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术语
发布时间:2017-01-1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术语篇一:历史答题术语汇总
历史答题术语汇总
中国通史整合
古代中国(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1、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
阶段特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阶段特征: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流,出现融合的局面。江南得到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
阶段特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建立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文化辉煌灿烂,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5、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
阶段特征:是我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宋元文化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6、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
阶段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因素产生。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
近代中国(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
2、甲午战争后的中国:近代中国的觉醒和探索
阶段特征: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3、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阶段特征: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现代中国(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
1、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曲折的道路,成功的探索 阶段特征:从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前(1956~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
2、改革开放新时期: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崛起
阶段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至今是中国全面改期开放时期,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世界通史整合
古代世界(农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
2、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1、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阶段特征: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历史术语篇二:高中古代 历史名词 专业术语积累
高中古代历史名词 专业术语积累
中国政治制度(封建社会为主)
1、西周:分封制 、宗法制、礼乐制、世卿世禄制(世官制)
2、春秋战国(商鞅变法):军功授爵制 土地私有制县制
3、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官僚政治
4、汉:汉初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中外朝制度 刺史制度 察举制 大一统理论
5、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九品中正制 均田制 三教合一
6、隋唐:三省六部制 、政事堂 、科举制、庶族地主道节度使 藩镇割据 御史台
7、宋 :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二府三司) 路 强干弱枝
8、元:一省制(中书省) 、行省制 宣政院 枢密院
9、明:内阁制(废中书省、丞相) 、八股取士 、改土归流 都察院
10、清: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密折制、理藩院
西方民主政治(奴隶社会)
?1、梭伦改革(奠基) :中庸性、解负令、债务奴隶制、财产等级制 公民大会 、四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
?2、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国家形成):行政地域 、五百人会议、
陶片放逐法 十将军委员会
?3、伯利克里(黄金时代):官职开放、观剧津贴、发放工资 ?难点:能够辩证认识西方民主政治(进步性: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铺垫、借鉴作用。局限性:民主范围、性质、参政方式) ?重点:能够就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西方早期民主政治做比较)(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例:1、强化君主专制(专制主义),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地方分裂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
?2、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进步
?3、社会、阶级矛盾(缓和、激化、尖锐),稳定社会、等级、统治秩序(动荡)
?4、贵族特权(维护、削弱、打击) 权力的、监督制约和平衡 、政治地位
?5、封建的官僚政治体系 、制度保障、稳定性、持久性、法制建设、中枢机构、地方行政制度
?6、统治基础,行政效率,文化素质,社会阶层结构
?7、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皇权至上,皇权独尊
?8、血缘关系、宗族关系、伦理道德
经济、政策名
?1、奖励耕织
?2、重农抑商(盐铁、铸钱官营)(保证国家赋税、徭役)
?3、海禁、闭关锁国
?4、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土地兼并
?5、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 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市场、资本、自由劳动力) 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生产社会化、区域化、专业化
?1、新兴的地主阶级
?2、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王安石变法(记熟措施) ?3、贫富差距、工商业的发展,经济文化的交流,生产秩序的恢复
?4、奠定……的物质基础
?5、地区的经济开发、人口迁移、贸易交易
?、税收、财政收入来源。
?6、经济重心南移
思想文化、科技
?1、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2、儒家:德治、仁、礼、仁政、民本、中庸、三纲五常,伦理道德、重义轻利
?3、道家:道、小国寡民、无为而治,遵循规律、顺应自然,超越功利
?4、法家:重农抑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法、术、势)、主张顺应时代潮流,不墨守成规,变革,功利主义
?5、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实用主义
?1、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官方哲学
?2、古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活跃,学术繁荣,文化兼容、多元、创新性、继承性
?3、思想基础,思想武器,思想保证
?4、儒学的演变过程(中国古代每个时期的表现)
?5、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思想,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6、程朱理学(理:封建的伦理道德。存天理,灭人欲。 理学和心学的区别(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知行合一)(社会责任感,个人品格,民族气节)
?7、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批判继承儒家思想)(反对教条,反对权威!反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1、有利于民族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思想专制、文化高压政策,禁锢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思想创新,思想活力。
?3、门第、等级观念,民主思想
?4、解放思想、活跃思想
?5、思想反思、思想和谐,学术交流(扼杀、促进)
?6、公民权利、公民和集体管理、参政、民主意识
?1、西方希腊民主思想:小国寡民,独立自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公民意识)
?2、早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人的尊严,价值,以人为中心。
理性主义
?3、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了道德
?4、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相信你自己!注重道德修养,反对过激的直接民主政治)
?5、罗马法(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罗马法的高度成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形成体系蕴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理念)——公平公正、保护私有财产。
?1、字体(甲骨文——篆体——草书——楷书——行书)
?2、文学(诗经(现实)——楚辞(浪漫)——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京剧)(揭露、批判腐朽的封建制度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市民文学,通俗化 ?3、画(文人画、山水、花鸟画、风俗画)
?4、科技(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的意义)
?思考古代中西方科技不同命运的原因?
?(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社会状况、国家政策、教育文化水平、人民智慧等方面考虑)
历史术语篇三:历史答题术语
历史材料题答题术语总汇
制作人:肖 访
中国通史整合
古代中国(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1、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始社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阶段特征: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
1
近代中国(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
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
2
现代中国(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
1、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曲折的道路,成功的探索
阶段特征:从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前(1956~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
古代世界(农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地的变化。
3
历史答题术语总汇
1、原因类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4
5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