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史”实践教学及质量控制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涉及面广,与现实紧密相连,意识形态强,开展实践教学意义重大。“国史”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容易出现“应付式”、“游玩式”等质量问题。为此提出要制定高校人文类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注重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以促进“国史”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实践教学;质量控制
作者简介:陆和健(1970-),男,江苏如皋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江苏 扬州 225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扬州大学2009年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2-0138-02
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决定了高等教育对实践教学必须加以重视。相比较于理工科课程的实践教学(以训练、实验、实习为主)的规范和标准,高校人文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就显得杂乱无章、甚至可有可无。本文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为例,谈谈高校人文类课程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
一、“国史”课程特点与实践教学的意义
1.“国史”课程特点
第一,涉及面广。改革开放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有的称“当代中国史”,习惯上称作“国史”)是普通高校历史专业和政治类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2006年以来,全国所有高校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有三章内容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因此,这门课程教学涉及高校全体学生。
第二,意识形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通过28年的艰苦奋斗而创建起来的,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因此,国史教学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性,要让学生理解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认识的多样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只有60多个年头,许多重大历史活动的当事人仍然健在,大部分人民群众亲历新中国的风风雨雨,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例如他们的父辈、祖父辈对国史的感性认识中得到与课堂教学不太一致甚至相反的历史印象,形成认识的多样性。
第四,不确定性。国史作为当代史,其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些问题,只有上限,没有下限,朱佳木称之为“时过境未迁”。如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许多问题正在发生发展着,具有不确定性,还没有最后沉淀下来,书本所给的结论、定义的概念还不太成熟,很难做到深刻,达到使人完满的程度。所以,国史是正在沉淀还未完全沉淀下来的历史,是正在进行的历史。
2.“国史”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
“国史”课程的上述特点一方面有利于国史开展实践教学,国史有丰富的活生生的现实素材可资利用,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得天独厚;另一方面也对国史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国史与现实联系太紧密,历史与现实具有自然的一体性,要引导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得出比较客观的国史观,贯彻意识形态的要求,以便正确认识和评价国史中的事件与人物。这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会经常遇到学生针对教材内容而提出现实问题,有时观点相左,需要展开讨论并加以引导,所以“国史”课程会遇到“不得不进行”实践教学的情况,因此,“国史”课程实践教学意义重大,具体来说可以细化为以下几点。
第一,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国史教材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素材加上原因、教训、经验、评价、分期等理论框架,再以一条主线贯穿,组合而成,体现出来的文本精炼、宏观。这种单线历史带来许多历史细节无法进入教材的缺陷,从而对学生认识、评价历史造成很大的影响。实践教学正是在教材“原因-结果”表述基础上加上“过程”,对“过程”细节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感,呆板的历史变为生动的历史。
第二,可以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习积极性。传统课堂教学相对枯燥、平淡,教师以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概念演绎、知识铺陈、理论阐释为教学职责。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通过实践教学,亦可发现教与学环节的不足,加以弥补和改进,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第三,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教学因其具体、形象、生动,身临其境,可以促发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与实践相比较,理论知识总是过去时,总有脱节之处,而实践是丰富多彩、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就需要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自然有利于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四,可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有利于他们对国家历史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和评价。课堂上课本上的“说教”、校园里网络空间的“激愤”总会在现实中得到验证或修正。通过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把“国史”的科学体系展现出来,产生认同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国史”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及质量问题
“国史”实践教学形式多样,诸如教学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况、理论宣讲、课堂讨论、辩论、演讲、课程论文、读书笔记、看录像等,大致可分为校内校外、课堂内课堂外等类型。应该说,这些实践教学形式运用得当,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其中,教学考察最受学生欢迎。近几年,笔者在讲授“国史”课程的学期中间,先后安排了4次教学实践考察活动:2008年3月7日历史专业05级39名学生到高邮菱塘回族乡考察“民族区域自治”情况;2009年5月18日历史专业06级21名学生到江阴华西村考察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农村”面貌;2010年4月6日历史专业07级39名学生到安徽凤阳小岗村考察“包产到户”的历史情况;2011年4月17日历史专业08级26名学生到盐城盐都县仰徐村、泾口村考察“新农村建设”情况。从课堂走进乡村,学生感触很深,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历史06级刘风萍同学说:“我觉得采取实践活动的方式教学,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能够很好地促进我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堂学到的知识,提高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刘风萍《华西之行有感》)历史08级秦方震同学说:“简短的一天盐城教学实践,使我深刻感受到了盐城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风采,增加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培养了我的爱国精神,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并坚定了我为祖国,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努力奋斗的信念。”(秦方震《盐城教学实践有感》)
当然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根据笔者的观察,大致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应付式。有些教师习惯课堂讲授,照本宣科,这样省心省事。但由于课程要求实践教学,因此就象征性地安排点实践教学点缀点缀。这样的实践教学即使开展起来,效果也不理想,经常出现课堂讨论“冷场”,课程论文、读书笔记抄录及粘贴他人成果的现象。这类实践教学有点为“实践而实践”的味道,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读书和思考,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被动地完成,因此,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第二,游玩式。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教学实践中。有部分学生把这类实践教学看成春游、秋游。尽管教学组织者花费了大量精力联系参观考察点、社会实践基地,也设计了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由于经常出现过程控制困难,最后实践教学变成“游山玩水”,很难起到触动思想引发思考的目的。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