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试是评估学生成绩的关键,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发现学生不足的有效手段。随着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课程考试也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文章以《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非标准化改革为例,分析了传统考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综合测试、课程论文等方面进行非标准化考试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性和自主性,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工作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8-0129-03
  Absrtac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examination is the key to evaluate students" achievement, and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means for teachers to understand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and find out the shortage of students.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curriculum examination also needs constant reform and innovation. Taking the non-standard reform of the course Project Bidding and Contract Management as an exempla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On this basi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non-standardized examination reform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test and curriculum paper, so a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autonomy, and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work on post.
  Keywords: project bidding and contract management; non-standard answers; examination reform
  一、概述
  目前很多高校考试中能力型、应用型、创新型的考核比重较轻,考试方式仍以闭卷为主,考试内容仅限于教材,考试命题主要基于知识和记忆,注重掌握学生的书本知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不能得到体现。统考试模式中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较大,约占总成绩的0.6-0.8,造成“一卷定成败”的局面。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传统考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各大高校需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科特色的考试模式,以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
  《项目招标与合同管理》作为本科院校发展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是培养具备招投标工作能力、编写招投标文件和签订合同的学生(武育秦,2011)[1]。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工作的有机结合。由于专业限制,除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无法利用Glodon和BIM软件来模拟招投标。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其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来理解与消化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知识。根据课程特点,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的要求。课程考核仅仅依靠标准化的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的能力也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我们需要对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改变单一评估方法并增加模块化训练。中心是工作任务,主线是项目招投标工作,载体为招投标任务(唐钱龙等,2010)[2]。这样既达到了传授知识的目的,又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二、传统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形式和内容陈旧
  传统的《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考试,普遍的题型为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等。这使得学生倾向死记硬背,忽视实操技能,不利于综合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更不利于培养其实践能力[3]。另外,考试内容很少关注标书与合同条款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实践运用。大部分考试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且考前教师习惯性给学生“划重点、给范围”,课程考试以考察低层次的认知能力为主,主观试题少且答案标准化,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核,学生无需独立思考和探索就能完成作业和考试。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考试为其考前临时抱佛脚突击记忆,考中夹带纸条、偷看、作弊提供了可行性。
  (二)考试标准随意
  有些教学管理部门要求教师在提交试卷时给出标准答案,但由于对一个知识点不同的看法导致学生的答案很难与教师完全一致。此外,命题的不规范以及非综合性授课(多个老师承担一门课的不同环节),使得命题单一性较大,集体命题难以实现。教师基于经验选题,学校对其题目进行规范和选择,这种标准自由性大,过于主观,教师易提前为学生划定答案[4]。考试信度的降低,使考试也失去原有价值。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教师对学生的考核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三)考试结果失真
  目前国内大多数本科院校在对《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上, 改变了过去死板的“一言堂”模式,成绩评定采用“334”的模式,即平时、实训、期末考试,三者成绩比为3:3:4。这种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模式,更能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但也只是改善,缺陷仍存在[5]。从某班级最终成绩册结果看出部分学生平时表现与期末成绩不匹配,甚至是完全偏離。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监考的严厉度,另一方面可能是题型易让学生考前突击记忆。这同样无法真实反映每个学生对该课程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 招投标 合同管理 非标准 答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