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一、人才结构的需求和地位竞争的取向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经过高等教育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高等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当我还没有进修这门课之前,我对高等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一无所知,甚至读完四年本科,大学是什么时候产生?最早起源于哪都是不知道的。经过这门课的学习,我知道了高等教育的四种类型: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学术教育。大学内部的三个概念:学科、课程、教育。而我就读的院校——南京艺术学院恰恰属于专业教育这一类型。对于学校的管理制度而言,我国总体上还是模仿苏联——学年制。我们学校当然也不例外,本科都是四年制,但是同时也采取了学分制一共160个学分,这样就产生了公共必选课、专业必选课、专业限选课等课程。
这门课让我对自己经历过的高等教育有了重新的审视,反思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我的观点认为:人才结构的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因,为了培养大量人才同样产生了一定的地位竞争关系,而地位竞争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因素。教育的扩张与发展主要是由于社会中各群体之间地位和声望的竞争。这是因为,教育和文凭与权利和地位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了不断维护和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总是力求使他们的孩子接受比他们自己更多的教育。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群体希望通过这一竞争来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成功刺激中产阶级和处于上层地位的群体不断提高自己的 教育层次,以维护他们的社会地位;而不利地位群体改变地位的成功欲望又驱使他们朝更高的教育层次竞争。这种观点认为,正是这种竞争,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这一观点不能被我们完全接受,但应该承认,它在解释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入学竞争,尤其在解释高等教育受到某种程度的鄙视这一现象上有一定的价值。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受教育者对高学历的追求。我国是一个崇尚教育的民族。自从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到两汉重选举的“量材而授官”,教育带来了寒门出高士的社会景观,使人们对教育崇尚备至。再到隋唐开科取士,一直到今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观念,不仅深入人心,而且成了一种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即使在开放而流动的现代社会里,除非彼此之间有熟人社会的那种全面了解,否则,学历作为鉴别人才并以此对个人能力产生信任的有效符号,就注定被广泛应用。因此,本科教育受到青睐、属于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受到一些人的鄙视、高等院校新生的报到率偏低、高等院校的学生热衷于升本、高等高专院校纷纷努力升格为本科等现象的产生便没有什么奇怪了。
二、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议
我认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实行的这么多年里,越来越有些偏离了本来的航道,我觉得应该注重引导的实际效果:
引导是适应的途径之一。对于人们存在的过度的地位竞争意识,完全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引导,逐步予以匡正。然而,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引导的效果并不理想。咎其原因,一是缺少用工制度和待遇报酬等经济政策的辅助;二是某些宣传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抵消。目前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现象是,一方面我们在引导人们消除惟学历思想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却在为高学历竞争大做宣传。多年来,不惜一切代价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动人故事不时见诸报端和电视屏幕。这种做法对于唤起人们的重教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将根深蒂固存在于大众思想深处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与当今重视知识和人才的大政方针搅到一起,披上了合理合法的外衣。似乎只有上大学才能成为人才,培养出大学生才是好家长。每年高考前后,各种媒体足足要花上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有关复习迎考、考场环境、成绩分档、阅卷查分、新生报到等宣传。其声势之大,足以与全国人代会相提并论。相比之下,赋予“人才”新涵义,对人们走出“惟学历”误区有重大指导意义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则受到极大的冷落。教育发展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国之兴衰。如此自相矛盾、互相抵消的现象,不利于我国人才培养大政方政的贯彻与实施。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因此,不能忽视在每一个细小环节上的正确引导。
三、高等课程设置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等教育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针对性强,培养目标直接面向职业岗位。这种针对性在课程上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课程要求针对出某一行业或某一职业范围的岗位要求,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具有上岗所必需的相对较为熟练的理论和技术,尽快缩短工作适应期。二是课程体系须保持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结构,及时地追踪相关领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社会职业岗位的变化及其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要求,然后把这些变化和要求体现于课程中,增强其针对性,使培养的人能跟上时代发展。在专业知识上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但又必须“够用”。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针对岗位的上岗要求,以岗位所需技能为中心来组织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实现理论服务于技能的培养。高等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强,有明确的就业方向,能迅速适应工作。
课程设置过于专门化,具有专业针对性强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适应性差的弱点。当今社会技术进步迅速,知识更新周期愈来愈短,社会变化加快,某些传统的职业已经让位于那些要求有更多专业资格的岗位。此外,社会工作变化频繁、流动性强,每个人都必须有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这就要求课程设置不能太专业,而是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职业的变化和社会工作的需要。应从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高等所设课程就要求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毕业生适应时代的能力,并为学生今后接受再教育打下基础,而不能仅仅围绕当前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展开。
由此可见,针对性与适应性是一对矛盾,作为职业教育它必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范围,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环节,又不能不考慮如何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若过分强调其针对性就会削弱其适应性,若过分强调其适应性,又会抹杀其针对性。在高等课程设置中,不能针对过分具体的工作岗位,而应当着眼于某一行业或某一岗位群发展的要求,使学生毕业之后有较为宽泛的就业范围,但仍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在课程的安排上,以技能培养为出发点,专业课和基础课可平行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可同时展开,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技能实践教学中也要体现适应性,使学生不仅要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还要掌握正确运用技能的思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的需要。
四、结语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兼顾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和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需求,尊重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必然发展趋势,逐步构建贯穿整个高等教育的完整结构体系。
(作者单位:武警指挥学院)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