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再精英”趋势下的弱势群体境况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大学基础部 英语教研室,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服务对象从精英群体转变为社会大众,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然而盲目扩招、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下降等原因致使新一轮“精英化”暗潮涌动。同时,精英阶层需要继续控制文化资本,通过代际转化实现精英再生产,以占据优势教育资源的方式传承社会优势地位。在这种趋势下,渴望以教育为途径实现社会流动的弱势群体的处境应予关注。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再精英化 社会弱势群体 文化资本 教育机会
  一、高等教育的“再精英化”趋势
  自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实现了大幅度增长。199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至2015年教育公报发布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0%,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提前5年实现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的“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的目标。
  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以适龄青年入学率为标准划分,将入学率在15%以下定义为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入学率在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入学率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从为少数精英服务逐渐转变为服务大众,更多的社会群体获得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与国民素质的提升。
  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过快增长的学生人数与原有教育资源发展并不同步,师生比逐年下降,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口比重依旧不断上升,大众化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大批研究型高校毕业生正脱离“精英”属性,不再因接受过高等教育而携带特殊光环。再加上经济发展市场化与经济竞争全球化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在保证教育机会均等的同时提升教育质量,满足国际竞争需求,走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的道路。
  1.教育资源的缺乏促使高等教育“部分再精英化”产生
  教育资源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虽然我国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但就宏观角度而言,国家难以支撑整体高等教育质量回归到高校扩招前的水准,故而只能从部分进行突破[1],即“部分再精英化”。如国家支持的一批“211”、“985”高校,旨在集中最优教育资源,在区别于宽泛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前提下培养一部分学科引领性人才,避免因过度扩招而产生的资源缺乏所导致的无法“因材施教”现象。同时,高校内部开始设立重点专业、热门学科,与诸多海外名校联合开办实验班、精英課堂等,便是从高校内部的角度集中最优资源,确保小部分学生群体接受有别于大众的高等教育。这类班级多以小班授课为主,强调实践,注重人文素养与综合性能力的培养,与我国传统社会精英教育所秉承的教育目标十分相似。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进程的最终阶段,往往对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导向作用。若高等教育“部分再精英化”的主要表现为“支持重点高校计划”及“培养重点学科”,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的再精英化形式则以“重点高中”、“实验小学”等为主。同样是在人均占有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集中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确保一部分学生群体接受更优质的初、中等教育,以增大继续接受最优高等教育的可能。多年以来,诸多地区习惯将重点大学录取率的高低作为评价中等教育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更刺激地方初、中等重点学校的资源集中。即使许多地区已不支持以“重点与否”判定中小学校层次高低,学校的设施、声望、师资、生源等依然可以作为判断依据,所谓完全的“大众化”、“平均化”并不现实。
  2.个别与主体差异化的教育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虽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但个别与主体差异化的教育政策恰能在顺应国家需求的同时满足社会精英群体的教育需要。不同办学层次的精英化,如重点高校、地方普通高校、独立院校和职业院校等,即办学层次的高低体现。谢作栩、王伟宜[2]的研究结果指出,处于金字塔顶端(重点高校)的学生群体明显偏向拥有较多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的社会上层子女,而中下层子女多通过公立高职院校获取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正说明层次差异化教育的得益群体更多的是社会精英阶层。
  首先,这类群体拥有良好的家庭经济、文化资本,既可以为子女教育投入更多的资金,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为子女营造很好的学习氛围,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精英阶层不仅要求子女完成基本课业,还注重其更高难度的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对教育质量有更高要求。其次,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是由统一考核(即“高考”)决定的,经过多年教育投入,强势阶层子女早已与弱势阶层子女拉开差距,更容易在这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而享受了胜利果实的精英群体子女为了继续满足这种优势传承,更需要继续掌控最优教育资源。他们会成为“再精英”的支持者与推动者,促进其代际转换间的良性循环。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对于金字塔底端阶层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其子女实现社会地位飞跃的主要工具。
  二、社会弱势群体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弱势群体主要指因各种原因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或阶层。我国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农村及偏远地区贫困人口、妇女、下岗工人等。人口构成方面,弱势群体占有较大的比重。据2016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总人口达到13亿827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亿8973万人,农民工28171万人,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城镇失业人口966万人。由于父辈贫困,家庭经济、文化资源和社会关系相对匮乏,弱势群体子女在教育机会分配方面利益受损,虽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扩招,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差异,但从优质教育层面看,弱势群体所拥有的教育机会远少于强势阶层。
  1.家庭背景作用于早期教育质量
  争夺高等教育机会的考核如同一场拉力赛,是经过长时间努力后得出的结果,而非仅局限在高考阶段的冲刺性竞争。自早期孩童教育开始,家庭经济文化背景就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经济文化地位低下有可能导致诸多不利因素,如:营养条件不佳、健康观念不足、家庭状态不适、暴力因素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子女的早期智力发展、人格特征、学习能力等的形成。成长于贫困家庭的儿童,其患多动症、情绪障碍的概率是非贫困家庭儿童的两倍,出现品德、行为问题的概率是其三倍。同时,研究显示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儿童的智商比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平均高出25%,这会直接影响儿童学业成绩的提升[3]。

相关热词搜索:境况 高等教育 弱势群体 趋势 精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