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气候的历史篇一:第一章历史时期气候
第一章 历史自然地理
第一节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历史时期气候的总体特征:冷暖交替。
中国近万年的气温波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距今8000~5000年的全新世界大暖期。5000年前到3000
年前,气温相对下降,但仍然比较温暖。
竺可桢是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研究的开创者,他利用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中丰富的气候和物候的记载,提出了我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化的趋势。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考古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期
(二)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的寒暖交错时期
这一时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从公元前1100年到前850年的西周时期,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
(2)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的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二年温暖期。
(3)从公元初年到600年的东汉、三国至六朝时代,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二个寒冷期。
(4)从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至北宋初期,为我国第三个温暖期。
(5)从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三
个寒冷期。
(6)从1200年到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为我国近5000年来第四个温暖期。
(三)方志时期:从1400年——1900年的寒冷时期
在公元15世纪到19世纪的500年中,是我国近5000年来的第四个寒冷期。一般认为这500年中还经历了3次寒冷的峰期。
1、第一冷期
这次冷期从明成化六年(1470)起,到正德十五年(1520)止,大约持续了50年左右的时间。
2、第二冷期
从明泰昌元年(1620),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止,约100年之久。
3、第三冷期
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十六年(1840——1890)止的50年间,为第三冷期。
(四)仪器观测时期: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
竺可桢称这一时期为仪器观测时期。1911年,中国政府建立正规的气象站,从此进入了仪器观察时期。
20世纪以来,我国的气候属于历史时期由1400年开始的第四个寒冷时期。进入20世纪后,我国的气候变化,大致以40年代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的40年代,是世界性的气候增暖时期,在我国为近600年来第四个寒冷期的第三暖期。
此后,我国就进入了气温总的趋势是下降的时期,也是我国近600年来第四个寒冷时期的第四冷期。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的总趋势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而寒冷时期却一个比一个长,寒冷程度一个比一个强。从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看,前1000年相对温暖湿润,而后1000年相对干冷。五六千年以来,中国气候正从温暖转向凉爽,而冷暖变化的幅度随纬度呈现明显的差异,低纬度气温变化的幅度小于高纬度地带。
第二节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
(一) 第四纪气候变化与人类产生
第四纪初期,中国气候明显形成三大区:东部湿润季风区、干燥区、高寒原区。更新世中期东部季风区寒冷加剧,为“大理冰期”。冰期时,全球气温平均下降5℃,这种冰期的出现和消失引起地球表面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变化,导致了森林动物与灌丛动物生态失衡,引起物种变化,人类就在这种变异中产生。
(二) 冰后期的环境与新石器时代文化繁荣
第四纪第四次冰期(大理冰期)之后的一个间冰期,气候日趋转暖,称之为冰后期。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人类迎来了新石器文明的曙光。在距今10000年到5000年时段的气候演变趋势与黄河新石器文化繁荣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即气候转暖有利于于原始农业旱地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原始耕作。
(三) 黄河文明产生的气候机理
研究表明相对适中的气候、土壤、地貌条件是文明产生的自然条件。在距今5000至4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比现在高2度,降雨量高于现在,导致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植被都有利于石器农具耕作农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形成,经济活动的频繁导致人们交流的需要产生了灿烂的黄河文明。如偃师二里头文化。
(四) 汉唐盛世与气候波动
秦到汉初,气候温暖湿润,为农业文明创造了条件,造就了秦汉的强大帝国与王朝。东汉到文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气候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寒冷期,这导致了北方少数民族为了拓展生存空间的南下,出现所谓的五胡乱华,中原汉族南迁,出现了南北分裂和对峙的历史格局。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属于温暖湿润区,这是唐代文明兴盛的气候机理,尤其气候的变化对唐代农业经济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温暖湿润的气候造成农牧分界线的北移,农耕区扩大。
2. 农业经济作物北移,铲除多样性明显。
3. 农作物生长周期变短,复种指数增高。
4. 农作物单产量增加,总产量提高
5. 温暖湿润的气候,河流水量大,利于农田水利的建设。
6. 国力强盛,南方的区域开发得到保证。
总之,气候的温暖为唐代农业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环境基础。
(五) 宋代气候变化与宋元历史发展趋势
对于唐代气候的温暖湿润,若以百年尺度而言,气候可以分为冷暖
两个时期,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千年尺度而言,往往是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时期,而这都是以游牧民族地区寒冷气候为潜在动力的。如西周、东汉魏晋时期、南宋、明清之际少数民族南迁。8世纪的安史之乱之后,北方游牧民族的内乱和南迁频率逐渐增大。五代以后,历史气候总体寒冷,但时有反复。在南宋之前,历史气候处于比唐前期寒冷比南宋温暖的过渡时期。
南宋开始,长达800多年的寒冷期,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十分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北方民族因寒冷气候的压力,南进威胁中原民族,造成宋代的积贫积弱局势;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衰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
(六) 明清小冰期与社会波动。
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十分寒冷,被称为:明清小冰期。低温是农业社会生产受到致命的影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加剧了社会矛盾,形成了剧烈的社会动荡。
北方的女真族不断南下,从游牧区向中原农耕区逼近。最终导致满足入主中原,建立大清帝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经济进一步衰落,沙漠化进一步向南扩展,南方成为经济、特别是文化的重心。自然灾害,人口流动和增加,社会不稳定,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受到限制。种种问题导致了明清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在世界日益下降。
地球气候的变化受太阳辐射、下垫面及大气环流三大因子影响,
气候的历史篇二:气候影响文明历史
气候影响文明历史?
林山
编者导读
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在即,世界银行日前发布一则报告称,如果人类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那么在2030年到来之际,世界上将有一亿贫困人口成为气候灾民。
事实上,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多次气候变化的过程。一般认为,这些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对人类文明出现以来,气候变化对文明历史的影响,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作过研究,提出了种种观点。本文就把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向读者作些简要介绍。
必须说明的是,气候变化仅仅是影响文明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中的关系也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们绝不能陷入“环境决定论”的窠臼中去。这里介绍的虽然是有代表性的观点,但对历史气候变化的认识和解读也绝非定论,只是一家之言。
()天是在变的
我们的人生实在是太短促了。
且不谈对于宇宙的发展变化,就是对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来说,我们通常不足百年的人生也是短得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一般很难察觉地球环境的变化。
所以古人说,“天不变,道亦不变。”太阳东升西落,一年四季循环,祖祖辈辈都是如此,有什么新鲜的呢?
但是近代特别是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地质遗迹、树木年轮、冰芯记录等等各种各样的考察手段,逐步还原了地球发展演化的历史。人们这才发现,仅仅从地球气候来说,就经历了称得上惊心动魄的演化史。
比如说,科学家们发现,在过去的300万年里,地球上大概每10万年就会有一次冰期发生,其持续的时间大致是5万年到25万年。地球上距今最后一次冰期大概起始于更新世,但在这之前,地球就已经有过7次冰期了。有些科学家甚至提出应该是20次。
在两个冰期之间是气候较为温暖的间冰期,间冰期持续的时间要少得多,大约是8千年到1万2千年,也就是说全球气候始终是在冰期和间冰期之间循环。
我们目前所处的全新世,只不过是这些循环发生的冰期中间的一个间冰期而已。这个间冰期已经有1万年的历史了,这正是大多数间冰期所持续的平均时间。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地球上曾有的到处冰天雪地的冰期也许又快来了吧?
什么时候来?没人知道。
还是说说我们这篇文章的正题吧。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地球气候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变化?它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目前这种主流的观点:四千多年以来,在人类文明出现的地球上,经过了四次比较大的寒冷期,也叫“小冰期”(注意,这里说的小冰期,和前文提到的持续几万至几十万年的冰期不是一个概念,不要混淆),还有四次比较大的温暖期。当然,现在读到这篇文章的诸位,都生活在温暖期里。
()四千年前事件——大禹治水是赶巧了?
所谓的“四千年前事件”,是我们这里说的第一个寒冷期,时间发生在大约公元前2200年至前1900年。
瑞士作者许靖华所著的《气候创造历史》一书中,对这个寒冷期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是这样描述的:
气候变迁造成很大的灾害。欧洲北部的畜牧民族在寒冷的夏季无法取得足够的饲料,以便在冬天喂养牲口。农耕民族则因生长季节太短而歉收。粮食需求无法满足。人类遭遇饥荒,必须离开家乡。迁徙行动刚开始规模很小,印欧人随之大规模出走,向外扩散。
美索不达米亚一向是流着牛奶与蜜的富饶之地。由于气候最适期结束,人类不得不放弃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农耕居住地长达三百年。早期青铜器时代文明于公元前2200年左右开始消失,农耕民族一直到前1900年才回到此地。印度的印度河河谷民族也必须离开,朝东迁徙到季风降雨较多的地区。
四千年前事件对撒哈拉地区的民族也是一场大灾难。游牧民族必须向南迁徙到非洲西部的草原地带,或是向东迁徙到尼罗河河谷,最后撒哈拉湖泊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干涸。
那么,这时在中国发生了什么?我们知道,公元前21世纪正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诞生的时期,而根据传说,夏朝建立是和开国君主大禹治水成功的业绩联系在一起的。在大禹之前,很多人治水都失败了,只有大禹采用了变堵为疏的方法,才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许靖华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也许大禹的成功并不只是方法改变那么简单,也许更大的原因是他运气好:他正好赶上“四千年前事件”小冰川期的开始,此时气候由温暖潮湿转为寒冷干旱,中原地区降雨减少,水灾也随之平息。治水成功,本来主要是因为老天爷脾气的改变,大禹却把功劳全都揽到自己身上了。
很多人认为,历史上的温暖时期也是征服时代。比如,前1900年至前1250年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第一个温暖期。巴比伦人、亚述人、埃及人和赫梯人此时在中东地区建立帝国;特洛伊人、古希腊人和克里特岛人在爱琴海地区建造宏伟的纪念碑;迈锡尼人的影响力最远可延伸至不列颠群岛。
()“百花齐放”是因为第二个温暖期?
而第二个寒冷期出现在前1250年至前650年。按着许靖华的描述就是:青铜器时代的北欧人在遥远的北方享有干燥温暖的气候。但是气候变得寒冷潮湿后,村民便需要离开居住地。有些人到达法国与西班牙,许多人定居在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其中一个部落色雷斯到达保加利亚,引发一连串效应,最后造成多利安人人侵。迈锡尼帝国灭亡,残存的阿卡迪亚人迁徙到爱琴海沿岸和塞浦路斯。在旱灾、饥荒为害和入侵者压迫下,欧洲和亚洲西部进人了地中海区的“黑暗时代”。
而第二个温暖期出现在公元前650至公元纪年开始的时候。了解一些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在西方,这正是古希腊罗马的繁荣时期,不但社会生产力有长足发展,思想文化更是空前进步,还创造了罗马大帝国的富足神话。
在中国,这同样是一个有着巨大发展和进步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发生在这一时期,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先后产生,社会思想极
为活跃,社会生产力同样有着长足的进步,更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强大帝国——秦汉大帝国。
()罗马帝国灭亡是因为天气变冷?
第三个寒冷期出现在公元纪年开始至600年左右。希腊罗马温暖期结束后,全球冷化再度降临。气候于公元 2世纪变得更加恶化。日本学者田家康认为,欧洲内陆的气候一旦变得寒冷,包括里海在内,中亚的内陆地区就会变得气候干燥,降水减少。从公元205年到295年,挪威西部的冰河规模扩大,里海的水位下降,亚洲内陆地区的气候变得干燥。这次干旱不仅让商路衰退,还引起草原沙漠化,夺走了游牧民赖以生存的根基。
而内陆地区的气候变化,又成为日耳曼人大迁徙的契机。在公元2世纪下半叶以后,企图攻破莱茵河沿岸的罗马城墙入侵罗马领土的日耳曼人,原本并不是生活在罗马附近。日耳曼人是由哥特人、勃良第人等居住在德国东北部地区的部族向西南方向迁徙时所自发结成的团体。由于周边地区民族大迁徙更加活跃,罗马帝国不得不举全国之力以应对日耳曼人,而且同一时期首都罗马等地自然灾害频发,地中海一带农作物歉收,经济活动衰退,罗马帝国每况愈下。罗马所面临的内忧外患,是由于当初孕育这个国家的温暖气候发生了变化,开始变得寒冷所致。
在远东地区,公元开始时出现了王莽篡位的政变,酷寒在东汉末期又迫使饥饿的农民起而造反,以后五胡乱华,大量移民向南迁徙。这个寒冷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
公元650 至1280年,新的温暖时期开始,在西方被称为“中世纪温暖期”。 田家康认为,在中世纪温暖期,欧洲各国在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果。由于农地的扩大和经济的发达,整个欧洲的人口急速增加。据推算,欧洲的人口在公元650年时只有1850万。然而,由于中世纪温暖期的温暖气候以及农耕地的扩大,公元1000年人口增加到3850万,并进一步在公元1340年增加到7350万,700年中人口增加了约4倍之多。
中世纪温暖时期,北极海域的浮冰大量减少,使古斯堪的纳维亚人(或称维京人)能横越北大西洋,抵达格陵兰和北美东岸,促成了与因纽特人的短暂相遇。
也正是在这个温暖期,中国在隋唐时代再度统一,并开始了唐宋时期的经济文化繁荣时代。
()法国大革命也和气候寒冷有关?
1280至1860年,第四个寒冷期来到了。很多西方学者用“小冰川期”特指这一个离我们最近的寒冷期。
美国学者布莱恩·费根在《小冰河时代 气候如何改变历史》一书中写到,树木年轮和冰芯显示约公元1200年起格陵兰岛和北极地区开始出现小冰期极寒天气。随着北极的大片浮冰向南漂移,维京人的西部探险航线被迫改道大西洋,并最终彻底废弃。北大西洋和北海的暴风雨不断升级,1315年至1319年间欧洲暴雨连绵,饥荒席卷欧洲大陆,导致数千人丧命。
至1400年,气候明显变得更加不可预测,风暴更频繁。气候变化之频繁和气温之低在16世纪晚期数十年的寒冷期达到顶峰。随着城镇和城市的扩张,食
物供应紧张,鱼类便成为极其重要的商品。
16世纪时,欧洲仍然十分贫穷。基础设施极其落后,人口多为农业人口。当时人们通常将气候灾难归结为天谴或是人类罪孽,各国君主都忙于解决民生问题。到16世纪晚期,寒冷气候对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村落构成了严重威胁,冰川沿着山谷不断前进. 不仅摧毁了整个村庄,还淹没了全部田地。欧洲北部经受了罕见的暴风雨袭击。1588年8月的那场大风对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打击力度远远超过了英国军舰的炮阵。
早在17、18世纪,爱尔兰举国便以土豆为主食。由于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法国的农业连年收成欠佳。直到1788年,粮食歉收导致农村贫困问题政治化,最终引发法国大革命。
而从1860年至今,新的温暖时代开始了。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从整个世界范围来说,这是一个科技进步和繁荣的时代。然而新的问题也在产生,正如我们现在的人们熟知的,随着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温室气体水平持续上扬,气温升高变得更为迅猛。近些年来,历史上气温最高的夏季和最温和的冬季的记录在不断刷新。台风、暴雨、极端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等极端气候也变得日益频繁。正像我们文章前面讲到的,现在人们担心的是,全球气温是不是上升得太快了?如果这样的趋势持续下去,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
这不是杞人忧天。
(延伸阅读)
降温带来动荡,升温带来繁荣?
有关气候异常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的影响,我国早在两千余年前西周周幽王时,伯阳甫就曾指出:“昔伊(水)、洛(水)竭而夏亡,(黄)河竭而商亡”。
自上世纪70年代初竺可祯讨论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化以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和历史气候重建已取得重要的进展。下面我们来介绍程明道所著《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一书中,关于中国气候变化与中国社会发展关系的主要观点。
需要说明的是,程明道关于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描述,和一些国际学者对于全球历史气候变化的描述,总体上是一致的,也有局部的不一致。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中国局地气候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对于历史气候的重建,存在各种不同观点,并没有绝对一致的认识。
程明道认为,从公元前650年到公元2000年,两千余年中国区域地表气温存在时间尺度为3个数百年大时间尺度交替震荡下行的降温期和震荡上升的升温期。而降温期和升温期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
中国区域地表气温距平在公元前170年达到极小值,这个气温震荡下行期,对应的是混乱的战国时期。
在此之后,经390年的震荡上行(气候变暖)于公元220年达极大值0. 90℃,之后经330年震荡下行(气候变冷)于公元550年至极小值-0. 81℃,形成一个上行段比下行段长60年的不对称的历经720年的周期。
上行段对应了两千余年来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两汉王朝,与之对比的下行段对应的却是混乱分裂的魏晋南北朝。
之后气温距平又经290年震荡上行于公元840年达到极大值1.19℃,然后
经810年的震荡下行于1650年至极小值-1.02℃,形成一个上行段比下行段短520年的严重不对称的历经1100年的周期。
上行段再一次对应了两千余年来我国历史上另一段最强大的隋唐王朝时期,与之形成对比的下行段对应的是混乱的晚唐和五代十国以及相对柔弱的两宋、元朝和明朝。
气温距平在公元1650年探底后又震荡上行直至公元2000年,此段又见到强大的清帝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
程明道认为,两千余年中国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一方面,气候变化(降温趋势)可能引发朝代更迭、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有破坏力的外族入侵和引起大规模社会动荡的民众起义等。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升温趋势)可推动社会繁荣。然而,不是所有的气候降温期的社会动荡都会引发改朝换代,气候降温期也曾有唐初、贞观之治,和东汉初期、光武中兴等社会繁荣和稳定。气候持续增温期也不总对应社会繁荣和稳定,如东汉后期、唐朝后期和五代十国的政局和社会不稳。因此,气候变化不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唯一因子。
气候的历史篇三:地球气候环境的历史变迁
地球气候环境的历史变迁
地球,是我们人类和所有地球生物的大家庭。我们所居住的这个行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60万公里(1天文单位),在行星中排第三位,它的赤道半径为6378.2公里,其大小在行星中列第五位。地球已经有44—46亿岁,在这悠久的岁月中,地球出现过许多不同的历史时代,在这许多不同的时代中,地球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
那么,地球刚形成时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呢?
在星云聚凝阶段初期,形成的星子小,密度大,星云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小,原地球俘获太阳星云盘的原始气体成为可能,并且这种状态有利于原始太阳星云气体的保存。另外,地球胚从直径为几公里生长到月球般大小时,因星子对它的撞击作用弱,不易使地球胚上的矿物脱去挥发分,故由吸积获得的大部分挥发性元素和化合物仍被保留在生长着的行星原核里。所以在这一阶段,地球的大气是以太阳星云大气为主的还原型大气:H2-He型大气。
随着原地球的增长,原地球半径逐渐增大,太阳系中星子分布密度逐渐减小,物质分布密度相对集中,星子间相对速度增大,撞击作用增强。当星子生长到半径大于1700km时,其逃逸速度大于2km/s,故此时星子以这徉的速度撞击时其能量足够使组成星子的矿物脱去挥发份。Gibson等人曾对陨石碰撞受热时释放活泼气体做了大量研究工作;Schultz与Kruso等对陨石碰撞受热时释放惰性气体做了细致研究工
作;Kothar和GoeL对陨石碰撞受热时释放氮气做了全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球粒陨石在碰撞后释放了H2O,CO2,CO,SO2,He,N2等气体:同时,其研究结果表明:NH3,和CH4等碳氢化合物并没有由撞击所产生。
若地球全部由原始陨石组成,大体计算可知原始陨石中大约只要有万分之三的平均含水量就可以形成目前地球的水圈。而目前的陨石研究资料表明:普通球粒陨石中H2O的平均含量在万分之三十以上、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平均含水量为万分之六十左右、碳质球粒陨石的达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十之多,虽然铁陨石的含水量极少,但按两份铁陨石一份球粒陨石组成地球的模型,地球矿物部分脱水仍可满足地球水圈的形成。吸积增生作用的进行使星子不断增长,增长的结果,一方面使星子间的引力增强,另一方面使星子吸积气体逃逸速度增大,当一月球大小的星体以20km/秒的速度撞击地球时便可以使地球上的全部大气逃逸,所以在地球吸积的晚期阶段可能有多次撞击生气、气体逃逸的旋回。由于太阳系星子密度的减小、撞击作用的增强以及早期强烈的太阳风驱赶使原始地球的轻气体组分逃逸,从而使原地球的大气逐渐形成富含H2O,CO2的及CO,H2,SO2,H2S,N2,NH3,HCI,CH4和稀有气体等组成的大气。(能源、经济、环境) 而在不同的时代,地球的气候环境也是不同的:
地质时期的气候情况,我们只能根据间接的标志去研究。如根据某一地质时代的岩石性质、古老的土壤、地形以及古生物化石,还可以用放射性碳C14含量来推断地质时期气候状况等等。在某一地区中如发现冰碛石、冰擦痕、漂石等,这就是寒冷时期冰川活动的证明;黑龙江地区的灰化土下面埋藏有古红色土,可推知古代那里曾经有过炎热的气候;如果在现代沙漠地区发现有干涸河谷地形和湖岸线的遗迹,就表示该地是由湿润气候转变为沙漠的。生物化石是说明地质时代气候状况的良好根据,如果有马匹或走禽的化石,表示这里曾是草原气候;猿猴化石表示曾出现过森林气候;在格陵兰曾发现温带气候的树叶遗物,证明这里曾有过温暖的时期;苏联的乌克兰曾发现古代棕榈的遗迹,证明那里曾出现过热带气候。
通过上述方法对地层沉积物的广泛分析,证实整个地质时期地球气候曾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反复有过几次大冰期,其中最近的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迭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为科学家所公认,在三次大冰期之间为温暖的大间冰期气候。寒冷的冰期同温暖的间冰期相比是短暂的,在整个地球气候史中,大部分时期(占90%以上年代)为温暖气候,比现在温和。
震旦纪大冰期,发生在距今约六亿年以前。亚、欧、非、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现了冰碛层,说明这些地方曾发生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冰川气候。我国东部和中部广大地区,也有震旦纪冰碛层,说明这里也曾经(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气候的历史)历过寒冷的大冰期。
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距今约3~6亿年,当时整个世界气候都比较温暖。特别是石炭纪是古气候中典型的温和湿润气候,森林面积极广,最后形成丰富的煤矿,树木也缺少年轮,说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在我国石炭纪时期全处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但到石炭纪后期,从北到南出现湿润带、干燥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石炭—二迭纪大冰期,距今2~3亿年,主要是在南半球,北半球除印度外,目前尚未找到可靠的冰川遗迹,当时我国气候仍有温暖湿润气候带、干燥气候带和炎热潮湿气候带三个气候带。
三迭—第三纪大间冰期,距今约200万年~2亿年。整个中生代气候温暖,到新生代的第三纪世界气候更趋暖化,格陵兰也有温带树种。三迭纪时期,我国西部和西北部普遍为干燥气候;到侏罗纪,我国地层普遍分布着煤、粘土和耐火粘土等,说明当时是在湿润气候控制之下。侏罗纪后期到白垩纪是干燥气候发展的时期,当时我国曾出现一条明显的干燥带,西起天山、甘肃,南伸至大渡河下游到江西南部,都有干燥气候条件下的石膏发育。到了第三纪,我国的沉积物大多带有红色,说明当时气候比较炎热。第三纪末期,世界气温普遍下降,整个北半球喜热植物逐渐南退。
第四纪大冰期,约始于200万年前。大冰期中仍然是冷暖干湿交替出现的,当寒冷时期,即亚冰期,气温比现代气温平均约低8~12℃,高纬度地区为冰川覆盖,如最大的一次亚冰期(里斯冰期),世界大陆有十分之二、三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当时北半球有三个主要大陆冰川中心,即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其冰流曾南伸到北纬51°左右;格陵兰冰川中心,其冰流也曾南伸到北纬38°左右;西伯利亚冰川中心,冰层分布于北纬60°~70°之间,有时可达北纬50°附近的贝加尔湖。冰川扩张,气候带南迁,生物群落也随之南移,如里斯冰期时,北方动物南迁,在克里木的旧石器时代(距今25万年以前)地层中曾发现过北极狐和北极鹿化石。
两个亚冰期之间的亚间冰期,气候比现代温暖,北极气候比现代约高出10℃以上,低纬度气温也比现代高℃左右。原覆盖在中纬度的冰盖消失了,退缩到极地区域,甚至极地的冰盖也消失了。冰盖退缩或消失,气候带北移,生物群落也随之北移,如北冰洋沿岸也有虎、麝香牛等喜热动物群活动,喜暖植物可一直分布到北极圈。 当高纬地区处于冰期时,冰川覆盖扩大,极地高压增强,迫使极锋带南移到中纬度。在中纬度极锋带上气旋活动频繁,雨量丰富,内陆湖水上涨,如我国罗布泊在冰期时,湖水水域比现代大4~5倍。反之,当高纬度地区处于间冰期时,大陆冰盖及极地高压向极区收缩,气候带北移,中纬度地区有些地方出现干燥气候,大约在一万年以前大理亚冰期(相当于欧洲武木亚冰期)消退,北半球各大陆的气候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基本上形成为现代气候的特点了。
在最近的一百万年中以寒冷气候为主导,即第四纪大冰期时期。北极地区的冰盖向中纬度地区大幅度扩张,最强盛的时候到达过北纬57度,某些地方冰盖的厚度达2千米。大冰期中间隔着温暖的间冰期,冷暖的气候变迁引起冰川的消长进退,对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地貌研究表明,第四纪冰期分为四个冰期,为三个相对温暖的间冰期所分隔。冰期与间冰期相比较,中纬度地区的山地雪线升降幅度可超过1200米。在我国北方第四纪沉积层所出土的化石中,代表寒冷气候和温暖气候的生物,前者如披毛犀、猛犸象、虎耳草和阴地蕨等,后者如梅氏犀、水牛、榆属、柳属等,证明了第四纪时期我国的气候变迁;再如广泛分布于西北和华北的黄土沉积和其下的红土层,显示出温暖气候向寒冷干燥气候的变迁。当第四纪时,不仅我国的西部高山,而且中、东部的秦岭太白山、台湾玉山都分布有冰川。
大约1万年以前,气候转暖,冰川退缩,地球再次进入了温暖的间冰期。(能源、经济、环境)
人类出现后,地球也经历了许多次的气候变迁。
大冰期以后,地球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在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前最为温暖,被认为是冰期以后的气候最适期。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高2~3米,北冰洋的冰在夏季
可能全部溶解;现在非洲的撒哈拉和中东的沙漠带,在当时气候要湿润得多。
在公元前900~公元前450年前,即所谓铁器时代的早期,欧洲的气候进入了冷湿时期,阿尔卑斯山的冰川显著扩张;从爱尔兰到德国的许多泥炭层刨面中显示出2500年前在这一广大地区分布着沼泽;北美洲落基山北纬50度以南所发现的现代冰川遗迹大多在这个时期形成。
此后,大致在公元1000~1200年,南、北半球的气候又处于适宜的温暖状态,也被称为“第二个气候最适期”。当时格陵兰岛南部的气温据推测比现在高4度左右。由于气候比较适宜,维金人在公元982年移民到格陵兰定居。
公元1430~1850年间,北半球的气候转冷,特别是在1650~1750年间,被称为“小冰期”。伴随着寒冷期气候而来的,是中纬度地带的湿润,雨量的增加,使这一时期里海的水平面较之以前和以后几个世纪高出了5米以上。
1850年以后,气候又出现增温的趋势。随着近、现代科学观测的日趋完善,气候变迁的研究有了可靠的数据基础,气候变迁的科学原理逐渐被揭示出来。(能源、经济、环境)
而现在,地球在人类的不断的破坏下,越来越是满目疮痍。而最为明显的,还是地球的气候。而且,目前对我们的地球,对我们人类来说,影响最大,危害最大的也是气候的变化。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百度百科)气候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气候变化会导致气候灾害的频发,南北两极和高山的冰川预计雪的融化速度加快,水资源的分布失衡,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而且由于南北两极的冰川的融速加快,还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从而威胁到一些岛国,现在最明显的就是马尔代夫。气候变化还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为气候的变化会加剧疾病的传播。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受损失尤为严重;如果升温4℃,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重大损失。据2006年我国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等方面,可能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台风和风暴潮频发、沿海地带灾害加剧、有关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受到影响。(百度百科) 目前的气候变化,可以这么说,基本上都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现在,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那么在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达到二百万年来的高位。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来,人类一直都是靠燃烧化石燃料来摄取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能源的,但是,燃烧化石燃料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得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引发了全球气温的上升。当然,这是主要的原因。但是,地球的肺,也是氧气制造机——森林的破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森林的破坏导致二氧化碳的吸收分解能力下降,从而使过多的二氧化碳聚积在地球的上空,加剧温室效应。
在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1979年至2005年,煤炭资源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平均比重为72.4%。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对变化上,虽然煤炭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其绝对消费量却在不断上升,目前,煤炭消费占约67%,加之中国能源效率并不高,如此高度依靠煤炭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人们只有一个选择: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为什么地球会变暖?很简单,收支不平衡。好比存钱,地球银行获得的收入(热量)大于花费(辐射出去的能量),自然温度就升高了。
导致温室效应的一大主因就是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的增加,加强了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如今,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滥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严重性和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的了解仍在不断深入,但科学家已证实了以下几点:
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在大气层里形成了温室效应,阻止热力反射回太空,使地球气温持续上升
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会释放更多二氧化碳至大气层
二氧化碳虽不是最强的温室气体,但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度提高,成为增强温室效应的元凶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六十五万年来最高
90年代可算是历史上最热的十年,而1998年是当中最炎热的一年 (百度百科) 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的气温比之工业革命前上升了许多。若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在不受到控制的话,那么地球的气候还会持续地变化下去。 这种全球的气候变化是否会把我们人类,和我们的家园——地球推向毁灭呢?所以,我们人类必须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然,这是显而易见的,这些都是由人类自己造成的。难道面对着地球的现在的这种状况,我们还不应该做点什么吗?难道我们真的要给自己一条走向毁灭的路吗?醒醒吧,让我们用行动向地球证明,我们不会成为罪人!
参考文献:
[1]陈邦柱,秦大河.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讨会文集[M].北京:气象出版
社,2004:13-20.
[2]林而达,杨修.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评价及适应对策[C]//陈邦柱,秦大河.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讨会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72-77.
[3]王馥棠,赵宗慈,王石立,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响[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96-126.
[4]刘德祥,董安祥,邓振镛.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19-125.
[5]邓振镛,张强,辛吉武,等.干旱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研究进展
[J].冰川冻土,2008,30(1):57-63.
[6]张强, 邓振镛,赵映东,等.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 (3):1210-1218.
[7]陈少勇,郭江勇,韩通,等.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近46年秋季气候变暖分析[J].中国沙漠,2009,29(3):544-550.
[8]杨金虎,沈永平,王鹏祥,等.中国西北近45年来极端低温事件及其对区域性增暖的响应[J].冰川冻土, 2007,29(4):536-542.
[9]王鹏祥,杨金虎.中国西北近45年来极端高温事件及其对区域性增暖的响应[J].中
国沙漠,2007,27(4):649-655.
[10]刘德祥,董安祥,邓振镛.中国西北地区近43年降水资源变化对农业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4):179-201.
[11]杨金虎,杨启国,姚玉璧,等.中国西北近45a来夏季无雨日数的诊断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6,29(3):348-353.
[12]杨金虎,江志红,杨启国,等.中国西北近41年来中雨及以上级别降水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特刊):132-139.
[13]杨金虎,江志红,王鹏祥,等.中国西北极端降水事件年内非均匀性特征分析[J].中国沙漠,2008,28(1):178-184.
[14]丁荣,王伏村,王静,等.近47年来黑河流域的降水时空特征分析及预报评估[J].中国沙漠,2009,29(2):335-341.
[15]邓振镛.高原干旱气候作物生态适应性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25-38.
[16]蒲金涌,姚玉璧,马鹏里,等.甘肃省冬小麦生长发育对暖冬现象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6):1237-1241.
[17]邓振镛,张强,刘德祥,等.气候变暖对甘肃种植业结构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J].中国沙漠,2007,27(4):627-632.
[18]张谋草,赵满来,张红妮,等.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5):233-235.
[19]张谋草,段金省,邓振镛,等.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塬区农作物生长和气候生产力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6(6):46-50.
[20]邓振镛,张强,蒲金涌,等.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8):3760-3768.
[21]邓振镛,张强,徐金芳,等.全球气候变暖对甘肃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J].地球科学进展,2008,23(10):1070-1078.
[22]马鹏里,杨兴国,陈端生,等.农作物需水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2):348-353.
[23]万信,王润元.气候变化对陇东冬小麦生态影响特征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4):80-84.
[24]邓振镛,仇化民,李怀德.陇东气候与农业开发 [M].北京:气象出版
社,2000:56-112.
[25]杨小利.陇东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沙
漠,2009,29(2):305-311.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