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1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温州的历史篇一:温州历史文化名人

温州历史文化名人

有人说,温州是文化沙漠,温州只有生意场,温州人只会赚钱。

然而,今天介绍的温州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却是一个有力的回答:温州人不仅能赚钱,而且还很有文化。

他们是温州人的代表,也是温州城市的十大文化名片。

而这十张文化名片饱含着沉甸甸的文化底蕴,折射出温州人身上的文化积淀。

十位曾在温州乃至中国历史舞台上熠熠闪光的人物正在向我们走来。

他们是:

中国山水诗鼻祖、永嘉太守谢灵运;

宋代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叶适;

明朝开国元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刘基;

戏曲史上卓越的剧作家、“南曲之祖”高则诚;

毕生致力于治学、兴业、办校的朴学大师孙诒让;

词学宗师夏承焘;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

著名篆刻艺术家方介堪;

著名文学史家、戏剧史学家王季思;

卓越的考古学家、现代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夏鼐。

谢灵运 (385——433)中国山水诗鼻祖永嘉太守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后移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

叶适(1150——1223)宋代思想家永嘉学派主要代表字正则,号水心温州市区人刘基(1311——1375) 明朝开国元勋 著名政治家 字伯温,文成南田人 高则诚 卓越的剧作家 南曲之祖 瑞安阁巷镇柏树村人

孙诒让(1848——1908) 朴学大师 字仲容,瑞安城关人

夏承焘(1900——1986) 词学宗师 字瞿禅,温州市区人

方介堪(1901——1987) 著名篆刻艺术家 字溥如,温州市区人

苏步青(1902—— )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教育家 平阳腾蛟人 王季思(1906——1996) 著名文史家戏剧史学家 学名王起,瓯海梧埏人 夏鼐(1910——1985) 现代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 字作铭,温州市区人

温州地名由来

温州市 位于东经120.6°,北纬28.0°,在浙江东南沿海,瓯江下游南岸。唐上元元年(759元)置温州。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1949年设市。

瓯(Ou)

温州市的简称。因古代温州曾是大量生产瓯这类饮具陶器的地方,故名。东汉以来,称温州为“东瓯名镇”。

温州市: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贤宰乡(今永嘉县瓯北镇)。是为温州建县之始。公元323年,东晋明帝设永嘉郡,“永嘉”两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置永嘉郡的同时,郭璞选城址建城,称“斗城”。相传建城时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又称“白鹿城”,简称鹿城.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改称“温州”。取虽隆冬季节仍很温暖,故名温州

瑞安市

位于东经120.6°,北纬27.7°,在浙江省南部沿海。据《今县释名》:“本东汉章安县地,吴析置罗阳,后改安阳,晋改安固,唐改今名,有瑞安江。”又据《瑞安县志》:“飞云江在城南,??唐名瑞安江。”1978年设市。

平阳县

位于东经120.5°,北纬27.6°,在浙江省东南沿海。据《浙江通志》,旧名横阳,横阳江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又据《今县释名》:“有横阳山、横阳江,晋因置横阳县,钱氏改今名,以在平水之阳为名,干水入横阳江。”《太平寰宇记》:“以邑有平阳岭,故名。”

永嘉县

位于东经120.6°,北纬28.1°,在浙江省东南部,瓯江北岸。东汉置永宁县,隋置永嘉县。据《瑞安县志》:瓯江在府城望江门外??一名永嘉江。县以水为名。

文成县

位于东经120.0°,北纬27.7°,在浙江省南部。1946年由泰顺、青田、瑞安三县析置文成县。因为这是明文成公刘基(伯温)的故乡,因此名为文成县。

泰顺县

位于东经119.7°,北纬27.5°,在浙江省南部。据《今县释名》:“明景泰三年讨平邓茂七叶宗留之乱,析瑞安平阳地置县,以民心向化,赐名泰顺。”

洞头县

位于东经121.1°,北纬27.8°,在浙江省东南沿海,瓯江口外。1953年由玉环县析置

洞头县,因洞头岛(山)而得名。

乐清市

位于东经120.9°,北纬28.1°,在浙江省东南沿海,瓯江北岸。始置于晋,称乐成县,五代后梁开平年间,由于讳成字,改为乐清县。1993年设市。

苍南县 位于东经120.3°,北纬27.5°,在浙江省最南端。玉苍山以南得名.1981年以平阳县析置苍南县。

鹿城区:相传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置永嘉郡筑城时有白鹿御花之瑞,故名。

龙湾区:1984年12月并近郊状元镇、龙湾乡及瓯海县永中镇2村置龙湾区,以境内龙湾乡得名。

瓯海区:温州古称瓯,瓯江口习称瓯海,1981年析原温州市郊5区置瓯海县,1992年3月9日设立瓯海区

北白象名称的由来

因镇内有宋建白塔一座,耸立在形似象鼻的小山上,故名白象。1982年因与瓯海白象重名,冠以方位词,即北白象

七里港名称的由来

重修《浙江省通志稿》载:“瓯江,古名慎江”。本镇居瓯江口北岸,以慎江名镇。因其镇驻地设在七里,且80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建七里港区设想,故于1998年改称七里港。

温州的历史篇二:温州小吃的历史。现状。发展

1温州小吃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

1.1 历史 ????

根据各种文字资料,我们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温州最早的小吃文化大约始于南宋。那时,温州成为全国十大造船基地和港口,城市空前繁荣,最早的小吃文化也就在此时诞生了。其后的元、明时期城市继续兴盛,小吃文化也一度达到鼎盛。但是随着明末清初,温州在全国的地位下降,经济衰退,小吃文化也日渐低迷,有许多的名小吃因此而失传。????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温州名小吃大多产生于清光绪年间到建国初这数十年间,它们有如下特点: ??

(1) 大多与温州本地的风俗习惯有关,源生于温州本地 ????

(2) 远近闻名,在民众中有知名度,很受人们喜爱 ????

(3) 制作规模不大,初期往往以小摊小贩的形式出现 ????

(4) 都讲质量,做牌子,用料考究,故历久不衰 ???? ??

1.2现状 ??

??据了解,温州风味小吃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松糕、箬糕、马蹄松、鱼丸、温州鱼丸、县前头汤团、中亚大包等小吃,有些还曾通经过全国名小的认定,声名远播,这些不仅仅是驰名的品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但是,温州小吃发展良莠不齐,不少品种已经成功地开拓了生存空间,有着良好的市场竞争力。而有些原先小有名气的小吃却由于经营品种单一,面临店铺倒闭、技艺濒临失传的窘境,有些则一直在原地不动,以小餐馆或小摊位的形式,依然停留在街面时代,有些品牌则数度易址,于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辩,正宗小吃芳踪难觅的情形时常可见。 ????温州的饮食文化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的形势也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形势还会进一步变化。认清现状,把握变化趋势,研究制定正确的对策,对温州的饮食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温州餐饮业目前的发展现状莫过于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要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文化品位的竞争的还需一段时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温州的餐饮企业之间主要是打价格战,打品种、服务、装修战;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用餐既要满足生理需求,又要满足心理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把注意力转向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这是一种更高水平的竞争。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永远是重要的竞争手段,但竞争的手段是多元的,竞争的重点是变化的。一个高明的经营者,不仅要善于运用传统的常规的竞争手段,还要善于随时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竞争策略,运用新的更高层次的竞争手段。 ???? ????

1.3发展 ????

温州小吃在未来的几年中,规模上,应重点由单店竞争、单一业态竞争,发展到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大规模的竞争。随着餐饮市场的扩大,小吃业的业态已由过去少数比较高档的饭庄酒楼和比较简陋的摊点小馆,发展到具有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需要的高档餐厅与大型酒楼,环境较好的家常风味餐馆,快餐店,地方风味浓厚的小吃店和小吃街,购物、餐饮结合的超市食府,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休闲餐厅与文化广场,异国风情的专营店,方便居民的社区餐馆,以及送餐上门的外卖店等等众多的业态。与此同时,餐饮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向集团化、连锁化,大卖场发展。据2001年统计,营业额居全国前100家的餐饮企业,差不多都是集团公司和连锁公司,尤以连锁占的比重最大,其营业额占到100强的85.6 %。在许多城市,不少千座以上的大店拔地而起。这种态势加剧了市场竞争的复杂性与激烈程度。?? 地域方面,由在本地发展走向外地发展,由小城市向大中城市发展,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有的是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西部向东部延伸。

1.4应对??

面对新的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温州的小吃业应如何应对呢?我们认为应当从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形式、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探索、调整、创新。具体说来,

可以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开拓进取。??

(一) 创名牌,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有价的无形资产。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知名企业所以能占领世界快餐市场,首先得益于它的品牌。就以麦当劳为例,仅仅五十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小的汉堡包快餐店发展成为拥有两万多家店铺的世界快餐王国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品牌。我们国内有些企业,包括百年老企业常盛不衰,新企业迅速扩张,也是得益于它们在市场上树起的品牌。这些知名品牌不仅为企业自身的经营创造效益,而且还能够有偿转让使用权,扩大市场占有率。?? 餐饮企业品牌的形成,是以产品、服务、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整合与营造,但其基础是产品,是以产品的品牌为支撑。一个知名企业,必定有其知名产品。产品的品牌能否打响,能否保持,关键是要保证其产品质量的稳定。为此,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有的企业在创出品牌、得到消费者青睐、销售额扩大之后,不按标准和规范制作,甚至"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导致质量下降,失去消费者信赖。这样做,无疑等于自杀,其市场占有率下降也就是必然的了。所有企业都要避免走这条邪路。??

(二) 发扬特色,不断创新,出奇制胜。??

特色,是拥有不同(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温州的历史)于他人或优于他人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餐饮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没有特色的餐馆,生意是红火不起来的;老是学着别人的样子走路,必定要落伍,甚至被淘汰。??

(三)营养卫生,“味”“养”兼顾,向消费者提供美味健康食品。??

在国家进入小康社会,居民解决温饱以后,营养卫生、健康消费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餐饮企业必须把营养卫生放到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上。现在,卫生条件不好的餐饮企业,顾客是不愿光顾的。因此可以说,营养卫生将成为新世纪餐饮业的生命线。 ??

(四) 发展集团、连锁,壮大竞争实力。??

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实力的竞争。走集团化、连锁化的道路,是近二十年来许多工商企业在走之路,也是餐饮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

(五) 提升文化品位,增加文化附加值。??

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是有限的,对文化的需求是无限的。?? 提高餐饮企业的饮食文化品位,已成为餐饮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种重要趋势。?? 饮食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的目的,吃的效果,吃的观念,吃的情趣,吃的礼仪,都属于饮食文化范畴。它贯穿于餐饮企业经营和食事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 ??

温州的历史篇三:古代温州

二 封建社会的温州

东瓯名镇,自古称“瓯”,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封为东瓯国(东海王驺摇)的国都。东汉臵永宁县。公元323年(东晋)建郡,因建城时有白鹿衔花过城,视为瑞兆,故也称鹿城或白鹿城。隋改永嘉县。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设温州治。1949年由永嘉县析城区设温州市( 鹿城区 龙湾区 瓯海区)

温州历史经济 :

温州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臵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臵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

年改臵州,因气候温 温州外滩

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据《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臵,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将这座城市称为白鹿城或鹿城,也把郭璞登上的这座山称为“郭

公山”。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

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历史文化:

首次于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门山发现,后在许多地点又陆续发现。80年代以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遗有古文化遗址,计达百余处,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其支流两岸,大多依山傍水。温州古文化遗址大致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除少数早期石器磨制欠精、器面留有锤击痕迹外,大多数石器磨制精致,已采用打、磨、琢兼施技术;陶器主要有夹炭陶。与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以乐清白石遗址为代表。后阶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较简单,其锛类石器横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质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与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目前这类遗址的发现约占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瑞安陶山山前山、马屿牛头颈等遗址为代表。①白石遗址:在乐清白石镇白石溪杨柳滩溪床下二三米深处。系冲积形成的遗址。②大坪遗

址:在瑞安北龙乡大岙村北龙山北麓。北龙乡在飞云江口外一岛屿上。

③下湖墩遗址:在泰顺百丈镇交溪洋村北下湖墩山上,范围约1500平方米,1988年11月发现。④山前山遗址:在瑞安碧山镇街路村,南临飞云江,面积约250×50米,遗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东南山坡最为丰富。⑤牛头颈遗址:在瑞安马屿荆谷乡山头上村牛头颈山中段,北眺飞云江,1961年发现,范围约6000平方米。遗物多分布在山坡地表。⑥鹤屿山遗址:在瑞安仙降镇下社村,与山前山遗址隔江相对,1971年发现,面积约10000平方米。⑦狮子岗遗址:在泰顺司前镇前村,1986年发现,面积约8000平方米。山顶-壕沟断面和东面山坡遗物较丰富。⑧仙堂山遗址: 在苍南桥墩镇仙堂村北海拔40余米山坪上,1985年发现,面积约3500 平

方米

温州历代人才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著成就。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南宋熙祐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让等等。当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灿璀璨: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刘旦宅、孟庆江、林曦明、林剑丹、陈忠康、张素、张如元、马亦钊、汪廷汉、戴宏海……温州历代鼎甲:温州自唐玄宗大中十三年至清末废科举[公元859-1905年]的1050年间,共有文科状元7人,进士1416人,其中唐代2人,两宋1228人[北宋81人,南宋1147

人]元代12人,明代139人,清代35。历代共有武状元19人,武进士近400人,其中两宋310人[北宋1人,南宋309人],明代3人,

清代约70-80人。

相关热词搜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