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0年来气候变化对道地药材产区变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8-2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yi/zgyi201313/zgyi20131337-1-l.jpg
  [摘要] 近2 000年来我国气候有较大幅度的波动,温带-亚热带过渡带以及亚热带生物的分布界限和生长适宜区也随之现南北推移。历史时期大幅度的气候变化势必也将影响到药用生物分布适宜区的变迁。历代本草详细记载了药材产地,尤其是道地产区的产区。文章以泽泻和枳壳等药材,通过道地产区的沿革与变迁阐述气候波动对道地产区变迁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与枳壳等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药用生物,其主产区或道地产区在明清时期由北向南发生转移,与近2 000年来我国气候变化特点相一致。促使产区南移的因素不仅是低温与寒害,而温度和湿度也参与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则更容易加剧这种影响。
  [关键词] 道地药材;气候变化;产区变迁;本草考证
  从近2 000年的历史来看,我国气候曾发生多次较大幅度的波动,这从我国保留的丰富历史文献记录中均是有据可查的。竺可桢首先利用中国物候资料对我国5 000年来冷暖变化进行了推断[1]。此后,很多学者开展了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变化的规律研究[2-6]。虽然生物分布与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气候条件可以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例如温带-亚热带过渡带随气候变化而呈现南北推移,使较多的亚热带生物的分布界限和生长适宜区也随之变化,如竹子、梅、柑橘在寒冷期相应南移,亚洲象、犀牛、獐、孔雀等亚热带动物的分布界限有很大变化[7-12]。植物的物候期的提早或推迟也综合反映了气候变化的影响[13],历史上作物的生长季长短及农事季节随气候的寒暖变化也有相应增加或减少[14]。可见,各个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分布与生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药材中植物约占85%,动物约占12%。道地药材的形成与气候关系等生态环境比较密切,因此历史时期大幅度的气候变化势必也将影响到中药材分布适宜区的变迁。历代本草学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唐《新修本草》:“窍以动植物形生,因方桀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其质同而效异。”道地药材的形成,从生物学上说,是基因型与生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15-16]。我国近200种道地药材中,有的道地产区始终保持在一特定地区,如宣木瓜、川贝母等,而有的道地药材的分布区域却发生了相应的变迁。本文所指的2 000年以来的历史时期,主要指从《神农本草经》至20世纪初这段时间。为了解道地药材产区变迁的原因,推动道地药材的发展,本文以泽泻与枳壳为例,阐述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道地药材变迁的影响。
  1 泽泻道地产区的南移
  泽泻来源于泽泻科水生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的干燥块茎。具有利水渗湿、泻热之功效。现今泽泻以福建为道地产区,习称“建泽泻”。
  1.1 泽泻的生物学特性
  泽泻自然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以及长江流域广大湿润、半湿润地区,分布区域的年平均气温14~23 ℃,最冷月平均气温-2~15 ℃,最热月平均气温27.5~30 ℃,年降水量800~1 600 mm。泽泻的主产地福建省建瓯、建阳的无霜期267~279 d。小暑前后育苗,小寒至大寒间收获,生长期120 d以上。不耐旱,喜温暖,可忍受2~3 d的轻霜,若霜期长或重霜则叶片受害枯死。在冷水田、霜期早的地方栽培,生长期短,产量低[17]
  1.2 宋以前以汉中为道地
  泽泻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18]记载:“泽泻生汝南(今河南汝南,33°N)池泽。五月、六月、八月采根,阴干。叶五月采,实九月采”。陶弘景《本草经集注》[18](约536年):“汝南郡属豫州。今近道亦有,不堪用,惟用汉中(今陕西汉中东,33.07°N)、南郑(今陕西南郑,33°N)、青州(今山东青州,36.42°N)、代州(今地名,纬度)者。形大而长,尾间必有两歧为好。丛生浅水中, 叶狭而长”。说明泽泻在南北朝时期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居于北纬33°~36.4°。
  唐朝泽泻的主产区主要在甘肃、陕西一带,如《新修本草》[18](659年)记载:“今汝南不复采用,惟以泾州(今甘肃泾川,35.31°N)、华州(今陕西华县,34.53°N)者为善”。《千金翼方·药出州土》[19](约682年)记载泽泻产于泾州、华州。宋代以陕西汉中为道地,如《本草图经》[18] (公元1061年)记载:“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汉中者为佳。春生苗,多在浅水中。叶似牛舌,独茎而长。秋时开白花,作丛,似谷精草。今入秋末采,暴干。”并附有邢州(今河北邢台,37.05°N)泽泻、齐州(今山东济南,36.65°N)泽泻、泽泻等3 幅泽泻图。据其形态与生活习性考证,古代泽泻似现在的窄叶泽泻。唐宋时期泽泻的主产区以及道地产区也限于北方,居于北纬34.5°~37°,与南北朝时期相似。
  1.3 明清以福建为道地
  据黄坚航[20]考证,15世纪福建地方志已记载福建建瓯(27.05°N)等地产泽泻,如《八闽通志》 (1490 年) 、《建宁府志》(1541年) 、《建宁府志》(1612年)。本草史籍中最早出现福建生产泽泻的是明《本草品汇精要》(1505年)[21]:“地[图经曰]汝南池泽,山东、河陕、江淮、南郑、邵武、青、代亦有之。[道地]泾州、华州、汉中者佳。”经查《本草图经》中泽泻产地并没有邵武二字,《本草品汇精要》中泽泻产地的“邵武”是篡修者加入的。邵武即福建邵武府(今福建邵武,27.34°N)。明代本草已记载福建产泽泻。
  清代文献认为福建泽泻为道地,如《吉阳县志》(1705年)记载:“泽泻各乡俱有,惟吉阳者佳,以其大且实也,通各省”;《闽产录异》(1886年):“泽泻产建宁府。丛生湿圃中,叶似牛舌,独茎而长,花似葱,白色。味辛、脆,和猪肉炒食,药称‘建泽泻’,以建安、瓯宁者为道地”[20]。《药物出产辨》[22] (1930年)记载:“福建省建宁府为上”。此后,泽泻习以福建为道地。

相关热词搜索:产区 药材 变迁 气候变化 道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