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突出人文内涵的发展,塑造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是关键。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传诵千年的古文,还是津津有味的现代文,亦或是作为作文素材的具有轰动效应的社会热点新闻,都是德行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教材”中感悟,真正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关键词:高中语文;立德树人;人人向善;以身作则
  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风格、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以及意志观念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享受学习和生活,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人格教育,既是素质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客观需要。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立德树人。
  一、与时俱进,完善人格
  文学家维克多·雨果说:“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与恶。生活,就是有正义感、有真理、有理智,就是始终不渝、诚实不欺、表里如一、心智纯正,并且对权利与义务同等重视。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生活,就是理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古往今来,践行“义”者,不计其数,可是,他们都有相同的人生追求。那就是知足常乐,天道酬勤,自食其力,乐于助人,拾金不味,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学无止境,攻坚克难,与时俱进,积极向上。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深刻理解:有一种变化叫成长;有一种力量叫坚韧;有一种责任叫付出;有一种幸福叫安康;有一种胸怀叫忍让,有一种快乐叫工作,有一种关爱叫鞭策,有一种收获叫舍弃。
  教書育人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事业,我们要以慈母般的爱心,博得学生的真心;以高度的责任心,赢得家长的放心;以艺术家的匠心,激发学生的创新。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践行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高尚的人格,铸就完美的人生。
  二、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人类精神、道德、睿智、理念的生活反映,而人类的繁衍与进步又正是通过这庞大气势传递创造着一种价值。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为了不断延伸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真正做到读书与做人的高度完美的统一,就必须着力挖掘课文中体现传统美德的底蕴,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与目的。
  语文教育的核心就是学习,学习的本质在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常态、一种素质、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在学习中学会感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在学习中提升人格,在学习中增强能力,在学习中提高本领,在学习中担当责任。
  语文教学绝不是光光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注重讲究“巧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决策、善于实践、善于总结;能够“乐学”并学会:感动、感觉、感知、感悟、感恩(感动是学习的动力,感觉是学习的入门向导,感知是学习的基础,感悟是学习的升华,感恩是学习的境界);增强素养:要增强意识、要增强责任、要增强措施、要增强能力、要增强气质。语文是生活的写照,我们要教会学生敢于面对现实,既要能从教材中学习语文,也要学会从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做到时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达到学习与做人融会贯通。
  将传统美德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能够使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三、人人向善,为人师表
  孔子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常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简单地说,崇高的美德需要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不忘初心,就要想想:如果我是一滴水,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线阳光,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我是一颗粮食,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我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是否永远坚守着我生活的岗位……
  其实,任何时代,爱都不能缺失。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董仲舒说:“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别林斯基说:“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虚度年华;另一种人,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在第一种人的眼里,生活就是一场睡眠,如果这场睡眠在他看来,是睡在既柔和又温暖的床铺上,那他便十分心满意足了;在第二种人眼里,可以说,生活就是建立功绩……人就在完成这个功绩中享受到自己的幸福。”
  语文教学要百花齐放,语文课文要春意盎然,语文课堂要春风拂面。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大道上,引领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天堂中去学习,去享受,去陶冶,是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只有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在语文教学中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完善学生人格,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构建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为我们的“中国梦”出一分力,发一分光,彰显出“义”。
  参考文献
  [1]宋石晶.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4(10).
  [2]常文侠.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剑南文学,2015(10).
  [3]赵月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05).
  [4]刘晓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做法[J].教育导刊,2016(04).
  [5]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相关热词搜索:中华 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 体现 优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