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搜狗历史篇一:搜狐 搜狐大事记 搜狐发展历程、搜狐过程
搜狐大事记 搜狐发展历程、过程
1996年8月 ITC爱特信电子技术公司(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注册
1996年11月 爱特信公司获得第一笔风险投资,投资者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爱德华·罗伯特
1997年2月 爱特信公司正式推出ITC中国工商网络
1998年2月 推出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搜狐
1998年4月 搜狐公司获得第二笔风险投资,投资者包括英特尔公司、道琼斯、晨兴公司、IDG等
1998年9月 搜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
1999年3月 在分类搜索的基础上,搜狐发展成为综合性网络门户,推出丰富的特色频道,提供多种网络服务
1999年6月 搜狐公司广州分公司成立
2000年2月25日 搜狐公司成立两周年庆典大型音乐会——《万众豪情搜狐夜》。汇聚国内流行歌坛最强劲阵容,近两万名网友尽享音乐大餐,盛况空前。
2000年6月 搜狐公司网上疆域新开拓,陆续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西安、南京、济南、武汉、长沙、大连、重庆、昆明、深圳、天津、哈尔滨、太原、秦皇岛18个地方版
2000年7月12日 搜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NASDAQ:SOHU)
2000年9月 搜狐公司宣布收购国内最大的年轻人社区网站ChinaRen.com,建立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
2000年10月 搜狐公司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佳300名上市小公司之一 2000年12月 搜狐公司正式推出无线互联网定制收费服务——搜狐手机短信(SMS) 2001年9月 搜狐公司连续九次(2000/12-2001/8)蝉联 iamasia网络资产综合排名第一
2001年11月 搜狐公司面向个人消费用户正式推出网上购物平台:搜狐商城
2002年1月 搜狐揭晓2001年度十大新闻评选,现场明星云集,盛况空前;至此,搜狐
连续三年的新闻评选已成为公众的新闻评选盛事和网络文化品牌
2002年2月25日 搜狐四周年庆典,SOHU.net(搜狐企业在线)正式推出
2002年3月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最新发布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2002)”中,搜狐公司在全国30个主要城市网民中覆盖率居第一
2002年4月 搜狐公司与国联证券斥资5000万联合成立合资公司
2002年7月 搜狐在线(SOL—SohuOnline)业务正式推出,面向个人消费服务发动上网新变革
2002年7月17日 搜狐公布2002年第二季度财政业绩报告,提前两个季度实现EBITDA和营运现金为正流量为正;并连续8个季度保持双位数百分比增长
2002年9月 “搜狐手机时尚之旅 全国6省市火车接力”大型路演活动
2003年1月 搜狐连续四年举办“十大新闻评选”,成为互联网新媒体中最为闪亮的金字招牌
2003年1月 搜狐公司独家承建的NBA中国官方网站NBA.com/china
2003年2月 搜狐公司正式宣布进军网络游戏领域,一款名为《骑士Online》的国内新型3D网络游戏于同日发布
2003年5月 纪念人类成功登顶珠峰50周年,搜狐公司冠名“2003中国搜狐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8848.13米顶峰。并实现对整个登山活动的全程彩信直播报道。
2004年2月 搜狐公司于六周年庆典隆重推出“搜狐彩信小姐”6人组合
2004年6月 搜狐发布大型网络游戏《刀剑》
2004年8月3日 搜狐推出第三代互动式搜索引擎——搜狗
2004年8月17日 张朝阳荣获国际管理学会“年度杰出经理人奖”,这是国际管理学界最高奖项首次花落中国
2004年9月 搜狐与NBA官方网站续约并独家承办中国网球公开赛、WTA及F1官方网站
2004年12月 搜狐独家承办第54届世界小姐大赛中文官方网站
2005年1月5日 搜狐2005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揭晓,“用人物解读事件”成为此次十大的亮
点
2005年2月22日 搜狐公司完成股票回购计划,共回购总流通股6%
2005年2月25日 搜狐七周年庆典,七年的光荣与梦想伴随中国互联网一起成长 2005年3月15日
“心系西藏 情暖学子”,搜狐向西藏登山学校捐赠200台电脑
2005年4月12日 搜狐宣布收购中国领先的在线地图服务公司GO2Map
2005年5月23日 “搜狗美女野兽登山队”攀登启孜峰行动正式启动
2005年7月29日 中国移动提前恢复搜狐彩信业务合作
2005年9月1日 搜狐推出“搜狗女声”大型网络选秀活动,掀起互联网全民娱乐风暴 2005年11月7日 搜狐公司正式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成为百年奥运史上第一个互联网类别赞助商
2005年12月30日 “搜狗”十万年薪搜寻代言狗活动上线。“狗年搜狗”成为2006年年度关键词
2006年2月11日 搜狐为都灵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正式的互联网内容服务
2006年2月13日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先生受邀敲响纳斯达克开市钟,当日华尔街成“搜狐日”
2006年3月23日 搜狐在门户网站中独家视频播报世界杯
2006年4月24日 搜狐公司获得Sony BMG的2006德国世界杯官方歌曲的无线和互联网的“数字首发”独家授权
2006年8月3日 搜狐与阿迪达斯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2006年8月23日 搜狐正式成为第15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独家互联网内容服务合作伙伴
2006年9月2日 搜狐成为NBA.com/China官方合作伙伴
台。
搜狗历史篇二:360公司发展历史
360公司发展历史:
1998年,周鸿祎即现时的360的CEO,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公认的流氓软件“3721”。
2003年9月,3721和当时的百度搜霸工具栏互不兼容,互相破坏对方,百度把3721告上法院并胜诉,双方结下了初步的仇怨。
2004年3月,周鸿祎1.2亿把3721卖给了雅虎。并担任雅虎中国区总裁。 2004-2005,在周鸿祎领导下的雅虎,把3721改名成雅虎助手。
2005年9月,阿里巴巴这个寿头收购雅虎中国。周鸿祎离开雅虎,并拉走一大帮员工。
2006年,央视暴光雅虎助手的流氓本质。周鸿祎推出360,血洗雅虎助手,并迅速上位,摇身一变,变成了拦截流氓软件的先锋。
2008年,周鸿祎流氓行径和当时的360总经理傅盛理念不同。
2009年尾推出360浏览器。开始进军其它领域。战争从此开始。互联网开始不太平。
2010年1月,360开始攻击瑞星。打着安全的旗号攻击瑞星有后门和漏洞,和现在的“腾讯PK360”如出一辙。
2010年5月,360推出杀毒软件,正式进军杀毒界。
2010年6月,360和金山发起进攻。在静静交火半年后,6月份发展到互不兼容。和现在的“QQ和360二选一”何奇相似,请看下图,细心看看两个选择。看来这二选一的选择题又是周鸿祎发明的。
2010年5月28日,360出走的功臣傅盛推出可牛免费杀毒。推出第一天即被360拦截。请看下图。
2010年5月,360强制拦截傲游,强拆。因为傲游同是360浏览器的竟争对手。把傲游的安装程序判别为木马。
2010年6月,由于360和百度有金钱上的纠纷(曾有合作关系,金额5000W),360又再一次成为武器,操起安全的旗号,“百度搜索 栏”变成了恶评软件。只要你电脑中存在“百度搜索栏”,360对你电脑的评分就不会合格,并出现一键优化,“恶评软件”自然会被删掉。
附事件背景:
1 360称QQ软件扫描用户隐私,但什么是隐私呢?用户电脑安装的软件是隐私吗?
2 QQ联合金山、可牛等五公司发表联合声明,拒绝与360开展业务合作。
3 360推出扣扣保镖,公开屏蔽QQ的广告和卸载QQ周边软件,如影音播放器等。 4 看看360公司的发展过程:http://tech.qq.com/zt2010/360defameqq/ 5 腾讯称QQ宠物无法启动系安装360扣扣保镖
6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3日讯 近日,记者从朝阳法院获悉,该院已正式受理腾讯公司诉360涉嫌不正当竞争案。
7 腾讯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8 周鸿祎:对于腾讯这样丧心病狂的行为,360有预案。我们推出了WebQQ客户端,该款软件可以保证用户既能顺畅的聊天,同时也能避免被QQ软件偷偷扫描硬盘。(有预案,早图谋好的?你有webQQ,那腾讯的webQQ算什么?) 9 360推出web qq的新闻已经撤掉,扣扣保镖的链接也已经移除
10 360发表致网民的紧急求助信
11 360宣布召回扣扣保镖软件 请用户卸载
12 难以承受之痛的背后——致QQ用户的第二封信
13 QQ电脑管家发布4.3(653)发布,实际这个软件是360发动这次事件的原因之一吧。下载地址:http://dl_dir2.qq.com/invc/qqpcmgr/setup/QQPCMgr_Setup_43_653.exe 14 金山搜狗可牛傲游百度宣布将不兼容360
15 360推出新的隐私保护工具,扯淡说十万年不可破,真是侮辱用户的智商,你能做好10年以内的就可以了。
14 卡巴斯基的评论很中肯:卡巴斯基称,安全软件被蓄意泛化、模糊化,网民们已经分不清楚什么是杀毒软件,什么是安全辅助软件;大量没有任何反病毒功能的软件以安全软件的名义“扎根”在用户电脑中,部分安全软件甚至异化成了恶意竞争软件,用户的电脑成为恶意竞争的战场。
“用户分不清楚到底谁能保护网民隐私。更可怕的是,某些厂商的行为,已经完全脱离了反病毒技术的竞争,彻底陷入超越道德、法律底线的无底黑洞。”
卡巴斯基指出,饱受不正当竞争、口水战、公关战侵害的中国网络安全行业,是时候回归技术本质,回归用户安全至上了。安全软件厂商真正的敌人不是同行,更不是合法经营的第三方软件厂商,而是那些匿名的病毒制造者、隐身的网络犯罪分子和有组织的网络犯罪集团。
15 来自金山的声明:金山安全:对360声明极端愤怒 要求其公开道歉 我们不会忘记,2010年的5月21日,正是奇虎360发明并且大规模使用了这种“史无前例的狠毒手段”——强制用户卸载同为免费安全软件的金山网盾
16 傅盛 360软件的缔造者 公布公布360卸载对手录像 称360忘性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2NTM1NDAw.html
7:360扣扣保镖开发小组发表致用户信:保护QQ用户安全我们无怨无悔(我靠,你这是保护别人的安全, 明明就是一个外挂程序,QQ的安全为什么要靠你保护,这是我看到最无耻的一封信)
18 免费的杀毒软件推荐:http://tech.qq.com/zt2010/360defameqq/soft.htm 19马化腾:曾收到周鸿祎威胁短信 除了对抗别无他法
20 转群在好友一个比喻:有朋友讲述了一个他身边的故事,在公交车上一个美女被一个流氓在后面偷了东西摸了屁股,一个正义的人对着这个流氓就是一巴掌,美女只看到正义人士打人,于是说了句“你怎么这么霸道?”也许这就是微博网友所说的360深刻了解国人智商的公司。
21 11月7日消息,在金山傲游可牛搜狗百度5厂商宣布将不兼容360后,360对金山展开疯狂报复,继此前强行卸载金山网盾之后,金山今日在微博中公布证据,证实360拦截金山旗下游戏《剑网》。
22 你担心上网安全吗?来看看中国“最安全的浏览器”是如何保护你的:/post/360-brower-safe.html
23 金山毒霸宣布永久免费 http:///kav/free.shtml
24 360将QQ电脑管家列为“建议禁止” QQ工具栏列为“恶评插件”
25 360称实现中国网络安全业重大创新 全球首创人工智能杀毒引擎 用户问:就凭360?连常规杀毒引擎都靠买的公司,能搞出人工智能?
26 金山与可牛合并,成立金山网络,宣布杀毒软件永久免费
27 工信部:关于批评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通报
360,称之有3亿多人安装其软件的公司,我以前也用过,也向很多人推荐过360安全卫士,但现在极其讨厌其所做所为,这种厌恶之情因为以下几点,说得偏激也请谅解。
1 2010年10月29号,其推出一个QQ保镖的软件,用来屏蔽QQ广告,视QQ影音和音乐等为垃圾。
安装后,将本人电脑评分评之为极不安全,原因是没有安装它的“安全卫士”,没有安装你的安全卫士的计算机就是不安全计算机??
实际就算了你安装了360安全卫士,它还会说你不安全,因为你没有安装360杀毒软件和360浏览器!
这不是流氓是什么?
2 360浏览器有人说是用的世界之窗的浏览器,但好像就是IE6加了一层壳,因为自己在做网页时,明显不支持CSS 的margin-left,必须用display:inline才能正常显示,这和IE6的问题一样。
3 拿别人的软件扫描当隐私说事,我想问:什么是隐私,扫描与搜集是不是一回事?杀毒软件不扫描用户安装软件吗?你360里的软件管理不扫描用户安装的软件是怎么提醒用户有更新版本的?
4 虽然QQ的确有很多软件做的不是很好,缺乏原创,但本质上360比QQ更恶劣。也充分说明了,在中国做软件和互联网,没有不流氓,只有更流氓。
5 虽然英雄莫问出处,但如果知道3721 周XX 和奇虎这样的公司,你也可以推想安全卫士品德又能如何?
6 360强制卸载金山网镖等其它公司同类产品,把fifefox等浏览器都标为不安全浏览器。
7 其用3721这个插件开创了中国互联网的流氓时代,应当说是中国互联网流氓的鼻祖,后才有了360的安全卫士
有人说这样是好事,用户可以得到好处,可以让用户用到越来越好的软件,其实未必,你做为一个用户,只是从一个流氓那里跑到了另一个流氓那里..... 网友在此事件中的精彩评论(很讨厌那些拿用户利益说事的,没有是非曲直,哪有什么利益可言):
1 360的声明从来不直接回应别人指出的问题,总是绕圈子,除了忽悠网民你还能干什么??
2 qq不过是扫描,还没被逮到上传就被喷翻了,数字上传被抓现行还理直气壮。这就是后学晚辈和开山祖师的差别。不服不行。
搜狗历史篇三:中文输入的发展
中文输入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文曾经被看作是不可能被输入电脑的语言,1983年王码五笔的推出改变了这一切,它不仅使汉语变得可以打,而且还带来了很可观的输入速度。在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拼音从输入法的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大大降低了学习中文输入的难度,实现了“让所有中国人都能打字”的梦想。
如今,伴随着谷歌、搜狐、腾讯等厂商的高调进入,已经沉寂多年的输入法竞争开始进入另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输入法有着显著的特点:它们的背后都有着互联网巨头的支撑,它们自身也和互联网紧密关联。究竟是什么力量,吸引了互联网巨头盯上输入法,甚至不惜大动干戈?又是什么诱因,引燃了中文输入法平台之争?
1983年,当汉字输入还是一个可能性的问题时,学者出身的王永民教授以及他的第一版王码五笔,即五笔字型输入法,不仅仅让汉字的输入变得可行且高效,更是让中国的业界为之振奋,及时地击碎了当时很多的悲观论调和类似发明“汉字大键盘”的畸形发展思路。
由于五笔字型上手难度较大,于是人们重新把目光投向了简单易学的输入法——拼音。这时的拼音输入法普遍存在着重码多、拣字慢、可移植性差的致命伤,占据着操作系统优势的微软将旗下的智能ABC植入了Windows 3.2以及后续的系统中,在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垄断了拼音输入平台并对其进行小幅度改造,尽管步伐缓慢,微软的这一决定仍然为后来收购并整合的微软拼音输入法奠定了重要的市场基础。
微软拼音输入法是一个以支持长句输入为特色的产品,它的出现使拼音输入的速度大幅提升,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之后拼音输入法改进的思路。先后问世的紫光拼音和拼音加加就明显地承袭了这一思路,又在此基础上加强了短语判断的准确度和词库的本土化,赢得了很多用户的青睐。当时,这三大输入法产品占据了拼音输入市场的90%,甚至还吸引了很多五笔用户加入,可谓风光一时。
2006年,由搜狐公司主持推出的“搜狗拼音”重新吸引了业界对拼音输入法的注意。它创造性地将搜索引擎的海量关键词库引入汉字输入平台,通过互联网实时同步最新的词汇,从而又一次锁定了拼音输入速度的增长点,这也为它赢得了铺天盖地的市场好评。
不久后,同样基于搜索词库的谷歌输入法面世,并引发了搜狐指责谷歌输入法抄袭的口水大战。这场战役尽管以谷歌道歉而结束,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输家,搜狐和谷歌输入法都因此而声名鹊起,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当这场口水战风平浪静的时候,2008年年初,QQ宣布推出QQ输入法,加入输入法大战,之后还爆发了搜狐和腾讯关于输入法相互屏蔽的口水仗。
如今,以搜狗、谷歌和QQ拼音为代表的新生代的输入法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提到搜狗拼音,百度CEO李彦宏不免要扼腕叹息。2005年,当一个叫马占凯的年轻人踌躇满志地写信给百度公司表示搜索引擎在输入法领域将大有可为时,百度只是用了一封礼貌性的回复随便地打发了他,于是马占凯失望地另投明主??数月后,他已经成为了搜狐公司搜狗输入法的产品经理,并很快让这款新颖实用的产品变得家喻户晓。
将搜索词库引入输入法,这个原理其实很简单:过去的拼音输入法词库由人工整理更新,不仅工作量很大,而且产品更新几乎不能带来任何明显的回报,所以词库维护被看成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马占凯的想法是,既然百度、搜狐之类的搜索引擎提供商已经维护着一套搜索数据库,那么把当前的热门的搜索词汇做成词库也应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一旦输入法采用这套方案,不仅更新词库变得很简单,时下的流行词汇也可以尽收囊中。
搜狐选择马占凯,有着深刻的背景因素。1998年,当搜狐开始自己(转载于:wwW.zHaoQt.NEt 蒲 公 英 文 摘:搜狗历史)的门户网站之路时,几乎还是一个山寨版的雅虎,经过约5年的苦心经营,还是不能在以内容主导的市场上超越实力雄厚的新浪、网易等对手;2003年,搜狐将战略重心转向搜索领域,但又遭到已经羽翼丰满的百度和Google等的当头痛击,只得到了不足3%的国内搜索市场。马占凯的出现让
搜狐看到了一线希望——在输入法这个冷清的市场上抢占先机,打出品牌,助力搜索业务!
搜索恐怕是网络时代最诱人的概念之一了。和搜狗拼音一样,输入法一旦得到了与搜索业务的共生机会,将势不可挡。于是,同样有着搜索业务背景的谷歌和腾讯接踵而至,它们不会放过这个吸引中国本土消费者、提升搜索引擎知名度的机会,更不会坐视输入法这个用户桌面的“常客”,一次次将用户引向竞争对手的怀抱!
除了实时更新的动态词库,三家公司在输入法界面、个性化词库订制、人性化操作方面做足了功夫。例如搜狗拼音允许用户将大头贴嵌进输入界面,打造高度个性化的输入法平台;谷歌拼音则将Gmail账户与输入法用户绑定,利用云计算的思想,使用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自己的词库;QQ拼音大力提高输入法对游戏平台的兼容性,等等。从产品的历史记录上来看,三家产品的版本更新也是十分频繁,比如QQ拼音在2009年的前三个月内就有4次版本变更。这一切高调取悦用户的行为,都与过去紫光、微软等往日的慵懒竞争风格大相径庭。
搜索,是输入法战场再起纷争的背后力量。搜索引擎和输入法相互促进的关系,开启了一个极富潜力的业务模式。用马占凯自己的话说:在E-mail之前,大家以为E-mail就是这样了;在搜狗输入法之前,大家以为输入法就是这样了??中国互联网还有很多没有开展商业化运作的领域,机会多多。
助力搜索业务,并不是输入法之争的全部内容。在用户桌面这个狭小而珍贵的区域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在用户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逐渐培养客户忠诚度,从而最终占有用户桌面的“话语权”,才是输入法之争的长远意义和未来方向。
当前,网络经济的主要潮流,正从注重数量的“眼球经济”转向注重质量的“注意力经济”时代过渡。在过剩的网络信息中,如何设法吸引客户的注意力,是Web2.0时代的核心问题。过去,不管是网站运营商还是软件提供商,都把桌面“左上方”当作是读者注意力最集中的地方,所以,企业标识、软件商标、新闻头版、重点广告等都往往更加垂青屏幕左上角的空间。而伴随着网页以及用户桌面信息量的加大,屏幕左上角以及界面中心的吸引力都在日浙减弱。近些年来,即时通讯工具和SNS(社会或社交)网站的流行使屏幕的右下角成为了“注意力经济”新一轮的角逐焦点。社会实验表明,右下角弹出信息往往更容易让用户兴奋,因为它常常意味新的即时消息、新的社交邀情、更新的系统信息或者重要新闻摘要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右下角现象”。由于在Windows系统中,语言栏默认位于屏幕的右下角,因而输入法具有了影响新一轮注意力之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另外,拼音之所以能够成为当前输入法之争的主要战场。首先是因为拼音输入法的使用人群很广,比五笔字型更富朝气;同时,由于五笔字型的编码比较统一,输入模式相似,与拼音相比远远缺乏“黏性”,不容易建立起稳定的客户群。
占据了用户桌面上重要的位置,同时拥有了充分的产品黏性,输入法既有能力也有动机将自身融入用户每天的习惯中,利用桌面话语权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心理、赢得巨大的市场前景。但与过去狂轰滥炸式的眼球争夺战不同,这种竞争形式讲求更加细腻地把握用户心理、更加谨慎地选择话语方式——过去诸如更改用户主页、植入广告插件等行为都是已经被证明是不受欢迎的行为;而让用户自己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如搜狗拼音的细胞词库)、决定使用习惯(如绑定个人词库)则被证明是优秀的创意。
从来都不是英雄选择了时代,而是时代选择了英雄。从王永民到马占凯,从收费的输入法授权到免费平台的话语权争夺,网络经济的变迁决定了谁将登台亮相、谁将黯然退出。搜狐、腾讯、谷歌借输入法的竞争提升搜索品牌知足度只是桌面话语权之争的一个初期案例。它告诉我们,桌面信息不见得是桌面广告、消费行为,也不等同于显性消费,用户喜欢的产品才是能够带来企业长期利益的产品,不管是搜索引擎还是其它的风光的网络产品,都离不开用户的认可和依赖!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