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08-13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校的广泛应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教学管理信息化,结合教学形势、学校特点积极开展教学管理信息化实践,成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明确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地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现状,提出具体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实践对策,旨在助力于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教学管理;高校;信息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6-0002-02
引 言
在高校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广东地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比如: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与教学体制不符;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亟待增强等。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能够从学校自身情况出发,建立能够满足本校教育教学需求的教学管理信息化体系,从而为学校教育教学开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1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1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保障现代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学质量是反映学校综合实力的根本,也是所有高校最为基础的生命线。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所有环节都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其中,教学管理是保障教学活动的信息能够被更好处理,为教育工作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然而,在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之中,由于人工操作所以效率相对较慢,通过建立互联网机制下的教学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信息以更高效的形式运作,帮助教育工作人员提升自己的水平,给予学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1.2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科技力量的不断加强的情况下,IT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之中。信息化科技力量给予高校极大的影响,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被颠覆。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要尽快适应这样教育管理模式的变化,从而更好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与价值,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刻板印象,力求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推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更持续化的姿态进行。
2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现状研究
2.1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现状
从微观的角度出发,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应当根据“安全、高效且符合高校自身需求”的原则进行,从而满足目前的互联网智能化需求。在部分高校之中,尽管其理解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价值,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即使其开设了一定的信息系统,但其却没有最大程度上挖掘信息化的便利性。为了保障能够有效融入日常的高校工作之中,在上、中、下不同的层面有效推动教学管理改革,就需要从根本上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专属于本校使用的“集群式管理信息系统”,其结构见图1。
其中,“C/S模式(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应用”是进行教学管理信息采集的主要方式,例如,将包括教学计划、专业信息、学生信息、教育工作者信息、档案信息等关键信息收集,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对不同的信息做出分类和汇总,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理论基础。除了教育工作者可使用该系统以外,学生也能利用其中的“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应用”,学生能够自主获取如考试时间、教室安排、教学评价等信息,从而提升学生工作的便利性。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在用各功能模块及其关系见图2。
对学校来说,也能利用好系统维护的模块,用以对教师端(C/S模式)与学生端(B/S模式)的各项参数进行统一的管理。教学系统的出现,能够将学校中的大小事务共同处理,自动化分配教学任务。根据已有的经验来看,目前高校所使用的教学管理体系具备如下的功能。教师能够通过该功能落实课程的安排,并统一完成教师信息的任务分配。排课模式能够帮助课程之间有序穿插进行,避免学生课程之间的冲突。对学生而言,能够在互联网的情况下,完成选修课的自我选定。同时,针对课程的考核情况与其他安排,也能够加以更为便利的查询。此外,即使学生毕业后,也能够将各类的学籍档案信息等存储,为其他社会职能单位提供帮助。
通过切实的实践过程,不难发现通过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能够提升教学相关工作的效率,显著改善了过往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尤其是C/S和B/S两种模式共同使用的情况下,显著解决了传统教学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单一的现象,提升了用户体验。
2.2 现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2.2.1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与教学体制不适应
根据已有的经验来看,目前我国高校所实行的学年制或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在学分制系统上运用更为便利。而每一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如果仅仅是单一化地套用同一个模板完成工作,往往会因为局部的问题导致整个系统运作过程中出现不流畅的现象,即使没有第一时间加以显现,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系统差错。
2.2.2 教学管理部門存在多个不相兼容的信息系统
针对我国部分高校尤其是年龄较大的高校,其不同时期所使用的教育管理系统也不同,一旦信息出现不兼容的情况,会对教学系统的正常使用产生负面影响,使得管理的效率相对较低,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作用没有切实体现。
2.2.3 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高校部分的教育工作者,针对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使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①部分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往往会认为信息化技术相对较为复杂,仅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有效完成,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②部分教师过分将信任与精力放置在信息化系统之上,甚至出现了自身完全不考虑教学管理的相关工作。尽管目前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工作十分便捷高效,但仍然不能百分百地替代人工作业。
3 广东地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实践对策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