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药膳,别入药材滥用误区

发布时间:2019-08-2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掉头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要进补枸杞、补血就要多吃当归……老百姓的养生食谱上,总有各种各样的中药材。人们习以为常的“药食同源”有科学依据吗?
  “食疗”“药膳”民间流行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提供营养,还能疗疾祛病。根据药品性能和使用目的,《神农本草经》将中药材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上品无毒可食用,比如红枣、人参、薏仁等,可以久服;中品有小毒,经炮制可食用,比如何首乌、麻黄、芍药;下品有毒,非治病不用,比如附子、乌头、半夏。
  然而,部分百姓信奉“药食同源”走入误区。不恰当地服用中药,盲目追求食疗效果,因而造成的健康受损甚至死亡事件时有发生。2015年,浙江东阳一男子连续一个月每天服用何首乌,导致全身蜡黄。化验结果显示,该男子肝功能严重受损。
  “药食同源”有疗效也有风险
  药材可不可以煲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药食同源是正确的。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特聘教授赵立平表示,实验发现,传统上认为有药效的食材,可以改善胃肠菌群结构,抑制有害菌群的活跃程度。“一个人因糖尿病感到身体不适,多吃点薏仁,身体感觉会好一点。因为糖尿病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给人身体状况带来变化。而薏仁能调节菌群结构,使人体的不适感得以恢复。”赵立平说。
  但受访专家们同时提出,“药食同源”存在两个风险。第一,“药食同源”的中药材相对比较安全,逐渐当做食品。但“天天吃顿顿吃,是不是绝对安全,这需要认真评估”;第二,中药也并非完全“无毒副作用”。临床上,有一些长期把中药材当食材吃而导致器官衰竭的病人。
  药材食疗三大误区须厘清
  一些中医专家分析指出,“药食同源”在百姓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第一,食疗意味着可以“盲目进补”。有些人觉得身体虚亏就服用人参等。中医专家认为,对阴虚体质的人,人参是不可用的,盲目吃人参,反而消耗阴津,使症状加重。
  第二,滥用“药物食品”。近年来,“海马酒”、“人参”软糖等药物食品流行起来,长期大量服用可能有害健康;民间还有些人自制“药物食品”用以“保健”,比如,认为甘草有益则长期拿来泡茶喝。实际上,久服甘草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第三,懂“药食同源”,却不懂得药物配伍。中药有“性味”之分,药食同源的药物都有“寒热温凉”四种特性,是对立的。如果不懂得药物的配伍,“寒温”乱用,反而可能危害健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将“药食同源”的道理概括为三句话:“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拿来煲汤”;“能拿来煲汤的不一定适合你的体质”;“即使药物适合你的体质,也不能盲目加入,因为中药讲究配伍,且不是越多越好。”

相关热词搜索:药膳 食疗 药材 误区 滥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