!”这是新民镇青山寨村民组农民宋剑锋在农家书屋看书后写的《看书有感》。
村民邓德宽过去种桃子、板栗、杨梅,花开得很好,挂果也不错,但到果实成熟后,就没几个,自从来农家书屋看了果树栽培的书籍后,今年仅桃子一下卖了一千多块钱,剩下的果实还可以卖一千多块钱的,他全部送给村民吃了。他感激地对记者说:“农家书屋好,教了我好多实用技术!”
指挥村的“说事点”
“俗话说,‘说的风吹过,打的铁实货’,老韩,别人说他的,你管它干什么,你打人就不对了,他们背后说你,你又不少个耳朵,是吗?”
“他们说我,我心里不舒服,想找人出出气……”
这是发生在余庆县敖溪镇指挥村石土地村民组“村民说事点”的故事。几个村民围一起,坐在大树下的石板上乘凉,说事点的“点长”(负责人)兰勇正在劝说村民韩士光。
记者问兰勇,在说事点“上班”村里发工资没有?他自嘲地说,“有什么工资,大家都是狗咬耗子‘瞎操心’,但我们几个都很乐意,电很愿意为村里服务,无偿为村民服务,反正都是我们村民自己的事情。”
在说事点“上班”的周德文原来是村里的副支书,几个子女都工作了,其中一个还买了辆“长安”面包车附带跑出租,自己退居二线后,在家日子也过得清闲,家庭收入也不错,但他仍然坚持为村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操着心。
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说,现在,村里农民的日子都好过了,矛盾纠纷之类的事情少,我们当当义务的说事点的“服务员”也是应该的。何况,在村里工作的国家干部流动性大,对每家每户的情况还不如我们了解。我们更容易做好群众的工作。
“党员要办点实事,不办实事,还不如不入党!”这就是周德文这个拥有18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心声。
诗乡农民“采风年”
“昨夜等郎紧不来/烧了几多冤枉柴/仔鸡沌汤烧干了/油煎豆腐起青苔。”
这首乡土气息浓郁的诗,出自诗乡农民诗人韩述华之手。现龄76岁的韩述华,是绥阳县风华镇风华村农民,他除搞好平常的农业生产外,还擅长竹篾编制,在编竹篾时便是他诗兴大发的时候。至今他已公开出版诗集多部。
绥阳县1993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诗乡”,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诗歌艺术之乡”。
今年,5月22日,天高气爽、阳光明媚。绥阳县农民易道淳、韩述华自发等组成“走遍诗乡采风团”奔赴于县内各镇乡之间,寻找诗歌创作的灵感。开启了绥阳农民诗歌创作“2009采风年”的第一次活动。
绥阳人爱诗、读诗、写诗成为风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间诗歌爱好者就以多种方式交流诗歌创作。
今天,农民逐步走向富裕,诗乡诗歌创作迎来又一个春天。两年前,风华镇金承金字村20多个农民自发主办梨花诗会,诞生了一个农民涛社。当地热心诗人出钱编写讲义,每月免费开办两次诗歌讲座,大学的老师被请来授课。几个月后。绥阳农民诗词学会在民政局诞生,农民出身的“绥阳农民诗词学会”会长易道淳,自己花费大量时间,组稿、编辑、编审、打字、校对,自费印刷《风华诗稿》,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出版,广泛地在内部交流,同时,电得到全国各地诗友普遍赞誉和喜爱。现在,“绥阳农民诗词学会”会员已经发展到160余人,外地会员就占30多人。绥阳农民诗词学会自诞生以来,在自筹资金的情况下,已开展活动50余次,自费出版《风华诗稿》11期,刊载诗歌6000余首,在全国各地诗歌组织和文联广泛交流,产生良好的反响。
相关热词搜索:爱国 镌刻 信念 把爱党、爱国、爱家乡的信念镌刻在黔北大地上 1爱党爱国爱家乡 爱党爱国爱家乡短信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