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运动员人格特征和成人教育

发布时间:2019-08-0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从青少年运动员一般人格特征出发来探讨成功人生和成才的关系,提出青少年运动员接受教育需求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成人”教育;第二个层面是“成才”教育。具体做法是奠定精神力量(追求高远的教育目标);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的心态;奠定文化底蕴,提高综合素质三个方面,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成功的人生。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人格特征;成人
   作者简介:韩晓云(1962-),女,山东文登人,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74-02
  
   中国的体育体制是举国体制,体操、跳水等项目的运动员需从6—7岁开始训练,大多数项目的运动员则是从12岁左右开始进行专业训练。这样就造成我国运动员群体人格特征上的一些特点,而体校教育必须针对这种特殊性进行,才能够起到培养青少年运动员成才的作用,真正达到造就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的。
   一、青少年运动员的人格特征
   青少年运动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到集体训练的生活中,与社会的联系较少,而生活的目标则十分清晰,就是夺取金牌。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他们从小就开始了体育人生之路。他们把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留在了训练场和比赛场,他们的成长浸渍着汗水、泪水和为荣誉而战的豪情。这就形成了与同龄人相比不同的人格特征,他们往往更能吃苦耐劳也更为坚强果敢,敢于竞争敢于拼搏,不怕矛盾不怕困难,将荣誉看着自己的生命。但总体而言,由于没有受到完整的系统的文化知识的教育,对社会和生活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往往容易直奔目标而不全面的考虑后果。这种人格特征对人的一生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终生无法改变。
   根据体育运动规律,真正通过拼搏成为运动尖子,站上金牌领奖台的人只占运动员训练人数的极少部分。他们中的多数人,将在其成年之时面临着重选职业的人生问题。这就带来一个矛盾,青少年运动员在成年之际,如何才能够顺利过渡这个转型的矛盾呢?为了成功实现这个转型,我们在其训练的时候如何加强他们的文化学习?如何培养他们能够融入社会生活的人格?这就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人格,使其养成符合社会规范并能够很好融入社会的人格特征。
   这个问题的提出绝不是空穴来风。近来不断传出的退役运动员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得不引起认真思考。据报载,2001年大运会金牌得主,27岁的张尚武在北京商业区的一个地铁站表演体操特技。微博上流传着当时警察警告他不要妨碍道路交通的照片,许多人对他表示同情。[1]一个体操冠军沦落为北京街头卖艺人,这不得不引起重新思考青少年运动员的教育问题。报纸还详细的介绍了张尚武的情况:“张尚武是前国家队的运动员,2004年未能入选雅典奥运会运动员团队之后,他失去了对体操的热情。2005年跟腱断裂之后,他彻底退出了体育界。由于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而且没有一技之长,他未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后开始偷窃。他15日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其实我痛恨偷窃,我不想伤害社会。’……张尚武因盗窃服刑4年,今年4月刑满释放。”[2]张尚武还不是个例。在同一篇报导中,还介绍了其他一些退役运动员的惨状:1999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冠军艾冬梅和丈夫双双失业,2007年卖掉了她的奖牌;国家举重冠军邹春兰2006年退役后在一家公共浴池当上了搓澡工。《中国体育报》报导说,在约30万退役运动员中,五分之四的人在与伤病、贫困和失业做斗争。
   这是一组残酷的数字,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面对如此残酷的现状,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显然需要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成人教育,按照青少年成人成才的特征,结合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人格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才能够使悲剧不再上演。
   二、青少年运动员成人的意义
   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不能像上演皇帝的新装一样,一味的掩盖存在的矛盾,更不能采取放弃的态度。我们还是应该提倡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受教育者一个也不能放弃,一个也不能少。
   只要在体育运动学校教过书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青少年运动员是不爱学习的人群。这种感受对教师而言是真真切切的,但未必是符合实际的。为什么这么说?应该看到,青少年运动员接受教育需求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成人”教育;第二个层面是“成才”教育。所谓“成人”教育就是要将运动员培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思维正常、情感平和并且能够融入社会生活的人。而所谓“成才”则主要指能够进行创造性工作并符合社会需求的专才。这两个层面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是并不矛盾的。但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由于需求的不同,“成人”与“成才”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错位,也是很自然的现象。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他们的成才目标其实早就十分明确了,就是要向最高目标—金牌—发起冲击,这样就决定了他们潜意识中排斥其它的成才目标,甚至认为其它成才目标都是对既定目标的干扰,而不是促进。而体校的文化教学往往强调的是为了运动员的成才,而这个成才目标又是模糊的、不清晰的,甚至教师自己也无法将这个目标清晰的表述出来。
   如果我们承认上述分析是有道理的话,就不得不清醒的看到一个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巨大矛盾:文化教学和体育训练是不相容的两张皮。这么说不是为了取消文化教学,而是要给文化教学重新定位。如实的揭示矛盾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矛盾,在青少年运动员以训练为主的阶段,文化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是“成人”教育,而不是也不应该是“成才”教育。如果这个观念能够得到多数体育运动学校教师认同的话,并能够得到政府有关部门认同的话,我认为,破解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难题,就可能找到真正的路径和手段。
   那么,什么是“成人”教育呢?所谓成人教育就是要将受教育对象培养为一个适应社会是人。著名学者陈先达先生在研究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之后,曾经这样总结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最初人表现为种属群、部落群、群居动物,由血缘关系为纽带而集合为共同体。后来由于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集合体随之解体,出现了人的孤立化现象,仿佛成了彼此孤立的社会“原子”。其实产生这种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社会关系最为发达的时代。尽管人们彼此之间互不相识,但在生产和需要上,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彼此需要。[3]应该说陈先达先生这个观点对我们研究青少年运动员成人教育是有启发意义的。
   青少年运动员由于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又处在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呈现了欲望下降的态势,而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又较为狭隘和片面。这时如果教师一味的强调文化知识的重要,而不顾及青少年运动员的现实需求,这对一个青少年来说,是不利于其正确理解社会和正确理解生活的,当然也就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加以考虑:一是运动员的需要和对知识接受消化的可能;二是社会对运动员接纳时的要求和基本期盼。这其实也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第一,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之外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对此问题我们能够清晰的表述出来,就可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不要说将来成为世界冠军、国家冠军的运动员出路存在问题,其实不能成为有名的运动员的人数更多。他们退役之后的出路,除了极少数人成为职业教练和体育官员外,绝大多数的运动员退役后都要重新择业,都面临融入社会的问题。这时一个正常的人,远比一个冠军重要了。所以,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教育,成人远比成才重要。

相关热词搜索:成人教育 运动员 人格 青少年 特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