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阅读札记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美国学者拉尔夫·泰勒撰写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堪称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经典读物。泰勒原理的基本要点可归纳为“12345”,即“一个模式”“两个筛子与二维图表”“三个来源与三个准则”“四个基本问题”“五个一般原则”。该书的精华内容有助于我们持续深入地思考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对学校课程建设实践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泰勒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阅读札记
  美国学者拉尔夫·泰勒撰写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堪称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经典读物。无论你是赞同还是质疑书中的观点,它都是任何一个学习者不可绕过的理论高峰。
  一、泰勒原理中的“12345”
  在这一部分,笔者想着重谈谈对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基本内容的把握与理解。“泰勒的课程论是里程碑式的,他所提出的泰勒原理被当作课程研究的范式。因此,泰勒可以说是课程论成为专门、独立学科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时至今日仍然对课程论的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的人物。”[1]正如瑞典学者胡森等人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評论所言,“泰勒的课程基本原理已经对整个世界的课程专家产生影响。……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4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2]2为了更清晰、更熟练地掌握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笔者尝试将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2345”。
  (一)“1”:一个模式
  所谓一个模式,是指由于泰勒原理比较强调课程编制的目标主导作用,因而又被人们称为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二)“2”:两个筛子与二维图表
  两个筛子,即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前者是宏观的,后者是微观的。这两个筛子可以将尝试性的一般性教育目标转变为精确的、具体化的教育目标。
  二维图表,即阐述一个清晰的目标有内容和行为两个维度。泰勒认为“最为有效的陈述目标的形式,是以这样的措辞来表述: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某种行为,又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2]36。
  (三)“3”:三个来源与三个准则
  确定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1)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2)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3)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2]3-25。
  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三个准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申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强调:重要的是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前面经验基础之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深入、广泛的探讨。”“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关系。这些经验的组织应该有助于学生逐渐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2]67-68
  (四)“4”:四个基本问题
  这四个基本问题是泰勒原理的核心内容,它们在书中的准确表述是以问句形式呈现的:(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3]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将这四个基本问题提炼为四个动宾结构的短语:(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学习经验;(3)组织学习经验;(4)评价学习结果。
  在笔者看来,这四个基本问题还可以做进一步精简,压缩为四个关键词,共八个字,即目标、经验、组织、评价。
  (五)“5”:五个一般原则
  书中五个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是:(1)“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实践性);(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情绪性);(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可接受性);(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多因一果);(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一因多果)[2]51-53。
  泰勒在书中所谈的内容多半以理论总结为主,其概括化程度比较高。时过境迁,我们在当下语境中重读这本书时,势必要结合我国社会的教育发展现状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现实做进一步的理论反思与意义阐发,否则,我们就很容易陷入机械的教条主义泥淖。有鉴于此,笔者打算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阅读反思,力求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更为深入地理解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提供帮助。
  二、《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阅读反思
  (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破解任何一个教育难题,都需要找到一个好的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往往与创造性研究问题的提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纵观教育史上至今仍闪耀着智慧之光的教育思想,它们无一例外地提出了堪称经典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和思维的问题,或者说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任何一个哲学家都无法绕过且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具有前瞻性,甚至带有超越性。
  比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写过一本书叫《教育论》,书中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问题。虽然他根据当时的社会现状给出的回答是“科学”,但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仍不断被提出,也一直有人在尝试着回答,成为我们谈论课程时无法回避的问题。
  又比如中国学习者悖论,它的大意是按照西方的观点,中国的教学属于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模式,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起着绝对的支配作用,而学生处于纯粹被动的地位。但是,相关的比较研究却又清楚地表明,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有着较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我们在此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悖论”,即这种被动的学习怎么可能产生如此好的学习结果呢?对于这个悖论的解释和回答,涉及对一系列教育问题的分析,比如中国传统的教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什么叫作“有着较好的学习效果”?中国学习者悖论到底是否真实存在?等等。

相关热词搜索:泰勒 札记 基本原理 拉尔夫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