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课件
发布时间:2017-01-2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八年级历史课件篇一:初二历史优质课教案
初二历史优质课教案
城关一中——罗敬尊
第15课“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卢沟桥事变;
(2)南京大屠杀。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抗战初期重大事件资料,了解、收集、整理、甄别资料的方法。
3.情感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以南京大屠杀为典型事例,了解日寇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学生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血染卢沟桥
2.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请大家肃立演唱《国歌》,想一想,这首歌曲是谁在什么时候创作的?歌曲中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出示幻灯片)
(一)、血染卢沟桥
阅读课文74页第一段内容,结合“卢沟桥事变示意图”
思考:1.日军南下企图占领华北这和卢沟桥有何联系?说出卢沟桥位置的重要性。
2.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坚守卢沟桥的二十九军怎么办?(出示幻灯片)找出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和士兵斗志的语句。
3.此时的卢沟桥上战云密布中日军队酝酿的一场血战一触即发,请简单介绍血战卢沟桥的过程。(出示幻灯片)找出战斗的激烈残酷的语句和牺牲的抗日名将。
4.经过血战日军侵占卢沟桥,平津失守,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此时打了十年内战的国共两党怎么办?(出示幻灯片)
5、请阅读课文76页第一段思考,卢沟桥事变标志性意义是什么?(出示幻灯片)
小结:通过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唱《保卫黄河》)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出示幻灯片)
(二)、南京大屠杀
阅读课文76页第二段内容思考:
1.想一想:日军攻占南京的具体时间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日军占领南京后犯下了那些滔天罪行?(结合76页图片思考)(出示幻灯片)
2.请阅读77页补充材料,想一想:当一个个南京同胞无辜惨死在日军刺刀下,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出示幻灯片)
3.作为一名中国人,面对南京大屠杀,我们应该怎么做?(出示幻灯片)
4、从1937年南京大屠杀至今已过了72年,但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当年的侵华罪行拒不认错,反而美化侵略战争,篡改教科书,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你有什么感想?
师述: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三、课堂小结:(出示幻灯片)
四、课堂测试题:(出示幻灯片)
五、课外作业:(出示幻灯片)
结束语:通过测试,同学们对本课内容掌握的非常好!那么,在南京大屠杀之后,日军又疯狂南下,此时此刻,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新的抗日长城!让我们再次聆听国歌,感受它的雄壮有力和激奋人心。
播放国歌。
八年级历史课件篇二: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输入的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英国强占香港岛;关天培、陈化成等英勇抗英;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① 指导学生解答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
② 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感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以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经过和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积累有关鸦片战争的基本历史,从而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② 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逐步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指导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逐步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一种罪恶的掠夺手段,表明资本主义侵略的贪婪性和侵略性。 ② 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③ 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清政府的动摇不定、妥协求和,暴露了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本质。
④ 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一、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二、难点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介绍本册书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屈辱史及起止时间
一、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并思考英国明知鸦片有害,为什么还要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输入中国有什么危害?
1.19世纪前期,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①扩大国外市场;②推销工业品;③掠夺
原料
2.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鸦片不断输入,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由于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人民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管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3.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25日
意义:①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②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③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思考、讨论和交流: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①人民群众的支持;②皇帝的支持;③林则徐的正确领导,等等方面。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过程以及涌现的抗战英雄,并思考如果没有林则徐,是不是会没有后来的这场鸦片战争?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国策,发动战争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1. 起止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
2.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官民:关天培,陈化成以及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思考、讨论和交流:鸦片战争中,中国被只有几十艘兵船、几千士兵的英国侵略军打败,你认为原因有哪些?
提示:中国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鸦片战争前的清政府实行的还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统治者愚昧无知,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不善指挥,战法呆板,加之武器落后,以冷兵器为主,战守乏策等原因,以致战败。
总而言之,“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腐朽的封建王朝不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手。
(三)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割地,赔款,开埠和协定关税,并讨论《南京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
3.附件时间及内容:1843年,签订《南京条约》附件,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引导学生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进行对比,得出结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指出战前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思考、讨论和交流:鸦片战争以后,除了主要矛盾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社会矛盾? 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二、课堂小结
回顾鸦片战争的过程,点明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
三、课堂检测
第2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和发动国;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①通过《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变成简表,培养学生制作历史简表与寓史于图的基本技能。
②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的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初步形成一定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③通过听、看、议,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大量图片和数字刺激学生的直观感受,思考并回答问题,积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外国侵略者的暴行和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的理解。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制作表格的方法,并逐步感知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并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进一步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光荣传统。
重点难点
一、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罪行
二、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第一课,讨论回答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满足)
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发动国及目的
2.火烧圆明园的影响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思考:1. 作为法国人的雨果对本国军队的暴行进行深刻揭露和愤怒声讨,这是为什么?
可从热爱和平,珍惜人类文明成果来答。
2. 试比较学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与之前的《南京条约》
(二)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介绍俄国是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英法美先后完成工业革命,渴望市场,而俄国本国封建色彩浓厚,追求的领土的扩张。此时中国正是内忧外患,所以,俄国趁火打劫。
学生阅读8—9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看看沙俄是怎样一步步蚕食中国的领土。主要通过学生看图来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谴责沙俄野蛮割土占地。
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俄国的侵略野心,趁火打劫;清政府的腐败
2.手段:军事威胁、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讨论:1.与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的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有什么变化?
提示: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找出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主要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再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及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进行民族自救。
学生阅读第9---10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1851---1864年、洪秀全、天京)
背景: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英雄事迹:青浦战役:1860年,大败华尓的洋枪队
慈溪战役:1862年,大败洋枪队,击毙华尓。
历史意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
巩固小结
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何时?主凶是哪国?帮凶是哪国?
2、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共割占多少领土?
第3课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外国势力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清设立新疆行省;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黄海之战与邓世昌英勇抗敌;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中日《马关条约》;中日民族危机的加剧。 ①通过评价左宗棠,培养学生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通过对收复新疆和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分析历史事物
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血战黄海的史实,积累对近代民族英雄的认识,理解中国近代爱国主义以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为重要内涵,学会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优秀品质以完善人格的方法。
②感知新疆危机、甲午战争、瓜分狂潮等史实,积累对19世纪晚期时代特征的认识,理解当时民族危机的加剧,学会从宏观高度把握时代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新疆危机、甲午战争和瓜分狂潮是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由此进一步认识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弱的外部根源。 ②制度落(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八年级历史课件)后、国力衰弱和投降路线是中国近代对外战争失败的内部根源。由此进一步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提高综合国力的信念。
③认识近代日本是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并且十分野蛮残忍,增强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警惕性。
④通过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清朝设立新疆行省的史实,认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⑤学习左宗棠、邓世昌等近代民族英雄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一、重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大战、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二、难点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马关条约》的危害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并导入新课
新疆历来是中国的领土,组织学生回忆历代政府是怎样管理和开发新疆的。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左宗棠收复新疆
1. 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
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81年,收回伊犁;1884年,设立行省。
2.收复新疆胜利的原因:①收复战争的正义性;②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③左宗棠反侵略态度坚决,而且很有谋略。
3.收复新疆的意义:平定了阿古伯侵略割据势力,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国新疆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统一。
(二)黄海大战
1.甲午中日战争起止时间:1894年至1895年。
2.黄海大战与邓世昌殉国
3.1895年辽东半岛和威海卫的沦陷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思考,讨论并交流:
1.日本为什幺要挑起中日战争?
提示:日本对外扩张的国策;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扩展海外市场;朝鲜农民起义提供时
八年级历史课件篇三: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__田彩凤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汲取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
教师:图中的人在做什么?由这样的事件引发了中国历史上重大的事件是什么?
学生:抽大烟(吸食鸦片);鸦片战争
。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完全正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观看视频:鸦片贸易的危害,虎门销烟。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学生: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教师: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销烟池遗址
教师: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
学生: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教师: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
学生: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教师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让学生观看动画:鸦片战争的经过,演示英国入侵中国的过程。
师生共同归纳,然后出示:
爆发:1840年6月,英舰开到广州海面,进行挑衅。
占领: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
结束: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
签定:中英《南京条约》。
耆英、伊里布、牛鉴与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教师: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
学生: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教师:《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赔款2100万元;
3、开放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贸易:英商进出口货物徼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教师: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教师提问: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二、能力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北京西郊有一个兼具江南和江北风光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古玩字画、图书典籍。然而,当我们前往北京参观游览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吗?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历史,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讲授新课: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师: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生: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呢?他们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侵略国:
主凶──英法联军
帮凶──美、俄
教师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烧杀抢劫,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最可恶的是把“万园之园”──圆明园给烧了。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1.英法──火烧圆明园
教师解说: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艺术的结晶,而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园。园内珍藏着许多中外古今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艺术奇珍,金珠玉石,铜器古玩,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的确是当之无愧。但是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却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视频:火烧圆明园
教师:英法联军进北京后,闯入圆明园先进行一番抢劫,为掩人耳目,又放火把它化为灰烬。英国《泰晤士报》一段关于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情况的报道,足以证明他们的罪行。看到今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交流: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我们要努力学习,正视历史、不忘历史,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它表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面对外来无理的要求,大声说“不”等等。
教师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除了焚毁圆明园外,在其它地方的表现也暴露了他们的海盗本性。更为可恶的是俄国趁火打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有今天的新疆那么大。那么,这些领土是怎样被割去的?通过哪些条约割去的?我们学习完下面的内容,同学们就会明白的。
2.沙俄──割占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动画: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然后试着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学生再看书并结合图表,总结出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特点。
相关热词搜索:八年级 课件 历史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课件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