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程观视阈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课程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良莠不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产生很大的影响。为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从大课程观的视角出发,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课程化的观点,扩大课程的外延和内涵,构建涵盖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三部分组成的课程化体系,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观念,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课程观;课程化;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像复旦大学投毒案这样的极端事件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教育主管部门也十分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纵观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绝大多数高校都制定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实施办法,但在具体的落实和工作效果方面却差强人意。因此在大课程观的视角下,立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外延和内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课程化模式对解决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大课程观——心理健康教育新视角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但课堂外的其他教育工作途径同样不可忽视。国内学者一直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课程化的设想,章成斌(2005)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建设是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的举措”,可以“形成以“发展性为主,障碍性为辅”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李黎(2010)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目标、类型、原则、内容、方法、评价等进行了论述。在传统课程观的视阈下,主题教育活动、宣传教育等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辅助,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方法和形式,在教学活动中不是课程的内容。因此在现代大课程观的视角下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学术界把教学论和课程论作为教育实践的两个领域来研究,课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是在教学中创造的一系列活动和情感体验;教学是一个产生课程效应的教学情境。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把课程论和教学论统一为课程与教学论。在此基础上国内学术界提出了“大课程观”的观点: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前期研究、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组成;课程的实施就是教学,教学是课程系统的一个部分。在大课程观的视角下,课程包含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在课程与隐蔽课程,包含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模仿教学与陶冶教学;课程系统包含历时态课程要素和共时态课程要素;课程构成有物化构成和层次构成;在层次构成中,又进一步分为决策层次构成和运行层次构成;教师也是课程研制者,从而构建课程包含教学的主体机制;大课程观的核心里念,是辩证整合的教育价值观念,实现这一理念的是整合课程形态。
2 基于大课程观视阈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课程化模式构建
基于大课程观的视角下,构建由显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隐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两大类,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三部分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课程化体系,以学科课程为体系的基础,以活动课程为体系的中心,以环境课程为体系的辅助,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课程化体系的有机整体。
2.1 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就是知识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以知识和技能传授为主,主要传递理论知识,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自我意识和人格、心理调适等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其他课程相似,以传统的课程教学安排组织教学。课程化体系要求在高校现有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必选课的基础上,开设恋爱课、人际交往课、情绪控制课、生命教育课等能够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行为训练课程,从而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形成个性鲜明的课程体系。
2.2 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属于隐性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以心理体验、技能培养为主,主要通过各种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展示的舞台,包括团体辅导、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剧以及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打造品牌活動,并把专题活动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内容来组织实施,加强学生的重视程度,提升活动水平,把原有的活动系列化、专业化、规范化,增强活动效果。例如课程化体系中的心理剧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内容,要求全体学生都参加,同时注重的是心理剧的发展教育功能,弱化评比的结果,这样就能充分实现活动的目的,又能提升教学的效果。
2.3 环境课程
环境课程是更大范围的隐性课程,通过有形或无形的物质、文化、制度等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等不同方面。本研究重点讨论的是学校环境课程建设,包括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健康宣传、组织制度等,通过校内宣传栏、广播站等,尤其是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打造良好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3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课程化的现实意义
3.1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课程化有利于转变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心理问题学生的个体咨询工作方面,机构的名称也定义为“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是“发展”中心、“教育”中心。课程化模式的面向对象为全体大学生,把大学生发展性的问题作为主要内容,促使教育者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般性问题,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面,转变主管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形成“预防教育为主,咨询干预为辅”的工作模式。
3.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课程化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建设
心理健康教师一般隶属于学生工作部门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其身份界限比较模糊,既不属于辅导员或者学生工作行政人员,又不属于专业教师序列。在晋升职称时,同专业教师竞聘教师系列缺乏专业学术优势,同辅导员竞聘又缺少工作业绩优势,很容易被边缘化。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很难量化考核,进行心理宣传、组织专题活动一般都不计入个人考核,这也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心理健康教师的积极性。高校把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纳入课程化体系,可以解决心理健康教师的岗位设置、工作量计算、考核和培训等问题。在课程化体系中,专职从事活动组织、宣传教育、个体咨询的教师,工作也能实现量化考核,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了教师的劳动权益,能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