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葡萄牙的历史篇一:葡萄牙国名的由来

葡萄牙国名的由来

相传葡萄牙是从杜罗(Douro)河口的“波尔图”(Oporto)港口城市的名字演变而来的。中国古称佛郎机(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称)。本来翻译成波秋歌更为恰当。那为何现在译为葡萄牙呢?葡萄牙和葡萄有关系吗?

葡萄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部、欧洲大陆的西南隅,首都里斯本以西40多公里处的罗卡角以“欧洲之角”著称,是欧亚大陆的最西端,那里立有一碑,上面刻着葡萄牙最伟大的诗人卡蒙斯的名句: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尽管地处“天涯海角”,但这并不妨碍古人类早就来这里繁衍进化,葡萄牙建国以来的历史尚不足900年,而在现代葡萄牙的西南沿海一带,却不乏足以证明存在过四五十万年前阿修尔文化和阿布维利文化的遗址,考古学家同样发现了10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的化石,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都在葡萄牙留下了历史印记,近2000年来,在这块土地上,更是书写了无数次的兴衰沉浮和无数次的荣辱悲欢史。

葡萄牙的正式国名为葡萄牙共和国 (A Republica Portuguesa, The

Portuguese Republic),简称葡萄牙,很多中国人都会以为,葡萄牙一定是得名于盛产葡萄。葡萄牙虽素有“软木之国”、“葡萄王国”的美称,葡萄牙软木及橡树制品居世界第一,自古以来盛产葡萄和葡萄酒,但葡萄牙语的国名PORTUGAL却毫无葡萄之意。据历史学家考证,PORTUGAL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QRTU-CALE(音译为波图卡莱),由PORTUS和CALLE两个词合二而一,意为暖港,它早在2000多年前,当罗马帝国向伊比利亚半岛西部扩张时,罗马人发现现代葡萄牙北部杜罗河人海口、今日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尔图所在之地是一个暖港,随后罗马人将在此修筑的一个城堡命名为PQRTUCALE

。其后数百年间,罗马商人和殖民者源源不断从意大利半岛迁

徙至此,于是一个被称为波图卡莱的城镇便渐渐兴旺起来,到公元6一7世纪,在西哥特人统治时期,波图卡莱已成为一个主教区,公元9世纪,在莱昂王国时期,现今葡萄牙北部从加利西亚脱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的行政单位,其首府就是波图卡莱,公元938年,这个行政单位被正式称为波图卡莱地区,从此波图卡莱这一用语便从其广义上开始得到流传。波图卡莱地区由莱昂王国国王委任的一个贵族家族治理,起初这个家族的

葡萄牙的历史

族长被封为波图卡莱伯爵。

10世纪末,这个家族又被加封为公爵,这意味着波图卡莱地区的管辖范围在扩

大,地位的重要性在增强,在人们实际使用的日常口语中,PQRTU-CALE一词中,轻辅音“C”渐为浊辅音“G”所取代,而词尾元音“E\"由轻读渐转消失,慢慢演化成现今的PORTUGAL,300多年后,这个领地在卓有才干的阿方索·恩里克斯领导下,摆脱了同莱昂王国的臣属关系,一举成为独立国家葡萄牙王国。

PORTUGAL又何以被中国人译为葡萄牙,有人考证说,这应归因于最早与葡萄牙人打交道的广东人,葡萄牙人早在15世纪就来到广东和澳门一带,当时的广东人首次把这个西欧国家不大规范地音译为葡萄牙,当然,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广东人在与葡萄牙人的接触中发现,他们的国家盛产葡萄和葡萄酒,因此谐音便译为葡萄牙。

似此葡萄牙的本名虽与葡萄毫无连带之意,但中国人将其称为葡萄牙,不管有无根据,却是音与义的巧妙结合。中国历史上,对葡萄牙国名还有过另外的称谓和译法,如明代称葡萄牙为佛朗机,即波斯文FRANGI一词的译音,原泛指欧洲的基督教徒,还有的史书把葡萄牙PORTUGAL

音译为“葡都丽家”或“葡都家丽”。此外,

葡萄牙在历史上还被称为卢济塔尼亚LUSITANIA,这个词常常出现于文学作品中,葡萄牙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大诗人卡蒙斯的不朽史诗,就名为《卢济塔尼亚人之歌》(LUSIADAS)(又被译为《葡国魂》),这部创写于文艺复兴时代的力作,为葡萄牙15和16世纪航海大发现的“辉煌年代”大唱赞歌,至今,葡萄牙语中的形容词“葡萄牙”的一词,除PQRTUGUES外,还用了LUSITAND或LUSD来表达。

卢济塔尼亚一词的出现要比波图卡莱早得多,相传葡萄牙这块土地上的原始部落首领叫卢佐LUSO,后人便把伊比利亚半岛西部的土著人称为卢济塔尼亚人,英勇善战的卢济塔尼亚人曾不屈不挠地抵抗了罗马人的人侵,罗马人在占领伊比利亚半岛后,将其分为三个省,其中一个即为包括现代葡萄牙大部分领土在内的卢济塔尼亚省。罗马帝国崩溃后,随着卢济塔尼亚省的消失,LUSITANIA一词渐为PQRTUCALE所取代,素来崇尚英雄的葡萄牙人非常敬仰他们的祖先卢济塔尼亚人,因此这个词虽然在政治上已毫无意义,但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却一直富有不凡的生命力。

葡萄牙是欧洲古国之一。1143年成为独立王国。

1179年该地区成为葡萄牙王国,随着重新取得穆斯林所占据的部分而扩张起来。现代欧陆的葡萄牙疆界是在1270年国王阿方索三世手中完成的。

葡萄牙的历史篇二:谈谈葡萄牙兴衰原因

谈谈葡萄牙兴衰原因

在《世界近现代史》的开篇,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是最早走上新航路开辟的国家,也是最早走上向外殖民扩张的国家。但很快他们的地位被荷兰、英国所取代,在历史的舞台上风光不在了。对于这一问题,人教版的《世界近现代史》的书本和教参上,讲述不多,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曾提到过这个方面的内容,但本文试从国家的角度,分析葡萄牙兴衰的原因。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同探讨。

葡萄牙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向外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和逐渐成熟。如长期的海上生活使其掌握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航海经验,并且具备了较高的航海技术和水平。14世纪初,中心舵、指南针、海港图集、三角帆被葡萄牙水手们广泛使用。16世纪初,新式星盘开始在葡萄牙使用。

但是葡萄牙当时正好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中世纪的西欧乃是一个基督教世界。这个世界不是虚拟的,而是一个以教皇为首的兼具宗教与政治两重性质的实体。这一宗教环境连同世俗封建体制,使西欧包括国王在内的许多政治实体都只是一个“分封”的单位,一块领地,其主人不管是贵族还是君主都不过是一方领主。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与民族利益的概念并不存在。

但是由于西欧基督教的集权,即使葡萄牙有再好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一个关键的政治因素,葡萄牙仍然不能调动足够的资源和人力去进行这样一次史无前例的远征,更不可能使这次远征在相对有序的情况下进行。这个政治因素就是民族国家的建立。

民族国家与封建时代的王国不同,这种民族国家有相对固定的疆域和国民,以国家和民族的世俗利益为本,而不是以整个基督教世界的稳定和繁荣为出发点。这种民族国家通常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或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显然,像海外殖民扩张这样的民族事业是必须以强烈的民族认同为前提的,民族国家则是从事这一事业的基本政治制度。而葡萄牙是西欧最早建立的民族国家之一。13世纪葡萄牙形成了本族语言,

迫于资源匮乏与生存压力,葡萄牙需要向外拓展。拓展过程无疑加速了葡萄牙人的民族认同,拓展遂变成了一种国家行为。史学家普遍认为,1336年葡萄牙政府组织的加那利群岛探险活动,其实已经是一次具有民族国家性质的行为。就此而言,葡萄牙的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比其他西欧国家早了将近一个世纪。

关于民族国家何以成为海外扩张的推动力,史学家萨拉依瓦在论述15世纪初葡萄牙在北非建立第一个商业据点的历史意义时曾有深刻的阐述。他说,自此以后“国家成为了最大的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大多数是国家公务人员。商业具有了新的特征,小商人已无法插手,因为当时经商要求具备粮仓、兵工厂和军队:只有国家才能拿出财力和享有经商的特权。从前,小商小贩赶着小毛驴走街串村,一升一斗地收购葡萄酒和橄榄油,然后卖给里斯本经营出口贸易的有钱的资产阶级。现在,这种生意改由国王的官吏和管家、各个岛屿的受赠者和要塞的司令官经营了。要塞变成了储存非洲货物的货栈。除非经国王批准,否则商人是不准参加竞争的”。

如果说某种程度的民族凝聚力是当时葡萄牙的国家特征,那么相比之下,与葡萄牙作战的那些国家的特点则是一盘散沙。例如在葡萄牙人初到东非,当时这些国家并不是没有实力,但不幸的是他们非但不团结起来共同对敌,相反地暗中竞相勾结葡萄牙人,结果被葡萄牙各个击破。所以,葡萄牙的兴起“成于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是葡萄牙海外扩张事业得以成功重要的政治保证。但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葡萄牙是由国家来直接承担海外扩张任务的,而一个封建性质的国家,显然不具备合理利用海外扩张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的潜质。

当“国家已经成为了最大的商人”,而商业的发展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强的灵活性。但民族国家,尤其是像葡萄牙这种中央集权的国家,庞大的官僚机构阻碍了其向外发展商业贸易的灵活性。

例如葡萄牙建立的几内亚公司。这个垄断性质的公司并不能真正地按照资本股份公司的模式那样运做,却像一个国家的行政部门,下设了众多的机构,众多的官员,

公司规模巨大,雇员人数多达万人。庞杂的职能与臃肿的机构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办事效率,不可能根据市场竞争形势灵活运作,因此贸易利润也不可能持续增长。

到15世纪下半叶,这一管理模式的弊端充分体现出来。而此时,尼德兰、英国迅速发展起来。1570年,葡萄牙政府鉴于财政紧缺,支付不起舰队费用,开始放弃国家对东方贸易的管理垄断。但这一转变,已经为时已晚。原来的威尼斯人和意大利人很快的利用他们的优势,如香料、胡椒的销售价格大大的打击了葡萄牙的对外贸易。最终,随着欧洲的“重商主义”的盛行,葡萄牙的海外“权利”进一步受到打击。

另一方面,葡萄牙“国家是最大的商人”,他仍具有极强的封建性。所以这个“商人”不思进取,当有了财富后,他们没有把这些货币作为资本,庞大的国家开始挥霍金钱,用于购买奢侈品和贪图享乐。最终,这些掠夺来的财富又再一次的辗转流入了英法等国。

最终一度辉煌的葡萄牙帝国风光不在了。

总结葡萄牙的兴起和衰落,民族国家是决定其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成也民族国家,败也民族国家。

葡萄牙的历史篇三:葡萄牙历史

葡萄牙历史

[内容]

history of Portugal 葡萄牙共和国位于欧洲西南伊比利亚半岛西部。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地理学家把这一地区称作卢西塔尼亚。葡萄牙西、南濒临大西洋,东、北与西班牙接壤。面积92072平方公里。人口1023万(1985),99%以上为葡萄牙人,余为西班牙人。95%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首都里斯本。 古代历史 史前伊比利亚半岛居住着伊比利亚人和克尔特人,称克尔特伊比利亚人。后来腓尼基人进入半岛,公元前3世纪迦太基人统治了卢西塔尼亚的南部。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占领葡萄牙中部,统治了半岛。5世纪西罗马帝国日益衰落,西哥特人占领了半岛, 8世纪阿拉伯穆斯林侵占这一地区,逃亡的西哥特人佩拉吉奥在阿斯图里亚斯山集结抵抗力量并建立阿斯图里亚斯王国。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回了半岛,建立了莱昂王国与加利西亚和卡斯特拉两个小国。 王国的建立与海外扩张 11世纪,莱昂王国和卡斯特拉王国的阿方索六世(1072~1109在位)成为半岛的统治者,他封勃艮第的恩里克为葡萄牙的伯爵。恩里克之子阿丰索一世在1143年建立了独立的葡萄牙王国。1385年与英国结盟。15~16世纪进行海外扩张。 葡萄牙的崛起是从中世纪后期开始的。1481年若昂二世(1481~1495在位)即位,当时葡萄牙面临着王权与贵族特权的矛盾。若昂二世以谋反的罪名逮捕并处死了葡最大的贵族布拉干萨公爵弗兰特,接着又粉碎了几起暗杀阴谋,慑服了贵族,改变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1495年曼努埃尔一世(1495~1521在位)即位后,葡萄牙的海外扩张达到了鼎盛时期。葡萄牙的海外扩张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初的迪尼斯国王(1279~1325在位)时期,当时他鼓励发展农业,使葡萄牙的粮食有剩余供出口,国王还鼓励工业特别是优质亚麻布的生产,国内市场活跃,并组织商船队到欧洲其他地区进行贸易。他招雇能干的海员,使本国人民学到了最新的航海技术。到15世纪中叶,被称作“航海家”的亨利为后来的海外探险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481年若昂二世即位后很快就派船远征,于第 2年到达非洲的黄金海岸(今加纳)并建立了要塞,葡萄牙人称它为圣若泽达米纳。1485年 D.康的船队抵达扎伊尔(刚果)和安哥拉海岸。1487年由B.迪亚士率领的探险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1488年发现了好望角。1497年7月,达·伽马指挥4只船,约 170人从里斯本出发,11月22日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的莫桑比克等一些地区,后于1498年 5月20日抵达印度西海岸,开辟了欧洲至亚洲的航线,促进了欧亚商业关系的发展。1500年4月22日,P.卡布拉尔的船队到了巴西,宣布巴西归属葡萄牙。后又绕过好望角,经马达加斯加,到达印度南部沿海的卡利库特。葡萄牙人费尔瑙·德·安德拉德曾到过中国广州。1542年,葡萄牙商人获准在中国宁波定居。1557年葡萄牙建立澳门殖民地。葡萄牙人占领了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大片土地,使当地的财富大量流入葡萄牙,葡萄牙帝国达到全盛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民族诗人L.V.de卡蒙斯(1524~1580)成为迄今为止葡萄牙最负盛名的文学家。 1580~164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沦为西班牙的藩属。1581年,葡萄牙议会同意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兼葡萄牙国王,称费利佩一世。西班牙人的横征暴敛,使葡萄牙人民陷入极度贫困的境地,葡萄牙的舰队、海防遭到严重破坏,它在东方的一些主要殖民地也渐渐落入英国、荷兰人手中,从此葡萄牙迅速衰落。 布拉干萨王朝时期 1640年12月1日,布拉干萨公爵若昂在一些贵族的支持下,利用西班牙国内外不安定的局势,领导起义,赶走了西班牙总督,建立了布拉干萨王朝。布拉干萨公爵为国王,称若昂四世(1640~1656在位)、1703年新王朝通过与英国签定的梅休因条约,再一次加强英葡间的同盟关系。18世纪初,由于巴西殖民地的迅速发展,巴西金矿和金刚石矿的发现,再度使葡萄牙变得富有,王室并未致力于发展工业、农业和其他经济,却大肆挥霍这一巨大财富。1750年若昂五世当政时(1706~1750),人民和国家都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蓬巴尔侯爵S.J.de卡瓦洛·埃·梅洛首相的改革曾使葡萄牙经济有所好转。1807年法国入侵葡萄牙,王室逃亡巴西。葡萄牙人民的反侵略

斗争持续了 7年,后法军因受英国打击,于1811年撤离葡萄牙。1820年 8月24日,葡萄牙立宪主义者发动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10月4日在里斯本组成政务会,驱逐英国军官。1821年若昂六世(1816~1826在位)回到里斯本,1822年召集立宪会议制定一部自由宪法。不久,若昂六世的儿子佩德罗一世也在巴西宣布独立,并颁布宪章。在布拉干萨王朝统治的后期,葡国内建立了主要铁路网,同西班牙以及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相连接,对外贸易逐渐增加,并扩大了它在非洲的殖民地。葡萄牙提出一个以“玫瑰色地图”著称的扩张计划,企图从安哥拉横越非洲到莫桑比克,进行殖民扩张,因而触犯了英国的利益。英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葡萄牙人撤出希雷河流域,葡萄牙政府屈服,引起国内不满,共和主义运动不断高涨,1891年爆发波尔图起义。 共和国时期 1910年10月4日葡萄牙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建立了共和国。1911年召开立宪会议,通过宪法, M.J.de阿里亚加就任总统。新政府宣布废除君主制,政教分离。1926年 5月A.□.de F.卡尔莫纳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成立新政府,自任总统(1928~1951)。1932年A.de O.萨拉查任总理,1933年颁布新宪法。他所领导的“国民同盟”成为唯一的合法政党,建立了独裁统治。在萨拉查统治时期,发展工业、电力,使葡萄牙渡过了经济困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名义上保持中立,但为交战双方都提供战略物资。1943年后又先后向英国、美国提供亚速尔群岛海空基地。战后经济主要依靠美国。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加入联合国。 萨拉查在葡萄牙统治长达37年,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镇压葡属非洲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60年代后,葡属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日益激烈,葡萄牙国内人民也奋起反对独裁统治和殖民主义战争。1961年12月19日,印度接管了葡在印的领地果阿、第乌、达曼。1973年9月24日几内亚比绍独立。1975年6月25日,莫桑比克独立。同年 7月5日佛得角、7月12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先后独立。11月11日安哥拉宣布独立。1970年萨拉查病逝,M.J.das N.卡埃塔诺继任总理,继续执行萨拉查的政策。1974年 4月25日,一些中下级军官组成的“武装部队运动”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法西斯政权。政变后成立过6届临时政府。1975年3月,成立由军人组成的军事委员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构之一。之后,实行了广泛的国有化,将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运输、通信、能源等部门划归国有。1975年4月,进行立宪议会选举。1976年4月颁布宪法并进行议会选举,同年6月选举总统,A.dos S.R.埃亚内斯当选总统。第一届宪法政府由社会党单独组阁。 1979年2月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80年初,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中心党和人民君主党联合执政。1982年修改宪法,取消原由军人组成的革命委员会,成立国务委员会和宪法法庭。1983年 6月,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联合执政,成立第 9届宪法政府。因联合执政后在经济、社会政策和总统选举问题上的分歧,导致社会民主党于1985年 6月退出政府,至此政府解体。同年10月举行大选,社会民主党单独执政,为第10届宪法政府。1986年1~2月举行总统选举,社会党总书记M.A.N.L.苏亚雷斯当选总统。成为葡萄牙近60年来的第一位文人总统。(孙燕新)

相关热词搜索:葡萄牙 历史 葡萄牙的历史文化 葡萄牙历史简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