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颈怎么桥正【在桥歪过年】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2007年的春节我是在黔东南自治州雷山县永乐镇的桥歪村度过的。 说到雷山县许多人不会陌生,但说到桥歪村,那知道的人肯定就很少了。就是在雷山县内,知道桥歪的人也不多,能亲自去到桥歪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
在去桥歪之前,我对桥歪没有任何概念。当时我只是在雷山县的乡村进行人类学田野考察,然后我无意中听人说到,雷山县内距离公路最远的村寨是桥歪村,目前生活习惯保持得最原始最古老的也是桥歪村,或者说,目前在雷山县境内,文化最落后、经济最不发达的,就是桥歪村。朋友们甚至还说,桥歪人最喜欢的可能不是钱,而是糖,因为在那里,钱派不上用场。
听了朋友的议论之后,我对桥歪充满了强烈的好奇。我决定到桥歪村走一走。选择了在春节时间进去,因为我想看看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里,桥歪人究竟是怎么样生活的?是否真的与现代化绝缘?
行程确定下来之后,我开始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首先,我认真查看了地图,看看从哪里进去路程最近,又从哪里出来最好。其次,我遵照朋友们的建议,购买了相关的生活用品,比如方便面,饼干,卫生纸,手电筒之类,当然,还有大量的糖。考虑到进入桥歪后可能没有电,我把所有的电器都充足了电。我相信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十分原始的蛮荒乡村。
然后,我出发了。一个人,从距离桥歪村最近的毛坪村走路进去。爬大坡,走大梁,翻山越岭,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到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桥歪村。
的确,从外表上看,桥歪苗寨是传统和古朴的。清一色的木楼人家,传统的衣着,难以沟通的语言,随处可见捉襟见肘的贫困生活情景。但稍加了解,就发现其实桥歪村也并不像人们形容的那么“落后”、“原始”。这里有电,不仅有电,而且有电视,通电话,通手机。而且村民使用手机的竟然也不在少数。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桥歪村人对现代化有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追求。桥歪村支书吴昌华家虽不富裕,但却拥有几样时髦的电器――一部彩色电视机,一台DVD播放机,一套功率强大的功放机和音响,一部固定电话,一部手机。我发现,他们对这些现代化的机器很着迷。电视是整天开着,音响也从早唱到晚,手机更是频繁地使用。
到目前为止,桥歪村的确还没有一栋现代化的钢筋水泥砖房,但是他们已经十分向往和期待了。吴支书告诉我,他正准备彻底改造他家的住房条件。虽没有说要修水泥砖房,但我从他的描述中,得知他对城市里的现代化生活已经非常的羡慕和神往。“如果通了公路,”他说:“那我们就什么也不担心了。”他不担心什么呢?我猜半天也猜不透,最后到离开时才突然想到,他不担心的应该就是过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我到达桥歪的第二天,村民正在做一件事情,让我很感慨,就是他们把小学校里的木质的篮球架砍倒,换上了不知道是什么单位资助他们的两个钢质的篮球架。我在一旁观看他们以新换旧的时候,感觉得到他们对新东西的喜悦和欢迎是不假思索的,也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如果换了一个有知识有经历的人,他又会怎么想呢?他会不会也跟村民一样毫不犹豫地把旧的东西换掉呢?我想,起码他要伤感一番吧。
就这样,这年春节我在桥歪村吴昌华支书家住了整整6天,直到正月初二我才从桥歪走出来。我没有感觉到他们的生活跟现代社会有什么格格不入的东西,更感觉不到传说中的“原始”和“蛮荒”。我带去的种种生活用品在那里也根本不是稀缺物质,我所拥有的东西他们也都基本拥有,即便没有,他们也不觉得稀奇。
这使我想起几年前在学术界广为流传至今也仍然相当时髦的一种观点,就是认为在民族地区搞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最好的保护就是不需要做任何保护。他们说,开发和保护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只要一开发,就必然破坏原生态,因而只有不开发,才有可能保存原生态的文化资源。我一向不敢苟同这种观点,就是因为我常年在民族地区奔走,见识到太多类似桥歪这样的地方。那就是说,你不去开发,它也是要自己发展变化的,所不同的只是,开发是一种自觉的发展变化,而不开发则是一种不自觉的发展变化,区别仅此而已。
有句话怎么说的?说是“学在民间,道在山林”。我想,要明白一些道理,还是应该多下乡走走啊!
相关热词搜索:过年 在桥歪过年 歪脖老母过年放假吗 过年烧香总是歪怎么回事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