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服装设计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服装设计专业,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会影响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实行课程与工学相结合的做法,引导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学习活动,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才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本文提出高职院校服装设计课程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策略,对高职服装设计教学进行了创新。
  【关键词】高职;服装设计;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要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模式,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服装企业、产品、人才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服装企业急需引进高素质设计人才。一味强调服装设计的艺术性、不能随着市场的发展及时创新,则会阻碍服装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服装专业的课程要在学习服装设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工学结合是近年来在职业教育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教学模式,开展工学结合,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一、以设计岗位为导向,创新课程体系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服装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当前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还需适应较长的时间。因此,笔者认为设计课程教学必须尽快实行改革,以当前服装企业设计岗位设置为导向,设置合理的课堂内容,提高实践教学学时;课程建设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服装设计教学要以当前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教学观念,保证学生深入理解服装设计师的工作任务,掌握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开展服装设计要着眼于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争取毕业生进入服装企业后迅速融入到工作环境中。
  (二)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大胆创新课程内容
  在设计课程名称、学时、知识体系时参考服装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通常情况下,服装企业设计生产遵循“设计策划、选择面料、设计初稿、制版、制作样品、修正、制作生产样板、下单、销售”等环节,这是一个自设计思想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可以依据上述工作流程设计教学体系,将其确定為三个部分:基础知识课、专业技能课、岗位培训课。
  (三)敢于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要求学院的教师积极研究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深入发掘最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有的教师一味应用传统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可以利用市场调研的做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带领学生深入服装企业,收集各种学习材料,并对其分类,研究不同面料的主要特点,明确不同类型服装应用哪些面料与辅料,再尝试开展服装设计,交由企业服装设计师对其评价,这种教学模式依据“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教学思路,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顺利开展后续学习。
  (四)引进新型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评价模式已经过时,可以引入综合评分的做法,重视考察学生的平时成绩与企业实习成绩,提高企业实习成绩的比重。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制作出成衣,重视考察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看其是否能够根据面料、造型、风格等不同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服装。最后由教师、企业服装设计师共同评定学生的设计成果,选择优秀作品投入批量生产,以产品销售情况为依据为学生打分,这种评价方式将课堂教学与市场需求融合在一起。利用学生与企业的广泛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达到了与市场的深度对接。
  (五)设计实训教材要满足于工学结合
  在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下,根据服装设计要求与市场需求的情况,制作工学结合的服装设计教材,将课堂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再有,在服装设计教材中引入服装企业的服装设计流程,保证当地服装专业设计教学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在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的基础上编写教材,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服装综合设计能力。
  二、校企合作创建校内服装实训基地
  服装设计课程工学结合必须要设计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特别是参加实际服装生产,学生只有进入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才能感受服装的实际生产情况。创建校内服装生产实训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可以参加大量的实践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设计技能,在企业顶岗实习中才能游刃有余。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校内服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三、创建一支与工学结合要求相适应的教师团队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创建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院要与服装企业加强联系、强调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工作,要求教师不但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拥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必须善于课程开发、精于服装设计、敢于专业实践、勇于改革创新,不但强调学历教育,更需重视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教师利用积极参与企业产品设计、设计企业生产规划,掌握市场发展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实践水平。做到上述几点,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大胆创新,帮助学生利用顶岗实习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工学结合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只有在深入研究市场发展需求、企业岗位设置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大胆改革的新时期人才,所以与企业密切合作,实行工学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服装设计人才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郭连霞,李德义.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济南纺织服装,2011(2):37-40.
  [2]马艳波.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艺术教育,2017(3):223-224.
  [3]亓晓丽,任娟,邵敬党.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设计,2014(11):177-178.

相关热词搜索:工学 高职 服装设计 课程改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