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农村远程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文章从紧贴农村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适切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适合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推进农村远程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方法,提出了农村远程高等教育应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急需专业人才培养、智力扶贫路径创新等方面来促进自身发展、培养本土化农村实用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远程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56(2019)02-0011-04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乡村振兴的实施,需要农村实用人才的支撑。
   农村远程高等教育是利用各种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和学习理念送往基层、农村地区,为农村培养实用型人才服务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农村远程高等教育在我国也逐步地发展起来。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远程高等教育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均衡、公众对其教育质量满意度偏低、社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如何解决好农村远程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农村远程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实施所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成为新形势下农村发展与变革所需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乡村发展振兴提供新动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紧贴农村实际,确定农村远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发展农村远程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发展县域经济服务、为“三农”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以农村基层学习者现有的社会经验、思想观念、文化素养等实情为基础,通过远程教育手段、系统地培训学习,达到帮助农民提升学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高学习能力、增强科技素养,着力为农村培养一大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的“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社会服务型和技能带动型的农村实用人才。为此,要科学定位、紧贴农村实际,来确立农村远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农村远程高等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其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配合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配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变化,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和储备人才服务,为建设农村学习型社会、构建新农村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二)培养留得住的农村实用人才
   农村远程高等教育是面向农村基层的远程高等教育,其培养对象大都是来自基层的乡镇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村“两委”后备干部及广大基层农村有志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与渴望学习的进步人士,他们来自基层和农村,希望学成毕业后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农村的生产实践,服务农村工作,成为合格的村级管理者、农民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领头雁。因而,农村远程高等教育培养的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人才,是农村乡村本土的、留得住的高级实用人才。
   (三)培养学得好的农村实用人才
   农村远程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要求要适宜农村、适应基层学习者。在专业设置上,要多关注与农民生产生活实践和农村工作息息相关的农业种植、养殖类专业和农产品加工、农业经济管理等涉及农林牧渔的相关专业;在课程要求上,要把握好“实用性、通用性、够用性”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村基层学员的文化基础实情和当地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同时可根据当地农业规划尤其是当地的乡村振兴规划,针对地方农业产业化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选择设置一些针对性的课程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开设一定的选修课,充分满足基层学员对专业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实行学分制管理,基层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进度,保证生产、学习不耽误。只有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农民学员的需求,课程要求和安排上适应了基层学员的学习基础层次,才能保证基层学员有信心、有兴趣完成学业。
   (四)培养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
   农村远程高等教育在学员完成必须的理论学习基础上,更要重视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农村远程高等教育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要相互兼顾,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教学更关键,不但要突出应用性,更要注重实用性,可将一些技能培训、职业证书引入、融合到学历教育中,实现实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凸显农村远程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和地方课程特色。这些特点可以在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得到体现,如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拓展课和综合实践环节等。
   二、發挥远程教育优势,制定适切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培养目标,运用一定方式方法与措施而实施的具体培养路径和策略[2]。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管理和审核学生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农村远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结合基层学员文化基础实际状况和他们参加学习的真实目的、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需的实用人才规格要求来制定,除了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般性原则外,重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立足基层农村,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农村远程高等教育实行的是“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办学”的办学方针,采用“宽进严出”和“完全学分制”的管理制度,其服务对象大都是基层、农村的社区居民,其文化基础、综合素质是有别于中心城市学员的,因而要根据这一群体的特质和特色,以“能学、够用、实用、有用”为指导思想,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以学员为主体和中心,关注学员学习的过程和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让教学到教育的转变真正的体现出来,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可持续发展 振兴 乡村 视野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