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热点

发布时间:2017-01-1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热点篇一:2016历史热点

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1)秦朝:焚书坑儒(2)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

(3)明朝:八股取土。(4)清朝:文字狱。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1)新文化运动。(2)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3)欧洲启蒙运动(伏尔泰等)。

中国近代化探索

(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资产所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感悟(结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技术——学政治制度——学思想文化。

执政党建设(党的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共成立。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中共七大(1945年4月,延安)。

(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5)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

十四大:1992年,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十二大~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形成历程。

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标志: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邓小平,建设道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三农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①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结果: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

(2)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

战国商鞅变法,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七上)。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自足”。日本大化改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课本九上),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弊端(课本九下P10弊端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④调动农民积极性。

改革问题

(1)奴隶制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2)封建制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西欧查理·马特改革。

(3)资产阶级改革:戊戌变法;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4)社会主义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中美关系

(1)两次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

(第一次略);第二次: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1922年,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方便。

(3)二战中联合打击法西斯;二战结束后的扶蒋反共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遏制中国的冷战政策。

(5)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

现阶段美国对台军售、维护台湾“不统不独”等问题的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战略。 关于台湾问题

(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①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到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③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④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解放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②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③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④有“一国两制”等正确的方针、政策。⑤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有能力实现祖国统一。

(3)历史上两次被割占及回归: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今天台湾与祖国不统一问题的由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到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

(5)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6)今天祖国统一的阻碍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最大威胁);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7)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式: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必要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8)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

①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9)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2年)

关于西藏问题

(1)唐朝与西藏(吐蕃)的友好往(转载于:wwW.zHaoQt.NEt 蒲 公 英 文 摘:历史热点)来: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后来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尺带珠丹,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元朝:课本七下

清朝:课本七下

(3)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川藏、新藏、青藏公路(课本八下)。

(5)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西藏自治区(课本八下)。

(6)1959年,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今天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7)山东援藏干部孔繁森,被藏族群众称为“活菩萨”。

(8)我国对少数民族实现的两项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

(9)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藏族:《弦子舞曲》;现宗教首领:十一世班禅(经中央政府批准)。

1、中日关系问题

(1)古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唐朝: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

(2)明政府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寇(日本侵略者)。

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3)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抗战中中国人民的斗争。

A、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B、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共产党: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大捷),百团大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原因。

A、1894—194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客观);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军纪败坏(主观)。

B、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主要);特别是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作战;国际进步人士和爱国华侨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各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5)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日本是否承认侵华罪行)。

(6)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或:日本应怎么做?)

历史热点篇二:历史热点问题专题

【专题十】历史热点问题专题

【考情分析】

1.近年来高考文科综合命题突出对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考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无论是文科综合试卷还是历史单科试卷,都无一例外地重视考查历史学科与时政热点、焦点相关的知识点。其目的是体现“学以致用”、“资政教化”、“以史为鉴”的历史学科功能,发挥历史学科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的应用作用。

2.从考查的题型来看,既有选择题,亦有学科内综合题,还有文科综合题。如:全国卷考查的“长城”题、“三农”问题题、“铁路交通”题、“振兴东北”题、“纪念万隆会议50周年”、“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题等等,地方卷中有“民族问题”题、“世界金融危机”题、“社会救济与民生问题”题等等。

3.从考查的切入点(选点)来看,既有直接考查对时政热点相关的问题,如:“三农问题”题,“世界金融危机”以及应对策略,“民族问题”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策略,等等。也有考查时政热点问题在历史学科上的折射,属于间接考查的方式。但总而言之,以间接考查为主要命题手段,直接考查为次要方式。

4.从考查的分值份量来看,时政热点问题在历史试题中都占有一定的份量,有的以很隐晦的形式切入,如:2010年高考文综浙江卷第39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实际上折射的是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的时政热点,这些内容都应该计入时政热点分值当中。随着新课程高考范围的不断扩大,考查时政热点问题的历史试题将更多地体现在试题当中,中学师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5.时政热点题的形式,主要包括“长效热点”题,也就是说考查的主干时政热点是长期存在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属于热点的问题,如:“三农”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等等。也有“短效热点”问题,主要以周年的形式出现的,如:2010年是新中国成立61周年,国际妇女节100周年、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60周年、深圳特区建市3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等等;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70周年,等等。这些问题,中学师生也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知识交汇】

◆长效热点问题:古今中外“民本”思想和“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方式不尽相同。近年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1.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试图通过轻徭薄赋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解决民计民生问题,如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或西汉前期的休养生息、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等),确保农民生产时间,减轻农民赋役负担。

2.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这一主张最终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3.美国罗斯福新政解决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民生问题的措施是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当时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历史作用。

4.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措施:

(1)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就着手恢复

经济、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具体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平抑物价,打击投机倒把,合理调整工商业等。

(2)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基础。党和政府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采取的举措是: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头20年里,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生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治、经济方面“左”倾错误的推行,生产遭到破坏,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后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粮食产量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府肯定并发展了“农民两大伟大创举”。这“两大伟大创举”分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这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有农村经济的振兴,极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和谐的意义。

(5)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措施: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繁荣科技、文艺、制定教育方针,发展各级各类人民教育事业,加强教育立法,改革教育体制,发展广播影视、报业、互联网。

(6)对当代民生问题的认识: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长效热点问题:中美关系

核心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影响。

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2) 19世纪末“门户开放”,独立侵华。

(3)扶黎扶蒋,控制中国。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寻找在中国的代理人。 “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在此期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1931年)跃居第一位。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7)走向和解、中美建交;前进道路,一波三折。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美国处于守势。尼克松上台后,美国对外战略进行收缩。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美国始终末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长效热点问题:中日关系

核心考点: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1.友好交往:(汉朝至宋元时期)

2.对抗与友好并存:(明清时期)

清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中日交往基本断绝;晚清时期,中国以黄兴、蔡元培、陈独秀等为代表留日学生,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3.日本两次大规模的侵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成为亚洲的强国;

(2)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后,日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①1874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②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 ③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④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从俄国手中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即南满铁路);⑤1915年乘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⑥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⑦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霸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又先后发动“一二八”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加深;⑧1937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在政治上进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殖民掠夺,思想文化上实行愚民同化政策。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4.23年的冷战对立:(1949年~1972年)

二战后美军以“盟军”名义,对日单独占领,东京审判对一些战犯免于起诉,保留了天皇制。企图利用日本控制东亚,遏制共产主义。日本在美国的操纵和支持下,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5.30多年友好和平交往:(1972年至今)

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1972年~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筑“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这一阶段中,因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能正确对待,20世纪90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出现“政冷经热”的局面。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确立,日本要求在政治、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长效热点问题:中俄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掠夺中国的领土面积最多。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沙俄利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先后占领我国东北和西北边疆地区共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9世纪末20世纪初,致力于在中国东北的势力扩张;辛亥革命时期,乘机控制外蒙古,后来又利用外蒙古独立问题,把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乌梁海吞并。1917年沙俄政府被推翻,退出了侵华行列。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20世纪30年代,扶植王明占据中央领导地位,对中国革命进行过度干预,造成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被迫进行长征);“二战”后期,与美英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签订雅尔塔秘密协定,出卖中国的外蒙古。

(3)新中国成立后,10月2日,前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在政治上采取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经济上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和建造一百多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对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60年以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经历了30年的紧张对峙后重新走向缓和与睦邻友好,直到80年代中苏关系才改善。

◆长效热点问题:中欧关系

核心考点:法国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和《人权宣言》对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签订的条约以及产生的主要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签订的条约以及产生的主要影响。

(3)改革开放后与欧盟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势头,双方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

◆长效热点问题:古今中外“三农”问题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条件:政治制度、统治政策、社会环境,经济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税收制度等,重农抑商政策和思想,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尤其是农业科技的进步等等。

2.表现:(1)项目具体表现和发展过程主要特点。(2)生产工具的改进。(3)水利的兴修。(4)农作物栽培、推广和引进。(5)土地的开发。(6)生产经验的积累。(7)人口的增殖。(8)历代政府的措施,等等。

3.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及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不同时期所产生的影响。

4.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如:古代农民土地问题:商鞅变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北魏到隋唐均田制;清初更名田。等等。

5.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和农民的负担。如:古代春秋战国、西汉、隋唐、北宋、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和农民负担。相地而衰征、初税亩、汉代农民负担、隋唐租庸调制、两税法(以人丁为主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王安石变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明一条鞭法、清地丁银和摊丁入亩(两千年的人头税废除)。等等。

二、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

1.近代农业的发展的原因、特点和作用。

2.近代与“三农”相关的思想、政策和制度

①《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农民要求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愿望。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②孙中山民生主义对土地问题的设想。

③中共在革命时期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土地革命、减租减息、土地改革。

三、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1.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原因、内容和结果)

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发展、当前的税费改革(几千年的农业税最终废除)。

2.农业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四、世界近现代史的三农问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

(1)英国圈地运动对农民的掠夺以及建立资产阶级大农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2)法国革命中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历程(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拿破仑),当时调动革命积极性的积极作用,工业革命后的消极作用。

(3)俄国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的两大措施。

(4)美国南北战争中《宅地法》在开发西部、促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大纲版高考要求掌握)

(5)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法令(历史选修1要求掌握)

2.社会主义国家的农业政策

(1)苏俄(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政策以及20世纪20、30

年代推行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2)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的原因和负面影响。

◆长效热点问题: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封建社会时期的正统思想:

①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仁”,要求统治者体恤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其次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战国: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仁政”,即不误农时、放宽刑罚、轻徭薄赋.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

③秦朝: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重创。

④西汉: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董仲舒吸收了法、道等学派的长处,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对儒家学说加以改造。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援”、“大一统”,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得到采纳。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基本定型: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

⑤两宋:儒学的极端化。朱熹等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吸收佛教和道家的某些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即理学。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这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的,也是反人性的。

⑥明朝时期:为了严厉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创立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试卷仅从儒家经书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这使儒学的地位空前强化;明朝时期,儒学发展到“心学”阶段,使儒学滑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走向了极端。

2.近代儒学传统地位的动摇: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学思想进行改造。十九世纪末,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为儒家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②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提倡自由、平等的公民道德。③袁世凯上台后,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④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矛头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认为儒家思想维护的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新文化运动严重动摇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儒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3.新中国成立以后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①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②“文革”时期,儒学再次受到猛烈批判,儒学的影响进一步减弱。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界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同时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内容。

◆长效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

一、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中国古代:①战国时期,通过变法封建制度,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一 些统治者实行的开明政策,促进了一定时期内经济文化的繁荣。如贞观之治。

2.中国现代: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使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成为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如工矿企业开展的民主改革。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政治建设,调动了各方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性。如拨乱反正,平反冤案。同时,政治思想建设保障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如四项基本原则。③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

3.世界史:①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或创造条件。如资产阶级革命。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推动着政治建设的发展。如工业革命推动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主阶级革命与改革的进行。③重视道德教育,是新加坡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历史热点篇三:2015年高考历史热点

2015年高考历史热点

热点一、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内涵:所谓新型的大国关系是相对于历史上传统的大国关系而言的,(纵观世界历史,往往一个大国的兴起会和原来大国之间爆发激烈的冲突。冲突如果不能够合理解决,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除了两国人民深受其害之外,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背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综合实力得到迅速提升,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实施,中美两国之间在很多问题上已然有了不少摩擦。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中美两国领导人都有意愿在当前建立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尽量的避免两国之间的冲突,谋求两国利益的最大化。

为什么要建立: 1、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需要安定的国际环境,这是世界人民包括美国在内的美好梦想。作为 一个在近代百年饱受屈辱的国家,中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渴盼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中国将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这是与美国梦相通的 。 2、 中美两国之间新型关系的建立存在着很多现实的基础。首先,两国之间建交的历史已经 有四十多年,几代国家领导人的努力以及两国人民之间的频繁交流使得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在不断加深,两国交好存在着良好的民意基础;其次,两国之间经贸往来频繁,中美之间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依赖关系。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同时也是中国外资最大的来源地之一。两国之间已经具有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态势;再次,两国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很多共同的利益。例如在气候问题、反恐问题以及地区稳定等问题上两国价值观相同,利益指向大体统一。

如何构建:要求双方都应推进中美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进行战略协调,积极开展战略对话和磋商,继续拓展双方在全球层面及诸多领域的合作,妥善处理新问题、新挑战,发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合作竞争、聚同化异的新型大国关系。

一.创新思维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创新思维。抛弃冷战思维,创新相处之道,是目前解决中美大国关系的重要思路。应该看到,要让中美两国实现长期的良性互动,中美两国就需要打破传统大国争霸思维,创新两国的相处之道。

二.相互信任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相互信任。国与国之交应以诚信为本。战略互信是实现中美关系长远、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战略互信的缺失、对彼此战略意图的疑虑,成为当前中美关系前进征途上面临的重要障碍。防止中美战略误读、误解甚至误判,双方更加客观、理性、真实地看待和理解对方的战略意图,培植深厚的战略互信,是推进中美关系前进的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中美友好与合作,只能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中美要采取切实增进双方互信的实际行动.防止中美陷入疑虑的漩涡。增进互信的重要渠道就是加强彼此了解。

三.平等互谅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平等互谅。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中美两国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历史背景和发展水平等方面都不同,两国对问题的看法有差异、有分歧甚至有矛盾都是正常的,问题是如何面对这些分歧并富有智慧地超越分歧、寻求共识、找到共同利益。历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美之间有分歧并不可怕,只要双方相互尊重,通过对话交流,增进理解,妥善处理,善于缩小分歧、积极化解分歧、不断超越分歧、有效管控分歧、妥善处理分歧,在中美双方共同关心和面临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中,广泛凝聚共识。最大限度地寻求共同利

益,不断扩大彼此合作领域,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四.积极行动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积极行动。前中美两国之间已经建立了六十多个合作机制,这些合作机制为中美之间各领域合作起到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关乎中美双方利益的议题不断增多,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两国不断深化合作。不论是在合作领域的扩大,还是在合作程度上的加深,深化合作是发展两国关系的强大动力。

五.厚植友谊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厚植友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我们要积极推进两国社会各界交流交往,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友好合作的参与者、支持者。2006年胡锦涛访美提出“加强对话,扩大共识,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十六字方针,2011年胡锦涛访美进一步指出中美关系要“增进互信、加强友谊、深化合作”,这是中方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厚植友谊的巨大诚意,无疑对进一步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坚定了重要的意义。

认识: 中美两国利益攸关,战略互信是互利合作的基础,互信程度越深,合作空间越大。双方要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多一些理解、信任、少一些猜忌。 中美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多对话、多交流、多沟通,加强对彼此战略意图和发展走向的了解和认知,尊重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关切并妥善解决分歧,努力避免误读、防止误判。 总之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需要中美两国有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意志,需要中美两国有着高超的政治智慧与海纳百川的大国胸怀。它的建立将能使得两国之间摆脱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从而造福于两国人民,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

(二)知识链接 1.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 2.二战后的美苏“冷战”。 3.新中国的外交关系。 4.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考向示例】 (2014年山东文综,23)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 A )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1.(2014绍兴检测)16世纪时有一欧洲国家的国王说:“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这一国家后来还兼并了葡萄牙,被后世称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这个国家是 ( )

A.英国B.西班牙C.法国D.荷兰

解析:B 抓住材料时间“16世纪”以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说明当时该国称霸世界,16 世纪西班牙称霸,故B项正确;英国称霸是在18世纪,故A项错误;法国从来没有成为殖民霸主,故C项错误;荷兰称霸是在17世纪,故D项错误。

2.(2014江南十校联考)“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

糊了 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 )

A.同盟力量的差距 B.意识形态的对立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经济水平的差距

解析:D 据材料信息“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可知苏联的军 事力量是强大的,所以C项不正确;设问要求的“根本的不对称性”应指经济实力,所以D 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题意。

3.(2014湖北联考)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等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在当时的突出意义在于 ( )

A.有利于团结第三世界反对大国霸权 B.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

C.有利于推动中美、中苏关系的改善 D.顺应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潮流

解析:A 材料信息反映了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思想。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团结第三世界反对大国霸权,故选A项。20世纪60年代,由于中苏论战,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排除B;当时中美关系已经改善,中苏关系处于敌对状态,排除C;经济体制改革发生在改革开放后,排除D。

4.(2014湛江调研)近代以来,大国关系错综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持续不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克松的两段讲话: 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 ——纽约《每日新闻》” 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尼克松回忆录》节选

材料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博弈了一个世纪得出来的共同结论。 ——辛子陵《20世纪下半叶中美苏三国志》

(1)据材料一,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

(2)列举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进行了哪些政

治探索?请用史实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第(1)问,从材料一中1960年的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到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反映出了中美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原因”可从中国、美国、世界形势方面分析。第(2)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政治探索”把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公正”等关键信息回答即可;“说明”把握社会主义国家采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资本主义国家采用计划手段发展经济的措施回答即可。

答案:(1)变化: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或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或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或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2)痛苦:八国联军侵华(或门户开放);效仿:建立中华民国(或颁布《临时约法》);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或共同反法西斯);对抗:抗美援朝(或朝鲜战争)。

(3)政治探索: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转化: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利用了市场调节,西方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罗斯福新政)实行政府干预。

热点二、治本清源,反腐

背景:近年来,“反腐倡廉”一直高居两会热点话题前列,在从严治党、铁腕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今年的两会,反腐议题更是引起了会内会外的强烈关注。政协新闻发言人说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谈反腐的“治标与治本”,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权不可任性”,都从不同方面释放出强烈的反腐信号。

(二)知识链接 1.中国古代对官吏的考核和监察。 2.西方民主制度对权力的制衡。 3.启蒙思想。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5.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考向示例】 (2014年安徽文综,19)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的民主思想。罗伯特?达尔认为“精英力量强大”,说明他并不认为“‘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他认为公民、利益集团、政党分享了民主权利,B项错误。但是,他认为政治和官僚精英的权力受到制约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政体,其对公民权力的危害是较少的,是可以接受的,可以避免君主专制,因此,D项正确,A、C两项错误。答案为D。

1.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 ) ①人民主权原则 ②邦联制原则 ③分权制衡原则 ④民主共和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B “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权力来自人民赋予,符合人民主权原则,故①正确;“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权,确立联邦制,故②错误;“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体现三权分立原则,故③正确;这样做的目的是“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体现了民主共和原则,故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2.(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解析: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英国光荣革命的政治意图。1688年光荣革命发生后,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拥立他的妻子、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为女王,这体现了英国王位继承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也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所以D项体现了主题,由此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英国防止独裁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君主立宪制,以法律和议会来制约国王的权力,排除C项。

3.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 ——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

材料二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 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 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材料三 1948年8月,国民党高层会议在庐山召开,蒋经国提出“公示高官国外财产”的建议,蒋介石不敢同意。 ——苏州生《评蒋介石父子“官员财产公示”之争》

(1)据材料一指出封建统治者反腐采用的是什么制度?其反腐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指出英国能率先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政治前提。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

(3)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蒋经国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蒋介石不敢同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外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第(1)问,“制度”由材料中的“由中央

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判断是监察制度。“原因”注意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根本的政治制度上思考。第(2)问,“前提”据材料时间可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发展上分析;“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从立法保证、政党政治、官员态度、监督机构的设置、民众监督等方面归结。第(3)问,根据时间可从解放战争的局势、国民党的统治等方面归结目的。原因可从主要财团利益上分析。

答案:(1)制度:监察制度。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人治色彩浓厚,监察和处罚体现君主个人意志。

(2)前提:英国19世纪议会的改革和责任内阁制的最终确立,代议制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原因:1787年宪法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保障;两党制下政党相互制衡;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官员自上而下带头执行;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督执行;民众积极参与监督。

(3)目的:为挽救国民党因解放战争不利局面和政治腐败引发的统治危机。 原因:财产公示会触及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集团利益。

三、练习 1、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

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 )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3、雅典为了捍卫民主,对付政治野心家,采取了( ) A.陶片放逐法 B.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 C.颁布解负令 D.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

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这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

5、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他强调的是( )

A.民主性原则 B.司法独立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主席1956年提出此方针时(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④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正遭到严重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党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反腐斗争,是因为 ①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攸关的严重政治斗争 ②反腐败是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③反腐败有利于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A、①②③ B、②③ C、① D、①②

9、1945年7月4日,毛泽东专门邀请黄炎培等人到他家里做客,整整长谈了一个下午。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

相关热词搜索:热点 历史 2017年高考历史热点 2016高考历史热点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