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发布时间:2019-08-1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纵深发展的热潮中,互联网金融凭借自身优势快速发展,将改变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和运营模式。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相对于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视角,通过剖析互联网金融快速扩张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提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对策。
  【关键词】传统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冲击与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的比较优势
  (一)丰富的数据信息
  规模庞大客户群体,为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丰富的数据信息。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便捷的数据信息分享使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扩张受益颇多。互联网金融凭借客户的注册信息与业务记录,分析客户的消费倾向与风险偏好。并且过数据分析,为客户量身打造出多样化的理财产品,拓展更为便捷的业务功能,提供周到的金融服务,迎合客户的喜好。
  (二)强大的支付中介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速了金融非中介化,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主导地位被削弱,中间业务受到冲击。像支付宝、财付通、拉卡拉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把业务扩展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网络购物、交通出行、消费结算、自助缴费、节日红包等。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转账、收款、理财、信用卡还款等金融服务功能也逐渐被人们所广泛应用。
  (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相对于商业银行业务复杂的手续与流程,互联网金融具有极易操作的特性。无论是网络借贷,还是投资理财,亦或是支付中介,客户都可以在互联网金融移动终端上轻松完成,而无需填写复杂的单据或接受漫长的等待,客户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进行资金的自由管理与运用。此外,互联网金融节省掉了高昂的网点租金与人力成本,使其以低廉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服务,形成双赢的局面。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一)冲击中间业务
  近年来,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支付结算业务,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冲击。得益于我国电子商务条件的逐渐成熟,支付平台的不断完善,金融创新的力度加大,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速发展,它们占领了各大电商与手机APP的支付环节,并且支付方式逐渐从线上发展到线下,其主要方式有扫码支付、声波支付、NFC支付等。2014年我国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支付交易规模突破8万亿元,同比增长50.3%,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接近6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391.3%,冲击了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领域的主导地位。
  (二)改变借贷格局
  互联网金融推进了金融非中介化,利用较低门槛和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收益率,将众多小额投资者的资金积聚起来,形成巨大的资金流,使银行业务分流,改变了商业银行主导理财产品市场的格局。此外,近年来央行降准降息的政策使银行存贷款利差缩小,“不良双升”的风险使银行更加谨慎,使更多难以从银行满足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转而投向互联网金融。2014年我国P2P网络借贷公司共有1544家,增长率为89.7%,用户规模达到3252.1万人,交易规模为2514.7亿元,P2P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商业银行却因为风控技术成本过高导致信贷服务缺失。
  (三)蚕食收入来源
  受制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快捷支付功能的发展,银行网点的优势被弱化,商业银行传统渠道作用被削弱,商业银行的资金流优势消失殆尽。此外,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客户,其人性化与多样化的功能设计也获得了中小客户们的青睐,众筹融资、网络理财等互联网金融行业蓬勃发展,这部分资金聚沙成塔,瓜分了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与核心利润。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必须主动迎接挑战,借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经验,借助自身优势,将互联网化发展推向更高的战略地位,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完成自我的突破与变革。
  (一)加快O2O模式建设
  目前,一些股份制银行受到线下网点布局的制约,削弱了服务效用,银行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转型。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在线下建立社区银行等便捷社区网点,扩大业务覆盖面,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其次,云技术发展的不断完善,使得商业银行有条件实现线下网点与线上平台的整合,甚至融合云平台线下合作商户、线上合作电商平台等渠道。此外,借助对大数据的挖掘,可实现用户的精准营销,从而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多样化需求,同时降低商业银行运营成本,做好风险控制。最后,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将扩展客户的渠道延伸到线上,丰富支付场景与支付入口,突破网点布局的现实。
  (二)促进业务互联网化
  在商业银行互联网化发展中,促进银行业务的互联网化是重要一环。首先,要加强与网络媒体的合作,根据营销需求进行广告投放。其次,升级信用卡网上商城,打造自有电商平台,加强与第三方电商的合作。此外,加强对个人客户的重视,根据个人客户的不同需求,特别是互联网用户,量身打造产品与服务。最后,创新中间业务,并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推广营销,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收益。
  (三)构建信息化银行
  构建信息化银行,指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共享、分析,使银行的经营决策和战略制定从经验导向转变为数据导向,在银行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经营管理质态的根本性变革。首先,注重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设计金融产品、优化业务流程、改善金融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主动营销,满足客户需求。其次,注重数据挖掘,构建完善的数据仓库,并对数据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导向作用,促进银行的集约经营与管理细化。此外,注重平台建设,构建开放度高、覆盖面广的金融平台,将客户的多种信息集中,挖掘市场商机,促进商业银行转型。最后,注重业务创新,针对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投资偏好,为客户量身定做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将银行强大的落地服务与高效的线上服务相结合,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耿培军.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4.
  [3]杨盛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格局发展[J].中国外资,2014,02:50-51.
  [4]谭智超.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5]康欣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启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作者简介:张若翕(1990-),男,汉族,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相关热词搜索:商业银行 互联网 对策 经营管理 冲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