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分期
发布时间:2017-01-2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的分期篇一:中国历史的分期
中国历史的分期
掌握中国历史分期,应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总体划分)
170万年前 --------------------- 前21世纪 ------------------------ 至今
史前史(蒙昩时代) 文明史(阶级社会时代)
170万年前为元谋人时代,中经80万年前的蓝田人时代、40—50万年前的北京人时代,到2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人们开始由原始人群(不固定的群体)生活,转变为以血缘为纽带的母系氏族公社生活。到了7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稍晚的半坡文化时代,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繁荣阶段,这时祖国境内各地已都有人们居住,亦称为新石器时代(使用经过磨制的石器,此前均使用打制石器,称旧石器)。到了4、5千年前,以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代表,母系氏族公社被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成;公有制逐渐瓦解,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阶级形成。公元前21世纪,启破坏“禅让制”,建立夏王朝,跨进阶级社会门槛,中国的原始社会解体,中国历史由蒙昩时期最终进入了文明阶段,开始了阶级社会的历史。
第二层次:(分期划分)
170万年前----------------1840年---------------1949年---------------至今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中国历史分期,采取的是按社会发展形态划分的方法。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划为“中国古代史”;把中国特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划为“中国近代史”;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历史划为“中国现代史”。
1840年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故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界。 第三层次:(以社会发展形态划分)
半殖民地社会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初级阶段) 170万年前--------前21世纪--------前476年--------1840年----------1949年----------至今
从170万年前元谋人出现,到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为原始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中经殷商、西周、春秋为奴隶社会;到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标志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开始;从前475年战国开始到1840年清王朝中期鸦片战争爆发,为封建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熟悉了上述中国历史的分期,对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线索的总体轮廓就比较方便。
中国历史朝代表
整个一部中国史,简而言之,就是一部改朝换代史。人们只要熟悉一张《朝代表》,实际上就能提纲挈领地掌握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先可背诵《朝代表》口诀:
学
历史
朝 代 表
口 诀 四 句
唐 虞 夏 商 周
春 秋 战 国 秦 汉
三 国 两 晋 南 北 朝
隋 唐 五 代 宋 元 明 清
这首“宝塔诗”,主要是取其形式,便于记忆,实质内容就是后四句。即:
“唐、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除能背诵牢记上述四句口诀外,还得理解其中每个字的含义才行。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朝代名称特别需要注意:
1.关于“唐”“虞”。
“唐”指帝尧时代,“虞”指虞舜时期。“唐、虞”两个“朝代”,实际上是传说时期,应属原始社会解体时期,属史前史。解放前史学界习惯上把它看作两个“朝代”,为方便记忆,姑且用之。
2.关于“周”。
“周”当有西周、东周之分。准确的分法应为:
西周
周 < 春秋
东周<
战国
由上可见,口诀里的“周”,当视为专指“西周”。只有这样理解,才不至于重复。
3.关于“汉”。
“汉”的内容实质上包含:
西汉
汉 < 新
东汉
因此,口诀里的“汉”,它实际上包含着“西汉”王朝、王莽的“新”朝和“东汉”王朝,也就是说,一个“汉”字,网罗了三个王朝。
4.关于“三国”。
“三国”具有的含义:
魏
三国 < 蜀(汉)
吴
三国是个分裂时期,“魏”据北方,“蜀”据西南,吴据东南长江下游。
5.关于“两晋”。
西晋
两晋 <
东晋(南方)、十六国(北方)
“两晋”包括西晋、东晋两个王朝。西晋是统一王朝,统治全中国;而东晋王朝则是个分裂政权,只统治南部中国。东晋时,北方先后出现过许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也有汉人政权),总称“十六国”,也叫“五胡十六国”。具体的有:夏、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
6.关于“南北朝”。
“南北朝”的具体内涵是:
“南朝”(南方地区):宋、齐、梁、陈
南北朝 < 东魏——北齐
“北朝”(北方地区):北魏 <
西魏——北周
南北朝是我国的大分裂时代,南朝有“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北朝前后有五个政权,除“北魏”曾短期统一过北方,后很快又分裂为东、西魏,并先后被北齐、北周所取代。
7.关于“五代”。
“五代”的意思是: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 <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前蜀、后蜀、北汉
“五代”是中国的又一个分裂时期,先后控制中央政权的是:梁、唐、晋、汉、周五个短命王朝,为同历史上重名的朝代相区别,史家一概冠以“后”字,故被称为“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示区别。期间,又在全国各地出现过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
8.关于“宋”。
“宋”的历史也比较复杂:
北宋(同时并存“辽”、“西夏”)
宋 <
南宋(同时并存“金”、“蒙古”)
“宋”是中国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北宋”只完成国家的局部统一;“南宋”则是偏安江南的政权。“两宋”王朝时期,均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存。
二、再读《朝代表》:
历史的分期篇二:两种历史分期的比较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 两种历史分期的比较——
以“唐宋变革论”和“历史三峡论”为例
完成时间2014.1.25
课程名称 史学理论
专 业历史文献学
年 级 研一
两种历史分期的比较
——以“唐宋变革论”和“历史三峡论”为例
【摘要】:历史最大的特性就是“变”,研究历史要明了它的变化情形,若不分期就不易说明其变化真相。历史分期的目的即在于帮助我们找到历史的变点,进一步观察它的质变和量变,从而进一步了解各个时代的特性。“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20世纪以来中国的史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梁任公提倡的“新史学”始,中国的史学研究可谓精彩缤纷。而历史一面是继续发展,一面是出现转变。所以学界人士就其探究其中稳定和不变的因素,提出了“长时段”、“超稳定结构”甚至“停滞论”等主张,学者为此也提出了跨越断代的各种历史分期。本文以20世纪初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论”和20世纪末唐德刚提出的“历史三峡论”两种不同的历史分期为例论述。
【关键字】唐宋变革论 历史三峡论 历史分期 内藤湖南 唐德刚
内藤湖南与唐宋变革论
内藤湖南(1866—1934)日本秋田县人,40岁前从事新闻记者,1907年后转任京都大学教授、学术带头人,是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创始人。
过去一般世人认为内藤湖南是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首次提出唐宋变革论,实际上根据内藤湖南的长子内藤干吉考证,内藤的唐宋变革论和宋代近世说最早形诸文字是在1909年,他在这一年讲授中国近世史的讲义绪言中说“近世史从什么时候开始,当为宋代以后”,其后,他在1914年出版的《支那论》、1920年讲授《中国近世史》的讲义、1922年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逐步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宋代近世说。
内藤湖南认为唐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他的这种新观点是建立在新的历史分期方法的基础之上的。他说“由于过去的历史家大多以朝代区划时代,所以唐宋和元明清等就成了通用语,但学术上来说这种区划有更改的必要。不过,为了便于讨论,在这里暂且按照传统的普通历史区划法,使用唐宋时代一词,尝试综合说明从中世转移到近世的变化情形”。内藤湖南先生所说的“从学术上”重新划分中国从中世到近世的变化,实际上也是受到欧洲的传统分期方法的影响,即所谓的“西洋史上古,中古,近代的正统分期方法,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而日本史学界在相当长时间内,对中国的历史分期问题一直墨守传统的“三分法”,即“古代”,“中世”,“近世”(或者称之为“上古”,“中古”,“近世”)三段。内藤湖南对中国历史时代的划分是“上古(至后汉中叶);中古(从五胡十六国到唐代中叶);近世(前期:宋元,后期:明清)”内藤湖南认为唐宋变革或者说从中世到近世的转移,应根据“贵族政治的颓废和独裁的兴起”这一点,而从贵族政治进入到君主独裁政治则是任何国家都能看到是自然顺序,是世界史的普遍現象。在中国唐宋时代“贵族的失势结果,使君主的地位和人民较为接近,任何人要担任高职,亦不能靠世袭的特权,而是由天子的全力来决定和任命的”。“君主在中世虽然居于代表贵族的地位,但到了近世贵族的没落,君主再也不是贵族团体的私有物,他直接而对公民,是他们的公有物”。“与此同时,人民的地位亦有显著变化,中国本来就不是依法治国,不承认人民的权力,但近世人民的地位和财产私有权,与贵族政治时代大异其趣。贵族时代,人民在整体贵族眼中视为奴隶,隋唐时代开始,人民从贵族手中得到了解放”。“中国虽然完全不承认人民的参政权,但贵族阶级消灭以后,君主和人民直接相对,亦是进入近世以后的事情”,具体说就是“唐代租庸调制,意味着人民向政府纳地租,服力役和提供生产成果。唐代中叶开始,这个制度自然崩溃,改为两税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到宋代王安石变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更加明确”。“君主和人民之间等级官吏亦改为选举”。“官吏从
君主独裁时代的配合庶民方式变为允许机会均等”。朋党性质亦有所改变“唐代朋党以贵族为主,专事权力斗争,宋代朋党则明显反应了当时政治上的不同主义”。经济上亦有显著变化“唐宋之交为实物经济的终结,货币经济的开始”。学术文艺性质亦有明显的变化,经学由重师法,疏不破注变为疑古,以己意解经;文学由注重形式的四六体演变为自由表现的散文体,诗词曲亦有注重形式转变为自由发挥,总而言之,贵族式的文学一变为庶民式文学,音乐,艺术等亦莫不如是。
内藤湖南的弟子宫崎市定和其他继承者不断概括和发展了他关于宋代近世的学说假说。主要有两点:其一,后继者把他的学说概括为“唐宋变革”,唐宋变革并不是由内藤自己说提出来的,而是后来研究者给归纳的。池田诚《关于唐宋变革的再检讨》,这也是目前最早发现归纳唐宋变革的学术论文。后人将这个时代观发扬光大,并正式接受“唐宋变革”为京东学派的主要观点之一。其二:宫崎市定把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指向由内藤湖南偏重讨论其所处的中国现实社会状况的起始,转向侧重讨论按西方近代社会发展模式比附中国历史近代的起始。
内藤的史学活力在于他能把历史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观察研究史学本身,他的这种学说的提出不仅仅是就中国历史分期的学术问题展开讨论的,而是与他当时关注的中国当时的政治走向和日本对华政策是分不开的。这也是这一观点的提出的学术时代大的背景。当时中国处于辛亥革命前后阶段,中国政治走向开出的是“贵族政治—君主独裁政治—共和政治”的发展趋势。中国的辛亥革命不是由旧制度、落后制度到新制度、先进制度的转变,而是可以追溯到宋代近世。内藤为此提出了中日共存的方向:以先进国家日本的经验输入激活中国社会,由此达到国家自立达到进程。因此内藤的宋代近世说并不能简单地从学术角度理解思考。内藤学术的社会关注程度和现实的干预感非常强。内藤湖南研究中国学达到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始终在于对日本民族及日本文化的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怀,这才是牵动他情感深处最深的东西。
唐德刚与历史三峡论
唐德刚(1920——2009),中国口述历史的开创者之一,开创了别开生面的写史方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民国资料,对中国的社会发展的进程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唐德刚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历史三峡论,认为中国全部文明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
第一次转型:从战国时期到秦汉大一统的帝国,其历时300左右。其中核心转变的三个基本制度:政治上废封建,立郡县;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学术上由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此转型后创建了农业大帝国的定型。
第二次转型是近代以来的大动乱,中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转变。其变现为:政治上化君权为民权;经济上化农业经济为工商业经济;学术思想上化控制思想为开放思想。
这一历史分期与中国大陆长期以来的“五形态”(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发展有着很大的矛盾,不但对过去历史的发展进程解析有异,同时也涉及到今后社会发展方向的推论有分歧唐德刚唐德刚先生认为大陆史学界似有“崇洋过当,食洋不化”之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将中国历史也划分为“五形态”,忽略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马克思史观把封建社会延续到清末、民国老蒋时期,把一切古老落后的制度、习俗和其他旧事物全部统归于这个“封建社会”。唐德刚的观点与人们长期以来的上述观点不同,唐德刚先生认为:“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300年。”世袭分封的封建社
会早就完结了,“中央集权”社会早已开始了,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根据唐德刚观点“中央集权”制度会面对中国历史的第二个“转型期”。而在“....在接连秦皇汉武以后帝制中国的,一定是真正的民治中国,这个是历史的必然”他认为这中间从“集权”到“民治”,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转的开始,经过的时间和结果都会大有不同,但是大的趋势是一致的。唐德刚先生在《袁氏当国》一书中写到:“当然,在将来这个以代议政府为中心的必然会出现的民治时代,他的社会政治结构的具体形态为何?是继承我民族固有的国家强于社会的传统,还是该采取西方社会强于国家欧美建制?或是兼采中西之长的社会国家相互平衡?关于这些具体制度的出现,历史学家就不能胡说了,因为那将是历史向前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这个最后形态,是要经过数百年智能与机运,熔千百种因素于一处,百炼成钢,慢慢的锤炼出来的。”唐德刚先生认为,历史学家“只谈抽象存在而不谈具体形态,历史学家可以预测的,历史哲学上抽象的必然”仅此而已。但是历史哲学可不是一些善于幻想的所谓思想家,坐在葡萄树下或皮椅、沙发之上幻想出来的。它是从数十年、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世界各民族所积累起来的历史发展的史实中审查充分可信的史料,并加以概念化而逐渐推演出来的结论,用来解析相关的历史。
他的历史三峡论史观为“定型——转型——定型”模式,从宏观上说历史前进是必然的,微观有反复,转型从来不是顺流直下的,这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然而历史的前进,如帝制向民治转型是大势,任谁也无法否认和阻挡扭转的,然而每个阶段都是反复无常,捉摸不定的有时甚至会有历史的倒退回流。在转型期间“一转百转”,各项相关的事物和制度都会随之转型。
但是历史三峡论现在只是作为一种历史分期的看法,还并未作为一个单独的理论,是唐德刚对政治社会转型的方向和前途的一种看法,还未构建成一种理论体系。也未能找到所谓“历史三峡”的发展道路,未能推知此次社会转型后的社会政治形态。
历史的分期篇三:中国历史朝代分期表
中国朝代历史表:
1.原始社会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2.奴隶社会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3.封建社会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
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顺序表: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
代代往下传
1、先秦时期(前2070~前221)
2、秦汉时期(前221~220)
3、三国两晋南北朝【六朝时期】(220~581)
4、隋唐时期(581~907)
5、辽,宋,夏,金,元(并存)(916~1368)
6、明清时期(1368~1840~1912) 明,前清(1644 ~1840),晚清(1840~1912)
7、民国时期(1912~1949)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8)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8-1949)
8、新中国时期(1949~今),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社会主义时期(1956底~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原始社会(大约170万年前—BC2070)、奴隶社会(BC2070—BC221)、封建社会(BC221—1840)、半殖半封社会(1840—1949)、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社会主义社会(1956—今)
【史学界:古代(大约170万年前—1840)、近代(1840—1949)、现代(1949—今)】
1840~1949——近代
这个划分标准史学界近几年有个变化。
以前的划分办法: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为古代,之后为近代。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后为现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当代。
现在的划分办法: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为古代,之后为近代。
近代1840年至1949年,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之后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现代。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当代。
【文学界:古代(大约170万年前—1840)、近代(1840—1919)、现代(1919—1949)、当代(1949—今)】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