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宏观、更长远的视野统筹谋划学校发展。以中国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域,从宏观的、立体的、动态的、综合的、精神的和情感的层面出发,阐述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在谋划和落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哲学;辩证;宏观;培养;时代新人
“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战略资源。党的十九大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时刻高等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包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内的所有高校应该思考的课题。本文立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践,从中国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域对此研究探讨。
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所具备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崇高的理想信念、过硬的知识和本领、复興民族大业的情怀和担当精神,共同构成了“时代新人”的理想人格。
一是时代新人要有理想。理想信念是奋斗的动力和前进方向,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唯有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才能在历史发展中找准定位,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培养的人才要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能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中站稳脚跟、保持定力、找准方向。
二是时代新人要有本领。有本领才能承担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具体而言,有本领,首先要有知识。时代新人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学识,做到知识既要精深又要广博。其次,本领不应当仅仅以知识为局限,更要有能力。最后,要有视野。熟悉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有广阔的视野,能在世界舞台上彰显文化自信,能够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应有作用。
三是时代新人要有担当。有担当是敢于承担任务和责任,是面对任务和责任的一种态度。理想、本领、担当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必备特征。它们超越了知识的范畴,再次强调了对包括志向、能力、价值观甚至情感在内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这需要我们以更高的站位、更开阔的视野,用更适合中国高等教育特点的方法,结合学校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去谋划和落实。
培养时代新人的方法和路径
高等教育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未来要发展得更好、实现弯道超车,需要审视人才培养工作是否能够胜任时代和国家建设发展的需求。为此,学校党委从宏观的、立体的、动态的、综合的、精神的和情感的层面出发,尝试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中汲取智慧,谋划和落实学校人才培养重任。具体方法和路径如下:
一是认清历史方位,谋划长远发展。高等教育要有新作为,必须认清历史方位,以更高的站位、更宏观的视野、更长远的考量谋划发展蓝图,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2016年,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综合分析研判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在对学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转型发展的大局进行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学校党委提出了“五个环境建设”的发展战略框架。经过两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在空间环境、办学环境、育人环境、治理环境、情感环境各方面建设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绩。2018年,学校党委立足学校发展实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2020年,要基本完成新校区一期建设、全力争取博士点突破、持续加强高水平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五个环境建设”都得到提升,全员动员,努力实现历史性转折;再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2030年努力建成北京市最好的市属大学;然后,努力恢复“国家队”水平,基本建成信息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为此,学校坚持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确定了以信息为主线,贯穿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国防军工、人文社科等相关学科群,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建成信息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路径。
这是学校立足新时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全力实现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的目标任务,也是学校党委在新的时期思考谋划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发展背景。
二是扎根中国大地,把握人才培养方向。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以下简称“四个服务”)。这也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这个根本方向是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在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基础上,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也是中西方大学的根本区别所在。高校要想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就必须始终坚持“四个服务”的人才培养方向。
为不断强化“四个服务”意识,立足新的起点,学校党委对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鲜明的培养导向,要建设“政治坚定、专业领先、素养全面、敬业包容、勤信仁爱”的教师队伍,主张教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教学上,体现在专业水平和培养人才上,而且还要体现在政治立场、文化品格、道德修养、精神追求上。对学生提出“攀登专业高峰,全面提升素养;追求高尚境界,创造诗画人生”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致力于培养思想品德高尚、专业水平一流、综合素质全面,有政治觉悟、文化感、创造力、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具体落实中,学校党委着力构建“大教育”格局,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将立德树人贯穿在招生、就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出台系列人事改革政策,引进和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强化师德建设,在教师中提倡“君子之道”,培育“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构建“在一起,做自己”的教学团队,用传统文化精髓提升教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道德素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使之在人才培养上把好政治关,更好地发挥作用;将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要求对接,依托优势学科,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培育包括大数据、机器人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急需的新专业,以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职能,积极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