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在新闻专业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创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 慕课这一以学习者主动学习为主的课程形态,以其课程资源的海量性、师生在线交流的互动性和学习者使用的接近性赢得了广泛好评。在新闻专业高等教育中,慕课这一形式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慕课不能代替传统课堂,两者应互为补充。新闻核心专业课程应做到传统课堂与慕课无缝对接;新闻专业辐射课程应做到慕课与传统课堂翻转融合;通识能力课程是慕课建设的绝对着力重点;新闻全流程实习实战课程应做到慕课的发展与新闻业界共生共赢。
  关键词: 慕课 新闻专业 高等教育 融合创新
  一、新闻专业高等教育慕课的优势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其优势主要是课程资源的海量性、师生在线交流的互动性和学习者使用的接近性。
  (一)课程资源的海量性
  慕课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课堂是一位教师面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法、演示法和学生讨论,一节课45分钟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则更加有限。因此,一节课的容量不会太多,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等内化核心授课内容,最后通过课堂讨论延展新内容,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时间完成。
  慕课则不同,学生只要有一台电脑或手机和可用的互联网络,就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有海量的课程资源,既有诸子的智慧等人文历史课程,又有科学计算与MATLAB语言等理工科计算机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科背景选择适合自己的慕课进行学习。目前,我国新闻专业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学生在掌握核心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通识“横越”能力,业界需要的是“乐队指挥型人才”,即一专多能人才,慕课能为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提供良好的资源平台。
  (二)师生在线交流的互动性
  传统课堂由于是教师一人面对众多学生,不可能做到与每位学生实时交流,但是慕课则不同,一个慕课视频一般10分钟-20分钟,视频有在线交流功能提示,学习者在任意时间接点上都可以点击交流功能,与慕课团队进行无缝对接的互动交流。慕课视频页面还有微信、微博和QQ空间分享按键,学习者觉得这一慕课不错,便可以分享给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从而做到慕课课程信息覆盖最大化。中国大学慕课网还有专门的讨论区,比如学习者可以参与裴秋宇老师的提问:为什么有人有“恐婚症”?这些问题与学习者的生活经历或兴趣爱好相关,参与讨论的人数颇多。
  新闻专业高等教育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更多的由教师自主决定,教师在课堂上依旧是主角,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学习者。然而,慕课学习已非传统课堂教学了,慕课教师团队以各自高校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设计教学内容和制作视频,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精炼教学内容和吸引学生的持久注意力。所以慕课建设不是某一个任课教师的工作,而是一项慕课建设团队的工作,这个团队有主讲教师,有美编修图人员,也有视频拍摄与后期制作人员,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学习者在线互动交流的其实已不仅是主讲课程的教师,更多的是慕课团队传递给学习者有关这门课的整体理念。
  (三)学习者使用的接近性
  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慕课,顾名思义,学习者必须在网络上进行在线学习。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1/5①。不仅如此,我国网络视频用户数量超过5.4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居世界首位②。我国网民人数数量庞大,而且其中72%的网民有在线观看网络视频的习惯,这为慕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新闻学专业学生有着非常敏锐的信息触角,他们可以利用任何空闲时间、通过覆盖广泛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进行慕课视频的学习,有着广泛使用的接近性。
  二、新闻传播专业高等教育慕课的劣势
  慕课学习平台有众多优势,但其劣势相当明显,即慕课建设有较高的师资团队要求和投入成本,学生对慕课的自主学习要求颇高。
  (一)慕课建设有较高的师资团队要求和投入成本
  一门慕课的建设绝非一个教师单独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从一门课程是否建设成为慕课、到课程内容的选择精简、再到慕课视频的拍摄制作等必须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这样,慕课的建设对师资团队的要求必然较高。因此,主讲教师的压力会比较大。除此之外,慕课要求制作团队投入较高的资金成本,这些成本包括主讲教师的劳务费用、制作团队的制作费用,还包括大数据支撑、学习分析和后台云计算使用的相关费用,不仅如此,即使成功上线一门慕课,其后期网络维护费用也较高。
  (二)学生对慕课的自主学习要求颇高
  慕課的最主要特点和优势便是学习者学习的绝对主动性。传统课堂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慕课则与之相反,学生变成学习的绝对主体,控制着学习时间、环境、内容和效果。学习者自我学习、自我练习和自我检测,因此,对学习者的自控能力与自学能力要求颇高。比如新闻学专业课程新闻摄影与摄像中经常应用的学习,要求学习者循序渐进,必须先学习光圈的基本原理,其次学习景深的概念,再次学习光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原理,最后才能自如地将景深效果运用于拍摄练习中。如果学习者求快求多地观看慕课视频而不按部就班地操作练习,就不能达到慕课学习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慕课在新闻传播专业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创路径
  实践性强是新闻学的主要特点,如何在融媒时代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实战能力便成为新闻学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慕课为这一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新闻专业课程可分为核心专业课程、专业辐射课程、通识能力课程和全流程实习实战课程四大类型。核心专业课程是新闻专业高等教育的核心,包括中外新闻历史、新闻理论和新闻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三大类;专业辐射课程是培养新闻专业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课程,主要包括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和播音几大类,通识能力课程是在新闻专业高等教学中为学生开设尽可能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横越”能力;全流程实习实战课程是新闻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终试金石,包括新闻传播实训实战操练等课程,这类课程是新闻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创新拓展。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 高等教育 路径 深度 专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