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基层民主 构建和谐矿区:和谐矿区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贵州基层党建   创新观察      策划/杨骏谢念何云江   执行/何云江霍庆涛      确定2008年为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是省委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既有更为广阔的舞台,但同时面临诸多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领导党员群众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作用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还不够到位,活动经费保障还不够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就是要相对集中一段时间,集中一定人力、物力、财力,认真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必须把改革创新贯彻始终,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观念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
  我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目前已进入深入实施阶段,各级党组织在工作中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扎实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在农村,积极开展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创三强”活动,对全省5486个一类贫困村、2929个矿区所在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培训,提高村支“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等;在企业,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五好”党支部、“六先”党员队伍创建活动,启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指导和督促各地做好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和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关工作;在机关,推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四型”机关活动;在社区,启动推行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统筹抓好高校、科研单位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同时,认真排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开展教育整顿活动。
  在工作中,各地各级党组织勇于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为更好地把党的基层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刊记者近日就此深入基层就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进行调研,以期对进一步推进我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所启示。
  
  如何正确调处矿群纠纷,化解矿群矛盾,构建和谐矿群关系,是我省乃至全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我省一些地区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角度入手,进行了有效探索。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加快,矿产资源的生产开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采矿活动引发的房屋坍塌、水源断流、山体崩塌、地表沉降、田变成土等地质灾害,以及土地征拨拆迁补偿等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害了群众利益,激化了矿群矛盾并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如何正确调处矿群纠纷,化解矿群矛盾,构建和谐矿群关系,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工业与农业发展,是我省乃至全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本刊记者日前在黔西南地区调研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创新,不断发展基层民主,搭建起矿区群众与矿山企业之间的对话沟通平台,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群众能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益事业,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密切了党群、矿群关系,呈现出企业与当地群众共富共荣、共谋发展的新局面。这些地方构建和谐矿区的成功探索,给人以启示。
  
  搭建村企高效沟通平台
  自我管理及时化解矛盾
  
  两年前,兴仁县四联乡三村煤矿矿主刘万军天天都担心数千万元的投资款打水漂,更害怕矿群矛盾一旦激化会危及生命安全。两年后的今天,这位曾经被村民们“押着”到县、州陪访的矿老板却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和谐矿区促进会,这些担心已经是杞人忧天了,如今在这里工作很顺利,生活很开心。刘万军来自河南,他的感受是诸多兴仁县矿区业主的一个缩影。
  兴仁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芝桦介绍,所谓和谐矿区促进会,即为解决矿群矛盾搭建的由村党支部、矿方和群众代表组成的沟通对话平台,旨在通过党组织的引导,充分发展基层民主,通过村民自我管理化解矛盾。
  作为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兴仁县煤炭远景储量达45亿吨,煤炭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据有关资料统计,2007年全县煤炭产量达298万多吨,实现产值5亿多元、税费1.6亿多元,为县财政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然而,在兴仁县各级党委、政府看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固然因煤而兴,却也因煤而困、因煤而累,一些产煤区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频发,矿区群众意见很大,群体性上访事件凸显,有的甚至酿成流血冲突惨剧,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兴仁县委经过调研发现,矿群矛盾突出主要原因在于矿方与群众缺乏对话沟通渠道,村民认为煤老板财大气粗,恣意妄为,欺负穷人;煤老板则认为村民想诈钱,借口滋事。村支“两委”协调往往是两头受气,群众认为党支部总是在帮煤矿业主说话,而煤矿业主也觉得村党支部是在袒护群众,协调效果可想而知。有的政府部门接访后要么互相推诿,要么反应迟钝,从而使很多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小矛盾拖成大矛盾,最终陷入矛盾越积越多、对立情绪越积越深的恶性循环。
  2007年8月,在县乡党委和组织部门的指导下,矿群矛盾最为突出的四联乡三村建立起和谐矿区促进会(以下简称矿区促进会)。矿区促进会会员由煤矿企业及其所在村组村民代表民主选举产生,包括村干部、村民代表、矿方代表三方面人员。去年8月,村里按每10户农户民主推选1户代表的方式推选出了45名代表(理事会成员),从代表(理事会成员)中选举了6名理事,同时,还从7家煤矿中民主选举3名理事,从9名理事中民主选举1名会长、2名副会长和1名名誉会长,组成“矿山促进会”。
  自从当选为矿山促进会会长后,朱威已记不清和成员们解决了多少桩矿群矛盾。他颇有体会地说,促进会成员的手机都是全天候开机,无论是群众还是矿方都是随叫随到,只要解决得快,老百姓都“好商量”,过去很多事情都是拖大的。
  三村是全县著名的产煤大村,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2400多人,村内高密度地分布着大小7家煤矿,也是全县矿群矛盾最为突出的地方,多次导致过警民冲突。村支书曾光祥告诉记者,由于促进会成员由村民和矿方民主选举产生,深受煤矿和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很多事情促进会就能代表双方拍板了。
  “有问题,找促进会”,在这里已经成了老百姓和矿方的自觉行动。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朱威就接到坡二组村民艾小果的电话。原来,他在二湾煤矿务工出了轻微工伤,在诊所治疗花了几十块钱,希望促进会通知矿方去结账。朱威笑言,现在老百姓大事小事都不会直接找矿里,而是通过促进会来解决了。
  2007年5月,下山镇厂头村长顺、荣阳两家煤矿因采煤导致山体滑坡,损害了冬瓜、大地两个组26户村民50多亩退耕还林地。这里的矿区促进会获悉后,立即找矿方协调、找群众进行核实。通过调解,矿方很快将22万余元补偿款兑现。
  在促进会的推动和主持下,煤矿和村民因煤矿开采导致的房屋开裂、田变土等地质灾害都能很快得到合理的补偿。为解决村民守着煤山没煤烧的问题,经过协商,7家煤矿统一对矿区村民按块煤和面煤综合折价,去年人均补贴350元,由村民自己采购烧火煤,补贴标准可考虑煤炭市场行情予以调整。
  作为煤矿业主,四联乡三村二湾煤矿业主刘万军提起促进会就直竖大拇指。他满怀感慨地说,我现在已经离不开促进会了,过去因为矿群矛盾矿里一年最多开工四五个月,自促进会成立以来,再没有发生过堵矿事件了,全年开工至少11个月。这笔经济账谁都算得出来,我们几家煤矿还自愿出钱负责促进会的日常工作运行费用和成员们的误工补贴,这叫花小钱办大事,受益最大的还是企业。
  目前,兴仁县各矿区已成立了7个和谐矿区促进会,在老百姓和矿方之间搭建起解决矛盾的桥梁和纽带,矿群关系日益融洽。三村中和煤矿副矿长孙启海告诉记者,只要村民家有红白喜事,矿上还会主动去表示一下心意。
  采访手记:矿群矛盾不可避免,关键在于防止小矛盾拖成大问题。只要为矿群双方搭建起高效及时的沟通平台,充分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疏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多数矛盾都是可以消除在萌芽状态的。
  
  整合村企党建资源
  交叉任职谋求“双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地方寓构建和谐矿区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切实整合村级党组织与矿区企业党组织党建资源,既实现了企业党建与农村党建共促共创,又增进了村企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矿区的建设。
  贵州紫金矿业公司2001年落户黔西南州贞丰县小屯乡水银洞村,开采黄金。公司总经理助理、党委组织委员张永波介绍,公司成立初期,由于征地、补偿、安置等问题与水银洞村村民产生多次纠纷。闹得最大的一次,公司被堵停工数月,政府出动了警力,还与村民发生了冲突。县里抽派8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在村里驻了1个多月,才把事件平息。
  张永波告诉记者,公司也在苦苦思索如何构建和谐矿区,直到2003年11月,公司党委围绕“抓党建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启动与村里携手开展村企交叉任职活动,从而为双方增进了解和沟通搭建起平台。困局才得以突破。经双方商定,明确紫金公司党委委员李星朗兼任水银洞村党支部副书记,由水银洞村支书李勋祥兼任紫金公司党委三支部副书记。
  作为“和平使者”,两名交叉任职者很快融入到对方党组织的工作活动中。一方面将紫金公司的打算、经营情况等通报给村党支部和村民,一方面也将村民的困难、想法等问题反映给公司,矛盾被迅速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了解沟通的基础上,村支部积极协助企业调解民事纠纷,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紫金公司则主动将村民利益融入公司利益,矿群关系得到较大改善。公司每年出资20万元给村集体用于发展种植、养殖业,扶持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并对村民的农副产品按适当高于市价进行回收;公司优先解决本村农民就业问题,每年吸纳村里100多名“合同工”、500多名“零工”,这些农民月收入1000元至2000多元不等。在公司党委的扶持下,村集体还成立了“金山劳动服务公司”,组建了一支35辆车组成的车队纳入公司统一管理,为金矿运输物资。公司党委还出资4万元修建了水银洞村党员活动室,改变了过去村级组织活动“白天大树下,晚上支书家”的历史。
  如今,水银洞村民由穷变富,年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村集体经济由“空壳”变为年增收2万多元。在公司落户前,这里被认为是穷得“鸟都不拉屎的地方”。
  据了解,像水银洞矿区一样,通过与所在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党员队伍联建、社会治安联防、文体活动联谊”为主要内容的共建活动,谋求企业和村民“双赢”,正在成为不少地方构建和谐矿区的共识。
  采访手记:整合村企党建资源交叉任职有利于促进村企互动,增进双方了解和理解;有利于激发企业“企兴带民富”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增进群众对企业的接纳和认同,最终有利于消除隔阂,共筑和谐。
  
  工业“反哺”农业
  和谐共建新农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矿区企业不仅积极为村民发展致富献策献力,还主动出钱出物帮助村里进行新农村建设,积极为地方修路建桥、美化校园、生态修复等,村容村貌井然有序,村组间水泥便道相连,记忆中污水横流、泥土飞扬的矿区景象恍如隔世。
  贵州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党委组织委员张永波说,既要使资源得到有利开发,又要让百姓得实惠,参与分享发展成果。自从村企党组织共建后,双方心平了,气和了,公司日益意识到采矿会给当地客观上带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企业有责任为所在村的长远发展考虑,更有责任反哺农村,回报村民。
  为此,针对企业所在的水银洞村基础设施落后现状,紫金公司不惜投入巨资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公司先后投入700多万元修建并硬化了赵家坪至乡政府的通村公路、矿区至长田乡通村公路、矿区至兴仁县的跨县公路,并解决了3个村组的人畜饮水困难。同时还拉通了光缆线,并把电话主线牵到每家每户的家门口,如今80%以上的村民安装了电话。此外,公司还计划投资1800万元为村民修建一个移民新村,安置受采矿影响较大的村民。
  这家公司还坚持企业发展不以牺牲环保为代价,先后投入专项资金230多万元,用于8000平方米的植被恢复,栽种各种花树5万株,实现了“开发一片、绿化一片、美化一片”的目标,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村民们在公司务工增加了收入,大多数家庭用上了电,不再上山砍柴,山坡上又逐渐披上了绿装。
  兴仁县巴铃镇百卡煤矿去年投资近150万元为百卡村修便民路、河堤,投资30多万元修缮了村送瓦小学,还为村里250多名学生支付了学费,为1100多名村民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如今在不少矿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所搭建的村企沟通平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群众的支持,更离不开村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投资者的共识,与当地群众、村集体结成利益共同体共谋发展逐渐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让利于民、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治理思路正从决策走向实施。
  
  采访手记:矿区企业是和谐矿区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和谐矿区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和最终受益者。企业只有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所在村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起对当地社会、环境保护的责任,身体力行“反哺”农业,携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获得良性健康的发展。
  
  潘健(中共贵州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
  化解矿群矛盾,促进村企和谐,是党委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突破口。针对当前在资源开发中凸显的矿群矛盾状况和基层组织建设薄弱这一问题,一些地方明确提出了发展基层民主、构建和谐矿区这一命题,通过建立和谐矿区促进会、整合矿区与村级党组织的党建资源实行交叉任职、村矿共建新农村等有效做法,探索新时期矿群调解机制、灾害补偿机制等,使矿群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认真总结建设和谐矿区的经验,对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矿区 构建和谐 基层 发展基层民主 构建和谐矿区 发展基层民主 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