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教育学会第68届年会看高教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本文介绍了日本教育学会第68届年会中所探讨的一些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旨在使读者了解邻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动态。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日本;日本教育学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09)06-0076-03
  
  日本教育学会第68届年会于2009年8月27日至29日在东京大学驹场校园召开。奥巴马总统政策顾问、原美国教育学会会长琳达·达林一哈蒙(LindaDarling-Hammond)在会上做了题为“新时代美国教育改革”的特别演讲。会议期间,会员们围绕教育理论、教育史、社会教育、教育心理学、学校制度和经营、比较国际教育、教育方法、课程教育、学科教育、学前教育、初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特别支援教育(即特殊教育)、图书情报教育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研讨。与历届年会不同,本次大会设定了若干专题供大家进行深度讨论,包括市民教育、年轻人劳动市场和学校、教师教育改革动向、全球视野中的教育问题、性别与教育、道德教育改革动向等。会议期间还举办了题为“东亚社会变动和教育改革”的国际论坛,来自中国、新加坡和韩国的三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
  本文旨在介绍本次年会上发表的最新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希冀对大家了解邻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动态有所帮助。
  
  对大学新生的学习支援
  
  横滨国立大学的望月由起副教授以大学新生为对象,对他们入学前准备高考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基于学科的备考方式依然是主流。但是,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其备考方式是撰写入学理由书,准备面试。这反映出近年来实施“推荐入学”和“AO考试”等新型选拔方式的大学在不断增加。该调查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备考方式和入学后的学习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高考期间以学科学习为主的学生,在大学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时往往表现得比较消极;而以撰写入学理由书和面试为主要备考方式的学生,则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每次上课时不携带相关的教科书、资料和笔记”、“随意放弃已经选修的科目”、“没有认真完成作业和课题”等。望月副教授指出,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大学和高中的合作,加强新生入学后的学习指导。
  
  教学助手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教学助手(Teaching Assistant,简称TA)通常是指协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本校研究生。以往TA被认为是援助研究生的一种经济手段。最近,人们开始关注其在改善大学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来自东北大学的博士生足立佳菜等介绍了该校教育学部水原克敏教授领导的团队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传统意义上的TA,主要分担教师的一些事务性工作,如批改作业和试卷、负责小组讨论、指导实验或实习等。而在水原教授为东北大学本科一年级开设的《教育学》(公共选修课)中,TA扮演着双重角色。对主讲老师来说,TA是“批判者”,他们会在课堂上以第三者的身份适时对教师进行善意的提醒甚至“批评”;对听讲的学生来说,TA又是“二传手”,他们将学生的意见及时传递给教师。TA成为了沟通教师和学生的一座桥梁(表1)。
  近20年来,日本研究生的数量增加了约3倍。2008年,全国765所大学(国立86所,公立90所,私立589所)中有74%的学校设置了研究生院,在校研究生数量已经达到了224,000人;预计到2010年,日本在校研究生数量将增加到25万人左右。但是,根据文部科学省《统计要览》提供的数据,2006年16,000名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为57%,其中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仅为35%。今后,肩负着培养年轻学者之重任的研究生教育将如何发展,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第一,要走平衡发展之路。日本硕士和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学科比例失调,工学、理学、农学和医学学位获得者占总数的三分之二(67%),硕士学位主要集中在工学(39%),博士学位主要集中在医学(44%)。人文艺术类(9%)、社会科学类(11%),教育类(6%)的学位获得者比例很低。应该学习欧美各国,力争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取得平衡。
  
  第二,要加强就业意识。佐藤教授以教育学专业为例,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扩大教育学院硕士生的就业机会。对研究型大学的硕士课程来说,除了为博士课程输送人才之外,应该着力培养具有高度知识的专家型人才。对地方国立大学来说,则应逐步构建以培养研究生层次的教师为目的的教师教育体系。第二,扩大教育学院博士生的就业机会。特别是要着眼于培养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专家。事实上,东京大学理学院硕士生最渴望的职业是成为一名中学教师。而且,近年来,成为高中教师的博士生数量正在不断增加。第三,加强教育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指导,以及对研究生的支援。
  
  教职研究生院
  
  日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4月,已有182所专业研究生院(Professional School,日语译为“专门职大学院”),提供商业、会计、公共政策、公共卫生、知识产权、临床心理、法学等各类“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这其中也包括培养教师的教职研究生院(Professional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毕业生可获得相当于我国教育硕士的专业学位。在本次年会上,大家围绕教职研究生院的课程设置展开了积极的讨论。都留文科大学的田中孝彦教授认为,教职研究生院应该努力编制一些符合在职教师特点的课程。该校为此设立了“理解孩子的课程”,该课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 以理解孩子为轴心来展开实践性教学,帮助每位研究生理清思路,明确其所关心的问题;2 通过举办以理解孩子为主题的系列讨论,加强体验式学习和研究;3 通过研讨会的方式,掌握理解孩子的基本方法和概念;4 要求学生在撰写硕士论文时尽量选择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福井大学的寺冈英男教授介绍了该校在建设教职研究生院过程中的经验,即在与中小学校的互动过程中组织大学教学。例如,以中小学面临的实际课题为教学内容,教师和研究生们通过自身的研究来引导中小学的实践,同时,在推广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研究内容;在编制课程时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的实际,将中小学的课例研究(Lesson Study)、公开课等内容和研究生院的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在中小学建立实验基地、引入研究型教师和实务型教师②、加强教师的资质开发(Faculty Development)等措施,推动教职研究生院向实践型社区转变。
  
  男女共同参与
  
  首都大学江原由美子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其研究成果。在2007年对日本705所大学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大学专任教师中的女性比率有所上升(国立6.6%,公立15.9%,私立12.6%),几乎所有大学均设立了“防止性骚扰制度”和“护理家人特别休假制度”,但是,对女性教师依然不够重视。“明确提出增加女性教师数量的目标”(国立41.6%,公立5.1%,私立2.5%),“对女性研究者的专业成长进行支援”(国立11.7%,公立1.7%,私立1.3%)等指标值均很低。江原教授认为,推动男女共同参与,并不是单纯地提高女性教师的比例,其实质在于改善在职女性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研究环境和劳动环境。京都大学女性研究者支援中心也在会上公布了对该校545名女性研究者(包括博士后)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这些女性研究者面临着重重困难,例如,职业的不安定影响了女性研究者的婚姻和生育;为了生计和确保研究经费,一些博士后往往兼任临时教师,严重影响到了本职研究工作。该调查还指出,不同学科的女性研究者所面临的困难不尽相同,但是,政府实施的“女性研究者支援项目”,其援助的对象却仅仅是理科类女性研究者。在构建女性支援体制时,应该根据女性的特点,对研究者现有的工作方式进行反思,而不是引导女性研究者去效仿、接近现有研究者的工作方式。这样无法真正实现支援女性研究者的目

相关热词搜索:日本 年会 热点问题 高教 若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