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本运作的角度看待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2004年10月,中国足球界掀起了所谓的“十月革命”。以北京现代10月2日罢赛为起点,对传统的足球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而后以大连实德牵头的7家中超俱乐部投资人集中在一起,以提案和申请的形式,提出了他们自己的“中国足球改革方案”。“在短短24天里,中国足坛上演了一场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很少见的,以白描方式进行的资本与权力的对抗活剧,有人称为造反或暴动,有人称为革命或改革。”虽然事件发生在足球领域,但是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看,其中所隐含的“将职业足球导入资本时代”的深层含义对电影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的行业而盲,必须对资本有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继续调整产业政策,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从而使以资本为核心的市场主体真正发挥其应有价值,理应成为当前的焦点。
  笔者认为,资本运作在电影产业化过程中的地位应该是核心作用的地位。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电影企业作为资本运营的主体,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电影的产业化道路才有可能走向自觉。
  
  资本运作是电影业自觉产业化的关键
  
  1.这是十多年电影改革得出的结论
  1993年,中国电影市场化意识萌生之年,尽管当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市场化概念,甚至没有提出过电影的产业化,但是当时提出的改革思路,已经孕育了中国电影的产业化之路。如果以资本的眼光来看十几年改革,我们不妨把这十几年看作是一个为资本运作创造条件的过程。在此之前,中国电影的资本基本上是封闭的,还未有市场运作的平台,仅仅停留在国有资产于行政命令下的内部流动上。虽然十多年的改革之路有过种种尝试,也有了种种方面的突破,但是综观改革进程,从权力下放,到简单的一分为二的竞争模式,到“松散式”资产联营模式的形成,再到股份制运作及战略性的集团化重组,中国电影的改革整体上过于谨慎,进程缓慢。
  自2002年始,电影业进入新一轮的改革。一是认识上的转变,明确了电影为经营性文化产业,从而在从观念上为电影产业化正名的同时,也为其进程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二是政策的落实,2003年广电总局相继推出了《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审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总局令第18、19、20、21号文件),试图降低电影制片、发行、放映领域资格准入门槛,吸纳一切有实力的社会力量参与电影产业;搞活电影流通领域,促进国产影片发行放映;减少政府审批程序,促进产业快速发展;鼓励电影产品创新,让电影产品更好地面向群众、面向市场。
  可以说,这一系列的改革是十几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同时也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为资本的开放和流通创造了一些条件,但是对资本的犹豫不决、若即若离,依旧没能使资本运作真正走上电影产业的舞台。目前,改革明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改革核心的缺失。上面已经提到,当前改革步伐不可谓不大。但是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假如没有抓到核心,那么诸多的改革恐怕也就只是小打小闹,推动力度有限。二是由于现行所有改革都是官方主导主持的改革,这虽然保证了改革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未考虑足资本在市场中的作用,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大多是行政性的命令,从而使电影业的资源配置带上过多的行政化色彩。这样的后果是,电影产业的自主扩张动力不足,资本主体也就是市场主体以及围绕这一主体的市场运营规律至今尚未能完全发挥作用。 从十几年的改革历程来看,我们必须找准核心,以资本运作来主导电影业的改革,理清改革的观念及思路,让电影业的改革与发展拥有真正的动力。
  2.这是电影产业化改革长远未来的考虑
  以资本采运作市场,对于电影产业化的益处显而易见。资本于电影业的意义也远远不止于资本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产业体系的多元化角度看,资本运作为核心的电影产业化改革,将能促使电影业自身自觉地优化产业结构,促成产业体系的多元化。目前,国内电影产业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体制方面的,也有市场运作方面的。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以发行体制为例,一部影片出品以后,庞大的发行环节一般会占去1/3以上的利润,利润过多消耗在流通环节中,必然会影响到影片的再生产与消费。而且,制片、发行、放映过程中的利润分配往往按模式化的比例进行,而很少能依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调整。而利益的不合理,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瞒报、漏报等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发生。如果以资本运作电影业,将充分运用先进的资本运作理念,一方面以较为完善的投融资体系来解决电影产业投资渠道单一和资金短缺的问题,从而赢得超常规的发展。同时,由资本进入所带来的产业运作模式与理念,将彻底优化目前的产业结构,提高目前的产业质量,最后促成产业体系的多元化。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将作为纽带而使目前各种联合经营方式具有真正的联营意义。首先,真正的制片、发行、放映一条龙将真正实现;其次,股份制等资产联营方式,将充分显示出其优势;再次,集团化重组的真正意义也将得以实现,超级航母才能真正发挥威力。
  从国有电影企业的体制创新角度来看,也需要靠各种资本的市场化介入,以资本利益格局为基础来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无论如何,从资源占有的角度看,国有电影企业的体制创新依然是电影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本运作不仅有利于激活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而且也能够直接改变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的状况,从而为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创造平等机会。由此看来,资本运作的作用也不只是为了激发各类投资者的投资冲动,而且也是为国有电影企业的体制创新创造条件,为其获得新一轮的发展动力打下坚实基础。
  从电影产业发展的长远角度上看,资本运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促成平台上的公平竞争,而将由于市场的充分开放和市场主体的自发推动,而改变目前不规范、不完善的状态,培育一块统一的、开放的、完整的、并有延伸空间的市场,并反过来再促进平台上的公平竞争,从而以良性的循环促使电影的产业化进入良性的发展阶段,最终使中国电影产业几百亿的潜在市场得以浮现。
  
  宏观上:多元化是资本运作的关键
  
  1.产权结构多元化
  真正的资本运作,就其精神实质来讲,应该是“股东价值管理。股东价值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从实现股东价值和创造长期股东价值的角度来指导企业决策。当然,股东价值管理的引入和实现,需要有真正的股东存在,需要有股东能够规范和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条件,需要有尽可能健全的公司治理系统。”进行股权价值管理的前提当然是对电影企业实施股权改造,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股份制企业组建构想,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进国有企业政企分开,使政府成为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宏观调控的政府,使企业成为受市场制约、受市场驱动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
  股份制企业的建制过程其实就是多元投资主体的形成过程。持有不同股份的各经营主体因为同一个目标而走在一起,一“元”独大的单一经营主体局面不再存在,各经营主体间形成制约关系,从而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方法便是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使产权结构多元化,用现代企业制度组成公司,采用多种经济结构改变和重组原来单一经济结构的公司,使公司内部组织机构、资产机构逐步转制。资本运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组建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大型影视集团,这也是应对当前资本集中化趋势日渐显现、影视传媒集团化的一个措施。集团处于控股地位,但是其经营权应该充分下放。在集团重组过程中,必须相应地保证小企业的灵活机制,而不能样样都想管,处处都要管,造成原来尚有生机的小企业因此玩完。集团的控股是资产的控股,而不能走权力控股的思路。中小企业股份制如果实施好,人才机制或许可以应运而生,如果只以权力控股,忽视人才和知识,则仍然救死无望。

相关热词搜索:资本运作 中国电影 看待 角度 产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