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版本苹果

发布时间:2017-01-2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版本苹果篇一:苹果系统发展史

苹果电脑系统发展史 音画时尚 2008-03-26 14:28:20 阅读225 评论2字号:大中小 订阅

前言:随着乔布斯一句轻轻的声明,“Apple要采用Intel的CPU来制造MAC”这句被认为是流言的传言得到了最确真无误的证实。苹果电脑公司成立于1976年,至今公司的历史已近30个年头。这对于才50多年历史的计算机业来说,苹果电脑是这个行业里面的元老了。在近30年的时间中,苹果电脑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曾经陷入彷徨。

乔布斯宣称苹果的灵魂并不是硬件,而是其操作系统。诚然现在我们一提到Apple,最先想到的就是那美轮美奂,可以称之为艺术精品的MAC OS X。自从苹果在2001年正式发布MAC OS X起,很多PC用户就被MAC OS X的唯美风格所征服,开始纷纷以在Windows系统中模拟出惟妙惟肖的MAC OS X操作环境为荣。在他们眼里MAC OS X不单单是一个操作系统,更是一件艺术品,一种生活的态度。今天就让我们以时间为轴,进入MAC OS的时空之旅吧。

一、Apple I/II时代

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虽然计算机问世已有30余年,但是在大众的眼中计算机还是一部冷冰冰的机器。当时有很多年轻人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希望计算机能够成为人们的一个助手,一个伙伴。就是这样两个梦想改变世界的年轻人--斯蒂夫?乔布斯和斯蒂夫?沃兹涅克在车库中创建了自己的公司--苹果电脑公司。这个决定改变了计算机的历史。

1976年,公司成立后不久,苹果电脑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个人电脑:Apple I(如图1所示)。紧接着Apple II系列也出现在电脑商店的柜台上。Apple II系列个人电脑在让苹果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创立了个人电脑这样概念。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时候IBM还没有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在个人电脑这个领域,苹果一家独大。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alt="" border="0">

图1 Apple I

但是在Apple I/II的时代,其所采用的操作系统是基于字符界面的。既没有图形界面(GUI)的概念,也没有鼠标。这个时代是字符的世界。

二、第一台采用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Lisa

随着Apple II的大获成功,苹果公司开始加紧了新产品的开发进程。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项目为由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负责的Lisa项目和由Jef Raskin负责的Macintosh项目。

题外话:后人多认为MAC是由乔布斯所创造的,但实际上Raskin才是MAC之父。

在参观施乐公司的Alto电脑(世界上第一部采用图形界面的电脑)时,乔布斯见到了Alto的交叠的窗口、小图标和弹出菜单。这时他立刻知道Lisa该往哪个方向发展了。

1983年,世界上第一台采用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Lisa(如图2所示)面世了,当时其售价为:9998美元。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alt="" border="0">

图2 Lisa

图3所示为Lisa的截图。在图3中我们已经隐约的看到苹果后续操作系统的影子。的确,苹果后续的操作系统大量的继承了Lisa中的技术。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alt="" border="0">

图3 Lisa系统截图

虽然Lisa在技术上是先进的,但在市场表现上却不能让人满意。这时Lisa的继承者:Macintosh横空出世了。至此,苹果电脑的历史翻过了厚重的一页,从苹果电脑的古代史进入了苹果电脑的近代史。

三、经典时代:Macintosh

1984年第一代Macintosh(如图4所示)摆上了商铺的柜台。其所采用的操作系统System 1.0(如图5所示)尽管只能显示黑白两色,但是已经具有了桌面、窗口 、图标、光标、菜单和卷动栏等项目。在System 1.0的桌面上,著名的“Trash”已经出现了。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alt="" border="0">

图4 Macintosh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alt="" border="0">

图5 System 1.0

从1985年到1987年这段短短的时间内,Macintosh的操作系统从System 2.0更新换代到了System 5.0(如图6-8所示)。但是正如我们在图6-8中所看到那样,这些系统和System 1.0相比并没有大的改进,苹果只是做了一些小修小补的工作。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alt="" border="0">

图6 System 2.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alt="" border="0">

System 3.0

历史版本苹果篇二:iphone历史

2004年,苹果公司召集了1,000多名内部员工组成研发iPhone团队,开始了被列为高度机密的项目,订名为“Project Purple”[14],当中包括iPhone的幕后设计师乔纳森·埃维[15]。当时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从原本的重点如iPad的平板电脑偏离至转向手机[16]。

苹果公司跟AT&T秘密合作创造了一些硬件和软件设备[17][18]—当时的Cingular无线网络—AT&T并给予苹果公司投资及很大自由度,在30个月动用了约$150,000,000美元[19]。作为交换条件,苹果公司保证在4年内,在美国出售的iPhone将交由AT&T独家发售[20]。

苹果公司否决了“设计委员会”的方法,拒绝替Motorola ROKR E1生产,是跟Motorola合作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21]。相反,Cingular给予苹果自由去开发IPhone内部的硬件及软件[17][22],甚至是向苹果支付它们的每月服务收入的一小部分 (直到iPhone 3G)[23],以交换他们截至2011年的四年内在美国之独家销售权。

在AT&T销售店门外排队等候第一代iPhone发售的消费者。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在旧金山马士孔尼会展中心的苹果公司全球软件开发者年会2007中透露推出第一代iPhone。两个最初型号分别是售价为US$499的4GB和US$599的8GB版本,于当地时间2007年6月29日下午6时正在美国正式发售,全美的苹果公司销售商店外有数百名苹果粉丝为了抢购而提早排队购买

[24]。由于刚推出的iPhone上市后引发热潮及销情反应热烈,部分媒体誉为“上帝手机”[25][26]。第一代iPhone于2007年11月在英国、法国及德国发售,而爱尔兰及奥地利则在2008年的春季开售[27][28]。 2008年7月11日,苹果公司在全球22个国家及地区发售iPhone3G,当中包括原有的6个地区[27],最终增至80个国家及地区[28]。2009年6月8日,苹果公司宣布推出iPhone 3GS,连同服务合约的预计在6月,7月或8月的下旬推出。2009年6月19日开始于美国、加拿大及欧洲主要国家推出。很多未来用家对iPhone的成本提出异议[29],当中40%的用家的家庭收入超过US$100,000[30],iPhone 3GS的内部结构与第一代相似,但增加了一些模块,例如3G网络、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

第一代iPhone的背面是由铝配合一种黑色塑胶物料制成,iPhone3G及iPhone 3GS以全塑胶背板制造,以增强接收GSM信号的能力[31]。颜色方面,iPhone3G有8GB的黑色版本,16GB则有黑白色两种还择;而iPhone 3GS不论容量多少也有两种颜色选择。iPhone 4的正面及背面由铝硅酸盐玻璃组成,侧面以不銹钢围绕作为天线之用,2010年6月刚推出时只有黑色版本,10个月后的2011年4月才有白色版本。

2009年,苹果公司跟中国联通达成协议,中国联通拥有iPhone在中国的销售权[32],10月30日,中国联通版iPhone 3G正式在北京世贸天阶开售,开售前有近300名消费者提前在门外排队[33]。

2010年6月7日,乔布斯在苹果公司全球软件开发者年会中发布iPhone 4,推出后瞬即得到正面的评价,这些评论都来自一些评论家如大卫波格[34],和华特莫斯伯格[35][36]。iPhone吸引不同年龄层用家的青睐

[30],除了消费者使用外,它还作商业用途[37]。iPhone 4的用户曾反映以握著电话的左下方时,手机对话的质量都会下降或出现断线的情况,这被称为“天线门”事件[38],期间甚至有有美国评审机构—“消费者报告”指出iPhone 4的硬件设计有瑕疵,故不建议消费者购买,此举让苹果公司的声誉大受打击,为了解决这个信号问题,乔布斯在记者发布会上宣布美国的iPhone 4用户将免费获赠手机保护套[39]。

2011年1月11日,威讯通信宣布,他们与苹果公司达成协议,威讯通信将会开始售卖CDMA2000的iPhone 4,他们称2月3日会开始预售,2月10日正式开售[40][41]。2011年2月,威讯通信所售卖的iPhone占据在美国Millennial Media的移动广告网络中所有iPhone的广告印象的4.5%[42]。

2011年3月2日,苹果公司在iPad 2的发布会上,宣布由2007年至2011年已在美国的iPhone广告上花了US$647,000,000,全球售出了超过一亿部iPhone。

2011年9月27日,苹果公司对外发邀请函,邀请各界出席他们于2011年10月4日早上10时于加州库比蒂诺总部举行的发布会,会上将公布有关下一代iPhone的细节。2011年10月4日,苹果公司在发布会上发布新一代iPhone—iPhone 4S,新任苹果公司CEO提姆·库克向与会者作出介绍。2011年10月14日,苹果公司正式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洲、加拿大及日本七个国家开售iPhone 4S;在正式发售的24小时后,苹果公司卖出了1,000,000部iPhone 4S[43]。由于iPhone大量制造及售价高企,苹果公司在2011年成为了盈利最多的手机制造商,超越了屹立于榜首长达十多年的诺基亚[44]。2012年1月,苹果公司宣布该季公司的53%利润是来自于iPhone,在该季他们售出了37,000,000部iPhone,每部iPhone的平均售价为US$622至US$660[45]。IHS公司于2011年10月估计iPhone 4S的生产价格,分别为:16GB (US$188), 32GB (US$207), 64GB (US$245)[46],劳工成本估计每工人在US$12.5-30之间,iPhone生产在线装配工人的工资每小时约US$1.78[47]。他们在五个季度里共售出6,100,000部第一代iPhone[48],之后虽有更新一代的iPhone 3GS出售,但第一代iPhone在2011年依旧占有4%的手机市场占有率[49];截至第一代iPhone彻底退出市场,他们共卖出7,350,000部第一代iPhone[50],其中6,400,000部在美国售出[51],苹果公司从iPhone所获的利润占他们总盈利的50%。在2008年第四季,他们超越了RIM,成为第三大手机制造商,仅次于诺基亚及三星[52]。

2012年2月,ComScore报道,美国的手机用户当中,在12.4%的人使用iPhone[53],约有6,400,000 iPhone 活跃于美国[30]。

2012年9月12日,苹果公司发表了自2010年以来iPhone在设计上的第一个重大改变 — iPhone 5,他们首次通过使屏幕变长不变宽的做法,屏幕由3.5英吋增至4吋,在不影响单手操作的前提下扩大了iPhone的显示范围。手机屏幕的比例由3:2调整至接近16:9(71:40),使其更适合观看视频。像素方面,配备了与iPhone 4及iPhone 4S相同的每英吋326像素。iPhone 5使用A6处理器芯片,芯片比iPhone 4S的小22%,而A6处理器比A5快两倍图片处理能力。同时iPhone 5降低了厚度18%:7.6毫米,并减轻了重量20%:112克,成为史上最轻巧最薄的iPhone。而iPhone 5采用了Nano SIM,这款SIM卡比iPhone 4的Micro SIM还要小。首批上市地方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洲、香港、日本及新加坡。

2013年7月6日,据报称苹果公司与韩国移动通信商SK电讯洽谈,发布下一代iPhone与LTE先进科技[54]。 2013年7月22日,苹果公司供应商表示他们正在测试大屏幕的iPhone和iPad,“苹果公司已要求屏幕大于4吋以上的智能手机原型,还要求新的平板电脑的屏幕对角线的设计不大于13英吋。[55]”

2013年9月10日,苹果公司于美国加州库比蒂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推出两款新iPhone型号:iPhone 5C及iPhone 5S。iPhone 5C - 一款中档价格的手机,目的是增加价格上的流通性,手机由塑料制成,设有5种颜色:红、蓝、黄、绿、白;iPhone 5S - 特点是Home键结合指纹扫描仪,设有3种颜色:太空灰、银色、金色,这两款手机于2013年9月20日推出[56]。

硬件[编辑]

屏幕与输入[编辑]

iPhone首5代系列的机型均使用9厘米(3.5英吋)LCD液晶体多点触控防刮玻璃显示屏[57],而iPhone5则增至4英吋[57]。“电容式触屏”是专为一指或多指触控而设的多点触控感应。

首三个系列的屏幕分辨率为320 x 480 (HVGA),163 ppi;iPhone 4及iPhone 4S的屏幕分辨率为640 x 960,326 ppi;iPhone 5则是640 x 1,136,326 ppi,而iPhone 5的屏幕对比为接近16:9(71:40)。

iPhone的多点触控和手势操控是基于FingerWorks发展的技术[58],iPhone的触屏具有热感功能,用户可利用手指在触屏上滑动进行手机操作[59][60][61][62],虽然触控笔可用于iPhone的手指触控屏幕,但大部分的手套和触控笔都能防止必要的导电性[59][60][61][63]。iPhone 3GS后来还有耐指纹疏油涂层[64],能避免用户的指纹留在iPhone的屏幕上[65]。

iPhone 3GS的顶部及侧面,外型与iPhone 3G相同。从左至右:旁边 - 唤醒/睡眠按钮、SIM嗔咭插糟、耳机插孔、静音开关、音量控制。顶部 - 屏幕上的听筒;第一代iPhone的按键使用全黑色塑胶制造。 iPhone的正面上有一块小的硬件,位于屏幕下方的圆形按钮,称为“Home键”。Home键主要用于关闭使用中的应用程序,导航到主屏幕界面,或是唤醒手机。iPhone还有额外5个按钮:开关按钮 - 位于电话的顶部,作为电源按钮,它亦能作为控制来电的控制,当接到来电时,按一次开关按钮可让来电铃声消失,按两次让来电转驳至语言邮箱,长按会显示关机选项,关机后长按会打开手机;位于机身左侧是静音和音量控制键,iPhone 4 拥有两个圆形按键来增加或减少音量,静音键能使电话铃声、提示音、推送通知、相机快门等快速转换为静音,这键不会停止闹铃应用程序,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它不会把相机快门声、语音备忘录音等音效关闭。

iPhone的屏幕有多个感应器;感应器会在用户通话时因手机贴近脸部而暂时关闭屏幕,此举是为了节约用电量,以及减少用户面部或耳部因触碰屏幕而造成的错误操作。可见光线性光感应器可根据环境亮度而调节屏幕亮度,以此节约电量。三轴动作感应器可根据用户手持iPhone的方向,调整手机画面的方向,并自动调整手机横向画面或纵向画面[66][67]。加速度感应器可用于控制第三方应用程序,其主要用于游戏功能。而从iPhone 4起,手机内还配备了陀螺感应器,用以加强对用户移动iPhone的感应[68][69][70]。

一些早期的机型有一个塑料面板下有两个按钮,称作船型开关,可以合计为1或2个按钮。在第一代iPhone上,除Home Button外,其他按钮均为塑胶材料;但自iPhone 3G起,除Home Button外,按钮全由金属制

[71]。

2008年1月的软件更新[72] 允许第一代iPhone使用手机信号塔与Wi-Fi网络的位置进行“定位”[73],但由于缺乏GPS硬件配合,iPhone 3G之后的智能电话采用AGPS,此技术由美国营运。由于iPhone 4S支持格洛纳斯全球定位系统,此技术由俄罗斯营运。

感应器[编辑]

屏幕会显示来自三个感应器的反应 (iPhone 4有四个)。把iPhone向四周移动会触发iPhone的两个感应器 (iPhone4有三个),这些都是用来游戏控制和定位的服务。

近距感应器[编辑]

当通话时,我们脸部会很接近显示屏,近距感应器会让屏幕停用,这是为了节省电力和防止用户的耳朵和脸部造成无意中的输入。

周边光线感应器[编辑]

周边光线感应器能感应周遭的光源来调节电话的亮度,从而节省电池用量。

磁力感应器[编辑]

磁力感应器自iPhone3GS内置的,用于测量磁力强度或磁场的方向。有时候某些设备或是无线电信号会干扰磁力感应器,会要求用户远离干扰或是以8字形移动设备时重新校准。自iPhone 3GS,iPhone设有指南针的应用程序,那是在发布的时候独一无二的功能,指针在磁场上显示出当时的方向。

加速感应器[编辑]

一个用于手机定位及相应地调整屏幕的三轴加速器,让用户轻松地切换页面方向[74]。图片及网页浏览和音乐播放,支持全屏幕时直立或向左或向右播放[75]。不像iPad,当设备反转时,iPhone反转时屏幕不会旋转,Home键置于屏幕上方,除非是运作的应用程序专门这样做。3.0版本更新加入了其他的应用程序的平面支持,例如是电邮和晃动时输入的单位形式[68][69]。加速感应器还可以用于控制第三方应用程序的软件,特别是游戏。

IPhone(第一代)左和iPhone4

液体接触感应器[编辑]

所有iPhone (许多苹果公司的产品) 的耳机插槽都有一块小圆片,当接触到水分等液体时会由白色转成红色。

iPhone 3G和之后的机型也有类似的感应器于Dock连接端口[76]。

由于苹果公司的保养范围不涵盖产品被水令其损坏,员工会先检查此感应器,才批核维修保养或更换。 iPhone的感应器比其他厂商的手机较为外露,目的是让电池更受保护,例如让电池在外壳里的下方。用户日常使用的汗水[77]、浴室的蒸气和其他环境中的湿度[78]也能触发此感应器。批评导致苹果公司改变它们对iPhone及类似产品的防水政策,如触发了内部液体溅到感应器,容许用户要求进一步的手机内部检查验证[79]。

回转仪感应器[编辑]

由iPhone 4那时开始,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亦包括了陀螺传感器,提高它感知是如何移动。

指纹感应器[编辑]

iPhone 5S在围绕Home键周边设有指纹感应器,能够360°采集及分析用户的指纹特征,配合内置Touch ID功能即可实现包括屏幕解锁、iTunes购买应用程序等功能。

声音与输出[编辑]

第一代iPhone底部的扬声器 (左) 及麦克风 (右),中间为dock连接端口。如连接耳机,声音只会从它播放。 在iPhone的底部,左方是扬声器,右方是麦克风,在屏幕的上方有一个额外的扬声器,作为电话的听筒。iPhone 4还包括了一个用于噪声消除的小型听筒,用于降低通话时的环境噪音[80],在这个基础上,是可以切换扬声器与麦克风的位置—扬声器置于右方[80]。所有iPhone的音量控制都是位于左侧,而iPod的就在应用程序的滑动按钮。

在首5个系列的iPhone (直至iPhone 4S),电话的左上方有一个直径3.5毫米TRS端子的装置,用来连接声音输出 (例如耳机)[81],其后的iPhone系列将置于左下方[81]。第一代

历史版本苹果

iPhone的耳机插糟由于设计特殊,以致大部分的音频设备都不适用,需要加上一个转接器才能够使用[82],随后的系列通过嵌入式安装的耳机插座,使大部分音响设备都能与iPhone相配,问题得以消除。汽车装配了辅助插孔,通过内置的蓝牙v2.1 (v4.0用于iPhone 4S和iPhone 5),允许iPhone支持蓝牙设备[68][69],能于驾驶时免提使用。

苹果公司自家出品的耳机,在接近麦克风的位置有一个多功能按钮,可以用于播放或暂停音乐,跳过,和接听或退出通话,而不需触碰电话。少数专门为iPhone而设的第三方耳机亦包括了麦克风和控制按钮[83],目前的耳机设计亦包括了音量控制,能兼容最近几个iPhone机型[84]。在耳机插线增至第四个环,以便进行额外的消息交换。

内置的蓝牙 2.x+EDR支持无线耳机,这需要HSP简介。立体声音频中增加至3.0更新至支持A2DP[68][69],虽然存在不认可的第三方解决方案,iPhone不能正式支持 OBEX文件传输的蓝牙协议[85]。有了这些配置,用户能与其他具有蓝牙功能的手机交换多媒体文件,如图片、音乐和视频。

合成[86]或组成[87]576i的视频和立体声的音频可以使用由苹果公司售卖的适配器连接dock来输出。iPhone 4支持1024×768没有音频和HDMI的VGA输出[88][89],但在3.0软件更新前并不支持录音[68][69]。 电池[编辑]

历史版本苹果篇三: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发展史

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发展史

摄像头对焦更加准确,CMOS 为了降噪采用“深槽隔离”技术,支持4K视频摄录。数据连接方面,支持23个频段的LTE网络,和2倍速度的WIFI连接。2015年9月25日发售。

相关热词搜索:苹果 版本 历史 苹果微信历史版本 苹果qq历史版本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