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密码: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巨流河》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齐邦媛教授是台湾知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也是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师者,弟子门生多恭称她为“齐先生”。在自传《巨流河》一书中,齐教授用三十多万字的篇幅书写了自己跌宕起伏的大半生生命历程。这是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写亲情,写战争,写人性,写家国情怀,文辞优美、动人心弦;这也是一本厚重的史学作品,作者写军阀混战,写抗日战争,写台湾改革,以小见大,从个人的人生遭遇展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这更是一本鲜活的教育学作品,作者写父母的教养,写求学的心得,写恩师的指点,其间蕴含着一个时代的教育生态和魅力,展现了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这些对于今天如何改善我们的教育,如何正确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都有启发意义。
一、母亲的情感教育
母亲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更是一切教育的起点。齐邦媛教授一生的成就主要在文学方面,特别是在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同时将台湾代表性文学作品翻译推介至西方世界方面有卓越贡献。她的文学启蒙和一生的文学情怀主要来自于小时候母亲的深刻影响。齐邦媛在书中明确说:“我一生对文学的热爱和观念,其实是得自我那没有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母亲,她把那苍莽大地的自然现象、虎狼豺豹的威胁,和那无法言说的寂寞人生化作许多夏夜的故事,给我童年至终身的启发。”
那些渗透着母亲的爱和深情的故事,确实是人在童年时最好的教科书。不仅丰富了童年的生活、拓宽了幼小孩子的视野,而且在人的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充满着无限可能的种子。作家梁晓声甚至结合自己的童年经验说,那些饱含着母亲泪水的故事对于一个作家儿童时代的心靈所形成的影响,会对其后某个时期或某个阶段的创作风格起着先天的、潜意识的制约。
除了在以上方面得到文学启蒙外,齐邦媛还从母亲身上获得了一种对人生发展非常重要的感性能力,如同情、奉献、善良、友爱等。
母亲是那种恪守妇道、保有中国传统女性典型特征的女人。“她没有朋友,没有所谓社交,每年能回两次二十里路外的娘家已感天恩浩荡了。”在齐邦媛的记忆中,在家乡的母亲,不是垂手站在桌边伺候祖父母吃饭,就是在牧草中哭泣。十年间,父亲只回去过四五次。有一次,父亲为母亲买了樱桃,用长袍兜着从村口走到庄院,这样温暖的场景竟然支撑着这个女人走过九年的孤寂岁月。对于这样的母亲,对于这样的女人,任谁都心生爱怜和同情。作为女儿,齐邦媛自然会生发出无限的悲伤和同情。
在危机四伏、不断搬迁的日子里,母亲变得坚强起来,她全心全意地付出和奉献,并在动荡的局势中和父亲建立了稳固的感情。家庭稳固、夫妻关系和睦,对孩子成长是非常有利的。难怪齐邦媛说,母亲那种幸福的状态,“给我成长过程最大的安全感。”
母亲的善良和友爱也让齐邦媛十分感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逐渐被日本人占领,大批东北人开始流亡关内,四处漂泊。这种情况下,谁的生活都不易,谁家过得都不宽裕。可是在南京时,每个星期六中午齐邦媛的哥哥都会带五六个同学来家里吃饭。这些孩子都是从东北流亡来的,对于他们,母亲都视为自己的孩子,关切地照顾。特别是那个叫张大非的孩子,“吃饭时,妈妈总叫他坐在她旁边,不断地给他夹菜。”母亲这种善良和友爱的本性,自然深深地影响了少年时代的齐邦媛。
什么样的母亲是好母亲?关于这个问题,美国《女性生活月刊》曾对读者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行为是成为好母亲的关键:给孩子讲故事或读书;在公众面前不批评孩子;父母保持一致;学会知足;不抱怨;共享快乐与共同承担痛苦等。据此来看,齐邦媛自小所受的就是一种来自好母亲的教育。
二、父亲的理性教育
“我的幼年是个无父的世界。两岁时曾惊鸿一瞥看到父亲,风雪夜归,凌晨又重上逃亡之路。”齐邦媛在书中这句充满感伤的话语很容易让人想到不久前在网络上传播很广的一句话——“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当前社会,很多父亲最大的问题是给孩子的陪伴过少。据调查,每周陪孩子的时间少于5小时的爸爸达50%;每天都能陪孩子的爸爸只有20%;50%的爸爸每周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时。另外,30%的爸爸们回家以后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看电视、上网、玩手机;只有20%的爸爸下班后回家陪孩子。
研究发现,孩子出生后最初几年不能没有母亲的陪伴,在青少年儿童的成长阶段不能缺少父亲的教育。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父亲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从父母教育的角度而言,齐邦媛还是非常幸运的。她在生命的早期从没缺少母亲的爱与陪伴,在后来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有父亲不时的教育和指导。父亲给予齐邦媛的理性教育也是她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是家里的独子,曾经留学德国,接受了救国救民的新思想。虽是翩翩君子式的读书人形象,但齐世英骨子里却充满反抗精神和家国情怀,因此投身革命,一生流亡。迁至台湾后,更是为自由、民主而鞠躬尽瘁。齐世英这种不妥协、不屈服,与命运抗争,为生民奔走的精神和气节深深影响了齐邦媛。另外,父亲在战乱中对教育和文化的坚守,也锻造了齐邦媛后来在编译馆岁月里的坚定意志,她认真而又勇敢地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除了身教之外,父亲也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教导齐邦媛认识社会规矩和做人规范。令齐邦媛印象深刻的是她读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件事。那年春雪刚融,上学必须穿过一条巷子,地上全是泥泞,只有路边两条干地可以小心行走。她当时好奇,沿路看热闹,不小心踩到泥里,棉鞋陷了进去拔不出来,急得大哭。这时一辆汽车开了过来,里面正好坐着自己的父亲。可是,父亲只是叫司机把她从泥里拔了出来,然后就开车走了。试想,如果我是这位父亲,多半会顺便送自己的闺女去学校。可是,齐世英并没有这么做。晚上回到家,他说出了理由:“小孩子不可以坐公务车上学,公务信纸有机关头衔的,也绝不可用。一则须知公私分明,再则小孩子不可以养成炫耀的心理。”
还有一次是挨父亲的打。齐邦媛回忆:“他用同样的语气告诉六岁的我,这里不是漫山遍野跑的乡下,城市公园的花是不能摘的,摘了更不能一再撒野,‘我打你是要你记得’。这最初的印象,使我一生很少说谎。”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