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17-01-2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苏州的历史文化篇一:吴文化与苏州历史文化名人
吴文化与苏州历史文化名人
一、吴文化的概念:
“吴”,即吴地;“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一般而言,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我们这里所讲的指的是广义的文化。
那么什么是吴文化呢?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是指吴地自有人类开始,直至现今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创造。正如著名先秦史学专家李学勤先生所述:“吴文化泛指吴地的文化,把吴国文化前后的源流,以至后世吴地的文化的蓬勃发展都概括在内。”由此看来,吴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吴文化的地域,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即苏州),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可见,吴文化的地域是非常广泛的。
如盛唐前期诗坛上活跃着四位“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的诗人,他们就是被称为“吴中四士”的贺知章、张旭、包融和张若虚。其实他们当中只有张旭一人是吴郡人(今江苏苏州)人,其他三人中,贺知章是越州水兴(今浙江萧山)人。包融是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张若虚是扬州(今江苏扬州)人。
二、吴文化的起源:
吴文化历史悠久,约五千多年以前,吴地这一带由于和中原地区缺少往来,曾被中原人看作是“断发纹身”的“蛮夷之地”。商朝末年,周部落在今陕西凤翔岐山一带诞生,部落领袖古公亶父(后来周武王伐纣而有天下,追尊古公为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少子季历。长子泰伯婚后无子女,三弟有子昌,聪明伶俐即周文王。按照祖制,泰伯是法定的君位继承人,但古公认为季历的儿子昌,有圣人的瑞相,预料他将能兴周,有意传位给季历,以便再传给昌,但未明显表示。泰伯了解古公的意思,在古公生病时,便托辞到南方采药。他的二弟仲雍也有此意。于是他和仲雍一同拜别父亲,到了江南,在今无锡梅村,从当地习俗,“断发纹身”,建立了“勾吴”国,他们在此传授中原文明,被拥立为领袖。 他俩在这里以棚为窝,断发纹身,随乡入俗,与“土著”人打成一片,开荒立国。共同奋斗了半个世纪,变荒芜为良田,变穷为富,变小为大,变落后为先进。所创业迹,有目共睹,千口皆碑,留下了不可埋没的丰功伟绩。时过百多年,圣人孔子看到泰伯的丰功伟业之后,感动至极,拍案惊呼:“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就是:泰伯三以天下让,谓之至德,老百姓心服口服,才发出如此盛赞。中国史学之父西汉司
马迁在《史记》中,把《吴太伯世家》列为三十世家之首,赞为世家第一。
“泰伯长而无嗣”,死后仲雍即位,子孙世袭。季历接周位,传于其子姬昌(文王),姬昌传于其子姬发(武王),迁都镐京,牧野之战灭商平天下,追封泰伯于吴,从此吴国成了名正言顺的诸侯国,吴文化由此发源,吴王阖闾、夫差均为其后人。以此来看,泰伯、仲雍乃吴文化的缔造者。
三、吴文化的基本特征:
1、吴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性特征
从吴文化的起源可以看出,“吴文化”是由泰伯带来的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相结合而生成的,它就象一个混血儿,其本身就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结晶,这种文化的融合性就决定了其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
春秋时期,吴人言僵(子游)求学于孔子,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返回吴地后大力传播孔儒之学,被誉为“南方夫子”,也是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贤”之一,擅长文学。其留下的名言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数”(shuo,去声)是“屡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你们俩离疏远也就不远了);“丧致乎哀而止” (《论语·子张》)(“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既讲形式,又反对形式过头。孔子非常注意做事分寸的把握,子游继承了这优点。现在人在很多事情上过于讲究形式,包括丧事,在生前,儿女不懂得孝顺,在死后,丧事办得很奢华,这一切只不过是在做秀。)其求学于北方孔子的举动正是吴文化开放性的生动体现。
后来自汉至南宋,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断有移民迁入,移民文化色彩愈益浓厚,外向开放精神得到强化。
明朝初年,我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从苏州的浏河出发,最远的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历经三十多个国家,极大的促进了亚非经济文化的交流。这种文化的开放性,使苏州自古就是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21世纪的苏州更是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前端,曾入选全球九大科技新兴城市,并于2002年完成了它的“一二三四五”,即引进外资名列全国第一,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GTP、财政收入分别位列全国二三四五名,这一切都得力于吴文化开放、包容的文化渊源。 2、吴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总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嬗变的
六朝以前,吴地尚武近蛮,以民风强悍、尚武轻死而著称。《汉书》“地理志”云:“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春秋时著名的三大刺客有两人出自吴地,这就是刺杀吴王僚的专诸和刺杀公子庆忌的要离。虎丘剑池,据方志记载,因吴王闻闾一生爱剑,死后以“鱼肠”等三千金剑作为殉葬品,故名剑池。
六朝以后,吴地趋文崇儒。大量北人南迁,江南地区被大规模开发,经济丰裕,社会稳定,山清水秀,生活安逸。隋唐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的地位日益重要。与此相应,
吴地文化发生了明显的转型,民风由勇武刚烈变为温文儒雅,士大夫宽衣博带、大冠高履。吴地百姓,上至晋绅,下至平民,家家礼乐,人人诗书。
3、吴文化是一个内涵广博的文化体系
苏州作为地域文化的中心.历史产之丰厚、文化底蕴之深邃、文化内涵之博大,为国内同等城市所少见。正因为如此,人们扳易从它某一文化门类的成就出发解读吴文化。比如,吴人好读书,明清两代苏州一府的进士、状元人数遥居全国之冠,于是有人认为,吴文化即“状元文化”;苏州园林集建筑、绘画、雕刻、堆山叠石、花术盆景、诗词槛联、家具陈设等诸多艺术精品之大成,集中展示了苏州文化的风采,于是,有人认为,吴文化即“园林文化 ;古吴之地,抱湖背海,河荡密布,自古以来就是水乡泽国,唐人杜荀鹤《送人游吴》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水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水是孕育吴地生命之源泉,是吴文化的精神和灵魂,由此,有人认为,苏州文化即是“水文化”;还有人认为,吴文化是水文化+鱼文化+稻文化+蚕桑文化+船文化,等等。诸如此类,还可以列出一些。这些见解,当然都有各自的道理,这也正说明了吴文化内涵广博的特征。
4、吴文化的雅趣统一的审美观:
吴文化在表象层斑一般具有小巧精知、柔和淡远、雅致秀丽、灵动飘逸的特点,从“吴侬软语”到“小桥流水、人家尽枕河”“水陆并行”的古城格局:从曲折变幻的苏州园林、林到细致生动的刺绣艺术、雕刻艺术、评弹、木刻、昆曲,无不显示出吴地人的文化性格特征。吴文化追求“雅”与“趣”的统一,以苏州园林最为代表。
四、吴文化影响下的苏州历史文化名人
在底蕴深邃、内涵广博的吴文化影响下,苏州历代英才辈出,数不胜数,隋唐开科取士以来,自唐至清的近1300年间科举仕进的,苏州辖区共出文状元45名,占全国的7.6%,其中,唐代有7名,宋代有4名,明代为8名,清代为26名(占清代114科状元的22.8%),明代苏州府有进士437名,清代则有600名。至于封疆大吏、征战良将、地方官员、社会名流,有贡献于社稷的苏州人,或外地人有功苏地而为后人推崇的,清道光年间沧浪亭所立名贤祠,初建即列名贤像赞570名,后又续增名贤600余名。名贤祠几经兴废,民国30年(1941)重修后,尚存名贤像赞594名。总之,苏州自古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现将苏州文化名人,择其要者,按朝代先后略述于后。
对“苏州历史文化名人”的界定:是指苏州历史上,在文化领域(这里主要指文学艺术领域)有一定影响,或对苏州有一定的贡献者。可分为三类:一是苏州本籍人;二是本籍虽不在苏州,但在苏州做过官的人;三是寓居或游历苏州的人。
(一)隋唐之前的苏州历史文化名人
之所以把隋唐之前放在一个时间段来讲,一是因为“苏州”之名自隋朝始有,隋朝之前,“苏州”皆以“吴”命名;二是因为隋唐之前苏州文化名人相对来说较少,这大致有两方面
的原因:首先,隋唐之前吴地“尚武”的风俗特征,其次,我国的“科举取仕”也是自隋唐开始。
隋唐之前苏州的历史沿革: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4000多年历史。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泰伯、仲雍南来,号“勾吴”。春秋时,仲雍第十九世孙寿梦于公元前585年称王,建“吴国”(当时还在无锡梅村一带),是吴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寿梦在位25年,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国势亦渐强盛。寿梦有子五:诸樊、余祭、余昧、季札、蹶由,寿梦欲传位四子季札,季札承泰伯遗风而坚辞。王位依次由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继承,余昧传给子王僚。诸樊之子公子光不服,经伍子胥谋划,假借宴王僚之际,由专诸献鱼,“鱼腹藏剑”,刺杀王僚。为纪念他的英勇无畏,苏州有专诸巷和专诸村。公子光既为吴王阖闾,于公元前514年任吴王时由无锡梅村一带迁都姑苏(即现在的苏州),任用伍子胥为相,开始大规模建都城,现在苏州城的规模开始于斯。
战国时,“吴国”先后属越、楚。秦汉实行郡县制,始设“吴县”为会稽郡治所,辖今苏南、浙北、皖东。东汉在钱塘江以北置“吴郡”,治所“吴县”。汉末,孙权继承父兄伟业,建立“东吴”政权。后来三国归晋,西晋和东晋初年,苏州称“吴郡”,后改为“吴国”,南朝复名“吴郡”,其中梁时称“吴州”。
总之,隋唐之前,苏州皆以“吴”称,诸如“吴国”、“吴县”、“东吴”、“吴郡”、“吴州”。这一时期文化名人不多,值得一提的有以下两位。
1、西晋吴郡才子陆机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西晋文学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后死于“八王之乱”。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
陆机出身吴中名门,祖父陆逊为三国名将,曾任东吴丞相,父陆抗曾任东吴大司马,领兵与魏国羊祜对抗。父亲死的时候陆机14岁,20岁时吴亡,陆机与其弟陆云隐退故里,十年闭门勤学。晋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陆机和陆云来到京城洛阳,初时由于谈吐有吴国乡音,受时人嘲弄,二陆不气馁,后访得时任太常的西晋名学者张华,得张华看重,使得二陆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
陆机的《文赋》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篇名作。它着重探讨了文学的内部规律,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论述了文学创作的过程。云:“开始创作,精心构思。潜心思索,旁搜博寻。神飞八极之外,心游万刃高空。文思到来,如日初升,开始朦胧,逐渐鲜明。”二,探讨了写作技巧,主要是修辞的技巧。其三,分文体为十类,并且各指出其特点。曰:“诗缘情而绮靡, 赋体物而浏亮; 碑披文以相质,诛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上引《文赋》中论述文学创作的过程以及各文体不同特点的理论一直被后世文学评论家所引用。
2、南朝吴郡文学家张融南朝齐宋年间,吴郡文学家张融被称为“异人”,少时即负盛名。出任封溪(今越南北部一带)县令途中,被当地“獠人”抓获并将食之,张融效法曹植,临死前吟诵《洛生咏》(曹植《洛神赋》之翻版),“獠人”惊奇而将他释放。齐高帝激赏他,声称“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此外还有两人,虽然称不上文化名人,但其典故事迹常被后世文学家所引用。 一个是东汉的梁鸿,字伯鸾,陕西扶风人,生卒年月不详。鸿家贫博学,与妻子孟光隐居霸陵山中。过洛阳作《五噫之歌》,讽刺统治者,为朝廷所忌,梁鸿夫妇逃至吴地后,在富商门下做雇工。居廊下小屋内,白天梁鸿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喷可口的饭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后人常用“齐眉举案”表示忠贞的夫妻关系。如《红楼梦》第五回,言宝玉宝钗成婚后,虽则宝钗克尽淑妇之职,唯是宝玉最爱者,底是黛玉而非宝钗,故而心有郁郁难平之慨。于是金陵十二钗曲之《终身误》中云:“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其中,“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两句用的既是此典故。另外,贾宝玉在得知薛宝钗和林黛玉和好后,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几何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里反用其典,表达了贾宝玉对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和好所表现出的出乎意料之情。 另一个是西晋时吴人张翰(字季鹰),曾在齐王手下供职,一天见秋风起,便想起了家乡的佳肴莼羹和鲈鱼脍,于是就辞职赶回家乡,“莼鲈之思”遂成为后世文学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典故意象。北宋诗人苏舜钦《水调歌头》词云:“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亦云:“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未归。”均用此典。
(二)隋唐时期的苏州历史文化名人
公元589年,隋灭陈,改“吴州”为“苏州”,苏州名称由此而来,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大唐盛世,苏州曾是江南唯一雄州,管辖吴、长洲、嘉兴、海盐、常熟、昆山、华亭七县。苏州不仅本地人才辈出,而且在苏供职或慕名游苏留下史迹的的文学名家亦颇多。如盛唐天宝进士张继游苏,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蹄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足以使名城名寺、名人名诗同垂千古。中唐苏州现实主义诗人顾况关注民生疾苦,创作了《囡》等现实主义诗篇。中唐著名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先后出任苏州刺史,亦官亦文,历来传为美谈。再有晚唐小品文作家陆龟蒙本是吴中世族出身,后隐居甫里(今吴中甪直),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他生活清贫,一面亲自下田耕作,一面读书论撰不辍,史称“乐闻人学,讲论不倦”。他擅长诗文,与皮日休友善,互相唱和,同负盛名,人称“皮陆”,两人的小品文被鲁迅先生誉为“一塌糊涂泥塘里的光辉和锋芒”(《小品文的危机),等等。限于时间和篇幅,这里主要介绍中唐苏州三刺史韦应物、白居易和刘禹锡。
苏州的历史文化篇二:“文化苏州”内涵解析
《苏州杂志》:文脉延续——“文化苏州”内涵解析之一
写在前面的话
把文化作为一种品牌来打造,常常成为一些地区、一些城市共同的战略取向。近年来,不论是古老的城市,还是新兴的城市;也不论是在开放地区还是在欠发达地区,无不高举文化的大旗,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支撑和精神源(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苏州的历史文化)泉。
苏州在国内较早地把“文化苏州”作为城市品牌提出来,市委、市政府还在2004年6月专门制定了《“文化苏州”行动计划》,按照苏州的构想,在未来的几年里,要使苏州城市特色和文化个性进一步凸现,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全国领先地位,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崭新格局。
“文化苏州”的内涵十分丰富,对此,本文作了初步的探寻和解析。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载,以飨读者。
一
大凡以“文化城市”自居的地方,都能列举出足以引人注目、令人叫绝、发人赞叹的文化产品,物态的、艺术的、精神的,或称世界第一、或言中国之最、或曰空前绝后……林林总总,洋洋洒洒。
其实,文化城市是一个整体的、立体的和历史的概念。它既是一种比较优势,也是一种综合实力。陆文夫先生说,我不敢说苏州是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不敢说苏州的伟人和名家就比其他的地区多,但综合起来看,苏州文化在全国占有优势。这一比较优势突出表现在它的综合实力十分强大,文化门类比较齐全,从古到今一脉相承。
苏州是个独特的城市。2004年11月,苏州市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比活动中,金榜题名,还一举荣获唯一的“年度城市大奖”。虽是经济学家们办会、颁奖,然而,颁奖词却写得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极具文化气息,短短四句话就把苏州刻划得入木三分、如现其面。它是这样写的:“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它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它用双面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这就是“文化苏州”的魅力所在。
二
讲苏州是“文化苏州”,首先是由于这座城市氤氲着十分旺盛的“文化基因”,从古至今,一脉传承;星移斗转,时出其新;文脉延续,千年不竭。脉者,络也。对于一个人来说,它主精神,营气血,决生死,关健康。一个文化禀赋极其丰厚的城市也是这样,也有其文化脉络。文化不断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文化的积累性和文化的变革性。当我们考察苏州历史上的文化积累和变革时,我们就会发现一些相对稳定、长期延续的内在要素,它们在文化积累中一再被肯定、被传承,在文化的变革中也仍然被保留、被发扬,我们把这样的东西称为“文化基因”。而“文化基因”所走过的路,以及它在苏州发展史上留下的足迹,就是其文化脉络。
文化的“基因”,与生物遗传学所说的“基因”不同,它不能直接成为科学实验的对象。我们面对具有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文化苏州”,解析其文脉延续的答案,既要通过历史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从时间的维度认知历史流传对它的影响,从空间的维度把握地域环境对它的塑造,更要从“人的创造”的维度疏理其渗透、散失在苏州每—个角落的深深印痕和轻轻足音。
三
把“文化基因”放大,就能得到一个“文化生态”的概念。我们从“文化生态”这样的一个较大的空间里探求苏州文脉,要比在显微镜下解剖其基因密码更加真实、丰富和精彩。
朗日晴空之下,我们登高极目;或打开一张地图,我们细心品味,但见苏州东濒大海,西临太湖,南接运河,北枕长江。其间,曲曲弯弯、长长短短的两万多条河道编织成一张密集的水网;方方圆圆、大大小小的四百多个湖荡连通着万顷接天的水域。感谢苏州先人们为后人选定了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作为世世代代的乡井桑梓。正是这一方生态水土,孕育了苏州人水一样灵秀的体态,呈现出水一样温柔的性格,拥有着水一样变化万方的文化灵性。
苏州的文化基因是水之基因,苏州的文化生态是水之生态。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和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交流和沟通,他们或造圩田、或修水利、或开运河,才形成了今天这种水网交织、水路畅通的人居环境,也形成了苏州文化的水乡生态。苏州人乐亲水、善治水、巧用水,水既是苏州文化生态之灵魂,也是苏州文化生态之源泉。千百年来,苏州人向往的生活和他们追求的文化,几乎都是围绕着水而展开了一幅幅风生水起、波澜壮阔的动人画卷。
人生一世,没有谁离得开衣、食、住、行。这“四大件”放在一个人身上就是简单朴实的生活,而放在一城人的身上,那就演绎出绚丽多姿的文化生态。苏州人的衣食住行,哪一样也离不开看似平常、实则非凡的“水”字,苏州人懂得了水,就懂得了如何地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赞美生活。
在饮食上,这里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远近闻名的红莲稻、香粳米、鸭血糯以及太湖三白、阳澄大蟹、横塘嫩藕、娄葑红菱等特产,哪一样不是水生、水长、水灵灵的?
在居住上,“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有的民居跨水而筑;有的建于街巷与河道之间,前街后河,飞临水面,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别具“楼台俯舟楫”的悠悠感觉和绵绵韵味。
在出行上,有水不能无船,因为在苏州“无船即无脚”,“不能一日而废舟楫之用”,旧时,船是苏州过去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由此又派生出“船菜”和“船宴”的风土人情,至今沿袭。
在衣着上,苏州是著名的丝绸之府,一度“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丝绸的色泽像水一样的清丽和隽永,丝绸的手感像水一样柔软和体贴,丝绸服饰打扮则是古往今来的苏州人一大喜好。
文脉通,水脉涌;水脉不断,文脉相连。今日苏州的文化生态,快的是速度,好的是效益,高的是质量,至于那内核之建构、肌理之组成,则是涛声依旧、性灵依归、韵味依然。
四
史载,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即位,命伍子胥将原来方圆只有3公里的都城,扩建为周长47里,有水陆城门各8座的阖闾大城。这就是苏州古城的起点,从那以后,古城就一直向前行走着,从没停止它那铿锵有力的脚步。
历史悠久绵长,却仿佛又在转瞬蹙眉之间。一座始建于春秋、兴旺于唐宋、强盛于明清、略衰于民国、旋即复兴于当代的苏州城,像一章生发有因、疾缓有序、错落有致、抑扬顿挫的民乐旋律,蓦然回首之时,已度过了二千五百多年的逝水年华。这座白发古城,虽饱经着沧海桑田,浸润着风花雪月,也历经了血与火的磨炼与洗礼,至今城址不变,本性不移,痴心不改。一座古城,用文脉串联起古往今来;一座古城,用城脉穿越过秦汉唐宋。面对岁月,她是那样的坚如磐石;目送苍穹,她又是那样的高傲不群。她的存在,本身就是苏州文脉延续的象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苏州的历史,就是一座古城的历史。或者说,这座白发古城就是苏州文脉延绵千年的历史的见证、鲜活的化石。
苏州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大家庭中的一员。在近20年苏州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护。专家们说,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中,苏州是做得最好的一个。苏州古城获取了历代人的垂青,也得到了当代人的无限爱戴和深厚情意。
今天,我们走进古城,宛然走进了时空的隧道里,走在了历史的身躯中。宋代平江图上的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和河道、街巷、道路景观基本未变;唐代始现的三横三直加一环的骨干水系及唐诗中呈现的小桥流水的水巷特色基本未变:兴建于历朝历代的百余个古典园林及古建筑等文物古迹、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3个传统风貌地区、3个历史地段也基本未变。古城是个奇迹,古城的保护、城脉的延伸更是一个罕见的壮举。当代的苏州人,为延续文脉、善待历史、慰藉后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把苏州古城比喻成一顶王冠,那么,散落在古城四周、依附在河道之畔的水乡古镇,则是镶嵌在这顶高贵王冠上夺目耀眼的粒粒珍珠和颗颗宝石。说古城,但不能冷落古镇。古城是生养苏州文化及其脉络的摇篮,但水乡古镇也是苏州文脉的重要“基因”和有机构件。
统计,现在苏州全市尚存有30多个古镇古村,其中周庄、同里、甪直、木渎等千年古镇充满了江南水乡风情,令今人心驰之、神往之、畅游之、流连之。漫步在水乡古镇的石板路上,街巷临河延伸,河岸依依杨柳,石栏石凳相连,房屋贴水而建,与水巷驳岸一起构成了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外墙景观,加上色彩上的粉墙黛瓦,还有无处不见的小桥,极富“小桥流水人家”的审美意蕴。此时,轻巧简洁的民居造型在心里头越发厚重起来,古朴淡雅的水乡轮廓在眼里头突然明亮起来,一阵风过,似乎还能闻到一丝丝鲢鱼的腥味、豆干的臭味、茉莉的香味,这些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都是因为那一线不曾遗落、也不曾截断的悠长文脉。
五
人是万物之灵长,苏州文脉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基因”就是苏州人本身。以循环论观察世界,人、自然、社会隐含着一种“循环链”。自然环境决定人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延伸出人的具体生活方式,生产和生活方式又是社会的,它表现出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反作用力。苏州这个地方山温水软,苏州这里的人们温文尔雅,苏州这个城市儒雅平和,这就是一个无与伦比、天造地设的“大循环”。
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苏州一带的先民原始最有特色的生产活动有两种:一是渔猎,另一是稻作。而这两种活动是由于地域环境使然,却对苏州文化内涵及其脉络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古时,在陆地上捕猎主要需要的是勇气和力量。相比而言,在水中,尤其是在大江大河中渔猎,则更需要凭藉智慧和巧妙。在远古的苏州地带,渔猎作为一种比较高级的“智力游戏”,促使“尚智”从一开始就作为人的一种“基因”植根于苏州的文化土壤。与北方旱地粟稷相比,江南水田中的稻作农业又堪称是一种精细农业,它讲究耕作复杂,技术精诚,这种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作为最基本、最强有力的文化塑造力量,它把“精细”要素又奠定为苏州人的另一种“基因”。
作为渔猎生产的“尚智”与作为稻作生产的“精细”,两者之间相互促成,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苏州人在文化生成中的逻辑起点,陶铸了苏州先民的文化心智,也开启苏州人绵绵不绝的文化脉络。于是,禀承着“尚智”和“精细”的文化精神,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崇儒弘学,尊师重教,期盼名题金榜,报国怀乡。
苏州一城的读书人,北宋名相范仲淹是其中最优秀和最杰出的代表。他正是由于发奋苦读,通过科举成为进士,踏上了仕途青云之旅。他还是创造苏州府学、开辟了苏州教育事业里程碑的始祖。自此,苏州文风更盛,英才辈出。作为名题金榜者,至今他仍是苏州人最崇拜的对象;作为报国怀乡者,至今他还是苏州人最心仪的楷模。人们在颂读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一次又一次地把他的功德记取心间,将他的美名传扬天下。
读书好学的风尚,积年累月,流转轮回,既可影响大户高门,也能濡染柴门市井。这一时间漫长而又品质高尚的旅程,经过了不间断和无止境的涵养、陶冶、滋润、调适,最终凝成了苏州人特有的文化气质和文化风范。于是,我们从唐诗宋词中,读到了苏州恬恬静静的文化环境;从绿水青山中,看到了苏州不躁不浮的文化心态;从粉墙黛瓦中,找到了苏州绵绵不断的文化脉络。这就是苏州,这就是一代代的苏州人,因风雅而美丽了这一方文化水土,因教养而铸造了这一座文化名城。
苏州的历史文化篇三:苏州朝着历史文化
苏州朝着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发展 发布时间:2012-02-27 21:04:34
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的过渡阶段,正由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旅游业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利用最新、最适用的技术来推动旅游发展,通过借鉴、移植、吸收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发展经验,实现由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由满足传统需求向满足现代需求的转变,形成先人一步的新模式,增强苏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建设水平。
今后一个时期,苏州旅游工作将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三城”总定位,坚持科学发展、跨越转型,政府主导、规划引领,产业融合、全面推进的原则,强化“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发展理念,实施度假区和重点项目工程,提升城市旅游品牌,加快旅游集聚建设,努力实现旅游业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把苏州建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以产业融合渗透发展为主线
创造旅游发展新优势
一是要在一产融合上求提升。旅游、农业、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共同提升乡村旅游区点的建设规模、水平和品质,加速乡村旅游区点个性化发展进程,为广大
农民拓宽更多的就业兴家新途径。积极争创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争取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试点,继续实施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和农家乐的评定工作。
二是要在二产融合上求突破。扩大工业旅游示范点,充分调动各类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和旅游商品研发基地的积极性,围绕游客需求,对苏州传统特色产品进行再包装、深挖掘,对新兴产品重研发、强开拓,着力推出一批旅游必购商品。
三是要在三产融合上求渗透。旅游业是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旅游业与第三产业的渗透最关键的是要强化文旅融合发展。要健全完善旅游与宣传、文化、发改、新闻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把旅游产业的市场优势和文化产业的内涵优势紧密结合起来;要将旅游景区建设与苏州文化展示紧密结合,景区、景点和项目建设要充分体现苏州特色。
以度假区和项目建设为重点
形成产业集聚新突破
全市旅游工作将加快实施两大工程。一是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要加快度假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确定关键指标,引导度假区开发建设。充分挖掘度假区资源比较优势,建立富有特色的休闲度假产品体系,确立度假区科学的产业结构;在做强度假区旅游
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内产业融合发展,使旅游产品更具个性化。加快完善度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度假区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
二是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工程。树立精品开发建设理念,避免重复和低水平建设,注重以人为本、生态保护、惠民优先,积极调动各方建设和经营好旅游项目的积极性,实现项目开发建设投资多元化。要坚持市场为主和联动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需求完善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培育品牌;把旅游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联动发展。要坚持规划引领和产业集聚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加强对各级各类旅游规划的审批和落地情况检查。科学布局旅游项目,重视旅游产业延伸和融合,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今年,我市还要加速推进浏河古镇保护性修复、周庄锦溪中国水乡黄金水廊、同里三大特色街区,震泽古镇扩容升级、陆慕老街、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和山塘街四期等项目建设。
以提升城市旅游知名度为目标塑造城市旅游新形象今后我市将围绕城市旅游形象塑造,合力提升“游东方水城、品苏式生活”品牌影响力,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构建新型的宣传推介体系。注重采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实时营销数据库,做好旅游门户网建设,整合资讯网、诚信网和营销网,形成一体化、多功能网络平台,发挥好苏州旅游微博,移动智能媒体等新媒体作用。二是形成强势的宣传冲击力。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加强苏州城市整体宣传,以"美好江苏欢乐游、天堂苏州品质行"、"游天堂苏州、品苏式生活"为主题,在媒体投放专题宣传,逐步扩大投放范围。
三是不断推出经典的产品新线路。围绕今年"国家欢乐健康游"和全省"美好江苏欢乐游"两大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休闲旅游为重点,围绕古城文化深度游、新城浪漫时尚游、太湖生态休闲游三大特色品牌,突出美食、商务、康体、度假等旅游特色产品,分别推出覆盖全市的3~5条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和五日游特色产品线路。
四是放大节庆活动的品牌效应。继续打造特色旅游节庆品牌,精心策划和组织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寒山寺新年听钟声等节庆活动,争取形成2~3个在国内影响力大、吸引力大、拉动力大的节庆活动,提升公祭鉴真典礼、周庄旅游节、长江鲜美食节、沙家浜旅游节、阳澄湖大闸蟹美食节、金鸡湖商务旅游节、苏州乐园啤酒节等节庆品质,形成遍布每月、覆盖四季、贯穿全年的节庆活动体系。
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为核心
提升旅游服务新品质
一是加快城市旅游化改造。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多出游便利,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不断完善旅游服务配套功能,加速旅游星级厕所建设,完善金融网点布局,加密旅游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通达度,设置更为清晰、准确的标牌标识,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城市旅游服务品牌。
二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工程,完善4A级以上景区手机导游功能、三维立体旅游电子沙盘、"苏州旅游网"官方手机发布平台,建设"一云多屏"和"一云多路"的智慧旅游体系。进一步完善咨询、交通、集散、投诉和应急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加快旅游咨询中心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咨询服务。
三是倡导旅游诚信服务。坚持联合执法,实施动态监管,将旅游市场管理与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日常管理紧密结合;启用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扩大苏州旅游诚信网功能。委托第三方,推行苏州市游客满意度季度调查;继续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和"品质旅游、伴你远行"活动,强化旅行社、饭店、景区及涉旅业态企业的纵深管理;巩固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总结首批示范单位经验并加以推广,加快建立旅游标准化长效机制; 全面规范"一日游"市场,拓展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建设旅游品质超市;
相关热词搜索:苏州 历史文化 苏州评弹的历史文化 苏州历史文化介绍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