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摘抄
发布时间:2017-02-0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十万个为什么摘抄篇一:课外阅读的指导
浅谈学生阅读的指导
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这段话明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养成阅读习惯,仅靠四十分钟的阅读教学课是不够的,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续,不仅必要,而且还有深远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发展和提高口头、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第二,使积累知识,收集信息,开阔眼界,丰富、规范语言,在广收博采中汲取营养。第三,使情感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养,审美情趣得到陶冶,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可是,实际情况表明:虽然大家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的重要,但其质量却不容乐观。课外阅读尚处于一种消极、盲目、低效的状态。 缺乏兴趣,阅读量不够。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爱看书,他们是因为老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只要不在老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他们宁可发呆也不愿拿起书本,即使捧起书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不高的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兴趣的丧失,是学生阅读的最大敌人。二、方法不当,造成高耗低效。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尚不能自如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来,因此,虽然课外阅读的时间、数量都不少,但收效甚微。有的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只需粗读的却迟迟不肯放手,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这样,不会针对不同的阅读对象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一味地平均用力,势必造成高耗低效的状态。三、盲目择书,阅读内容不够丰富多彩。有些学生家长,因没有经验,因而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造成阅读面狭窄,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选择了一些要求过高或过低的书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或是干脆放任自流,造成了一些有害的书籍也出现在孩子的书桌上。四、不重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仍未养成。很多学生阅读纯粹是“读”,没有“背”、“抄”等帮助记忆、积累的手段,因而,虽然有了大量的阅读,但是仍然语感不强,语言不丰富,因而作文仍然根基过浅,营养不良。为什么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家都很重视课外阅读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这样“病态”的课外阅读呢?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教师方面:部分教师大语文教学的意识不强,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而把课外这一块广阔的领域丢给学生自己。有的教师虽然已经进入课外阅读指导的领域,但苦于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而在指导学生时目的性不强,方法不够灵活,有些力不从心 这是造成学生课外阅读的混乱无序状态的主要原因。二、学生方面: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他们静下心来看书,确非易事。同时由于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不够密切,一些家长不了解课外阅读的要求,从而也无从指导督促,因而造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涣散。三、学校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为教师提供指导的机会。很多学校还未开设课外阅读课,使得学生的阅读活动无法由课内逐步向课外过渡,教师只能靠自己去挤出时间来指导学生。这样,指导的时间没有得到保证,使得指导的行为时断时续,没有形成一个有序完整的体系。四、自身方面:课外阅读本身不易于掌握。虽说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但须承认: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外,是由学生回家完成的。因而,教师对课外阅读掌握起来就有些困难,这也导致了学生课外阅读质量不高。为了改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尽快构建一个课外阅读的指导体系,使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正确有效的指导,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在此作一个介绍:一,整体把握。(一) 制定目标。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
中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要求,制定出六年课外阅读的总目标,并依据各年龄的特点,分化成三个分级目标,分别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中完成。低年级课外阅读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 逐步学会独立阅读适合低年级学生知识水平的课外读物;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短文的能力;养成背诵自己喜爱的文章的良好习惯;培养初步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中年级课外阅读目标:在阅读活动中,适当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初步的鉴赏语言文字的能力;能评析文章中人物的善恶美丑,从中受到教育;背诵一定量的格言警句、古诗及文章片段;有摘录、品味好词佳句的能力和习惯;能阅读理解简单的说明书及各种应用文;具有初步的独立阅读儿童读物的能力和简单的圈点批画的阅读习惯。高年级课外阅读目标:在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对文章有一定的鉴赏、分析能力,并主动从中汲取营养;能背诵较多的名家名篇(或片断〕;有摘录好词佳句及文章精华的能力,并学习分类;能独立阅读课外读物,学习制作阅读卡片;能按兴趣后某种要求剪报。(二)划定内容。对六年中学生所需阅读的课外材料划定范围,列出书目,并加以分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在不同的年龄段有所侧重。
1、科技知识类:提供有关生活常识、自然知识等科学常识性文章,适合儿童特点的科幻小故事,简单的产品说明书等。各年级段书目如下:(必读书目〕低年级:《生活小常识》(注音本)、《告诉我为什么》(低年级版)、《动脑筋爷爷》、《大自然中的老师》(彩图注音本)中年级:《动植物奇观》、《少年百科知识问答》、《小实验小制作》、《四季星座》、《学做多面手》、《飞向太空》、《奇趣博物馆》、《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高年级:《少年百科丛书》系列、《世界科幻小说精品丛书》、《小学生漫游祖国》、《打开智慧之门的的金钥匙》、《中国科学小品文》、《学会在21世纪生存丛书》、《上下五千年》、《家用电器大观》2、文学作品类:选择儿童喜爱的儿歌、谜语、古诗、寓言、童话、小说、剧本、相声小段、小品脚本等,供学生阅读。选择名家名篇指导学生品味、赏析、学习。各年级段书目如下:(必读书目)低年级:《看图学成语》(注音本)、《小学生智慧快餐》(注音本)、《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儿童学古诗》、《笑话谜语大全》、《跟我学儿歌》中年级: 《木偶奇遇记》、《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民间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国革命历史故事》、《相声小品集》、《西游记》、《唐诗三百首》、《名人名言》、《少年晨读》(期刊)、《春笋报》、《小学生语文学习报》高年级:《鲁宾逊漂流记》、《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外名人故事》、《福尔摩斯探案》、《三国演义》、《水浒》、《中国儿童短篇小说选》、《100部优秀爱国主义影视篇故事荟萃》、《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故事大全》、《现代背诵散文选》、《唐诗三百首》、《全国小学生获奖作文精选》。3、应用文类:选择实用性强的书信、日记、读书笔记、通讯、板报稿、会议记录等,供学生阅读,并为其提供实践的机会,进而鼓励学生主动地在适合的情境中运用。低年级:《跟我学写日记》。中年级:《读书笔记摘录》、《板报稿》。高年级:《中外名人书信》、《如何做会议记录》、《学写通讯稿》。二、具体指导。(一)、激发兴趣。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因此,我不断地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1、设疑诱读法。主要针对故事性较强的作品,我利用紧张的故事情节,设置悬疑,引起他们迫切阅读的好奇心。例如,在指导阅读《白雪公主》前,我先讲述了故事的开头:白雪公主的母亲死后,父亲娶了一个漂亮的继母。但是她的心肠非常恶毒,她嫉妒白雪公主比她漂亮,千方百计想要害死白雪公主。到底恶毒的继母 用了哪些办法,白雪公主会不会有危险呢?请你自己去读一读。学生在这样的诱引下,情绪高涨,阅读质量很高。2、竞赛促读法。主要针对语
言美的作品。在阅读之前,我就开展学习竞赛;规定比赛朗读文章的精彩片断,看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最有感情;或者指定背诵文章的某一部分,看谁背得快,背得好。把阅读活动转化为一种竞赛活动,在竞争中激发阅读兴趣。这种方法我试行过多次,每次效果都不错。3、追溯扩展法。主要针对知识性的作品。在阅读前,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中提炼出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到课外书中去搜集其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链,而后向全班同学汇报,达到互相交流,提高兴趣的目的。例如:在学生具备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一知识点时,我又提炼出一个话题: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发明,分别是谁发明的?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外去搜集资料,等到汇报交流的时候,我惊呆了:贝尔发明电话,张衡发明地动仪,爱迪生发明电灯??应有尽有,通过这次交流,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越来越强了。(二)创设条件。1、开设“课外阅读课”课外阅读课一般有五种类型:读物推荐课、读书指导课、读物欣赏课、读物分析课、读物汇报课。教师可根据需要,安排内容,利用这堂课向学生推荐读物,欣赏评析,进行阅读指导,供学生汇报读书成果。保证每周一课时,逐步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过渡。2、提供图书或书目。建立班级图书角。提供一批公共图书,建立班级借阅制度。图书一部分可由同学捐赠,一部分可由班费购买。有了这样一个班级图书借阅角,人人都有机会读好书,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再也不必为买书发愁了。除此以外,还可以提供一批可供挑选、参阅的书目,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自己去阅读,更上一层楼。3、优化读书环境。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装点上几幅书画作品,增添了文化气息。读书时,放上一盒优雅舒缓的钢琴曲,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尽情地读书,平和的心境,互相感染,融入书海而不亦乐乎!(三)、教给方法。1、课内带课外。在四十分钟的语文课上,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在课内学到的方法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如在语文课堂中学了自然段的知识,就让学生在阅读读物时数数一篇文章有多少个自然段,并按自然段读书;在语文课内学了中心句的知识,就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找中心句;在语文课内学习分段、概括段意、整理故事情节、评析人物等,也让学生到课外去试一试。这样,有意识地提示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进行课外阅读,久而久之,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就培养起来了。2、指导读书方法。利用“课外阅读课”这一阵地,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读书的方法,包括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掌握一般读书程序,领悟读书的要求,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a、合理安排读书时间*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早中晚各安排一段时间,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计划的规定,并长期坚持下去。另外,告诉学生,早晨是一天中读书的黄金时间,头脑最清醒,可以安排些背诵、复述任务;晚上一般较疲劳,可以阅读些较轻松的书籍。b掌握一般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在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c领悟读书要求。要求:(1)读书要求“眼到、心到、手到”(2)读书要求不懂就问,善于思考(3)读书要和“说话”、“作文”紧密结合。(4)读书贵在持之以恒d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1)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一些长部头的书籍,例如名著:《水浒》、《三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些中外名著的各种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有很大的吸引力,阅读速度自然加快,读后掩卷而思,也有不少可回味品评的东西(2)吸收性阅读。以获取读物中的知识为目的的阅读称为
吸收性阅读。主要针对知识性读物。因为对待此类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也不是语言优美的篇章,适合背诵积累,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细品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背诵、摘抄来帮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3、指导写读书笔记。a、指导记录的内容。如: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精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b、指导记录的方法。(1)批注笔记。学生在阅读时使用教师设计的符号在书上作批注。如:用“‖”表示分段,“│”表示分层;“~~”表示重点词句,“--”表示优美词句等。(2)提纲笔记。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写成内容提要,或是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理成结构提纲。(3)摘录笔记。如:摘录词句、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等。摘录时要忠于原文,注明出处。(4)心得笔记。即读后感。要求可低些,写时只要抓住原文的要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即可。c指导学生循序渐进。要根据年级的不同,逐步提高要求。如低年级可只记下文章的题目,学会必要的生词;中年级可摘录优美的句子或片断;高年级可先学列提纲,后写读后感等。三、加强检测。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及时了解,学生读了多少,读得如何,教师要了然于胸,以便及时调整,进一步指导。检测的方法很多,大约有以下几种:1、与家庭加强联系。依靠家庭的力量,来督促学生的课外阅读。如:(1)建立“家校联系卡”。让家长每天在联系卡上登记学生的阅读情况:书名、时间、字数、专心程度、是否背诵??有家长的协助,阅读质量大大提高。(2)经常召开家长会,或发放调查问卷。教给家长指导、监督的方法,以使有目的、有方法地指导孩子。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各个年级也 不相同。(1)低年级:讲故事式、内容简介式、情况汇报式、表演式。
2)中年级:小实验、小制作式;复述式;图画式;摘抄展评式;谈天说地式。
(3)高年级:排演课本剧式、办小报式、书评式、方法交流会。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学习语文决不只限于课堂;语文教师是学习语文的引路人,应该指引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立体性综合性的大课堂小学阶段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间,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这份时光,在人生的道路上跨出最有意义、最坚实的一步!
十万个为什么摘抄篇二:课外阅读的意义
课外阅读的意义
在这个充满喧嚣,充满浮躁的时代,我们不会担心自己的时间会空下来。只要愿意,人们可以每天都过的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流行歌曲、电影、肥皂剧和网络游戏等一道道娱乐快餐能够使我们常常处在兴奋之中,比如电影电视剧运用它特殊的影音处理技术,可以把画面处理得更为唯美,把情节设计得更为引人入胜,把恐怖的氛围处理得更为毛骨悚然,把残忍的场面渲染得更为血腥。网络游戏以其本身所具备的特点,比如场景的绚丽多彩、以及多人之间的合作性和互动性、即时生效性等,满足人们的争强好胜的心理、能填补空虚,逃避现实,也能很快获得某种成功的体验等。但是兴奋过后,却使人陷入更虚无的寂寞之中。于是,人们会寻求更大的刺激,以填充更无边的精神寂寞。所以,当前的喧嚣、浮躁、多彩、无奈,使传统的书面文本的课外阅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其实此时,我们更需要让自己的心复归于平静,进行一些阅读和思考,引导我们的学生去进行阅读和思
考。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逃脱精神寂寞的宿命。
阅读通俗的来讲,可以用来消遣,也可以用来获得知识。消遣型阅读可以调节高度紧张的身心,消除工作疲劳。它对对于阅读主体的知识储备、审美能力不作很高的要求,阅读主体不带有很高的目的性,不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度了解和体验,不需要获得较多的审美体验,更不是为了从中获得富有创见的新思维,而只是为了获得阅读过程中的轻松感和愉悦感。消遣性的阅读心理自由度很高,其精神与感官在阅读活动中处于相当放松的状态,不易产生疲倦的心理,还能够使得非专家和学者的人士也能参与阅读,即使不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也能使阅读主体在不知不觉之中增强对文字,文句,文法的了解和应用。缺点是他们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更多是从感觉和兴趣出发,可能会造成阅读文本的低俗化。不过,在对消遣性阅读进行引导,将阅读活动延伸下去的话,会使阅读主体在对于文本的阅读过程中,不停留在追求心理愿望的直接满足上,会产生从文本中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和审美感受的期望。随着阅读的深入,阅读主体已经不以对于文本所传达出的表层或浅层意蕴作简单的认知和掌握为满足,而是渴望获得新的审美感受和生存启示,进而使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境界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阅读的超现实功利性使得阅读于阅读主体而言成为一种不可或缺、无可
替代的高级精神活动。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寄希望于这一系列的高级精神活动都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进行,阅读的内容仅限于我们的语文课本的话,未免显得相当滑稽可笑了。所以,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必要性时曾经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比例吧。”事实上,课外阅读的功效远远超过课内阅
读的功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
1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活动,是形成阅读能力十分重要的方面。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内阅读教学只是教个阅读方法而已。因此,他特别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课外阅读,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语文学习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不同,要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中学到的一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学习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也曾经一针见血地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对一个学生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课文,文化积累和文化的建构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建议:“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代表了《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引导。缺少了课外阅读,或课外阅读量少,都会影响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最新教育大纲,第一次明确指定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课外文学阅读必读的30种文学名著和中学古诗词背诵篇目,
并具体规定初、高中学生的阅读总量。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好的推荐书目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健全中学生的心灵、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有重大作用,这一点社会各方面已经形成共识。新大纲的出台,新教材的启用,对于素质教育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为语文学科
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为语文教育构设出了美好的前景。
2对于所有的学科而言,课外阅读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通过观察发现: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用于阅读教科书,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也就是课外阅读上;而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读的学生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因为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的思考被激发了,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这也表现在课外阅读与记忆力的保持与提高。记忆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是一切学习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揭示出课外阅读与增强记忆力之间成正比关系。因为通过课外阅读对课内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延伸,为课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智力背景。这时的识记就成
为有理解的阅读,成为一种思维分析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记忆增强了,智力也就发展了。
3课外阅读衍生的长期效应
3.1课外阅读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中学时代是人一生中的阅读黄金期,在这个时期,学生不仅具有旺盛的求知欲、较强的接受能力,同时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在逐渐地成熟。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所以读好书,特别是一些好的人文书籍对于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让他们进行心灵的自我观照即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一习惯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在这个长期过程中,它影响着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
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3.2课外阅读是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除了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美德、提高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这是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是由感知、思考、推理、想象等一系列心智活动和行为构成的,同时还有阅读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各种意向因素的渗透。所以,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多阅读可以实现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模式。培养阅读能力、阅读动力和阅读毅力,也就是培养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对各种信息的融合能力和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可以说阅读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是进步的阶梯,
是成长的途径。
3.3课外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有关专家统计,人类知识总量的翻番周期愈来愈短,从过去的100年、50年、20年缩短到5年、3年。有人预言:人类现有知识只占知识总量的5%,其余95%现在还未创造出来。资料显示,在农业经济时代,人类只需要7到14岁的学习就能胜任日后的工作;在工业经济时代,人类的学习时间延伸为5到22岁;而在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这表明,历史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终结,学历教育已被终身教育取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具有世界意义的《学习生存》一书中,提出终身学习是生存概念的观点。从 “终生学习”的观念来看,传统的“一张文凭,终生管用”的旧观念已经改变,人的学习过程不会只在课堂内、学校里进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都要通过人们未来的阅读,自我学习来获得,所以养成阅读的习惯很重要,因此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成尤为重要。所以时代逼迫人们必须终生学习,终生阅读。而这种阅读习惯的培养,在中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3.4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全民的素质。
阅读可以励志、养性、立德,是对人生的磨炼和意志的考验;阅读能改变命运,增长素质,提高品位;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职业能力和他对社会作用的发挥;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国民阅读力的大小,则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国民阅读水平更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国民阅读力和阅读
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
许多文明国家都把全民阅读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加以推动。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原有的阅读水准还比较低,如不引起重视差距还会拉大。如果在中学阶段就重视对学生对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那么,等他们成为社会的主流时,一定能够营造全社会读书的良好风尚,提高全民素质,提升民族的品位。所以,积极倡导读书,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风气,共建和谐社会,就从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始。课外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是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一提到课外阅读,同学们就兴味盎然,津津有味。但相当一部分同学在阅读的内容、速度、效果及时间的安排等方面缺乏目的性、科学性、计划性。所以,大家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读:
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数量的名家名篇或其中的节选片断,如《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长征》选自《毛泽东诗词》等等,如果我们在学习这些课文的前后,能找到跟课文直接对应或间接有关的文章或名家的有关作品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就能从更高的角度对课文作较为深入的领会,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领略到名家的整体特色。同时我们在阅读时遇上生字要查字典,扫除阅读道路上的障碍,这样才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不理解的句子要反复阅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要在读中求得理解。
想:
每当读到优美生动的句子,就必须停下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每读完一篇文章就要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时我们在课外阅读时还要考虑文章是不是有深度、有广度,哪些是精读的,哪些是泛读的。精读的内容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对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有利的书;一类是使人博学多闻,知识性、科学性很强的书,如《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等,阅读这类书时要聚精会神,深入钻研,所以我们要安排适宜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来阅读。泛读的内容包括一般的网站、报纸、杂志、画廊、宣传栏等。这类内容有利于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但一般只要看看标题,或抽取重点阅读,或了解大意即可。所以,我们可以用零碎的调节性的时间去阅读这类内容。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看千遍不如手做一遍。”做读书笔记是对课外阅读内容的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每个同学都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随身带着,阅读时每当发现精彩部分、优美语句、成语、格言,就分门别类地摘抄到笔记本里。因为时间长了所记内容可能遗忘,这就要靠笔记帮助记忆。
背:
要把摘记在笔记本里的内容搬进头脑这个“贮存库”里,这就必须经常翻阅笔记本,熟读所记内容直到背诵,这样就会把别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日积月累头脑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到了写作的时候,要什么有什么,信手拈来,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讲:
课外阅读要和积极参与有关活动相结合。学了植物之类的常识性课文后,进行“一分钟知识竞赛”;学了童话、寓言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之类课文后,开展“讲故事比赛”,还可参与“书报信息交流会”,介绍从课外书报中获得的科技发明信息或国内外新闻;参与以小队为单位的办墙报比赛,看谁的内容最丰富,形式最新颖,这既能促进课外阅读,又能活跃精神生活,还能在智力训练中自我提高,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记忆效果。
标:
读书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在自己的书上做上种种不同的符号。如有疑问的地方用“?”,精彩的地方用“____”。同时也要在阅读时明确不同体裁的读物有不同的要求。童话寓言重在明理;历史故事重在懂得故事梗概;诗歌重在通过朗读体会情意;科普读物应明白书中的科学道理。此外,对各类文章中精彩的重点段,还要会理解、会背诵、会仿写。这样既能提高理解能力,又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阅读七忌:
同学们应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否则会妨碍阅读速度,影响理解文义,甚至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因此,课外阅读时要注意:
一、不要读出声音。因为读出声音会影响你阅读的速度。
二、不要逐字阅读。这会妨碍对全句或全段的理解。这就好似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建议大家不妨按词或词组读,而不单读“字”,好比听别人讲话时,听他的意思而不是他说的每一个
三、不要手指点划。因为用手指着字句阅读会降低阅读速度。建议大家练习着用眼睛移动引导阅读。
四、不要纠缠生字。时常停下来思索文中的一些生字会打乱阅读节奏,并妨碍对文章重点的掌握。所以,同学们应该在平时多识一些字词,在阅读时可根据上下文推测生字的意思,待阅读完毕再查字典印证。
五、不要不当的重复阅读。不当的返读会减慢阅读速度。经常回头思索,不注意向前阅读新的内容,结果新的内容又得不到充分理解,只好又回头重读,这就形成返读越多,越需返读。建议大家可以一口气阅读一篇文章。读完了再想,这样也能领会全文的意思。
六、要纠正读书姿势。不少同学喜欢趴在桌上或躺在床上看书,这样很容易造成近视眼、驼背等,损害身体健康。所以,大家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姿势端正。
看完了这么多阅读的好建议,你是不是觉得收获不小,赶快行动吧,看看对自己帮助有多大。
十万个为什么摘抄篇三:阅读
江阴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意见
(试行)
课外阅读是对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组织和指导全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旨在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阅读量,使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品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目标任务
1.养成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会朗读、默读、复述和精读、略读、浏览等最基本的阅读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高年段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形成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学会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5.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在课外阅读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基本要求
1.高度重视,制订规划。
各校要根据本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整体方案,包括课外阅读的目标任务、基本要求,明确阅读内容、进度,落实教师指导和学生阅读的时间,确定课外阅读活动和检查评比方式。语文教研组要将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学科教学计划。要在每个学期初制订好语文课外阅读计划,落实阅读的各项任务。
2. 广开书源,资源共享。
加速图书装备建设,有效利用、开发各方资源,坚决防止强迫学生购书。一要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和管理,要配齐备足本指导意见推荐的必读和选读书目,把图书馆和阅览室真正建成学生喜爱的阅读场所和阅读中心。二要积极建设和利用好班级图书角(箱、库)。三要充分利用市、镇和社区等的图书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课外资源。四要大力倡导各年级循环使用图书,加强班级间、学生间的图书漂流机制,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
3.活动引导,营造氛围。
各校要根据具体情况,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使读书活动系列化、常态化、特色化。可以成立亲子会、校园或班级读书会(俱乐部),举办书评展、读后感交流、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还可与社区联动,开展社区少年讲故事等比赛,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4.改进课堂,内外联动。
各校要着力改革课堂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为强化课外阅读提供保证。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课本”这一最重要的资源。课内着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思读阅读习惯,学会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另一方面,要使课内阅读和拓展阅读有机融合。根据文体、作者、写法等链接相关一类的读物,提高阅读的效能。
5. 保质保量,强化指导。
各校要设立课外阅读指导课,要求每周安排1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要科学安排学生读书时间,养成日日读书的好习惯,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左右自由阅读的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以及寒暑假,引导学生阅读。寒暑假至少阅读1~2本中外名著或其他读物。
要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研究,定期开展研究活动,开展班级、年级、校际之间的展示、交流,努力形成高效率有情趣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和操作模式。如读物推荐课、读书方法指导课、师生共同阅读课、读物欣赏课、读书汇报交流课(朗读式、讲故事式、背诵式、表演式、演讲式、书评式、主题交流式、读书笔记展览式)等。选择的阅读材料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阅读指导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先扶后放,根据不同学段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点画记”、摘抄、点评、批注,重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6.注重过程,科学评价。
各校要将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列入教学常规工
作考核范围。要建立鼓励教师读书的机制,教师也应该成为喜爱读书的表率,凡是推荐学生阅读的图书,教师必须先阅读。教师应遵循“模糊性、重过程、重激励”的评价原则,建立课外阅读卡、专题摘抄、读后感等不同内容的阅读成长记录袋。评价除了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外,更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四、考核评价
教育局有关部门将每学期组织一次有关学生课外阅读的竞赛展示、交流评比或调研研讨活动。通过不定期的专题调研方式对各校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 “书香校园”达标考核、“十佳书香校园”“百佳书香师生”评选的一项重要依据。今后语文教师的各类教学比赛,学生必读书目列入其中。
附件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年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学习默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读物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
1.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读物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读物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6.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边读边思,边读边做记号,能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
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读物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6.学做剪报,学会写读后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相关热词搜索:摘抄 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冷笑话 十万个为什么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