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利站水利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14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 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积极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构建现代化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以某基层水利站信息化建设为例,探讨其基本内容、在建设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基层水利站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策略,以期促进基层水利站水利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基层水利站;水利信息化建设;实践策略
基层水利站建设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对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2017年我国落实水利投资7176亿元,年度中央投资计划的完成率高达94%,由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点水利工程已有122项正式开工。在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度重视下,相关配套制度和技术体系也逐渐完善。其中,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构建现代化水利站的重点内容,对水利设施的应用效率有直接影响,从而关系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产出。必须积极总结在以往建设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提升基层水利站服务能力水平。
1 基层水利站信息化建设概况
江苏省某镇水利站建设由于当地地势低洼,地面最低处比正常水位低3m,在全镇内共建设有81个排涝站。但由于地面不断沉降,控制水位接近于地面高程,需要通过水利工程实现内河水质调换水,在汛期则要转为排涝,对水利工程调度运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对当地水利站建设有重要意义。在相关政策指导下,当地水利站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数字水利信息化框架建设工作,通过构建数据平台和网络平台,实现全镇水利系统的协调管理,为水利决策及实时调度提供支持。
该工程共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的总投资规模为48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信息数据平台的搭建、网络架构建设、远程控制泵站系统建设、防汛智慧系统开发、智能化预警系统开发等。二期工程的总投资规模为5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水工情报信息采集系统、圩堤图像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门户网站系统等。三期工程目前尚未启动,主要是对前两期工程进行补充,完成除上述功能以外的水利信息化功能开发任务[1]。
2 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现状
从上述水利站信息化建设工程已完成的情况来看,该水利站基本实现了以下几方面功能:(1)水利信息管理中心控制,作为水利信息化管理的中心平台,实现数据汇总功能和调度管理功能,对水利信息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将视频监控系统、网络通讯系统、电气监测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等集成起来,可有效提升水情应对能力;(2)网络架构搭建,包括主要泵站和闸站的网络架构搭建等,主网采用自建光缆通信,非重要网络采用公网通信;(3)泵站远程控制功能,可以在远端控制泵站启停,并按照设计方案,完成优化调度工作,根据内外河的水位情况,自动进行排涝操作。其中闸门控制功能主要包括定闸位控制和定流量控制等,可在远端修改关键参数,同时支持远端水位和雨量监测功能[2]。
2.2 存在问题
在上述水利站信息化建设工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各功能层次之间的连通性难以得到保障。比如在水利信息化工程中,设计到计算机系统设计、仪器仪表使用、图形图像处理等,各个层节之间的连接等,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标准,否则会出现信息读取困难等问题,容易影响传输效率,在信息数据传输过程中,错误率也较高。其次是在各个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承包软件公司不同,在分期开发的系统衔接上也容易出现问题。从目前已实现的几个系统框架使用情况来看,虽然在功能上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但功能易用性较差,维护工作较为繁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专业性较强的信息化操作人才,导致系统的实际使用效率较低,水利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
3 基层水利站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实践策略
3.1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促进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
针对上述基层水利站水利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在现阶段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进行统一规划,完善相关技术标准,采取由下而上的建设方案,通过在基层试点中推广应用,逐渐形成通用性较强的技术标准体系。对于基层水利站建设而言,可以区县单位为主体,坚持平台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思路,结合县区级水利站的建设要求,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注重提高信息化系统的适用性。通过在县区级单位搭建综合一体化管理平台,统一对基层水利站建设工作进行筹划安排,将具体的建设任务落实到每个水利站,可以减少资源重复投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在统一的技术标准参照下,各基层水利站的信息化系统实用性和交互性也将得到明显提升。
4 充分考虑水利信息化管理实际需求,提升系统使用效率
水利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必须充分考虑基层水利站的实际工作需求,避免出现水利信息化建设形式化的现象。从基层水利站的实际业务出发,围绕水利站核心工作,合理设计各项系统功能。同时应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出适度的超前性,考虑到以后系统扩展和升级的需求,将水利信息化工程看做一个持续开发的过程。除了要陆续实现防汛指挥移动化、工程运行智能化、应急管理系统化等建设目标外,还要关注于系统的实际使用效率。通过合理设计各种类型的人机交互界面,为水利信息化系统的信息传递和识别提供方便。特别是在办公个自动化系统和水政巡查监督系统等使用频率较高的系统建设方面,应充分考虑专业人士、公众等不同主体的使用需求,为实际使用操作提供方便。
5 规范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在资金上提供充足保障
虽然近几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是基层水利信息化建设仍属于一项新生事物,专门从事此方面工作的企业和单位较少,缺乏可参考的实践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对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加以规范,并在资金上为水利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针对目前参与的信息化企业众多、使用的信息化设备类型众多的情况,应根据实践经验,着手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建设程序,在现有设计、论证、招标、监理、施工的基本框架下,细化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提前公示相关标准,将因企业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成本浪费降至最低。系统建成后,一个水利站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更换和维护产生的费用每年可能会达到几万至几十万元,要提前做好资金规划,为其正常使用提供保障。
6 继续完善系统功能,注重信息化操作人才的培养
目前水利站信息化建设多数采取分期建设的方式,应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对系统功能加以完善,解决已实现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水利信息化应用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水利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好各级教育的衔接工作,利用学校和企业双重途径培养水利信息化操作人才,尽快弥补此方面的人才缺口,从而让水利信息化工程真正发挥作用,带动水利站运行服务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基层水利站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对于基层水利资源的利用效果有重要影响。在国家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的政策引导下,通过不断总结基层水利站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并从技术、资金、制度、人才等方面提供保障,可以确保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逐渐提高水利站管理水平,真正构建现代化的水利站,为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梦旭,林思群.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发展[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4):138-139.
[2] 孟 光.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 企業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7):120-121.
[3] 赵 涛.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的构建[J].通信电源 技术,2018,35(07):144-145.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