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如何把历史篇一:如何记忆历史知识
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的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它是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人们眼前,如果传授方法不得当,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手段,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
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思想修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教学技能素质三个方面。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情操、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历史教学工作,要不断充实与提高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形象语言的使用、丰富情感的流露、教学图片的设计等来展示教师自身的素质,以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1、教学中形象语言的使用
中学历史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叙述史实简略、概括,不可能象历史演义、小说那样生动、具体,教师若照本宣读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适当使用形象性的语言表述手段,使教学过程充满感情色彩,效果就大不一样。如教授《唐朝的对外交往》一章“晁衡与鉴真”时,我就选用了李白的《哭晁卿衡》一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短短几句,不但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展示了中日两国人民真挚友好的感情。而关于鉴真东渡,学生在小学学过,我就首先启发学生回忆,然后作生动的描述,这样人物呼之欲出,形象感人,亲切自然,同时又寓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
2、教学中丰富情感的流露
历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事件有血有肉,而目前有些中学历史教材限于篇幅,把原来生动的史实浓缩成抽象枯燥的概念,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各种情感的流露,当然课堂上教师的语调、节奏、表情都应随教材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在讲《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与新航路开辟》一节时,我对四位航海家探索新航路的艰辛和成就,进行了着力的渲染和描述,以期达到以情感人的教学效果。在讲哥伦布航海之后,我还对哥伦布航行日记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其中有:大西洋上飘忽不定的绿草、闪烁不停的灯光,部下强烈的思乡情绪乃至反抗,“印第安人”的相貌、生活等等,这样的描述,加之教师忽而激动忽而愤怒,忽而慢条斯理,忽而激情高亢,仿佛把学生带到哥伦布的航船上和探索者一起在大西洋上航行,共享“发现新大陆”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全部感情和思维就完全集中于教师讲课之中了。而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一节中讲到“和会不顾中国是战胜国,拒绝接受中国代表团的正义要求,竟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时,我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山东是谁的?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整段描述中
愤怒之情跃于言表,加之语言抑扬顿挫,真可谓声情并茂,真正做到以史教育人,以情感染人,把爱国主义的情感寓于言表之中。
3、教学中教学图片的设计
初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限度,有时具体的形象比生动的语言更能帮助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课堂上能恰如其分的运用和设计有关图片、图表、史料、历史地图等,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讲红军长征时,就亲自设计了一张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运用的是三层复合式地图,第一层是红军长征路线箭头示意(箭头已挖空)、地点等,第二层是抽拉式纸条,颜色与第一层底色相同,第三层是红色纸张贴于背后。讲解时,边介绍内容边抽拉纸条,红色箭头便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新奇之中,不仅掌握了历史的基本知识,还通过这一直观教学,是教学内容有血有肉,趣味横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师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喜怒哀乐的感情色彩,辅之以形象生动的教学图片,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的动机,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是有益的,教师的教学能“俘虏”学生的全部思维,完全“占领”他们的心灵,使之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二、新颖教学方式的设计
历史教学应针对不同教材的特点和教材各纲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做到进行优化选择,综合运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竞赛式等各种教学方式,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也能主动自主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取到着令人可喜的效果。
1、虚拟历史情境法
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部分内容,以前,我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从农业、手工业、城市的繁荣或商业的发展等几方面,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气氛僵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所以在上《唐朝经济的繁荣》一课时,我虚拟了这样一个历史情境:“假如我们乘着时间隧道来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皇帝,等等,要求是要符合唐朝经济生活的实际”,先让学生看教科书,再分组讨论,然后分别上台扮演角色。[学生发言附后]。整整一节课,由于虚拟了历史情景,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效教学的时间几乎是一节课。从课后调查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2、模拟辩论探究法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战争史的内容或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这一类内容时,我打破以前的常规思路即先分析原因(或背景),再讲过程(或内容),然后分析结果、影响这种单一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模式。我
让学生以当时大臣或谋士的身份,开展辩论,拿出决策。这符合心理学“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学得最好”的原则。
例如,在学《赤壁之战》时,我让学生先预习,然后搭建一个“殿前辩论舞台”,我扮演曹操,学生演大臣,然后,请各位“大臣”就“我”能否打这一仗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中形成了主战、反战的两种力量,唇枪舌战,展开激烈的辩论,我从中归纳,主战派分别说出了四个理由,说明这仗定能打赢。反战派则列举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学生的争论过程,就是对这场战争的背景、利弊关系、战争胜负原因等的分析、思考及主动探究的过程,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真正体味到了探究的滋味和乐趣,课堂效率明显有了提高。
3、联系生活实际法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历史的兴趣要比对卡通片的兴趣淡得多,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精彩内容,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在上课时,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
例如,在讲科举制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今天考试制度的利弊?让他们谈谈对目前的考试制度有什么新的建议?这个关系到每位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当然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尽管有的建议显得幼稚,但也不乏创新思维的火花。在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我接着说:“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最早的考试制度是如何出台的?它在历史上产生过什么影响?有人曾经问我: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像牛顿这样的人?”学生觉得古代的考试制
度与“中国为什么没出现像牛顿这样的人”有联系,于是,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讲完以后,我再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问题,可以从古代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人才培养要求甚至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饮食结构等诸多方面去探究,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兴趣。4、多媒体辅助视听法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口授,学生听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热情,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通过声、光、电的有机组合刺激学生的感官意识,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以次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有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现象,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思维的过程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处在“引”和“导”的位置上,这个引导的平台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无须教师多费口舌,学生通过媒体的展示,唤起探究的欲望,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知识得到了升华。
如讲到《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一节中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奋斗”一目时,我先播放一首同学们熟悉的歌曲《南泥湾》,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南泥湾从“杂草丛生、没有人烟”开辟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过程,使学生自然形成“南泥湾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的问题,从而学生从背景、措施等方
面开展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多媒体教学中,我常常把收集到的大量教学资料(包括资料数据、声音、录象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教师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时空中,使学生增加接受知识的信息量,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为学生分析问题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最终达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明显的状态。
总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技巧有许多,作为历史教师,我还需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高,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如何把历史篇二:如何高效记忆历史知识
如何高效记忆历史知识
高三历史复习中,由于时间非常短,需要记忆的历史知识又太多,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背了好长时间,也记不住,
并且记不准,易混淆的现象。如何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呢?关键还是记忆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是有记忆历史知识是有技巧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笔者总结了十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则能做到举一反三,星火燎原。
一、 等差数列记忆法即根据历史年代排列所呈现的数学规律来记忆。例如,《辛丑条约》签订、辛亥革命爆发、中共诞生、九一八事变发生,这四个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1901年、1911年、1921年、1931年,这四个数字恰好组成了一个以1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二、数字表示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如: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可概括为一奠,二每,三利。一奠:奠定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二每指把全国每户人家、每个地方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三利指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三、提取字眼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如: 《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
四、谐音趣味记忆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如:我们记忆英国光荣革命的时间(1688)可用谐音:一路发发;记忆克利期提尼这个名字,可设想克里是你姨,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五、关键字词法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如:我们记忆必修I《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可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背景;②发展③灭亡。①背景:经济(工商业发展);政治(氏族制度瓦解);地理(小国、海洋)②发展:三次改革(奠基:梭伦,确立:克利期提尼,繁荣:伯利克里③灭亡:雅典民主的局限;政治经济发展。
六、概括记忆法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如:将必修I《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可概括为:①前提:光荣革命,②确立:《权利法案》;③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这样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知识就容易掌握了。 七、图表记忆法的特点是借助图表,调动视觉功能,去启发想象力,它能化繁为简,可以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轨迹,可以把历史知识凝聚成点,化点为面,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如:记忆
八、归类记忆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单元或总复习。历史课本的内容十分繁复,孤立地去死记硬背历史基础知识,必然弄得头晕脑胀,结果还是糊里糊涂“一锅粥”。如果采取归类记忆法,把历史基础知识分门别类地、按问题的性质利用思维导图依次归纳到一起,捋出一条条线索,就便于记忆了。这叫归类记忆法。比如,要记忆新课程必修I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包括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然后回忆秦朝是如何首创?汉至元是如何加强?明清如何强化?这样,中国古代的政
治制度就一目了然了。
九、比较记忆法。这种方法适宜记忆那些历史上经常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像战争、政治改革、不平等条约等等。这类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事件,彼此之间,或因其性质相同,或因其表现形式相似,记忆中往往容易互相混淆。比较记忆法最能克服混淆。比较,可以明显地揭示出历史事件彼此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它们各自的特征,这就便于对它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如我们将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的比较——同:蓄谋已久、为摆脱国内危机、制造大屠杀等;异:结果不同、抗战的规模不同、抗战的方式不同——然后记忆,既能牢固记忆,又能加深理解,—举两得。
十、网络记忆法。这种方法适宜记忆一个或一些复杂的历史事件,靠机械识记的方法去死记硬背,留在脑海里的印象是杂乱无章,模糊不清的,回忆起来也必然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如果我们经过认真分析,首先找出这个或这些历史事件有几个要点,再进一步弄清这几个要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形成一个网络,就便于记住了。当需要回忆的时候,只要把这个网络撒开,储存在脑里的有关这个历史事件的印象,就会完整、准确、清晰、迅速地重现。这就是网络记忆法。比如:要记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可先编织知识网络为:
1.时间范围:1840-1949。
2.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两个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4.两个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5.两个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6.三个统治政权: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思考:每个政权统治时期可以分为哪几个小时期)。
总之,学生要提高识记效果首先要“五到”(耳、手、口、眼、心),“五到”是前提和基础,学生所获得的有效信息,很大一部分来自课堂。其次,历史事件的时间不是单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相似、相连和相关的联系,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联系,去理解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就可以避免死记硬背,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把历史篇三:如何把历史课程融入生活
如何把历史课程融入生活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
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
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仍又回复到原
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
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
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
中力不从心。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也就是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师的“教”的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放手给学生自行探索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发现,在自我发展中创新,努力培
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一、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规律。
1、以史导论,史论结合。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史和论的高度统一性。因此,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以史导论,史论结合的学习基本规律。要指导学生学会通
过广泛搜集史料,并对所搜集的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分析归纳,提炼升华,最后得出基本观
点和基本的历史结论。例如,学生在学完世界历史上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之后,学生通过搜
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对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所带来的变化等基本史实,得出“科学技术
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的基本结论。
2、观察历史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各种历史现象表现得纷繁复
杂,曲折离奇。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透过若干历史现象,揭示历史的本质、历史发展的基本
规律的学习方法。如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同样是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汉时
期是进步的,而明清时期却是反动的?其本质是前者顺应民心,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而后者
却违背历史潮流,顽固维护已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腐朽的封建制度。通过以上这类比较分
析,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达到学习目的实现。
3、剖析史实应注意偶然之中存在必然。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
存在的,偶然中包含必然,必然又通过偶然起作用。人类历史发展从低级走向高级,丰富多
彩而又曲折复杂,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呈现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在历史发展的必
然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地区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如“秦王
扫六合”,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名垂后世,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秦的统一
和封建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指导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知识具有广延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把零散的知
识点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
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制度、政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经济
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
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如学习中国古代史,对每个朝代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
诸方面进行概括和掌握。学生可根据课文、课堂笔记及相关导学材料进行一番“梳理“,确
定层次和隶属关系,制成学习笔记,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三、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把历史融入生活。
课程改革的实施,尽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仍
然没有突破“读问讲练”这种模式。寻求和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空间非常重要。在教学
中我尝试过以下一些形式,效果不错:①主题辩论,教材提供的辩题很多,如秦始皇过大于
功还是功大于过。②组织学生搜集相关故事或进行讲故事比赛,如孙中山的故事,拿破仑的
故事等。③知识接龙,如中国古代史出现的成语。④师生相互问难、单元历史知识擂台赛、学生自拟试题。⑤情景复现:指导学生创作排演历史戏剧等。
四、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65年,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俄国在1865年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教材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可作为学生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2、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3、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
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高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4、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近年来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如学习到美国西部开发问题,可以联系到当今中国西部大开发这一政治时事热点问题,同时又可以联系中、美两国西部的地理因素进行比较,从而对中、美两国西部开发的区别和联系形成一种正确的。
五、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
1、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
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
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
2、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
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一方面,学生可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总之,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成果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