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为了促进国家健康发展,做好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为新时代国家的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等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时代开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对教育的创新性、个性化、人文教育等元素进行重点关注,只有提高高等教育工作的创新性、个性化水平,坚持以“人文教育”为核心开展教育工作,才能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但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恰恰在这几方面走入了误区。因此,本文将针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误区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高等教育;个性化;人文教育;创新性
1980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中国高校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经验、方法实现了快速发展。而国内高等教育事业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高校建设规模迅速扩张、发展速度增速明顯等。虽然中国高等教育借助改革之风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不过在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中,高等教育依旧走进了误区当中。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缺失了个性化
国内高等教育制度虽然在改革开放后深受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影响,但是其本质未出现改变。当前,高等教育依旧对集体、共性关注较多,对个体、个性关心较少,同时制定了大量的统一要求,但缺乏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受到管理、教育高度统一的影响,国内高校的教育方式、观念、内容、培养人才的目标都完全统一,影响了“因材施教”与“以人为本”理念的推广落实。虽然高校实现了推广个性教育学分制的目标,赋予了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但是学分制的核心却和百分制基本相同。
二、新时代高等教育缺失了人文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在影视剧教育理念影响下,重视成绩、分数,所以对智力教育非常重视,从而使得人格、法律、人生、道德教育被彻底忽略。另外,在国内个人、消费、拜金主义影响下,人类存在的价值、维持社会道德公平的价值、追求理想精神的目标等被社会忽略,让人类的生存变得更加偏颇。面对此类问题的出现,“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理念等边相对提出。以下,本文将对高校人文教育缺失的成因进行分析:
首先,高校忽略了经济发展中人文精神的隐性作用与专业知识的增强作用。高校在发展中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市场经济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设计、设置高校专业学科,从而改善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高校必然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设置大学教育及学生培养内容,从而实现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所以人文精神教育内容便和其产生矛盾。因此,面对社会需求,高校职能将教育的主体内容设与科学教育联系在一次,从而就忽略了人文精神教育的作用。
其次,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分数成为了评价一切的标准。在应试教育影响下,高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分低能学生,他们具备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目光短浅,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困难,一旦遭受打击,就会茫然失措或做出极端行为表现。
最后,面对当前社会市场中激烈的竞争趋势与沉重的就业压力,学生对实用性知识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并呈现出只重视眼前利益、不重视未来发展的现象。很多学生感觉奖学金、学历证书等的价值远超过了人文精神,所以对“如何快速取得成绩”十分重视,并缺乏关注社会政经发展的积极性,所以逐渐的丧失了对社会发展问题的人文关怀。
三、新时代高等教育缺失了创新性
国内高等院校对知识、理论的传授与权威学说十分重视,还呈现出固步自封的状态;同时,对实践、批判思维、创新等重视程度不足。虽然高校实现了改革,但是具体内容依旧是换汤不换药,未能脱离传统教育的本质。教师在教学中依旧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学生成为了接纳知识的容器,教师说什么就记什么,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受分数决定一切等理论的影响,很多学生能否当上三好学生、获得奖学金都被分数左右。因此,很多在校优秀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往往成为了社会巨婴,变得一无是处。虽然部分高校安排了社会实践,但也仅仅是走马观花的形式,根本不具备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炜.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演进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8(01):4-9.
[2]王新清.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03):14-23+2.
[3]王希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蕴及其实践[J].山东高等教育,2018(02):3-5.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