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西藏特色的高职教育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在深入调研、全面掌握西藏高职院校基本情况及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方面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深入查找存在问题的根源,探索制定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具有西藏特色的高职教育学生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运用实施,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亦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的特殊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局势持续稳定,成为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为了满足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藏高职院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进入到了一个全面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人们升学观、就业观的不断改变,高职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在高原大地也逐渐得到了农牧区百姓、城镇居民的认可,更多的家长愿意孩子接受高职教育。目前,西藏高职教育在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也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西藏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1 学生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2005年7月,西藏自治区批准在原自治区农牧学校和自治区综合中专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成为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学院的成功组建,填补了西藏高等职业教育的空白,完善了西藏高等教育体系,拓宽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但也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1.1 学生管理模式
  学校在管理模式上,主要是采取学校、学院二级管理,每个学院(系)配备了党支部书记、院长,负责学院的管理工作。学校配备了专职辅导员,负责管理学校工作,每个班都配备了班主任,配合辅导员的工作。要求辅导员、班主任要认真负责、要有责任心,对学生充满感情,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成长、成材过程中的全方位需求。学校更注重对学生的服务工作,逐渐组建了不同的学生服务部门,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个性化需求,想方设法解决学生在学业、生活及身体、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随着国家对学生就业工作的不断重视,学校也成立了专门的招生就业处,一名副校长分管工作,全力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深受学生好评。
  1.2 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 学生管理模式较单一。当今时代,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不仅仅限于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的普及让学生可以轻松获得区内外、国内外最新的新闻资讯、科技信息,并且可以通过多种交友软件与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等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不再是传统的“象牙塔”內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有了更多的选择,也面临更多的诱惑。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也应有所变化,管理手段需要更加科学有效。管理者应该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更好更快更熟练的掌握好现代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
  1.2.2 学生管理观念需要进一步改进。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基本上延续了主从关系的管理模式,即学校是主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必须绝对服从管理者管理的被管理者,这是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造成的。在这种管理模式当中,学生的个人活动必须要服从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各种计划安排,这在保证学生安全成长、保证学校目标任务顺利实施方面有极大的保障作用,但也同时大大限制了学生自我个性的形成、自我意识的成长。
  1.2.3 学生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学生管理体制上,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还是沿用了上世纪90年代的管理体制,学校按照行政部门的设置要求,设置了管理学生的不同职能部门,总体来看,有些部门设置不够合理,较数量较多,造成效率不高。
  1.2.4 学生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他们工作在一线,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同时对其个人素质的要求也相应较高。目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在辅导员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辅导员数量较少,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二是辅导员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辅导员选拔过程中,专业是否对口方面考虑的较少,很多辅导员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培训,对管理工作不是很精通,因此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摸索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1.2.5 社会各界参与较少。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整体与社会各界接触较少,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的孤岛,特别是与企业的接触、合作更少,使得学生了解社会较少,不利于学生更快的融入社会。
  2 西藏特色的高职教育学生管理模式创新对策建议
  2.1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在西藏,民族地区文化上的多样性决定了学生管理必须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是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落实到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
  2.1.1 管理学生的思想观念要以人为本
  学生是现实生活当中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习惯、有自己的爱好,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就是要在思想深处把学生当成一个个有差异的个体去尊重、去关心爱护、去理解信任、去放手发展,充分的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充分的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言行,高度的鼓励和欣赏学生的每点发展和变化。不要简单的把学生看作被管理的对象,强制要求学生按照一切规章制度行事,对教师的管教要言听计从,一切要循规蹈矩,稍有改变和变通,就以班规和校纪来处理,这样,只会让学生变得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性格个性会逐渐磨平,学生个别的发展会受到限制,更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和养成。因此,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观念必须要牢固树立,真正关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焕发学生的无限创造力。
  2.1.2 学生管理方式方法要以人为本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做好学生管理的前提,而以人为本的方式方法则是具体的实施手段。过去,学校经常靠强制的灌输,来强化对学生的管理,目的是使学生规范在学校的各项强制措施之中,不能突破框框、不能打破条条,没有真正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关注学生。用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必定得不到全面健康发展。只有学生管理的方式方法以人为本、科学有效,培养出来的学生,德、智、体、美、劳才能和谐发展,只有走进学生内心,才能听到真正的声音,只有把准学生的脉搏,才能了解学生真正所需,只有晓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春风化雨,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集体的温暖,使学生成为道德品质高、思想觉悟强的有用人材。

相关热词搜索:西藏 管理模式 特色 创新 高职教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