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探因及教育对策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由于个性心理不健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往往容易出现令家长和教师深感头痛和棘手的不良行为。有效地防止学生不良行为是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中学生常见不良行为的心理成因,并给出教育对策。
〔关键词〕不良行为;中学生; 成因;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5-0066-02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可以分为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两种。对这两种行为不良的区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与管理意义。两者都是指行为不符合道德要求,只不过后果的严重性和行为的稳定性不同,如果将过错行为视为不良品德行为,就会将问题严重化,反之则有轻率之嫌。从而导致教育与管理措施的不当,失去对学生行为不良转化条件的把握和矫正良机。
过错行为是由不恰当的需要或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认识能力不足等因素引起的违反纪律和一般行为规则的行为。品德不良行为是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体特点所产生的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
一、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探因
青少年时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矛盾,导致了青少年不健康的需要、错误的道德观念、消极的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意志薄弱、不良的行为习惯等。导致这些行为的原因如下。
人际关系不正常。有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有的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对立情绪严重;有的与集体关系不好,感到孤寂苦闷;有的学生在外另找“伙伴”,加入“团伙”等。这些人际交往的不良倾向,都可能成为导致不良行为的原因。
不健康的个人需要。一些学生脱离实际过分追求高消费,虚荣心重,或者追求低级的性刺激,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学生的某些合理的,尤其是基本的心理需要,如自尊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长期得不到满足,或遭到剥夺,就会盲目寻找补偿,如畸形的物质或精神需要,从而导致不良品德行为。
消极的情绪体验。部分学生爱憎颠倒、好恶颠倒,喜结伙,重“义气”,有时会对关心他们的父母、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被集体所冷落、歧视,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些都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加上青少年情感强烈,易冲动,自控力弱,从而导致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行为。
二、教育对策
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了消极影响,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共同关心中学生的成长。对此,可以采取如下教育对策。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含义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俗语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决非易事。应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年级)的特点,科学地、系统地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正确归因,加强自我疏导。开展生理卫生课和青春期讲座,对中学生不成熟的性心理加以指导。
(二)加强常规养成教育,开展法纪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应加强常规养成教育和法纪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可怎么为,而不可怎么为。奖惩结合,没有适当惩戒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适当的处罚,能使学生明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教育其他学生,从而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
(三)加强科学管理,优化学习环境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培养人为宗旨,优化育人环境。首先,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次,要建设良好学风。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校的校风对学生有较大影响。学校形成了纪律严明、勤奋好学的班风、校风,通过从众、暗示等机制影响学生,不断优化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就会激发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奋发图强,减少不良行为。
(四)加强情感渗透
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以情感人,学生才能对学习充满激情。老师要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真正做到知情、动人、动其心。俗话说:“动身容易动心难,不动其心也枉然”。教育家于漪也说过:“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教育者处事要公正、公平,不能搞强制压服。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要了解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平心静气地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以公正消除对立情绪,以理解化解对立情绪。
(五)加强群体整合
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的趋同效应是进行群体整合的一种有效方法。所谓趋同效应是指个体与群体或群体中的多数成员保持一致的倾向。群体总是通过种种方式(规范、舆论、教育、奖惩、人际关系的亲疏等)来鼓励趋同者,排斥或惩罚不趋同者或反趋同者。个体通过趋同行为满足归属需要和安全需要,从而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实现心理平衡。青少年的歸属感十分强烈,他们迫切希望为集体所接纳,希望在集体中占有合理的地位,在集体活动实现个人价值。如果个体一旦偏离群体规范,就会受到群体的惩罚,就会受到心理上难以忍受的疏远和孤立。这种无所归属、无所依附的失落感,是群体对偏离群体规范的个体施加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威胁。学校、班级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来加强群体整合。
(六)调整学生的角色地位
角色地位低下常常是造成后进生产生消极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北京师范大学金盛华教授提出:后进生之所以长期落后是因为存在一个消极的角色动力模式:(1)消极的自我观念;(2)低成就;(3)偏离的角色行为;(4)低成就动机;(5)消极的评价;(6)消极的角色期望;(7)社会身份的改变。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改变后进生已形成的消极学习态度,激励他们的自尊心,克服自卑感。角色的转变会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增强其价值感,提高自尊心,调动学习积极性。
(七)加强人际关系指导
中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包括伙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造成的。”
12~16岁的中学生十分看重伙伴关系,在中学生的心目中,伙伴关系占重要地位。师生关系的好坏,主要责任往往在教师。教师影响着学生,影响着师生关系的走向。教育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没有师生交往,就没有教育活动本身的存在。教师的工作作风对学生影响极大,一般说来,民主的态度,会引起学生对教师友好、合作的态度,而专制的态度,可能使学生表面顺从,也可能使学生激烈对抗。另外,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方式或教育态度直接影响亲子关系的好坏,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本文获第七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实验中学,泰安,271600)
编辑/于 洪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