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的基本功:培养良好习惯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学习习惯有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学习习惯:凡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习惯都是学习习惯,无论课内课外、学校家庭和社会。
狭义的学习习惯:专指在校学习或与在校学习相关的习惯。
本文只讨论狭义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涵盖一切学习活动。听讲、读书、写作业、提问、答问、质疑、预习、复习、应试,每个环节都有个习惯问题。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好的习惯能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不良学习习惯则会给学习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习习惯对学习结果有决定性的作用。有鉴于此,家长和教师就容易产生一种很主观的教育思路:学习习惯如此重要,教育者要搞清哪些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把它们拎出来,然后着力加以培养;有了这些良好的习惯,孩子的学习自然就能上去了。这种思路太一厢情愿了,太粗陋了,学习不是这样简单的事情,学习习惯也不是。
事实上,学习习惯是没有办法统一的,因为学习是非常复杂的脑力劳动。简单的习惯比较好统一,比如洗手的动作,比如走路右行,这些习惯比较好统一,也比较好培养。越是高层次的行为,越不适合这么训练。很多教师发明了什么“三步学习法”“四步复习法”,硬性以此统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愚以为这是很外行很蛮横的做法。你可以把此种方法推荐给学生,但绝不能逼迫学生形成此种统一的学习习惯,习惯最好个性化。有的孩子听讲习惯从头到尾专心致志,有的孩子就只注意听最重要的部分,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听讲,而喜欢自己看课本,你很难说哪种习惯好,哪种不好。课前预习,对有些孩子(慢热型)是有利的,对另一些孩子就没有好处,甚至还有害处。而我们教师和家长的所谓“培养学习习惯”,指的往往就是一刀切的习惯。他们没有培养个性化习惯的能力,甚至毫无此种意识。这样,他们的培养习惯实际上就成了“按我说的做,就能形成好习惯”,这是很独断的,不科学的,多半是不成功的。另外,教师和家长所谓的学习习惯多指外部可以监控的行为习惯,比如上课是否注意听讲了,作业是否完成了,等等。其实更重要的习惯是内部的思维习惯,这个东西比行为习惯更重要,但家长和教师往往不注意这个问题,或者没有能力加以判断。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培养学习习惯如果停留在外部行为习惯的浅层次,即使成功了,也只是保证学生能有个令人满意的学习“姿态”而已,真正的学习质量是没有办法保证的。比如,如果没有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思维习惯,就会造就书呆子。
我并不是反对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正相反,我认为培养良好习惯是教育者的基本功。问题是家长和教师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时候,最好采用“超市”式的推介方法。就是说,把各种各样确实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哪种更适合自己。如果孩子缺乏选择能力,家长和教师可以适当指点,但要采取“建议”的方式,不下命令,最重要的是让实践证明该习惯是否适合他本人。如果发现孩子有不良学习习惯,当然可以指出,但同时必须给他推荐替代的办法,不能光批评,一般也不可以硬性改变其习惯。任何学习习惯(无论好坏)的养成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专家说至少需要100天),在培养和改变孩子学习习惯的问题上,家长和教师必须耐心。急于求成的家长、教师不但难以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而会促使孩子形成和你对着干的习惯。
不同类型的习惯,养成方法也不同。
有老师和我讨论习惯的养成。
小熊老师问:
我最近在读林格的书,其中谈到一点:习惯培养是有阶段性的,小学生、幼儿园主要培养动作性习惯,即自动化了的身体反应和行为动作,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等;中学生主要培养智慧型习惯,主要涉及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心理反应倾向等,比如做事有计划、三思而后行、实事求是、质疑等。
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您能不能根据您的经验,从实践方面简单谈一谈习惯培养的阶段性。
泥潭老师跟帖说:
王老师认为人走路与说话的习惯更多出自本能,后天只不过是发展了先天的本能,的确是这样。但人的很多别的习惯就和本能离得太远了。比如写字的习惯、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甚至遵守规则的习惯,这些更多靠后天的教育培养。基本以先天的本能发展出习惯和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习惯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它们遵循的规律可能是不一样的。前一个可能是自然而然的,后一个恐怕就不那么自然了。
小熊老师和泥潭老师的发言提醒我们:必须给习惯分类;笼统谈习惯,研究无法深入,操作起来,也很难成功,因为不同类型的习惯有不同的“养成”方法。我到网上查了查,没什么收获,倒是见到一些“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习惯”之类的忽悠。没办法,只好自己来。
我试着把学生的习惯分成这样几类:
1.生活习惯
2.人际交往习惯
3.课业学习习惯(狭义的学习习惯)
4.思维习惯
5.心理习惯(比如情感习惯、自我认知习惯等等)
我把1、2两种习惯看成“硬”习惯、外显的习惯,4、5两种习惯看成“软”习惯、内藏的习惯,而把第3种,看成中间类型的习惯。
这五种习惯都是可以训练的,但是:
第一,越是后面的习惯,对训练主持者的素质要求越高,前两种习惯谁都能“培养”别人,从第3种开始,就需要专业人员来做了。
第二,越是后面的习惯,培养时,越应减少强制因素,否则就会失败。
我知道这几种习惯并不完全在一个平面上,它们有交叉的部分,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可是我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分法了。欢迎读者批评。
我以为培养习惯:“所以然”比“当然”更重要。
叶先生告诉我们好习惯如何如何重要,又告诉我们“习惯成自然”,可是这些我们早就知道了,我们不知道的是为什么我们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努力有的成功,有的就很失败。叶先生对此说得并不详细(主要讲以身作则)。比如李双江夫妇,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做电视节目时很有信心地说:“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不坏,因为我们给他的都是正面的东西。”结果李天一恰好走到反面去了,“习惯”不但没有“成自然”,反而成了“不自然”。我相信李双江夫妇肯定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为什么事与愿违呢?我想,家长若并未做出反面榜样,那一定是他们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犯了自己不曾觉察的错误,也就是说,他们违背了培养良好习惯的某些规律,所以造成了失败。我见过很多人品相当好的家长,孩子不成样子,这不是用“以身作则”解释得了的。怎么回事?作为教育者,这才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如果不深入研究“所以然”,则你把养成良好习惯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也是没有用的。就好像“因材施教”,喊了上千年了,进展有多大?然而其重要性人人认同,无人反对。所以我希望,关于培养良好习惯,我们最好还是钻进去,没完没了地追问“为什么”,争取多知道点“所以然”。我认为这才是对叶圣陶先生这样的前辈最好的纪念。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