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相思故事?
发布时间:2022-08-0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望夫石的故事
大禹率领众人开山治水到江淮,一只九尾狐引他来到一家农舍,他遇到了美丽的女子涂山氏,涂山氏敬仰大禹的英雄气概,两人成了亲。新婚第四天,大禹就告别妻子,踏上了治水的征程。
而此时他的妻子涂山氏也生 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从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见禹的归来。
她朝思暮想,最终精诚所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做启母石。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牡丹亭》就是一个由相思引起的故事,作者汤显祖。
我先来分享一下《牡丹亭》中的一些句子: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6.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个故事大概内容是:
女主人公杜丽娘,因为家庭老师陈最良给她讲课讲到《诗经》里面的《关雎》,激活了她对爱情的向往。
后来某一天,杜丽娘去后花园游玩回来,困乏之中昏昏睡去。她梦到一个书生拿着柳州来请她作诗,聊着聊着书生就抱她到牡丹亭共赴巫山……一觉醒来,方觉是南柯一梦,此后她为寻梦去了牡丹亭,但是却没有见到那个书生。
从此她天天想着那个书生,不料相思成疾。正所谓用尽天下的药石,难解人间的相思。杜丽娘就这样死去了。杜丽娘葬在后花园,她的父亲为她修建了“梅花庵”,并请一个老道姑看守烧香。
杜丽娘死后,魂魄到了阴司,判官了解完她的死因,又查看了生死簿之类的东西后决定允许她返还人间。
书生柳梦梅上京赶考,到了杜丽娘家附近病倒了,被人送到梅花庵中治病。后来就这样与杜丽娘的魂魄相遇,至此两人夜夜幽会,过起了夫妻生活。再往后的故事就是柳梦梅和老道姑一起复活了杜丽娘,然后书生中了状元,等待他们的是根本不相信人能死而复生的杜丽娘的父亲杜宝……父女不相认,状元女婿被当成骗子,最终结果会是怎样呢?
这个故事的原文值得一读,也有让人回味无穷的戏曲表演。希望可以帮到你。
你所喜欢千古名句有哪些背后的故事?
我所喜欢的千古名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喻接近好人会使人变好,反之亦然。
人很容易受外界影响。
《西湖二集》卷一六:那汉曹大家,她原是班固之妹,所以能代兄续成《汉书》;
蔡文姬是蔡中郎的女儿,所以能赋《胡笳十八拍》;
谢道韫是谢太傅的女儿,所以能咏柳絮之句;
苏小妹是三苏一家,所以聪明有才。
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也作:近朱赤,近墨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两句话出自《史记》,写的是西汉名将李广,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人称飞将军。
太史公曰: 《传》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梭俊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写的也是李广。
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
李广一次狩猎,看到草丛里的石头以为是虎,张弓而射,箭竞射入石中。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入石镞中。
——卢纶《塞下曲》
西汉名将李广,终其一生抗击匈奴,身经七十余战,以骁勇善骑射著称,匈奴既怕他又敬他,称他为飞将军。公元前119年,在漠北之战中,六十岁的李广请缨出塞,任前将军,归卫青指挥,受命迂回匈奴单于侧翼,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李广爱惜士兵,与士兵同吃同住,他一生做官40多年,家里却没有余财。
李广生前不善言辞,但为人忠实心诚。他死后,知道与不知道他的人,都非常悲哀。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李广时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桃树李树不会说话,而它的花朵和果实吸引人,树下自然会走出一条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就会有感召力,为人所敬仰。也作“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蹊:小路。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历史诗词故事
热点文章阅读